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 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眾人矚目,而將火星探測器送入軌道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同樣令人好奇:運載火箭型號那麼多,為何偏偏它成為了「天選之箭」?
航天「夢想號」
如果說擁有運載火箭是加入「太空俱樂部」的入場券,那麼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則決定了在俱樂部中的會員等級。火箭運載能力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一個國家航天實力的直接體現。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讓我國火箭運載能力躋身世界第一梯隊,也讓探索浩瀚宇宙、走向宇宙更深處有了實現的可能。在長徵五號火箭出現之前,我國火箭在不同軌道的最大運載能力分別為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約5.5噸(長徵三號乙火箭)和近地軌道(LEO)約13.5噸(長徵七號火箭)。
長徵五號火箭的運載能力突破原有極限,「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左右,為建設空間站而研製的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說。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工程,創新難點多、技術跨度大、複雜程度高,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自2006年工程立項以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隊伍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和「無毒、無汙染、低成本、高可靠、適應性強、安全性好」設計思想,突破了以大直徑箭體結構設計製造與試驗、三型大推力發動機等為代表12大類247項關鍵技術,解決了複雜力熱環境、大質量多幹擾分離、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燃燒不穩定抑制及低溫POGO抑制等世界性難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其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的空白,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也正因如此,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有著航天「夢想號」的美譽。
一次「成人禮」
對長徵五號火箭來說,此次發射意義非比尋常。這是長徵五號火箭誕生以來的第五次發射任務,是2020年第二次執行發射,也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應用性發射有何特別之處?此前,長徵五號火箭的四次飛行是研製型發射,屬於試驗性質,主要任務在於考核火箭總體及各分系統設計方案的正確性和協調性、驗證火箭技術狀態和可靠性。只要火箭發射成功,任務就算成功。而這一次肩負重任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第一次應用性發射,除了檢驗火箭的發射和飛行可靠性,主要任務轉變為完成工程任務目標,直接為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服務。除了要求火箭發射成功,載荷也要成功,這樣才能算任務真正成功。
載荷性質也有所不同。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黃輝介紹,以往長徵五號火箭的載荷都屬於研製性的試驗載荷,這次是一個正式的工程載荷,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已逐漸成熟,具備執行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能力和條件。因此,此次任務可以說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成人禮」。
一身多能
長徵五號火箭主要執行我國三大工程——深空探測、空間站建設和行星探測。近兩年,它的首要任務是發射探月三期「嫦娥五號」、載人空間站的核心艙等三大工程相關的發射任務。此外,長五火箭還具備大型、中型的近地軌道(LEO)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軌道的發射能力,這也是長五火箭將來的一個重要應用方向,前景十分廣闊。
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後,長徵五號火箭就完成了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成為長徵火箭家族中唯一可以勝任三種任務類型的火箭。
在發射高軌道大衛星方面,長徵五號火箭將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從5.5噸提高到14噸,可以滿足新一代衛星平臺的發射需求,與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共同構成了發射高軌道衛星的能力階梯。李東介紹稱,「我國未來的高軌衛星重量可以達到8噸左右,只能通過長徵五號火箭實施發射。同時,在搭配合適的上面級後,長徵五號火箭也可以用一箭雙星的形式同時發射兩顆5.5噸重量的高軌衛星」。
在發射深空探測器方面,長徵五號火箭將我國深空探測的對象從月球拓展到了太陽系內行星。此前,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承擔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但是,在更遠的深空探測和更重的探測器發射任務上,長徵五號火箭優勢更突出。長徵五號火箭可以把5噸的載荷送入地火轉移軌道,足夠攜帶著陸器和巡視器,使得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三類探測成為可能。
在發射空間站艙段方面,長徵五號B火箭將成為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專屬列車」。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與長徵五號火箭同屬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個採用一級半構型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專門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而研製,擁有長20.5米的國內最大整流罩,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25噸級,具備「零窗口」發射的能力,同時還擁有大推力直接入軌、大直徑艙箭分離等「黑科技」,將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完成我國空間站艙段的發射。
「此次長徵五號火箭進入工程應用階段,將有力支撐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對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院長王小軍說。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