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的人卻被我傷最深 48.7%受訪者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伴侶身上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61.9%受訪者坦言,是因為知道對方一定會包容和原諒自己,才容易這麼做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徐晨

面對負面情緒,有人能夠很好地去控制,但也有人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甚至經常把負面情緒發洩到家人、朋友身上。這種在負面情緒中誤傷他人的情況,經常令人事後內疚不已。你是怎麼面對負面情緒的?你會把情緒發洩到身邊人身上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8.7%的受訪者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伴侶身上,15.1%的受訪者會發洩到朋友身上,14.7%的受訪者會發洩到父母身上。61.9%的受訪者坦言,是因為知道對方一定會包容和原諒自己,才容易這麼做。86.4%的受訪者曾因情緒失控時傷及無辜的人而感到愧疚。

48.7%受訪者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伴侶身上

山東濟南央企職員王一洋(化名)坦言,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問題時,他容易對父母和女朋友發脾氣。「他們是我最親近的人,在負面情緒中,我總想尋找庇護,認為他們是最理解自己的」。

23歲的某律所職員陳曉(化名)回憶說,有一次,工作中的問題讓她情緒極差,趕上坐公交時人很多,一位阿姨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她便衝對方大吼大叫。「可能當時我潛意識裡認為,陌生人事後互不再見,才無所顧忌地發脾氣」。

北京某高校在讀研究生鄭燕(化名)前不久剛將負面情緒發洩給了男友。「我說了很多尖銳的話,傷了他的自尊,讓男友一度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我也常會把負面情緒發洩給爸爸媽媽。」鄭燕坦言,面對親近的人,即使自己失態對方也不會離自己而去,所以才會無所顧忌。

受訪者會把消化不了的負面情緒發洩到誰身上?調查顯示,48.7%的受訪者會發洩到伴侶身上,遠高於朋友(15.1%)、親人(14.7%)、同事(7.2%)和陌生人(3.5%)等的比例。

之所以這樣發洩負面情緒,61.9%的受訪者坦言是因為知道對方一定會包容原諒自己,41.6%的受訪者表示是因為不想讓其他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34.6%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潛意識裡覺得這樣付出代價小。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心理學教授舒曼表示,人們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將負面情緒發洩到身邊的人身上。「『對陌生人微笑,對親愛的人咆哮』『愛我的人被我傷最深』,因為親近和愛,人們會更信任,不設防,對親密的人能盡情袒露自己,表現出所有的快樂和悲傷,甚至心理上還會退化到兒童狀態。而對外人,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所以會戴上人格面具,同時也想儘量展現自己的優點,掩蓋缺點」。

86.4%受訪者曾因情緒失控傷及無辜的人而感到愧疚

調查顯示,86.4%的受訪者曾因情緒失控傷及無辜的人而感到愧疚。交互分析發現,90後受訪者中這一比例最高(87.9%),其次為80後(86.3%)。

王一洋經常因為自己情緒失控時誤傷親人感到懊悔,「我會反思自己犯的這些錯誤」。

陳曉說,每次情緒失控過後,她都會因為自己的衝動而後悔,「換位思考,如果我沒來由地被人訓斥一番,也會難過或生氣吧」。

調查顯示,受訪者應對負面情緒的常用方法是找人傾訴(53.7%)和聽音樂(52.8%),其他辦法還有:運動(47.9%),刻意壓制(31.2%),大吃一頓(30.1%)等。

「現在出現負面情緒時,我會先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儘量不讓自己陷在情緒裡。同時,向朋友和家人傾訴,他們的關心和支持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克服困難。」王一洋說。

「我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訣竅就是一定要出門找朋友蹭飯,美食和傾訴讓我得到很大的安慰。」 河北國企職員楊喬(化名)說。

鄭豔感覺,出現負面情緒時與家人多溝通能好很多,「我感覺我媽媽真是『靈丹妙藥』,安慰的話特別管用。如考雅思前,我心裡很沒底,也控制不住情緒,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後就釋然了,發揮得也不錯」。

陳曉也認為,處理負面情緒的有效辦法是傾訴,無論對方是否回應。「說完後心裡能好受很多,即使對方沒有真正安慰到自己也沒關係」。

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30.9%,80後佔48.7%,70後佔14.5%,60後佔4.1%。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4.0%,二線城市的佔46.2%,三四線城市的佔17.4%,城鎮或縣城的佔2.0%,農村的佔0.4%。

相關焦點

  • 別把最壞的情緒,發洩給最愛的人.
    一旦其中一方情緒激烈,而對方冷淡過頭,就會出現溝通不暢,然後情感破裂的情況。那麼在戀愛中,我們應怎樣正確地向戀人表達負面情緒,怎樣積極面對戀人的負面情緒呢?很多時候,我們脾氣上來了,往往不管不顧,見誰都不順眼,戀人作為最親密的存在,自然經常躺槍。但我們的不開心,我們的沮喪和難過,有時只是一些小事情的累積。
  • 為什麼最愛的人,總是傷我們最深?人性而已,看透了就不痛了
    我見過情侶之間鬧分手,痛苦到不吃不喝不休不眠,甚至不惜傷害自己。我見過夫妻、親人之間吵架,有人總把最壞的情緒發洩在至親的身上。愛和恨交織,快樂與痛苦並行,傷害撫平傷害然後繼續前行。為什麼我們最愛的人,總是傷我們最深?其實都是人性而已,想明白了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 你是如何發洩負面情緒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不管是學業上的、情感上的、工作上的還是家庭上的,多多少少都會讓你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既然產生了,就不能一直忍著,傷心傷身。那麼大家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的呢?
  • 負面情緒沒處宣洩?來發洩屋,負面情緒全走開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我們容易感受到焦慮和不安,而焦慮和不安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消極的影響,從而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那麼,有沒有地方可以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全部都發洩出來呢?筆者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個地方是在全國各地都有的發洩屋,是最近才流行起來的,並且深受廣大年輕朋友的喜愛。在發洩屋裡,你可以盡情的釋放自己,通過「搞破壞」發洩自己的消極情緒,接下來筆者將通過幾個方面為大家詳細的介紹發洩屋,告訴各位小夥伴為什麼發洩屋值得大家一去。1.
  • 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最愛的人
    圖大家好像都明白這一點,卻仍然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認為在親近的人面前可以肆無忌憚,但是往往忽略了他們的感受,他們也是會疼的,而且來自身邊人的打擊,會讓自己的疼痛加倍。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夠有選擇的話,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最愛的人。最近有個大學同學突然找我訴苦,我們已經好幾年沒有聯繫了,雖然以前關係還不錯,但是她突然找上我,我還是有些震驚的。在我的記憶裡,她是一個特別陽光的人,總是笑嘻嘻的,好像每一天都很快樂,可是這一次和她聊天,我好像有些不認識她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好像不見了。
  • 最好的情緒,要留給最愛的人
    不遷怒於人,才是真正的修養遇到糟心事的感覺並不好受,情緒也難免會跟著變壞。但因此也不給別人好臉色看,甚至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這樣的人,實在有些自私。有壞情緒是本能,控制住了是本事。不要總把負面情緒傳遞到別人身上,再好的朋友也不行。你發洩出來是好過了,可是你身邊那些無辜的人呢?他們的感受也應該被照顧。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 挽回中,我總是有負面情緒怎麼辦?
    肯定會的,因為我們是人,我們有血有肉,我們愛這個人,現在卻失去這個人了,沒有幾個人會真的做到,面對被分手"心如止水"的這個境界,對吧。當你被分手後,第一個意識就是,我要去道歉,我要去解釋,我不能讓這個人離開我的生活,我不能沒有這個人,在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逆恐行為"( Anti-terrorism behavior),越害怕失去,越會去糾纏這個人,可是越想抓住,這個人越是跑的很遠。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
    1、影響健康消極情緒會影響身心健康,自古以來,有句話叫憤怒傷肝肺,當人們的情緒發生變化時,他們的生理也會隨之改變,過度的負面情緒會抑制胃腸運動,如果長期處於不愉快的狀態,人們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讓你感到不舒服或吃了一點小虧的東西,你會不顧一切地大聲呼喊,發洩你的負面情緒,這不僅會讓同事感到困惑,而且老闆也很難對你給予高度評價。不分場面發洩不滿似乎很愉快,但實際上反映了他的情商低下和衝動。這種盲目發洩自己負面情緒的人在工作和交流中都不是討喜。
  • 這些發洩方式你是否常用?陷入負面情緒如何如何走出來?
    人類一直擁有非常複雜的情緒表現,而最常見的莫過於「喜怒哀樂」,我們都希望自己一直處於「喜樂」之境,而不想落入「哀怒」之傷。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有的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設置朋友圈內容三天可見,會刪除朋友圈內容,會刪除微博內容,會刪除QQ空間內容。此時也許是對過去的否定,也許是重新再來的勇氣。聽可以和自己情緒產生共鳴的歌曲。很多人,在陷入低落情緒的時候,喜歡聽可以和自己情緒產生共鳴的音樂,在音樂裡,他們感覺被擁抱被理解。
  • 如何用心理學方法發洩情緒?
    本文分享了發洩情緒的9個方法,在看文章前,你可以先聽聽主播金穎的文章,告訴你<我們為什麼會有情緒>我們要做回情緒的主人,拒絕受控。情緒並不等同事件。是情緒動了和壞了,並不是事件的本身。我們就是搞不清楚,認同了我就是那個情緒狀態的全部,自討苦吃,討好情緒和衝動,卻失去了自己。
  • 你能傷害到的,永遠是最愛你的人
    亦舒說:「我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也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外人,而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壞脾氣都發洩給了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也許我們會覺得在親密的人面前可以完全做自己,不好的一面也可以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 我們該怎樣合理髮洩情緒?
    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負面情緒裡包含著非常多重要的信息,打開這個信息,真正的了解自己。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二是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爭。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三是語言調節。語言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如你悲傷時,朗誦滑稽的語句,可以消除悲傷。
  • 真正成熟的人:有情緒,但不發洩情緒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讓人倍感憤怒、焦慮、抑鬱的人或事。但情緒失控只會讓你失去理性,從而輸掉自己。今天給大家分享樊登老師解讀的書籍——《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讓你學會管理情緒,而不是淪為情緒的奴隸。
  • 有的人發洩情緒方式是爬山,你會做什麼呢?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的時候,同樣也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當情緒不好時,我們就會想要通過某些途徑發洩出來,讓自己好受點。據說當代很多年輕人,在情緒不好時都喜歡改微信封面和籤名,順道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在音樂軟體上看熱門評論找同感,或者沒有什麼是一頓吃的解決不了的。
  • 愛她,就要接得住她所有的負面情緒
    12月10日|今日份故事這是弟弟的第63篇文章點擊綠標可以聽到我為你們準備的歌曲能承擔你負面情緒的人,她常常誇我是模範男友。其實一個男生有多愛你,不是看他說了多少句我愛你,而是在你負面情緒爆發甚至跟他吵架時,他會怎樣對待你。
  • 發洩屋:憤怒的生意
    曾有四個程式設計師,他們交替捶打放在汽油桶上的鍵盤,最後蹦到地上的殘片也沒逃過再次被砸得更碎的命運。來店裡的客人中,留給金濛他們印象最深的是兩位幼兒園老師。「你們有更小的假人嗎?」小時候,父母對他要求極其嚴格,一旦成績不好,整個人就會被否定。這種影響持續到了現在,他是一名媒體人,寫東西時,腦海仿佛總有個人在對他說「你寫得好慢」,寫完了開頭幾句,又有聲音評價「你寫得好差」。「我會把假人想像成父母、領導或者其他什麼人。砸的過程中,我也在告訴他們,我現在已經長大了,已經不再是小孩子。
  • 這是我見過寫「負面情緒」非常好的文章!
    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負面情緒裡包含著非常多重要的信息,打開這個信息,真正的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有積極的和消極的,有我們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我們很容易因為對情緒的感受而進行評判:對於那些不愉快的、不喜歡的情緒,就稱為負面情緒。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所謂真正的「負面情緒」。
  • 為什麼愛我的人卻傷我最深
    最討厭聽到他說的一句話是「你隨意,你開心就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句能讓人瞬間爆發的咒語。我隨意,我隨哪門子的意了?我開心就好,我特麼要是開心我至於跟你吵架?我又不是有病,吵架又不能讓我獲得勝利的快感,每次吵架都是最浪費時間與感情的事情,整個人都虛脫了,我真的想知道,我哪裡來的開心? 幾乎每次意見不合都會唇槍舌劍一番,然後以互相拉黑而告終。
  • 為什麼我最愛的人,卻傷我最深?
    人的煩惱80%來自關係,而離我們最近的家庭關係,如果處理不好,傷害最隱秘、最深也最持久。本來是安全港灣的「家」,卻可能成為最讓你受傷的地方,怎麼辦呢?國內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帶來一個好消息:雖然家庭問題看起來很複雜多樣,但是本質上需要處理的就兩種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需要記住的就三句話: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核心;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角色在父母;要避免以愛之名給家人帶來傷害。
  • 情緒式表達讓愛很受傷
    對伴侶克制不住的暴力溝通小A和男友從大學時代相識相知到相愛,二人牽手走過了人生美好的十年。然而,相愛容易相守難,就在日子苦盡甘來的時刻,不對勁的感覺慢慢浮現。男朋友忙於工作晚歸。發簡訊也經常不回復,於是小A心生不滿。她經常會帶著情緒責備男朋友:「難道工作比我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