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聯合公告披露換股吸收合併暨關聯交易預案,換股價格定位8.76元/股。
今日,葛洲壩開盤一字漲停,並且後市至少會漲到8.76元及以上。目前葛洲壩股價為6.7元,距離8.76元還有30.8%的上漲空間,大概率還有三個漲停板。
什麼是換股吸收合併?
換股吸收合併,從字面上理解可以直接解釋為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公司解散的行為。當這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合併設立一個新的公司,合併各方全部解散重新組合,成為新設合併。
換股吸收合併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公司合併的重要方式,受到上市公司的極大關注和青睞,並且已有跡象顯示,換股吸收合併很可能成為將來上市公司拓展產業領域和擴張業務的重要方式。
相信經歷過15年牛市的股民都知道南北車合併為中車。南北車合併就是換股吸收合併,由中國南車增發股份吸收合併中國北車全體股東所持的股份,並按照商定的換股比例轉換為中國南車的股份。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中國北車的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全部進入中國南車。
15年另一個案例是申銀萬國證券吸收合併宏源證券,這也是典型的以合併吸收方式重組案例。
為什麼中國能建要吸收換股合併葛洲壩?
總結起來就是:中國能建要回歸A股,需要消除與葛洲壩存在的同業競爭關係。
首先來捋捋吸收方中國能建的基本情況:由於在港股而非A股上市,大多數股民對中國能建的熟悉程度不如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大型基建央企,但能建的地位一點也不輸以上這些巨頭。中國能建是集電力和能源規劃諮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製造、投資運營等於一體的完整業務鏈的特大型骨幹企業,承擔了我國90%以上的電力勘測、設計、科研和行業標準制定任務,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具競爭力的電力和能源規劃研究、勘測設計企業。
「世界水電建設第一品牌」三峽工程,正是由中國能建負責承建的。
然而,香港資本市場並沒有體現出中國能建應有的價值。同花順數據顯示,中國能源建設在港股的股價僅有0.8港元,居然淪為了「仙股」(不足1港元的股票統稱仙股)。為了順應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精神,也為了體現公司自身的合理價值,能建回歸A股是大勢所趨。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能源建設公司2015年於港股上市,目前全資持股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後者共持股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42.71%股份。作為大股東,葛洲壩本來也就是中國能建的資產。目前雙方在工程建設與工業製造等方面均有一定話語權,並常年開展合作。對雙方合作前景,業內人士表示值得期待。
2015年的南北車合併,如果兩家公司合併為一個新集團,鑑於南北車存在同業競爭問題,資本市場不可能讓一家集團兩家從事同樣業務的上市公司並存,因此,合併為中車之後的南北車不能全部留在A股,必須有一個退市。同樣,為了中國能建順利回歸,葛洲壩必須結束自己的資本市場之旅。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