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鎮草果村:引入生物轉換項目 實現汙染防治與助農增收兩不誤

2020-12-23 秀山發布

秀山網訊 溪口鎮草果村是我縣貧困村之一。近年來,該村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引入生物轉換項目 實現汙染防治與助農增收兩不誤。

黑水虻養殖基地。

近日,記者來到草果村採訪時看到,該村幹部正在檢查村上引進項目生產情況。

「通過考察論證,該項目具有很大的帶動優勢和發展潛力,既能處理餐廚垃圾,又能形成產業鏈帶動群眾增收。」溪口鎮草果村第一書記田勁告訴記者。

田勁所說的企業指的是秀山家安巴穆農業發展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餐廚垃圾回收與無害化處理,於2019年8月落戶草果村。目前,基地平均每年處理餐廚垃圾固渣量為7000噸左右,同時能生產有機肥約3400噸,飼料約1700噸。

溪口鎮草果村第一書記田勁(左一)正了解黑水虻幼蟲孵化

據了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餐廚垃圾產量迅猛增長。數據統計,全縣平均每月城市餐廚垃圾產量為1100噸左右,而未經處理過的餐廚垃圾隨意排放,汙染環境的同時,也會影響人體健康。而黑水虻是一種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蟲,通過把幼蟲投放於已發酵餐廚垃圾中,便可達到吸收消耗餐廚垃圾的目的,在成蟲階段,所產生糞便經加工便可成為肥料,成蟲通過篩選也能作為飼料。

餐廚垃圾正進行研磨。

「公司通過一年多的發展,在生態環境方面成效較為明顯。為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我們計劃將擴寬經營項目、完善利益聯結,並通過籤訂種、養殖收購協議,進一步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秀山家安巴穆農業發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勝介紹。

「通過引入企業,充分盤活130餘畝閒置土地,發放土地流轉費用3萬餘元,發放務工費用35萬餘元,並有效帶動本村60餘名群眾就近就業。下一步,我們將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切實做到脫貧責任不變力度不減,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加大產業投入和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群眾持續增收,共同致富奔小康。」田勁說。

(全媒體記者 楊帆)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合永鎮鹿圈村:打造品牌助農增收「襪子溝...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合永鎮鹿圈村:打造品牌助農增收「襪子溝小米」走銷市場 2020-09-15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心莊村:北蟲草「循環種植」助農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心莊村:北蟲草「循環種植」助農增收 2020-11-0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畢節: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創優品牌走俏市場
    畢節: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創優品牌走俏市場 發布時間:2020-12-23 16:27:43      來源:畢節日報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站獲悉
  • 怒江草果種植助農脫貧
    雲南省怒江州委、州政府近年把發展草果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特色產業,充分利用現有林業資源,推廣草果多樣性栽培技術,實現農戶增收和生態保護雙贏發展。同時將陡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退耕還林,林下發展草果種植,改善了生態環境。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圍場金蓮花助農增收,三產融合助鄉村振興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圍場金蓮花助農增收,三產融合助鄉村振興 2020-07-02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甜石榴助農增收(3)
    新華社照片,皮山(新疆),2020年11月23日甜石榴助農增收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皮亞勒瑪鄉庫木博依村,村民在整理準備銷售的石榴(11月21日攝)。依靠「皮亞曼」甜石榴,當地人均純收入從二十世紀90年代不足300元增長到2019年的16495元,石榴產業成為全鄉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 訂單蘿蔔助農增收
    新華社照片,遵義(貴州),2021年1月8日訂單蘿蔔助農增收1月8日,在貴州省赤水市長沙鎮高洞村一家蘿蔔加工車間,工人將蘿蔔削皮。連日來,貴州省赤水市長沙鎮種植的1000餘畝青蘿蔔迎來收穫季,當地農民忙著採收、加工、銷售。
  • 甘肅通渭:光伏「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2018年,李俊剛流轉了兩畝多土地用於該村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並獲得7萬元補償費。由於土地乾旱,以前他的兩畝地一年收入在300-400元之間。目前,他在這裡務工一年可收入2萬多元,並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9月3日,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四新村級光伏電站,一位村民從光伏項目地旁走過。光伏板下分區種植著牡丹、芍藥、洋芋、蘑菇等作物。(中國日報記者 武曉慧 攝)9月3日,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四新村級光伏電站農業大棚區,可實現「農光互補」。
  • 永福縣檢察院堅持「兩手抓」,防疫抗疫、助農脫貧兩不誤
    永福縣檢察院堅持「兩手抓」,防疫抗疫、助農脫貧兩不誤 2020-03-13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靈村:「綠色銀行」助農增收
    「正是有了這樣豐富的山林資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村民們靠山吃山,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山林已經成為助農增收的『綠色銀行』。」村黨支部書記凌超榮介紹說。 近年來,該村在縣扶貧辦、脫貧攻堅幫扶後盾單位縣司法局等單位的大力扶持下,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群眾因地制宜發展林藥、林果、林茶種植和牛、羊養殖,培育特色產業,助推農民增收
  • 碳匯交易「點綠成金」 ——豐寧千松壩林場建設碳匯林助農增收探訪
    從本世紀初,在開展德援、日援等造林項目中,日本和德國專家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的清潔發展機制引入豐寧,建議豐寧利用機制開展碳匯造林,通過項目審批、碳匯交易獲得更多建設資金。「碳匯交易是指在一個特定管轄區域內,允許獲得碳排放配額的排放主體將其剩餘的指標拿到市場上買賣。」
  • 來自伊春主流媒體的報導:滿江紅村防疫脫貧兩不誤
    來自伊春主流媒體的報導:滿江紅村防疫脫貧兩不誤 2020-03-31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桂林理工大學商院先鋒 | 「活力黨建·助農直播」物流學生黨支部...
    二、青年主播,直播助農增收2020年12月12日,支部同志跟隨許傑同志來到永福縣羅錦鎮下村村開展大學生黨員助農直播活動,活動主要分為開幕式、直播兩大部分學生代表許傑同志表示,直播帶貨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及個人帶來創業、就業及增收的機會,而大學生黨員直播帶貨助農增收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難題,也可在活動中體現出黨員的模範作用,同時,我們作為一群蓬勃向上,富有朝氣活力,又具有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和靈活頭腦的新生力量,身上肩負著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直播助農,急民之所急,慮民之所慮。
  • 白沙七坊鎮因地制宜打造竹編製品基地助農增收
    8月4日上午,在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南洋村的竹編基地,工人們嫻熟地編制著竹編產品,海南富竹環衛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陸紀成很欣慰。 近年來,白沙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和「四愛」衛生健康大行動,各鄉鎮及村莊都需要耐用的竹製掃把,市場需求不小。
  • 可到可派,進村助農,德邦快遞打通城鄉「雙向快車道」
    助力農產品上行,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快遞進村也是發展農村電商,實現國家精準扶貧的關鍵。德邦快遞不忘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各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主動為廣大農戶增收獻計出力,例如此前曾通過直播帶貨等新營銷手段幫助農戶打開銷路。
  • 黑龍江湯原:小小滑子菇成助農增收「好幫手」
    近年來,工廠化育種、規模化栽培的棚室經濟作物雨後春筍般在當地湧現,成為助農脫貧增收的「好幫手」。走進坐落在湯原縣鶴立鎮的波巴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滑子菇生產基地,近百棟大棚整齊排列。據介紹,企業還可為周邊鄉鎮農戶提供百餘個就業崗位。大家就近務工、不用出遠門,就可增加收入。
  • 買點土特產就是助農增收 復盤2019貴州消費扶貧
    如何抓住本省消費者,讓更多省外消費者通過電商購買本地農產品助農增收?且看復盤消費扶貧,貴州電商人在行動。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李曉芳)現如今扶貧方式多種多樣,只有政府部門在參與扶貧嗎?那可未必,「消費扶貧」就算沒聽過說不定你早已參與其中。在學校、單位、商超或者通過電商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你就已經在助力扶貧了。
  • 愛心助農!「學習強國」APP聯手豐誠上品助農增收~
    城市農產品緊張供應,農村農副產品滯留在地,不平衡的供需矛盾讓許多農戶在春節裡過了一個寒冬。疫情之下,學習強國APP緊急開通「在家購物」功能,豐誠上品、美團、餓了麼、武商網等在線購物、配送平臺均已入駐,市民可以通過該功能購買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及日用品在內的各類生活商品,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 河北曲周:食用菌產業助農增收
    12月3日,河北省曲周縣大河道鄉東風村農民在食用菌大棚採摘平菇。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將食用菌培育作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實現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為種植戶帶來持續可觀收益。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 幫農助農|累累果實壓枝低 這兒的櫻桃熟了
    4月8日,淄川區崑崙鎮石牛埠村黨支部書記陸紅波致電本報「幫農助困」熱線電話3585000,希望「幫農助困」活動走進石牛埠村的櫻桃種植園,幫助農戶解決櫻桃銷售問題。脫貧攻堅戰 一筆明細帳「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幸福不會從天降。」4月8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淄川區崑崙鎮石牛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