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上映於2011年,根據高橋千鶴、佐山哲郎在1980年發表在少女雜誌《好朋友》上的同名漫畫改編而成。
這部影片由宮崎駿大師的兒子宮崎吾朗執導,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在豆瓣網至今仍保持著7.9的高分。
這部電影,在這種事態下,對很多很多的人而言,如果能成為某種支柱的話,就是對我最大的欣慰。——宮崎駿
影片主要講述了以二戰為背景下的某個海港小鎮,松崎一家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因為爸爸在抗戰時不幸離世,母親又遠赴國外學習,16歲的小海不得不照顧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因為爸爸常年在船上,小海一直保持著升信號旗的習慣,這引起了同是校友風間俊的注意。
東京奧運會召開在即,學校內學生會活動的古舊建築「拉丁區」面臨拆毀的命運,為了防止建築物被拆,小海建議來一次大掃除。當他們滿心歡喜以為「拉丁區」得以保存時,卻得到了仍然需要拆除的消息,為此,小海和小俊以及所有同學聯合起來,最終讓「拉丁區」得以保存。
在此過程中,小海和小俊產生了微妙的情感,但困惑他們是小俊的身世,這決定了他們最終能不能在一起。但最終,他們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弄清楚了原委,在保護「拉丁區」的喜悅之餘,他們收穫了愛情,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整部影片利用一條明線和一條暗線穿插著整個故事情節,明線上對「拉丁區」的保護,暗線上小海和小俊對感情的堅持。本文我將通過這兩條主線分析影片所傳達給我們的情感,揭示導演的創作意圖。
01、明線:對「拉丁區」大樓的保護,飽含了導演對舊文物的尊重,同時揭示了變革時期日本的新生思想正在萌芽
風間俊在討論大會上說:拆去舊物,和拋棄回憶有什麼兩樣,這和抹去人們曾經存在的記憶又有什麼兩樣,你們只顧著追求新事物,卻完全不顧歷史,怎麼會有未來,無法聆聽少數意見的你們根本沒有資格談論民主。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1963年,東京奧運會的前夕,當時的日本正處在變革時期,新生事物源源不斷的出現,充滿了改革的味道。
國家在大力發展改革運動時,面對古老的建築物就想著拆除重建。「拉丁區」也在拆除之列,學校一味的只服從上面的安排,根本沒有保留「拉丁區」的任何想法,這讓以水沼和風間俊為代表的學生們做出了反抗的舉動。
他們雖然是學生,但是對於保護古建築有自己的初衷,因此,學生內部事先就要不要保留「拉丁區」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拉丁區」大樓是一棟古老的建築物,學校的學生將它作為社團學習的地方,這裡匯聚了學校所有的社團。本該是一棟莊重且富有生機的建築物,卻因為長期不打掃變得破舊不堪,這為後來要拆除「拉丁區」埋下了伏筆。
與「拉丁區」同時間建造的還有小海的家,但因為很用心的維護,一點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這裡與「拉丁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海向風間俊提出打掃「拉丁區」的建議,她認為是別人看不到「拉丁區」的優點所以才選擇將它拆除。在全校學生將「拉丁區」打掃的煥然一新時,學校仍然接到了拆除「拉丁區」的通知,水沼建議直接上訪,讓上面的人來參觀過以後再做決定,小海和風間俊與他一同前去,最終在他們三個人的不懈努力下,「拉丁區」得到了保存。
在變革時期的日本,有多少個「拉丁區」被拆毀,曾經的古建築引以為傲的瑰寶,最終都化為塵土,這其實是導演對那個時代最大的批判。
風間俊在討論大會的發言其實就是導演的自我發聲,表達了他對「舊事物」的尊重,對「民主主義」的推崇。影片通過假以建設新國家的理論毀滅曾經的文明,這是對歷史的褻瀆,其結果必將使得大量的建築物被摧毀,而國家的文明建設也將徹底「斷層」。
影片的厲害之處在於以看似一部分呈現青春時期男女的感情戲碼,其實,其大背景是在國家的重大改革之下,被改造的不單單是古建築還有人們的思想。而導演就是讓我們跳出思想禁錮,找尋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以學校為背景,」拉丁區「為參照物,加上學生們為了「拉丁區」而分成兩派的戰爭。其實,這正是一個國家的縮影,面對改革,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打破和創新,打破舊思想,拆毀舊建築,創新新文明,營造新社會。
思想可以被更新,但終究是打不破的,如果沒有新的正確認知,所謂的新思想也不過是一種執拗的想法和態度。而舊建築本身是沒有思想的,它不過是一代人思想的匯聚,反過來說它更應該是歷史的見證。
日本在改革時期,百廢待興,東京奧運會是他們宣揚國力的最好時機,所以全國都在「大動幹戈」。「拉丁區」不過是其中一個代表,還有更多更大的建築物都面臨著被拆毀的可能,對於影片的策劃者之一的宮崎駿先生,他對於戰爭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創作了許多反戰思想的影片。
例如《哈爾的移動城堡》、《風之谷》、《天空之城》等等都充滿了反戰的思想,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導演的家國情懷。導演很巧妙的將壓抑的反戰思想穿插在青春時期的愛情故事中,讓觀眾看起來不枯燥、不壓抑,同時又帶給我們深刻的反思。
02、暗線:小海和風間俊的感情,飽含了導演對舊思想的突破,同時表達了他對美好的嚮往和尊崇
「多年後,再回想年少時的迷茫和執著,或許原因都不記得了。青春就是讓你張揚地笑,也給你莫名的痛。」
小海和風間俊雖然同屬學校的學生,其實他們之間早就被「信號旗」聯繫在一起,小海每天以升信號旗的方式懷念父親,風間俊每天以升旗的方式回應小海,他們對於過去的「舊事物」同樣的迷戀,這是他們最大的相同之處。
風間俊屬於學校的新聞部,他看到小海每天不斷的升旗,就給小海在校報上寫了一首詩,從而引起小海的注意。
少女啊,你為何升起旗幟。讓思緒寄託晨風,呼喚遠方。與無常的烏鴉作對。少女啊,今日也是深藍鑲邊的紅白旗在翻動。」
風間俊更是為了保護「拉丁區」而勇敢做出跳樓的舉動,以此來捍衛他們保護「拉丁區」的決心,小海也因此被捲入其中。
小海幫著做考前猜題,和風間俊越走越近,最終他們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感情。在此過程中,他們心中隱秘的情愫開始慢慢生長,而這時風間俊竟然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到小海家參加家庭聚會時,看到了小海父親的照片,竟然和自己的父親是同一個人,於是,風間俊慢慢疏遠小海。
而小海對這一切十分不理解,她很直接的問風間俊怎麼回事,風間俊只能如實回答。但這些情節很短暫,平淡而又自然,沒有大喊大叫,沒有痛哭流涕。他們也沒有上演任何戲劇化的情節,一切回到從前,如現實一般。
其實,整部電影貫穿的是無論少女還是少年都必須純潔率真,不必失去對異性的憧憬和尊重,不畏縮於身世的秘密,並且要有靠自己的力量擺脫困境的勇氣。
劇情看似狗血,其實,放在那個年代一切就都變得合情合理了。被舊思想和新文明拉扯的人們,判斷任何事物都缺少了一份執著,他們不知道應該相信現實還是遵從內心,就像小海和風間俊一樣,他們明明相愛卻因為身世問題而困擾不已。
風間俊為了保護小海選擇了遠離,其實他的內心是痛苦的,而小海在經歷痛苦後勇敢的向風間俊表白,無論他是不是自己的哥哥,她都喜歡他。小海的喜歡可以是親情的可以是愛情的,但僅僅是喜歡,面對喜歡我們沒必要逃避,勇敢的忠於自己的內心,不是更有力量。
在批判電影的設計很俗套時,我們不要忘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很多人甚至都喪失了思考的能力,那種被新與舊拉扯的時代下,人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而所謂的民主也只是一種形式。
導演在保護「拉丁區」的大背景下穿插了小海和風間俊的情感,我認為一點都不多餘,導演兼顧事物和人性的雙重發展,從打破到塑造都告訴我們要勇於追尋自己的內心,不要被現實束縛。
03、結合整部影片,談談宮崎駿父子對影片賦予的情感和對現實生活產生的思考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這部影片是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的第二部作品,從前他面臨過失敗,一度被認為不適合接替父親的工作,包括父親宮崎駿都對他進行了批判。
但是,宮崎吾朗堅持不懈,最終帶著這部作品重回漫畫界,父親宮崎駿給予了兒子大力的支持。但我們很容易看到,這部影片不同於宮崎駿大師親自操刀的作品,這也讓我們重新見證了宮崎吾朗的實力。
作品一出,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不少,畢竟父親的名氣在那,作為兒子來說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就我個人而言,我在整部影片中看到了不一樣的味道,有對大時代的反思,對新事物的思考,更多的是一種態度。
如果說,青春時期的「亂倫」愛情是宮崎吾朗設計的槽點,那麼大環境的背景來源則包含著宮崎駿大師的思想。宮氏作品從來不是單調的說一件事,表達一種情感,它永遠有著複雜的情感交織,無論我們從哪一個角度看,它都是有味道的。
我更願意將這部作品看成宮崎駿大師父子聯手的作品,明線中包含著宮崎駿大師對戰爭的厭惡和對改革的批判,暗線則是宮崎吾朗借用大環境對現實世界的思考:「打破」和「重塑。
小海和風間俊在相愛的過程中,不單是對愛情充滿嚮往,更帶著對現實一探到底的勇氣。這裡「打破」的正是固化的思維,而「重塑」的則是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
「拉丁區」被學生們視為神聖的地方,但卻沒有人去打掃過,風間俊說同學們認為灰塵都是文物。其實,這裡的灰塵就是一種舊認知,當小海建議打掃「拉丁區」,寓意著新思想開始形成。
如果,「拉丁區」一直堆滿垃圾,無論它的歷史價值多麼珍貴,也不會讓人想多看幾眼。舊的思想就是如此,它並不是不好,只是摻雜了許多雜質,只要雜質去除,那麼它的價值就會立馬顯現。
我們要勇敢的追尋新事物,抵抗舊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和新生。
風間俊在得知小海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妹妹時,他選擇逃避,雖然這是他對小海的保護方式。但是在身世沒有弄清楚前,一味的選擇逃避是沒有用的。
小海勇敢的追問風間俊逃避自己的原因,當她得知自己可能是他的妹妹時,她表現的很灑脫。其實,在她看來,喜歡不一定必須是愛情,即便他們是兄妹仍然可以互相欣賞。正是小海的勇敢,激發了風間俊繼續尋找答案。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烏龍事件,我們如果單純從表明判斷,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當你陷入這樣的狀態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勇敢一點,不論何時都不要逃避自己的內心,只要堅持過,哪怕失敗了,至少不留遺憾。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從電影名稱仿佛就能感受到一朵盛開在山坡的虞美人,帶給我們撲面而來的美感。整部影片畫風清新,色彩溫馨,帶給我們美的享受。
故事的歷史背景雖然是厚重的,但在導演精心的設計下,仍能讓我們以輕鬆的心情去感悟歷史的味道,這是充滿智慧的,更是溫情的。
即使有天我們不再年少,至少在青春的迷茫和執著中,我們能感受到莫名的痛,也能夠放肆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