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受區塊鏈技術版權認證保護,禁止任何形式改編轉載抄襲,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榮獲過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曾創造出日本票房神話,並保持到至今18年仍無人能破的千與千尋的神隱這部動畫電影,不管是在藝術上,還是商業上的成就,都令同行難以望其項背,只能羨慕嫉妒恨。在這部優秀的動畫電影製作之初,還有很多有趣的幕後故事,比如宮崎駿為什麼讓千尋在澡堂工作。
在千與千尋上映之前,制霸日本票房冠軍的是宮崎駿九七年的動畫電影《幽靈公主》。宮崎駿原本在幽靈公主之後,打算就此「退隱江湖」。不過製作宮崎駿另一部作品《龍貓》的動畫工作室——于吉卜力工作室的製作人,宮崎駿導演的同事鈴木敏夫的一位喜歡逛「居酒屋」朋友,給了宮崎駿創作《千與千尋》的靈感。
居酒屋就是日本的傳統小酒館,不但有酒賣,還能提供下酒菜。現代的居酒屋,也依然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相信很多漫友都在動漫中看到過居酒屋。一些單身男女職員,會在高壓的工作結束後,走進居酒屋喝酒減壓。下班後,坐在居酒屋,讓服務員上招牌菜,然後暖上一壺小酒喝一喝,一身的疲勞頓時消減大半,真的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逛居酒屋。
言歸正傳,鈴木敏夫的這位朋友因為經常喜歡逛「居酒屋」,所以他對在居酒屋工作的女生服務員頗有感觸。鈴木敏夫的這位朋友總結出來,在居酒屋工作的女生服務員,就算在來居酒屋上班之前是個性格含蓄內斂,比較害羞,不擅長與男生溝通的女生,也會在為了得到客人豐厚的「小費」,以及得到老闆支付的薪酬的情況下,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接待男生顧客的溝通能力。
而光顧居酒屋的男生,也同樣會在與「提升了與男生顧客溝通能力」後的女生服務員接觸互動之後,不自覺地改變自己之前與女生的溝通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社會是個大染缸」,靦腆女生在居酒屋工作後,會變得「善於溝通」,而男生顧客們,也會因居酒屋女生服務員的「熱情」招待,變得不再拘束。
服務員和顧客之間是彼此相互影響的關係,沒有人能不受「社會這個大染缸」侵染。想想千尋的好朋友「玲」,再想想千與千尋中的「無面男」,就會很容易理解「居酒屋」這個小圈子裡,服務員和顧客之間的性格變化了。
就像無面男在剛登場時是那麼的「自卑」,可是當無臉男可以「變」出金子之後,被「湯屋」的服務員們熱情的奉為座上賓一頓猛如虎的招待之後,無臉男就漸漸變得「膨脹」了,這個膨脹在千與千尋中表現得很直觀,畢竟動畫電影受眾大都是小孩子嘛,所以要表現的稍微直白一點。
而宮崎駿就是受同事鈴木敏夫的那位喜歡逛「居酒屋」的朋友的啟發,他突然想要創作出一個懵懂少女,突然無意間闖入進一個對懵懂少女來說,完全不懂的「社會的大染缸」的世界的故事。這個少女將在這個未知的「社會大染缸」中,與形形色色的「社會人」互動,從而提升自己,並最終「成長」的故事。
不過,宮崎駿的動畫片電影,一直是「老少鹹宜」,所以為了照顧看動畫片的小朋友,宮崎駿當然不能把故事的場景設定在「居酒屋」這樣成年人才會去逛的場所了。因為日本的人,不管老少都喜歡泡湯,所以宮崎駿就將故事的場景,設在了「湯屋」。這樣一來,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看懂,並很快的融入動畫中的世界了。不過因為居酒屋大都是晚上營業,所以宮崎駿在千與千尋裡的湯屋中保留了「晚上營業」這一點。於是九九年底,宮崎駿開始製作《千與千尋》,這就是宮崎駿為什麼讓千尋在澡堂工作的原因了。
您認為,千尋在湯屋和居酒屋工作,哪個更有代入感?
ヽ(ー_ー)ノ謝謝關注,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