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華東師範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6項科技成果榮獲表彰。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華東師範大學首次摘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左3)領銜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另有3項作為參與單位完成的成果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與近年相比,獲獎質量與數量均獲突破。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華東師大獲獎成果一覽
序號
獎項類型
獎勵等級
獲獎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單位
院系
主要完成人
1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特等獎
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
1:華東師範大學
2:上海創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4: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5: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6:普華基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7:上海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
軟體工程學院
1:何積豐
2蒲戈光
3:陳銘松
4:繆煒愷
5:郭建
6:史建琦
7:秦煒
8:張激
9:萬勇兵
10:周庭梁
11:江水
12:包偉華
13:王燕芩
14:李健
15:夏偉
2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分子超快行為精密測量與調控
華東師範大學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1:吳健
2:張詩按
3:宮曉春
4:孫真榮
3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幾類複雜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部
1:邵軍
2:於州
3:方方
4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多視圖數據融合的協同計算理論與方法
華東師範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1:孫仕亮
2:張長水
3:晁國清
4:謝錫炯
5:張慶久
5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複雜條件下的監控視頻分析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1:華東師範大學
2:華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1:文穎
2:林欣
3:續晉華
4:塗春勇
5:李聰
6:林興斌
7:楊洪超
8:蘇文波
6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三等獎
保險精算中最優投資再保險策略及產品定價問題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部
1:危佳欽
2:範堃
3:畢俊娜
4:錢林義
7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中華絨螯蟹新品種選育與產業關鍵技術集成創新
1:上海海洋大學
2:上海市水產研究所
3:華東師範大學
4: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5:上海市松江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6:上海市崇明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7:明光市永言水產(集團)有限公司8:上海寶島蟹業有限公司
9:上海福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10:泰興市江源農牧有限公司
生命科學學院
1:王成輝
2:張根玉
3:陳立僑
4:王錫昌
5:王軍
6:李思發
7:張友良
8:黃志峰
9:魏華
10:嚴銀龍
11:歐陽傑
12:錢永言
13:黃春
14:沈亞達
15:餘承波
8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基於多模態影像學的肺癌早篩早診關鍵問題研究
1: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2:上海交通大學
3:華東師範大學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1:劉士遠
2:張春富
3:範麗
4:蕭毅
5:餘家會
6:李瓊
7:於紅
8:望雲
9:塗文婷
10:蔡佳麗
11:李清楚
9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超大型固廢處置基地資源循環利用和汙染協同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
1: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2: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3:同濟大學
4:上海交通大學
5:華東師範大學
6:上海大學
7: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8:上海老港固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9:上海老港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
10: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
1:陳善平
2:秦峰
3:袁浩然
4:趙愛華
5:王聲東
6:餘毅
7:羌寧
8:周濤
9:車越
10:朱南文
11:劉強
12:王瑟瀾
13:黃仁華
14:邰俊
15:張瑞娜
16:宋立傑
17:趙由才
18:郭廣寨
19:周海燕
20:安淼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特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聯合上海創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該項目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重大工業裝備是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軍事國防等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控制軟體是工業裝備正常運行的關鍵中樞,若此類軟體出現問題將會引發重大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如何保障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是國際公認的重大挑戰,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亟需解決的「卡脖子」問題。項目攻克了控制軟體安全可信保障技術三大基礎性難題即軟體正確性「驗證難」、可靠性「保障難」與複雜性「分析難」,並突破了控制軟體分析、驗證及測試等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覆蓋軟體全生命周期的開發與驗證工具鏈,有力地保障了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研製的安全可信。項目形成的主要創新成果如下:
1
針對由兩位圖靈獎得主提出的並發模型CCS與CSP是否互洽的開放問題,首次建立了並發程序的統一模型框架,解決了困擾國際學術界二十餘年的難題。
2
面向軌道交通等典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測試效率低等問題,構建了多層次仿真與測試技術,有效提升了控制系統的測試效率與質量。該技術助力我國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產品首獲國際最高安全等級認證SIL4級認證。
3
建立了不確定環境下軟體多屬性定量評估、實時度量、失效估算等綜合量化分析技術,解決了軟體複雜性精確定量分析的難題,支撐了包括「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等多項關鍵性任務。
4
自主研發了支撐軟體全生命周期的工具鏈,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已替代部分國外同類產品並在若干關鍵技術環節形成超越。
該項目成果獲發明專利27項,軟著62項,行業標準2項,英文專著1本,高水平論文60篇;獲6項省部級以上獎勵;近三年新增銷售額14.2億元,新增利潤2.1億元,技術成果應用於「嫦娥三期」和上海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第一完成人擔任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可信軟體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支持全國科研院所項目107項,有效提升了我國可信軟體研究的國際競爭力和我國重大工業裝備控制領域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水平。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由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吳健教授牽頭的「分子超快行為精密測量與調控」項目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吳健教授牽頭的「分子超快行為精密測量與調控」項目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該項目屬於超快雷射物理領域,圍繞分子內電子-核量子態演化極端超快動力學行為精密測量與調控開展前沿科學研究,取得多項創新研究成果:
1
近30多年來首次實驗上揭示分子多光子能量吸收過程中電子-核關聯共享新機制,重新認識了分子吸收光子能量這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首要過程。
2
發展了強場四體符合測量和二維阿秒操控技術,實驗證實了物理學家20多年前提出的分子隧穿增強的經典物理假設。
3
首次測量了分子轉動回聲時空演化行為,有效提高分子取向程度3倍以上,引領本領域國內外多個課題組的實驗和理論跟蹤研究。
該項目8篇代表性論文包括5篇PRL和1篇PRX。部分成果獲中國光學學會饒毓泰基礎光學獎和中國光學重要成果獎。項目第一完成人201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此外,經濟與管理學部邵軍教授牽頭完成的「幾類複雜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研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孫仕亮教授牽頭完成的「多視圖數據融合的協同計算理論與方法」項目均獲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文穎教授牽頭牽頭的「複雜條件下的監控視頻分析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及經濟與管理學部危佳欽研究員牽頭完成的「保險精算中最優投資再保險策略及產品定價問題的研究」獲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此外,生命科學學院陳立僑教授參與完成的「中華絨螯蟹新品種選育與產業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餘家會教授參與完成的「基於多模態影像學的肺癌早篩早診關鍵問題研究」和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車越教授參與完成的「超大型固廢處置基地資源循環利用和汙染協同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均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悉,按照《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規定》(滬府令18號),通過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授獎308項(人),分別授予科技功臣獎2人,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10人,自然科學獎43項,科技進步獎205項,其中特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31項,其中特等獎1項,科學技術普及獎15項,國際科技合作獎2人。
來源 | 華東師大科技處
原標題:《重磅!華東師大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