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的存在讓我們的世界多姿多彩,可在心理學中顏色的作用不僅限於此,還可以彰顯各種各樣的人物性格。
老師盲選紅衣男孩子當班長,同學都覺得太草率,難道真的有"顏色密碼"?
初一開學第一天,新的班主任和新的同學們互相見面了,簡單的自我介紹過後,老師挑出教室裡面穿紅色衣服的幾個同學。
因為是暫時定的短期班長,老師讓這些同學一一上臺自我介紹之後,選了一個最順眼的紅衣男孩子,宣布剛開學這幾個星期以內,他就是新任的班長了。
臺下的同學們看到老師選班長的方式如此草率至極,雖然很多同學對那個紅衣服的男孩子印象挺好的,但還是有點兒難以接受。
可老師對學生們的看法並不在意,只是說,"同學們,先不要急嘛,反正也就是臨時班長,相信我,我可是懂得'顏色密碼'的人"。
三個星期之後,同學們之間已經打得成一片,上課下課經常都是聊的熱火朝天。在當天下午的班會上,老師宣布真正的班長競選開始,幾個競選者和臨時班長也都進行了參選。
投票的結果,臨時班長以全班半數以上的票選成功轉正。就在過去短短的三個星期內,那個紅衣男孩處理的班級事務井井有條,幾次體育課的臨時活動也使得整個班級更加團結,大家都在誇"班主任的'顏色密碼'真是太厲害了"。
可能大家回顧一下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們,那些性格相似的人是否可以根據日常穿衣的顏色來細細劃分,經常穿紅色衣服的男性是不是也有像上面那個小班長一樣的熱情活力呢?其實,在很多學術領域對顏色和人物性格之間關係的研究已經屢見不鮮,只不過以往的調查中實驗對象鎖定在了成年人群體,而很少研究小孩子自身性格和顏色之間的特殊關係。有調查研究發現,小孩子對不同顏色的偏好,和他們自身不斷發展和調整的人物性格有很大關係。
1."紅藍自古出CP",紅色:彰顯活潑奔放,而藍色:代表柔和內斂
網絡上流行的"紅藍CP"放在這顏色性格學說上面其實就像兩個互補的顏色,紅色負責性格上的外向,日常為人處世經常都是活力滿滿,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交際圈中都會有相當不錯的人緣;而藍色則負責性格的內向,在紅色大包大攬的時候,藍色性格的小孩子其實可以把很多工作都做的很細緻認真,不會出什麼差錯,交友方面雖然不多,但朋友關係大多很牢固。
2.黃色代表創造力,做事更隨性隨心
有少數的孩子經常喜歡穿黃色,他們的身上其實都有著很多的閃光點,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其實有很多的新奇想法和思路,但也很容易因為隨行的心思而轉移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很難從頭做到尾,就好像"三分鐘熱度"。
3.白色: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性格
喜歡穿白色的小孩子除了最基礎的簡單純素之外,更趨向於一種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性格。首先他們對自身的要求就比別的孩子要高些,不僅僅是不弄髒衣服,手頭的事情也要做到井井有條,甚至經常為了一點兒小瑕疵都要重做好幾遍才完事。
4.黑色:沉穩嚴肅的背後,可能是隱藏的消極和悲觀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一般經常穿黑色衣服的人群大多身上都會被先入為主地打上"嚴肅"、"沉穩"、"木訥"之類的性格標籤;但放在小孩子身上,之前的嚴肅、莊重之類的標籤難免有點兒不合適,小孩子怎麼小小年紀就背負那麼多大人的情緒。
只不過這些黑色,有些孩子是單純為了耍酷扮高冷,但還有的孩子卻有著自己的小憂鬱,對待生活的消極態度使得他們更加喜歡隱藏自身的情緒起伏波動,遇到事情也不會去和別人分享自己的麻煩和煩心事,在缺乏交流和紓解的情況下內心深處的安全感日趨減少。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其實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家裡孩子有這種情況的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孩子的心理活動發展,不要"悔之晚矣"。
結語:小孩子的性格養成不僅僅是爸媽遺傳的基因表達所決定的,還和自幼生長的家庭環境、學校氛圍和社交經歷等有很大的關係。爸爸媽媽自身擔負的任務並不是簡簡單單把孩子養大成人,而要追求把孩子培養成健康人格,關注孩子自身的內心精神世界的成長發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放心拼搏自己的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