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治文這家中餐館的生煎包 徵服所有上海人! 咬一口就爆汁兒...

2021-02-26 加西周末

Mama's Dumpling&Coffee讓我心動地想跑到列治文一試究竟,是源於食友告訴我的真人真事:「上次去吃生煎包,沒想到等了40分鐘還不止,一問才知道老闆娘認為第一次煎得不夠好,為我重新再煎了一盤。」

為飽口福等上幾十分鐘的「傻事」,忝為食友自然明白瞭然;但今時今日還有店家為了不到七塊錢的小吃如此追求完美似乎更是難能可貴。

這故事,讓我決定了列治文Mama's Dumpling&Coffee之行。

儘管位處偏僻,儘管列治文所在多的是競爭對手,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讓Mama's Dumpling&Coffee不必打廣告就可以口耳相傳地吸引人來嘗鮮了。Hammersmith Way位於Ironwood Plaza西南,相對列市中心來說位置偏遠,區內也沒其他餐廳食肆,反而造就了這店成為該區上班族的唯一食堂。這裡前身為專營潮州美食的潮味館,如今變身為Mama's Dumpling&Coffee不過是短短時日。

細看Mama's Dumpling&Coffee的商標,其實有個小小的中文名字曰敘,但大家都以英文店名稱之。為何把餃子和咖啡這兩種看來風馬牛不相及的食物並列,只因老闆娘不可一日無咖啡,故而Americano、latte、cappuccino、mocha、expresso、London Fog tea latte等全有;而店裡最拿手的就是小籠包、生煎包、餃子、餛飩等,自自然然就在店名中反映了他們家的兩大招牌出品。

這裡的經營模式採取半自助方式,在前臺點餐、付錢及領取食物,這方面在中式餐館中較為少見的。餐單算是很多元化,連水煮魚、菠蘿咕嚕肉、幹炒牛河等大江南北菜式也囊括其中,但相信食客都是衝著他們家的上海風味而來的。

曾聽上海朋友說過上海人是早餐都會吃生煎包的,可見生煎包在當地人心目中的江湖地位。上海的小楊生煎包耳聞久矣然而還未有機會吃過,但溫哥華的生煎包倒是吃過不少,可惜的是,坊間多半是水煎包或熟煎包,即是肉餡是熟的,只需略略煎烙就可出鍋。Mama's Dumpling&Coffee的生煎包可大不同了,把肉餡由生煎至熟透,故肉餡才會有豐富肉汁。再者加拿大的麵粉筋性和中國的大有不同,多次嘗試找出最理想的麵粉配搭也是店家的成功關鍵。

熱騰騰的生煎包出鍋了,原來是把小肉包的收折位朝下在鍋面煎脆,包的底部則朝天,煎得下面金黃香脆,上面灑上蔥花、芝麻即成,賣相精緻。因為不是採用大發麵的原故,不消片刻你便會見到生煎包圓鼓鼓的表面稍微塌下來了。

進食時比小籠包更要求耐性和技巧,先在包面上咬開一個小口,輕輕吸啜了內裡熱燙的湯汁後,才把皮薄又香脆的外層和不加味精口味天然而充滿鮮味的肉餡兒一齊品嘗。相信我,這廿分鐘到半小時的等待是值得的,你甚至會自始而成為鐵粉,光是為了吃生煎包也一來再來。

Mama's Dumpling&Coffee另一皇牌出品是南翔小籠包,皮夠薄,湯汁夠清純,肉味夠鮮,也是到此光顧者的必點。

至於麵食方面,上海粗炒和紅燒牛肉麵也是很多人點叫的菜式。上海粗炒的粗麵條用上了手工拉麵,炒出來麵條比較軟身,加了配料出來效果不會太油膩,口味也不重。

紅燒牛肉麵的特色是舍牛腱而改用牛腩,效果當然更有入口而化的酥鬆口感,牛脂較多的原故而使得滋味倍增,湯頭有肉香而不會很鹹。

至於砂鍋菜推介有砂鍋豆腐和砂鍋豆腐。砂鍋豆腐為素食,炸豆腐塊和青芹、紅蘿蔔、雲耳、青椒等同在砂鍋中炆煮,不過此味的醬汁味道較重,必得配飯吃才成。

很滿意地享受了這頓上海小吃,題外話是這店的廁所非常乾淨,為中餐館少見。如果Mama's Dumpling&Coffee能一直保持現時烹調生煎包和小籠包的高水平,如果Mama's Dumpling&Coffee能和文首的故事一樣,一直保持追求出餐完美的心態,相信必定成為本市上海包點三甲之選。

  Mama's Dumpling &Coffee  

#103-11782 Hammersmith Way,Richmond

778-297-1618

www.mamasdumpling.com

相關焦點

  • 廣州好吃的的上海生煎包逐個評,誰更正宗?
    生煎包頂部是誘人的金黃色,厚實有嚼勁,吃起來真的是咯嘣脆,有舊上海生煎饅頭的味道。麵皮夠薄,輕輕一戳便開口,湯汁順勢流下,味道鮮美,從肉餡的顏色判斷,豬肉新鮮嫩滑。店裡的師傅從早到晚都在忙碌,一是地理位置有優勢,二是生煎包的品質有幾分斤兩,食客們才願意頻頻來光顧。
  • 吃了二十幾年的上海生煎包,我只認這一種做法,吃上一口回味無窮
    大家好,我是小菜,這次小菜給大家帶來的是上海生煎包的做法,生煎包又稱生煎饅頭是上海非常流行的一款小吃,一般上海人簡稱為生煎,生煎包的特點就是上面的皮薄,底部的皮是脆的,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湯汁,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下面小菜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道非常好吃的小吃的做法吧!
  • 這家老上海生煎包已在玉林瘋傳,坐標夜市街食坊裡...
    就是這家店一開店就引起了附近市民的熱捧它就是 小傑—上海生煎包 17號開始試業8月18日,正式開業生煎起源於上海,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一進門口裡你就能聽見「爆汁」的咬食聲絡繹不絕地從各桌食客嘴裡傳出來因為小傑生煎包家做的湯包不是蒸的而是生煎的這裡所有的包子都是現包,現煎
  • 生煎、還得是上海的
    而上海人堅持的原教旨主義生煎,其實還是個「無湯派」,一點醬油不加,更別提什麼肉皮凍,全靠肉餡出湯汁,白白胖胖十分緊緻,在圓鍋底裡宛如一個個小白饅頭。 咬一口有湯,但不能太多,要恰到好處的那麼美,像極了追求極致的上海人。俗話說小籠喝湯、生煎吃皮,上海生煎的講究,還在於麵皮。小籠包一般都是全發酵,厚而鬆軟,吃起來軟軟的。
  • 舌尖上的生煎包
    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味道在口中久久不散,讓人回味無窮。這不就像一個大小姐嗎?外表美麗精緻,相處後卻又驚喜發現,不止外表,內涵更令人經久難忘.愛一道美食,就要愛它的全部。品一個生煎包,就要知道它的所有。下面我們就來探尋一下生煎包的前世今生。
  • 會噴汁的生煎包就藏在這5家店!在深圳吃生煎,看這一條就夠了
    生煎包像個沙包一樣,薄薄的皮包著湯汁跟肉餡……咬一口,湯汁都流出來了,簡直是大大的滿足!小店不大,人卻不少,而且還挺乾淨的,裝修也是夜上海的感覺,畢竟是上海的特色小吃嘛。對於生煎,在深圳這也許是最地道的一家,在這裡你也可以吃出上海味道。
  • 一口下去的滿足:生煎包
    生煎包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同粢飯、大餅油條一樣,是舟山人較為大眾的早餐選擇。每個早晨,四五個剛從油鍋裡挾出的生煎包,配上一碗豆漿或者紫菜湯,早已能滿足一個人對早餐味覺和飽腹的需求。可是現在,生煎包作為早餐的飽腹功能還在,但在味覺上的享受,似乎極少了。
  • 好吃的生煎包自己在家做,底脆餡兒香,咬一口滿嘴湯,比買的好吃
    一口咬下去,肉香芝麻香頓時在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可以說,生煎包,是麵食中的佼佼者,比蒸出來的包子多了幾分滋味,喜食者甚多。自己在家做生煎包,其實也不難,重點在於餡兒的調製。豬肉餡兒若想一口爆汁,那皮凍是不能少的。所以,想吃到爆湯汁的生煎包,需要提前把皮凍做好,準備工作要做足。
  • 上海生煎,天下第一!
    這份生煎指南請收好,足足20家!都是上海人親自吃出來的!還附帶了詳細拔草指南!剛出鍋的生煎上面撒了不少白芝麻,咬一口湯汁很多,鮮肉餡適中,底脆香味道不錯,不愧是生煎屆的「尖子生」。地址:五角場、新世界大丸百貨、凌空soho店等多家門店人均:26元敞亮的生煎製作間就坐落在店堂中央,每一步都慎重嚴謹。生煎製作的所有環節,從揉面、打肉餡到煎制,全都在這裡完成。
  • 上海名小吃有哪些?八大美食,第一個就是生煎包
    上海是一座大城市,這裡有著摩登大樓,也有著古風建築,這裡有數不盡的網紅美食,更有超多名聲遠播的上海小吃。那上海的名小吃有哪些呢?八大美食,第一個就是生煎包。當然上海的美食遠不止八種,今天小編也只是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上海名小吃。
  • 上海的生煎,天下第一!看完所有人都服了~
    下面掌門君就為大家送上上海最全生煎指南都是上海人親自吃出來的!店面略顯陳舊,十幾年過去了,還是老樣子,門口一口大鍋,用來出品生煎,每次開鍋,熱騰騰的霧氣瀰漫,香飄整條街。半發酵的麵皮微帶鬆軟氣孔,褶子朝下的底板煎出了脆麻花般的口感,咬開後湯汁滴答,卻不會噴湧而出,倒進勺裡,剛好鋪滿底部的一小勺,一切都是拿捏得當!
  • 上海最全生煎指南!在上海吃生煎,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一家在市井街巷賣了三十多年生煎的老店,從最初的一角兩分,賣到如今的六塊,簡陋的環境,但並不影響它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好吃的生煎館之一,絕對是值得讓上海小囡深深留在記憶裡的味道。光頭生煎確實便宜又好吃,肉餡緊實,湯汁鮮美,咬一口,就有湯汁流出來,鮮!甜!鹹!香!
  • 春天就是要吃菠菜生煎包,麵皮鬆軟,肉餡鮮嫩,咬一口滿嘴湯汁
    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樣,如果每天早上路過早餐攤上有生煎包,首選一定是它,其他的早點總想著說下次再吃吧!
  • 生煎包,你好吃的秘密到底是什麼!附魔都最全生煎指南哦
    一家在市井街巷賣了三十多年生煎的老店,從最初的一角兩分,賣到如今的六塊,簡陋的環境,但並不影響它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好吃的生煎館之一,絕對是值得讓上海小囡深深留在記憶裡的味道。小店一看就是老上海美食店的感覺,透明櫥窗可以看到四五位爺叔熟練的包著生煎鍋貼,手法跟變魔術似的,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 魔都最全生煎指南!在上海吃生煎,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這份最全生煎指南請收好,吃遍上海全靠它!,但並不影響它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好吃的生煎館之一,絕對是值得讓上海小囡深深留在記憶裡的味道。小店一看就是老上海美食店的感覺,透明櫥窗可以看到四五位爺叔熟練的包著生煎鍋貼,手法跟變魔術似的,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 這家傳承了老上海味道的生煎店,放話免費請你吃!
    後來回汕發展甚是想念生煎的美味,四處尋覓之下驚覺大潮汕連一家上海生煎都沒有,於是萌生出了在汕頭開一家正宗的生煎店,讓汕頭人也能品嘗正宗的上海傳統美食的念頭。為此再次遠赴上海,虛心請教上海生煎老師傅,學習如何做出最地道生煎,終於在埋頭學習了一年後,將最正宗地道的生煎味道帶回汕頭。
  • 你只知道小楊生煎?上海人眼裡最贊的生煎竟然是這幾家!
    上海最贊的生煎到底是哪幾家?答應我下次朋友來上海玩,不要再只帶她去小楊生煎了!please!範範小科普:生煎起源於1920年代的上海,分兩派,清水和渾水。清水派生煎是沒有湯汁的。渾水派是和小籠一樣有湯汁的,皮咬開那燙口的汁水才是渾水生煎的精華。搞清楚這是兩種生煎,才能分別做出評價,有些人愛吃清水,有些人愛吃渾水,然後因為愛吃一派把另一派批判一番的做法是不對的喲。
  • 團粉的生煎在這裡~
    這家真的是在小巷子裡面的老店,開了十幾年吧。很多時候都是老顧客去吃,新顧客去吃真不一定找得到。他們家的生煎包皮很厚,雖然皮很軟,但是我喜歡吃薄皮大餡的。生煎包有點小,基本上一口一個吧。紫米粥更好喝。這家店在新西南5樓,裝修時尚,日常去生意很不錯,他家的生煎也是主打有汁水的混水生煎,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口慢嘗,生煎配上白粥或者是鴨血粉絲湯都是不錯的搭配,他家的鴨血粉絲湯比較清淡,鴨血很嫩。
  • 夜上海·味道|您身邊的小楊生煎
    例如生煎的餡心,選用價格最貴、口感最嫩且多汁的豬脊背肉,吃在嘴裡特別滑嫩。要說小楊生煎最大的亮點,就是生煎中的那一大口湯,與大壺春等全發麵的生煎包不同,這口湯徵服了一大批食客。在肉餡中加入傳統方法熬製的肉皮凍,選用乾淨、膠原蛋白多、脂肪含量少的豬背部肉皮, 經過洗淨、燒爛、粉碎、燉煮等工序,直至肉皮全部化開,用勺子舀一勺舉過頭頂倒下來,連成一條長長的細線才算合格。
  • 蝦仁鮮肉生煎,咬一口爆汁湯鮮味美
    上海生煎是很具代表性的點心,是上海灘的招牌美食。剛出鍋的生煎有著爆汁效果,咬下去會流汁水出來,不過一口下去你會發現味道其實全滲透到皮和肉餡裡了,皮餡汁三位一體,隨便哪一個都讓人愛不釋口,不怕燙的話整個一口下去更是贊絕。對於老上海人來說,也許一碟生煎才是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