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小時內,多處建築被點燃、警局遭衝擊,焚燒國旗、打砸搶燒,一團混戰,城市進入緊急狀態……
這宛如「戰爭現場」的景象,不是美國無人機轟炸過的大馬士革,不是美軍攻打過的巴格達,而是美國本土城市——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
圖為示威者焚燒美國國旗。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事件源於日前,美國發生的白人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慘案。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憤怒的民眾仍舉行了大規模抗議遊行。美國社會中原本就隱隱作痛的那條脆弱神經,再被撕裂。
「奪命7分鐘」
「我不能呼吸了!別殺我!」 5月25日, 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3名警察死死按在地上,其中1名白人警察用膝蓋頂住他的脖子。警方稱他涉嫌一起「偽造案」。
弗洛伊德嘶啞地哀求著,稱自己無法呼吸,但警察沒有理會。警方的手段持續了約7分鐘。之後,弗洛伊德疑似陷入昏迷。他很快被送往醫院,但最終身亡。
26日,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宣布,將4名涉事警察解職,並發表聲明,「我們必須等待驗屍報告,檢查所有視頻,此後將對警察的執法行動和培訓方案展開仔細審查。」
大批當地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為死者「伸張正義」,示威者向警察投擲瓶子和石塊,警方則出動催淚彈、爆震彈、閃光彈和橡皮子彈等武器驅趕示威者,進一步激化矛盾。圖為一名抗議者帶著口罩進行示威。
在警方發布聲明的同時,民眾怒火已被引爆。人們走上街頭抗議,舉著標語、高喊口號:「我沒法呼吸」、「我不是威脅」。
一個曾經火爆社交網絡的標語,也再度閃現——「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s)。這條標語背後所蘊含的,是近年來美國黑人屢遭種族歧視,甚至以付出生命為代價的血淚史。
當被問及為何要參加抗議時,有人說,如果這次不站出來,為黑人群體的權益發聲,「下一個被殺的可能是我兒子,也可能是我。」
28日,美司法部稱將此案列為「當務之急」,總統川普也接到相關通報,稱「對此感到非常沮喪」,要讓FBI加快調查。
悲劇,衍生更多悲劇
然而,隨著警民衝突不斷,原本「伸張正義」的遊行,逐漸變了味……
抗議者最初只是喊喊口號、朝警察扔石頭,警方則發射橡膠子彈、催淚彈等回擊。
但不久,一些人開始暴力打砸警察局,搶劫餐廳和超市,縱火焚燒房屋。視頻顯示,還有人一把火燒起了美國國旗。現場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混亂中,還響起了數聲槍響,亂局已導致至少1人遇難,數人受傷。
28日,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籤署行政令,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將出動州國民警衛隊維持秩序。
市長弗雷緊急發聲,希望民眾保持冷靜,「我們不能讓悲劇產生更多悲劇。」市警察局長阿拉東多也呼籲:「不論是搶劫、破壞財產還是別的,正義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通過這些行為實現過。」
當地時間5月27日,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向抗議者噴胡椒麵。
「我舉手,別開槍」
弗洛伊德的悲劇,只是美國種族歧視陰影下的一個小小縮影。
早在2014年7月17日,黑人小販加納因疑似售賣私菸,遭數名白人警察按倒在地。他不斷發出「我不能呼吸」的求救,卻同樣被忽視。加納後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同年8月9日,手無寸鐵的18歲非洲裔青年布朗則在密蘇裡州弗格森鎮,因被懷疑是搶劫嫌犯,遭白人警察威爾遜攔截並槍殺。
在被警察射殺期間,逃跑中的布朗曾轉身舉起雙手:「別開槍!我沒有槍。」但威爾遜仍開數槍。
密蘇裡州地方陪審團和大陪審團,先後做出威爾遜被免於起訴的決定。其中,密蘇裡州大陪審團認定,威爾遜使用武器合法。
得知宣判結果後,等在弗格森警察總部外的民眾怒火衝天。警車遭毀壞,商店被點燃,整個小鎮幾乎被掀翻。華盛頓、紐約等各大城市也爆發抗議。人們高舉雙手大喊,「舉手了,別開槍」,強調布朗在警察面前已舉手示弱,但仍遭噩運。
2019年8月9日,在布朗被射殺的五年後,弗格森市舉行紀念活動,布朗的家人在活動上,再次呼籲對案件重新調查。「正義仍然沒有得到伸張。」
資料圖:2016年9月,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警局公布了一份視頻,顯示9月16日被白人警察擊斃的黑人當時手中沒有武器。不僅如此,他在警方開槍之前已經高舉起了雙手。
姍姍來遲的「道歉」
從弗格森騷亂到如今明尼阿波利斯市暴亂,為什麼美國種族問題的悲劇一再上演?
2014年10月20日,17歲黑人青年麥克唐納被懷疑行竊,加上持有刀具,遭芝加哥白人警察連開16槍。事件同樣引發持續性抗議。
但民眾尤為憤怒的是,直到第二年的11月,警方才公布了案發時警車錄下的視頻。視頻顯示,當時麥克唐納並沒有針對警察的挑釁行為。
而之所以時隔13個月才公布視頻,很可能是因為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此前忙於謀求連任,存在刻意掩蓋警察暴力執法等行為。
2015年12月,伊曼紐爾終於站出來道歉,並承諾改革。但在不少民眾看來,這只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
被加劇的不平等
從如今的現實情況來看,新冠疫情之下,族裔間的不平等更是被加劇。
2020年5月20日,無黨派機構APM研究實驗室發布的數據顯示,儘管非裔僅約佔美國人口的13%,但非裔美國人死於該疾病的人數,幾乎是白人的三倍。
而在衛生官員公布了非裔美國人「驚人」的死亡數據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非裔免疫學家科比特曾發文稱,「在醫生選擇誰將得到最後一個呼吸機,以及終將……活下來時,我為那些將死去的人發出這條推文。」科比特暗示,醫院在呼吸機不足的情況下,會最先放棄對黑人的插管治療。
對於少數族群來說,美國多地開展的「復工潮」,也將其置於風險之下。在疫情「震中」紐約,非裔美國人所佔人口比例不到25%,卻佔公共運輸工作者的40%以上。而重新開放經濟後,這些崗位將第一波開始工作。
亞特蘭大黑人公共衛生專家傑斐遜表示,非裔美國人和其他有色人種也希望可以儘可能減輕經濟損失,但不希望不惜一切代價重啟經濟。但他們的聲音,有誰聽見呢?
美媒指出,此前朗普政府在打擊白人至上主義中,非但沒有更進一步,反而將前任政府的「溫和努力」化作泡影。而此次,儘管與專家意見相悖,川普政府仍一意孤行,強行重啟經濟。
當地時間27日,美聯儲褐皮書(beige book)經濟情勢調查報告顯示,近幾個星期,美國所有地區的經濟活動持續大幅衰退,房客也付不出租金。圖為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無家可歸的人睡在臨時停車場裡。
這次黑人遭警察暴力致死事件,也似乎正在讓部分美國民眾失去信心。參與遊行抗議的卡斯提爾說,幾年來,因親人也被警察射殺,自己努力採取行動,希望減少類似暴力事件,但慘案一再發生。這讓他不禁疑問,「真的會有什麼改變嗎?」
美國華裔籃球明星林書豪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我們所有在美國的亞裔兄弟姐妹,當我們要求人們傾聽我們談論關於來自新冠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時,我們究竟該如何為他人伸張正義?」
28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也發表聲明譴責。她指出,近年來,手無寸鐵的非裔美國人被殺或遭傷害致死事件,在美國一再出現,美國當局必須採取嚴肅的行動來制止這種殺戮,並確保事件發生後,正義得到伸張。
這一悲劇,也再次拷問著自詡是種族融合「大熔爐」的美國,誓言追求人人平等,卻為何始終無法擺脫種族矛盾的枷鎖?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