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積極性不足怎麼辦?到底是制度管人還是情感留人。
作為管理者,我們要從以下幾點思考。
首先,員工願意留在學校工作有三個點:一是有錢賺,二是有發展,三是心情好。
老師積極性不足的時候,我們要先看這三點,是否能夠滿足員工。
那麼我們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呢?
第一點,適當調整員工崗位,或者進行實質性績效考核。注意,如果調整員工工作崗位,需要雙方溝通後再實施。
第二點,尊重員工,學會反饋技巧。
如果說員工能夠有一定的自主權或者能夠為自己的工作做一些決策,員工的心裡可能會產生一些滿足和欣喜,從而獲得內部激勵。
實際情況是,很多學校給員工制定了嚴格的工作安排,員工因為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後喪失工作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及時的跟員工溝通,保持信息通暢,了解員工所想所思和所求。同時要對員工的工作及時給予反饋,這樣可以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從而獲得精神的激勵。
比如說以平等的姿態跟員工真誠的對話,給予員工關注,協商完成工作計劃。考慮員工的優勢劣勢,在問題解決方案與員工的心理需求之間建立明確聯繫。尤其是對待九零後的員工,這一類的員工入職時間比較短,接觸認識的人也不算多,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壓抑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得不到同事的及時溝通交流,得不到領導的關心和照顧,很有可能形成對工作,
對生活環境的恐懼。工作起來謹小慎微,拿不起,放不下,不能發揮他的工作能力。
第三點,將潛力化為工作動力。
很多老師有著潛在的潛能和既有的技能,但是作為管理者,不知道如何加以運用,如何發現員工的潛力並且將它轉化為工作的動力。這些是需要領導者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長期要保持活力的要求。
第四點,學校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讓老師接受挑戰,展示技能,獲得認可。
一方面員工得到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個方面領導者也可以了解員工的長處和性格。
第五點,改善工作環境,人性化管理。普通老師比較關心自己的勞動報酬,比較看重自己的工作環境。
比如授課老師就想知道自己的基本工資是多少?課時費能不能再高一點。我們雖然都明白什麼是先值錢再賺錢,我們也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引導他們學會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多地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還有就是對老師的感情投資,這樣不但能夠解決老師的顧慮,也保證了工作時間。這不僅使員工安心積極工作,而且能夠讓員工產生長期的歸屬感。
本期節目就到這裡,下次分享帶來:疫情期間,老師不想做續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