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重啟家有兒女是個敗筆?用90後童年IP,充當10後青春太尷尬

2020-12-08 雜語碎論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小小肩膀大大書包,上呀上學堂…

——《家有兒女》片尾曲

這句歌詞來自遙遠的十多年前,在記憶深處,歌詞是與家有兒女電視劇緊密相連的。

那些年,家有兒女在各大衛視火熱上映。每當我放學回家,如果恰好趕上片尾曲,總要跟著哼唱,甚至要挑戰中間的Rap,往往是上氣不接下氣,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有時鄰居也在,免不了要聽幾句嘲笑似的鼓勵,「這孩子…真好,到學校記得給你們老師唱…」

說句感性的話,家有兒女等於記憶中跳動著的童年;說句理性的話,家有兒女等於回不去的、永遠定格的童年。

90後的童年已經過去很多年,可是製片人硬要逼著我們一次次的回憶童年,都是大人了,總幻想著童年可不是什麼好事!

事實上,家有兒女第一、二部,200集的家庭情景喜劇讓我們看足了癮,嘻嘻哈哈笑過去的同時,我們也正在長大。

等到家有兒女三、四部的時候,楊紫的家人為了她的學業著想,沒讓她拍,這件事楊紫到現在還耿耿於懷…

楊紫的角色作用,以及低評的家有兒女三四部

楊紫不在,但是故事還得繼續,所以就換了另一個姐姐,結果收視和評分呈斷崖式下跌…

不過是將楊紫換了下去,影響力還會有這般大?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張一山扮演的劉星才是絕對的主角,但劇情其實是主打鐵三角,有對比才有突出,楊紫和尤浩然在襯託劉星的人設劇情中必不可少,尤其是這姐弟兩的搭檔,是最大的看點之一。

當楊紫被拿掉後,觀眾難以走出此前的舒適區,看下去的欲望也會大打折扣,評分自然會受很大影響,帶來的結果也是很嚴重的。

首先,是觀眾不買單!好好的夏雪怎麼說換就換了?讓觀眾不高興的電視劇想要高評分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者,替代楊紫的新角色夏雪,也很為難,小小年紀就接受著壓力山大的換角經歷。

這份壓力遠遠超乎你的想像,在宋丹丹等眾多人的安慰和幫助下,才讓她對網絡上的攻擊「不予理會」…到現在基本很少露面了,很可能是當時產生了巨大陰影的緣故!

總之,沒有了楊紫,將家有兒女拍下去是很傷的,不僅傷觀眾,還傷演員,這又是何必呢?

家有女兒的IP還能吸引多少流量?

儘管沒有了楊紫的家有兒女爭議很大,好歹核心沒大換血,由張一山和宋丹丹支撐起的家有兒女仍是大看點。

等到多年以後,三四部幾乎被遺忘了,很少有人提及。說到家有兒女,便猶如「潛規則」一般,那就是指定的宋丹丹、高亞麟、楊紫、張一山、尤浩然的五人一大家。

到了後來,長大的張一山與楊紫要出道了,想著要延續童星的光芒,打著「家有兒女」姐妹篇的幌子,兩人合作一部新劇,雖然兩人演技過關但是差家有兒女太遠了,借用IP失敗!

等到2018年,又一部借用家有兒女IP的失敗!那一年,家有兒女初長成電視劇上映,可是主演只有兩個熟悉的身影,便是張一山和高亞麟,一下子少了三個人,能成功就是怪事了;

對了,這一年,張一山和楊紫合作的電影情侶戲,也沒能夠大獲成功,家有兒女的流量IP可以說已經消磨殆盡了!

當然也有兩次成功的IP引用例子,不是電視劇不是電影,而是百事可樂的商業廣告片和地方衛視的跨年晚會。這兩次之所以能成功,便是把初代的一家五口全請來了,這才叫會動腦子的聰明人。

所以鑑於以上的成和敗的例子,家有兒女的電影版上映,或者是其網劇系列,如果不能請到原班五人,這個IP引流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是註定會是失敗的。

但是宋丹丹前不久剛剛金盆洗手,再上哪裡去找一個全國公認的「野蠻老媽」回來?

現在家有兒女的電影只不過想要上檔,我便把它的「悲慘」結局料定了,總有些不太厚道,因此呢,我在這也給出個主意:

家有兒女這個IP,我看,還是別引用了!

它已經屬於一個時代的符號,屬於一代人的童年,就別為了商業價值「瞎折騰」了。

拿上90後的回憶,來充當10後的青春,這是要得罪兩代人嗎?聽起來挺尷尬的,咱就不能擁有點創新精神,打造一個只屬於這個年代的全新的IP嗎?

倘若執意要借用舊IP來打造新作品,家有兒女這個頂級IP怕是要被玩壞了!

相關焦點

  • 聽說《家有兒女》要翻拍,網友們都急了:又要毀童年?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小坊相信,看到這句熟悉的歌詞 有些坊友已經在腦內自動循環播放 《家有兒女》的主題曲了~ 十幾年前播出的
  • 這些90後童年神劇,你都看過了嗎?
    90後中,最年長的一批已經踏入了30+,或許已經生兒育女,擁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還有一批或許是還在校園,準備畢業或是繼續深造,也有已經成為社會工作者的一員,對於90後來說,童年或許已經是有點遙遠,是十幾二十幾年前的事,那麼90後們,你們對於你們童年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至今難以忘懷的事呢?
  • 熱搜是時光機器,90後的童年不會老去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鄰居家的小紅興奮地跑來找我,她說了一句話,我卻比她更激動——「《快樂星球2》要招演員和群演了,要不要報名?」 太煩」的主題曲,做著夢都能哼唱出來,那也是第二天吃飯時,我媽問我是不是做噩夢了,你一直在說「太煩…」; 還有,聽著片尾曲「…再見了媽媽,今晚我就要遠航,別為我擔心,我有快樂和智慧的漿…」總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總想讓父母和老師聽聽我的意見!
  • 豆瓣7.9,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神還原了80、90後的童年
    你也許猜到了,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近期一部高評分力作《樹上有個好地方》。許多人看完後的反應都是,簡直和小時候一模一樣。不過,這部電影創作的目的,不止是1比1的復刻80、90後的童年場景,它還有更大的野心:試圖探討正確的師生關係以及懵懂的性萌動。影片高度還原了無數人的童年,因為,在幾乎相似的物質、生活環境下,全世界的童年都有相似性。
  • 我的童年回來了!這部童年神作重置竟引起90後集體懷舊!
    我的童年回來了!這部童年神作重置竟引起90後集體懷舊!「亞古獸進化!」「尖尖碰碰拳!」我相信幾乎所有的90後小夥伴們都一定在放學的路上喊過這樣中二的話語,而《數碼寶貝》也一定是深深烙印在90後心中的一部神作!2020年,卻突然有一條消息仿佛來自童年的朋友的呼喚,讓無數已經長大的90後心中一顫。《數碼寶貝大冒險》的重製版新動畫在4月5日上映了!
  • 曾經童年裡超有回憶的影視劇,是90後的獨家回憶,堪稱經典
    曾經童年裡超有回憶的影視劇,是90後的獨家回憶,堪稱經典。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有時候為了看電視劇還要跑到朋友家裡,但是童年裡看過的那些影視劇,還是能夠清晰記得的,可以說都是陪伴了我們這個童年的。
  • 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童年,你還記得屬於你的童年遊戲嗎?
    他們陪伴著我走過了美好的童年,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今天就說說童年中的那些遊戲吧,而屬於你的童年遊戲又有哪些呢?80後的童年作為80後,童年的記憶更多的是小時候那些玩伴,一起玩過的各種遊戲,簡單而又快樂。
  • 90後的童年回憶,你看過的那些電視劇,現在還記得嗎?
    時間一直都是一個不饒人的利器,一眨眼本來還是小孩子的90後都已經成人工作。一下子從祖國的小花朵變成了頂梁柱,這樣的過程你適應了嗎?對於咱們90後來說,有很多童年的回憶可以坐下來好好敘敘,就拿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來說吧。
  • 全世界都在跨年,而90後跨的是整個青春!情侶空間、QQ農場、超女…
    2020年的第一天,第一批90後30歲了,奔三的年紀,90後曾經被稱為「垮掉的一代」,如今卻成為了中流砥柱。美好的20年代開啟,在這個愛你愛你的一年,你會記得曾經這些關於青春的記憶嗎?
  • 《家有兒女》封印的這些記憶,如今也成了時代的眼淚-虎嗅網
    但多年後再看它們,卻可以聞到那個年代獨有的文化氣息。這氣息可以讓我們超越經濟束縛,追尋早已不再擁有的童年與青春。那時我們還有周杰倫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推到《家有兒女》首播的2005年。無數男孩的童年願望清單,排名榜首的都是遊戲機。在《家有兒女》中,潮人劉星同樣有一個遊戲機夢。只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他也不慎與山寨遊戲機相撞。
  • 天津90後童年零食大測評,這裡有你的童年嗎!
    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90後小時候吃辣條,80後在喝咖啡;現在00後在吃哈根達斯,90後還在吃辣條,沒錯!我們就愛吃辣條!1毛錢1個的星球杯,誰要買一大桶那絕對是土豪。用自帶的迷你小勺,把裡面的球形小餅乾挖出來,還得蘸上巧克力!不知道為啥,吃星球杯會上癮,肉丸一個人就吃了好幾十個!
  • 每個90後的童年回憶裡,都有這部臺灣偶像劇
    對於90後來說,他們的小時候是幸福的。因為陪伴他們成長的,既有巔峰末尾的香港電影,又有鼎盛的內地和TVB電視劇,以及臺灣偶像劇。
  • 90後童年零食 VS 00後童年零食,沒想到獲勝方是......
    又去網購了一批90後童年零食今天就來對比看看90後和00後吃的零食有什麼不同,90後童年辣條微辣,略帶甜味,並沒有小時候的辣味。懷舊指數:★★★★★口感指數:★★★☆☆-90後童年糖果總結-總體來說90後吃的糖果都很好吃,但是糖精都偏重,畢竟五毛食品還是不要太較真。
  • 《家有兒女》楊紫出現最大漏洞,網友:14年了,竟無人發現
    《家有兒女》是一部家庭喜劇,這部劇也是90後童年的回憶,相信很人都有看過。第一第二部的「小雪」是由楊紫飾演的,第三第四部「小雪」是由寧丹琳飾演的。那麼楊紫在拍攝《家有兒女》中出現了一個漏洞,你們發現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其實電視劇中出現漏洞穿幫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就算做得再好,可能還是會找出一些漏洞來。不知道你們看這部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個漏洞,就是小雪劉星小雨坐在沙發上講話的時候,小雪是把腳抬在桌子上的,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小雪的鞋子是壞的,鞋底都掉開來了。
  • 我,廣州90後,「間歇性」懷舊!
    記得我和高中同桌,每天都會寫一個心願折成小桃心塞進盒子裡,相互支撐渡過了難熬的高三。節日時,我們會和朋友互贈賀卡,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寫滿美好的祝願。常常將「百事可樂」最上面一橫全都連在一起,還有寫開開心心時,「心」字一定得畫成桃心。
  • 後浪,用青春為祖國綻放——讀「後浪」有感
    今天,朋友圈被「後浪」霸屏了。什麼是後浪,恐怕和我一樣年紀的人,主要想到三個描寫「後浪」的版本: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所以我覺得所有「後浪們」,要用青春為祖國綻放。事實上,我們已經有不少「青年人」在承擔起這個責任,在用實力證明「後浪們」的優秀品質和強大力量。
  • 盤點屬於90後青春回憶的動畫片
    《蠟筆小新》小時候太喜歡看了,尤其喜歡看小新一兩歲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小新真的是太搞笑了。蠟筆小新也是我從盜版書上看到的,沒錯,我就是被盜版書支配了童年。不得不承認,小新是個非常有靈性的孩子。他可以很輕易的完成別人很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甚至他可以和海豚、鸕鷀「對話」。
  • 原班人馬一個沒有,翻拍的《家有兒女》你會看嗎?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小小肩膀大大書包上呀上學堂。」這首熟悉的《陽光男孩陽光女孩》仿佛讓人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時代,和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欣賞夏東海、夏雨、夏雪、劉梅、劉星這個五口之家的爆笑日常。
  • 10年青春被哈利波特捆綁的大IP,終被艾瑪·沃特森突破後迎風飄揚
    十九年前,一部風靡全球的魔幻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迅速成為一個時代標誌性IP,首戰告捷後,觀眾市場的強烈反響讓劇組持續拍攝了8部系列作,耗時10年之久。伴隨影片走紅的有一位叫艾瑪·沃特森的童星,她在戲中扮演赫敏·格蘭傑,也是該片的女主角。90年於巴黎出生的艾瑪在這座浪漫之都生活了5年,父母都是劍橋大學畢業的律師,也就在她幼年的這個時候,父母之間發生了較為嚴重的爭執導致婚姻破裂。
  • 讓咪豆來告訴你:70後、80後、90後的21個區別!
    90後:我們不止會唱,還會跳! 4話題70後:我們的話題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9日記70後:喜歡寫日記,日記本還是帶鎖的。80後:喜歡寫博客,新浪博客,SOHU博客,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反正沒人認識你,罵罵人,發發嗲,幹什麼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