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在滄州市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進行3D掃描量體。
本報記者 史自強攝
位於河北滄州市的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距離主城區20多公裡,不少市民駕車專程前往,只為搶鮮體驗「新業務」——服裝生態新城智能生產車間的人體3D掃描服裝定製。5秒鐘完成「量體」,最快2小時後,市民就可以拿到心儀款式的衣服。
來自滄州市區的「90後」姑娘龐悅來到這裡,想為自己做件襯衣和褲子。說起定製緣由,龐悅說:「好裁縫不好找。年輕人樂於網購衣服,但尺寸很難把握,『買家秀』和『賣家秀』有時相差過大。所以來到這裡,想做套最符合自己身材的衣服。」
在服裝城工作人員引領下,龐悅來到有四根滑柱搭建起來的圓柱形空間,滑柱分布有8組攝像頭和雷射發射裝置,攝像頭可以進行360度全方位掃描捕捉,再通過計算機進行信息綜合,就組成了人體的3D數據清單。
「請站好,雙手伸開,與腰部間張開呈30度角。」工作人員用滑鼠在計算機上點擊「3D掃描」,測量開始。幾組攝像頭同時工作,紅色的光線先以水平方向投射到體驗者的頭頂,再慢慢向下移動,最後停在腳部。此時,計算機屏幕上已經出現一個人體3D模型,身形與被測者龐悅完全一致。這就是「量體」的過程。
在3D量體裁衣間,短短5秒,龐悅的前衣長、後衣長、領圍、胸圍、中腰圍、膝圍等36個數據被一一採集。隨後,這些數據會立刻傳送到製衣車間,通過電腦輔助設計軟體進行智能排料後,數控裁剪機就可以剪裁製衣了。
「這些精準的身體數據可讓衣服更加符合穿著者需求,更加舒適有型。和用尺子的傳統測量方法相比,除身高、腰圍等基本數據外,3D掃描可以顯示更多的人體細節數據。比如,『肩斜』數據在傳統服飾定製過程中很難精確測量。」滄州明珠服裝服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襯衣生產車間技術總監寧曉波說。
「每個人的身材都是不一樣的,有個性化特點。現在的服裝都是標準化生產,挑選衣服很難保證處處合身。」寧曉波說,「利用3D掃描技術,360度立體採集數據,所得信息會更加全面,定製出的服裝也更加合體,舒適度更高,版型更美。」
定製西服套裝的「70後」男士李成斌,是第二次到服裝城定製衣服了。李成斌回憶:「上小學時,市場上成衣量少且貴,找裁縫量身做衣過程很複雜,一般要經歷測量尺寸、縫製衣服、試穿、修改等過程,且不講究面料、款式。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量體裁衣也變得時尚起來,現在的3D掃描服裝定製,與過去的體驗完全不同。」
「3D掃描服裝定製,改變了人尋找衣服的過程,讓衣服適應人。網際網路時代,定製化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已成為服裝產業發展轉型的方向之一。」寧曉波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