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發一條保險信息被罰5000元 這樣的錯以後別再犯

2020-12-14 和訊保險

每經記者塗穎浩每經編輯劉野

有人吐槽朋友圈被微商霸屏,也有人不服了,保險公司從業人員才是新勢力,開門紅、炒停售、蹭熱點,絲毫不放過任何一個宣傳產品的好機會。

不過,針對保險公司從業人員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的信息,銀保監會湖北監管局近日連發五條處罰文件,對於對華泰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兩家保險公司5位保險公司從業人員開出共計1.5萬元罰單。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在上述處罰中涉及到朋友圈中發布的信息中,存在以不真實信息、誇大保險產品收益、使用「存」「利息」等字眼宣傳介紹保險產品並作收益類比、將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進行片面對比、以贈送保險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但實際並未贈送等欺騙投保人的問題。

對於保險業銷售亂象,監管早已三令五申,朋友圈亦不是法外之地。

2019年9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向各地銀保監局、銀行保險機構等下發整治有關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自查為主,監管部門適時開展督導和抽查,切實維護銀行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監管連發五起處罰決定書

近期,銀保監會湖北監管局連發五起處罰決定書,引入關注的是,這五例罰單均針對的是保險公司從業人員在朋友圈中發布的文案。處罰書詳細披露了相關違法行為:

案件一:當事人方靈於2018年8月31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信息稱「華泰盛世返還高、拿錢快、快活好養老,司慶獻禮,僅售十天,今天不搶,更待何時」。

處罰書顯示,經查,當事人方靈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華泰盛世僅售十天的信息不真實,存在以不真實信息欺騙投保人的問題。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三千元。案件二:當事人田曉君於2019年2月11日在朋友圈發布「一位母親聽了《百萬寶貝》之後,果斷給孩子投保了,她算了一筆帳:每年10000,10年一共存100000,平平安安30年後拿到150000,除去本金,還有利息50000。換句話說,每年存10000,利息1666元。額外還送100萬保額的大病保險,60萬的輕症保險,160種疾病,賠付4次,給孩子滿滿的愛!為愛點讚,畢竟保100萬,比掙100萬容易」的信息。

處罰書顯示,上述信息中,存在使用「存」「利息」等字眼宣傳介紹保險產品並作收益類比、誇大保險產品收益、以贈送保險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但實際並未贈送等欺騙投保人的問題。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五千元。案件三:當事人方毅在2017年8月20日的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信息:「20家公司重疾險保費比較。32歲男性,30萬保額壽險+30重疾保障,20年繳費,年保費分別為:工銀安盛御如意7536元;中意人壽一生保11396元;中國人壽康寧終身9450元;中國平安(601318)平安福9307元;新華人壽健康無憂9330元;太平洋金佑人生12360元等」。

處罰書顯示,上述信息存在將本公司保險產品與其他公司保險產品進行片面對比欺騙投保人的問題。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二千元。案件四:欺騙投保人。當事人周璐煒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信息:「鑫豐瑞。非常好的理財產品,重磅上市。」

處罰書顯示,經查,鑫豐瑞為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而非銀行的理財產品,當事人周璐煒發布的上述信息存在以理財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欺騙投保人的問題。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二千元。案件五:當事人李異凡分別在2018年1月10日、2018年3月30日微信朋友圈中發布2條信息:1.「定期小廣告-重疾險。業內性價比最高的重大疾病保障,同樣的保額更低的保費,更廣的重疾覆蓋面,我們的賠付不是一次就終止而是賠6次,分別是3次重疾和3次輕症,重疾輕症雙豁免」等。

處罰書顯示,上述信息存在將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進行片面對比欺騙投保人的問題、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的問題。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三千元。

不得編發未經審核宣傳信息

在包括微信朋友圈截圖在內的「鐵證」之下,足以認定上述違法事實。

湖北監管局表示,根據《保險法》的有關規定,該局對上述當事人涉嫌違法的案件進行了調查、審理,並依法向當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當事人未提出陳述申辯意見。上述違法事實,有事實確認書、當事人微信朋友圈截圖、承保清單、情況說明、保險條款、業務清單、責任認定書、詢問筆錄等證據證明。

《保險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及其從業人員在辦理保險業務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欺騙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二)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三)阻礙投保人履行本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或者誘導其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四)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五)利用行政權力、職務或者職業便利以及其他不正當手段強迫、引誘或者限制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六)偽造、擅自變更保險合同,或者為保險合同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七)挪用、截留、侵佔保險費或者保險金;(八)利用業務便利為其他機構或者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騙取保險金;(十)洩露在業務活動中知悉的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商業秘密。

《保險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個人保險代理人違反本法規定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過往監管部門罰單中,也曾出現過保險公司、及從業人員因在微信中違法宣傳而被處罰的案例。如在2019年3月,銀保監會河北監管局對中信保誠人壽及從業人員各開出1萬元、0.5萬元罰單,因當事人在微信群編發內容不實的保險營銷宣傳信息。

2019年12月27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匯局聯合制定並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20年1月25日起施行。在《通知》第三部分「金融營銷宣傳行為規範」的第九條規定:不得允許從業人員自行編發或轉載未經相關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經營者審核的金融營銷宣傳信息。

「轉發語是同業之間互相借鑑來的,通訊錄裡積累的人多了,經常發個朋友圈廣告,有可能會吸引一些客戶主動來諮詢。」一位代理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對於保險業銷售亂象,監管早已三令五申,朋友圈亦不是法外之地,此次監管部門敲警鐘,保險公司和從業人員都應重視起來。上海昱淳商務諮詢公司合伙人徐昱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在行業中,保險業務員不實宣傳的情況較為常見,保險機構應起到對公司從業人員銷售行為監督管理的責任。」

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有哪些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整治保險銷售亂象行業,監管不斷加碼。2019年9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向各地銀保監局、銀行保險機構等下發整治有關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自查為主,監管部門適時開展督導和抽查。

在銀保監會列舉的侵害保險消費者權益亂象的表現形式中,在銷售方面包括:

一是以其他金融產品名義宣傳保險產品。如將保險產品混同於儲蓄、理財產品銷售,使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保險產品。

二是誇大保險責任或收益,誇大保險保障範圍。如在重疾險、醫療險銷售過程中,誇大賠付病種範圍、口頭承諾可報銷因治療疾病產生的全部住院醫療費用等。

三是隱瞞影響投保決策的內容。如隱瞞保單收益的不確定性、退保損失、保單風險及免責條款、保單繳費期限、保障期限、猶豫期等合同重要內容。又如在銷售部分以「保證續保」概念進行宣傳的短期健康險產品時,未向消費者主動充分說明產品存在整體調整產品費率或產品停售的可能,導致消費者忽視該內容,產生糾紛。

四是引用不真實、不準確的數據和資料,對過往業績進行虛假或誇大表述,對保險產品效果或收益做出與條款不符的承諾。為達到營銷目的對與保險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作虛假宣傳。以產品即將停售或費率即將調整為由進行不實宣傳炒作,誘導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

五是銷售人員未培訓到位,對銷售產品了解不清,向消費者介紹的產品以偏概全,或錯誤解釋保險條款。

六是誘導唆使投保人為購買新的保險產品終止保險合同而損害其合法權益。

七是銷售人員不依規操作,投保檔案非投保人本人真實意思表示。如未經授權代填投保材料、代抄風險提示語、代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投保單、投保提示、保單回執等單據上簽字等。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微信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
    微信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朋友圈也不是想發啥就能發啥,否則將惹上大麻煩。這不有人就被罰了400000元!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罰40萬朋友圈裡這樣一款固體飲料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
  • 【法觀察】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40萬!
    【法觀察】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40萬!鄭重提醒朋友圈並非法外之地,疫情期間,這麼發朋友圈不是個性,是違法!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款25000元福建的小王因為在朋友圈轉發一條關於某些產品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廣告信息,面臨罰款25000元的行政處罰。
  • 快看|員工在朋友圈違法賣保險,國華人壽被罰15萬元
    記者 | 明超瓊編輯 | 張一諾17月6日,青島銀保監局公開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存在財務數據不真實、工作人員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誤導宣傳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據相關責任人王磊傑對國華人壽青島分公司財務數據不真實一案承擔責任,王濤對國華人壽青島分公司工作人員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誤導宣傳一案承擔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七十一條,青島銀保監局對其均做出警告並罰款人民幣1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女子因發了一條朋友圈,導致被罰1000元?真相曝光後真不冤!
    江蘇一女子在朋友圈曬出開車照片,並在朋友圈下評論無證駕駛,言語中帶著些狂妄,於是有人向交警曝光了這件事,交警接到舉報後,迅速調查,發現確實如此,於是這名女子被罰1000元。 女子無證駕駛,發朋友圈炫耀 江蘇一女子平常就喜歡在朋友圈發些照片
  • 微商這樣發朋友圈,被罰400000元!
    面對這樣的宣傳,劉菊信了,她花4萬元買了約190盒產品,想給丈夫服用。然而,在吃了大約150盒後,丈夫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劉菊便聯繫朋友,要求退掉剩餘的產品,結果對方卻一拖再拖,「2019年9月,對方答覆我『你自己處理』,然後把我拉黑了。」
  • 發廣告欺騙投保人 華泰人壽保險再收罰單
    發廣告欺騙投保人 華泰人壽保險再收罰單 2020-01-08 15:17 來自: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過一些廣告。不過,如果發布一些不實廣告可能會遭受到相應處罰!
  • 國華人壽保險青島分公司因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誤導宣傳被罰15萬元
    國華人壽保險青島分公司因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誤導宣傳被罰15萬元 發布時間:2020/7/6 15:58:23 | 來源 :中國網地產
  • 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
    據海南特區報報導,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面對這樣的宣傳,劉菊信了,她花4萬元買了約190盒產品,想給丈夫服用。然而,在吃了大約150盒後,丈夫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劉菊便聯繫朋友,要求退掉剩餘的產品,結果對方卻一拖再拖,「2019年9月,對方答覆我『你自己處理』,然後把我拉黑了。」
  • 保險監管機構拋出新年「開門罰」
    至少5人因朋友圈言論被罰微信朋友圈是自己的私人領地可以隨便說話嗎?當然不是,近期,銀保監局的罰單充分說明,在朋友圈宣傳保險也不能信口開河,否則同樣將受到處罰。湖北銀保監局2020年開年就發布了對至少5位保險公司員工的處罰,原因皆為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不當言論。其中,某壽險公司隨州中心支公司營業部經理方某在朋友圈發布信息稱,該公司的一款產品僅銷售10天,屬於不實信息,欺騙投保人,被警告並罰款3000元。
  • 小說:誘惑與圈套 第十一章 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別再犯了
    第十一章 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別再犯了我說:「你不是被老闆炒魷魚了嗎?」。因此公司的名稱是「劍鳳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還有許多漏洞,你如果稍加注意就會發現,逃票時給你指方向的那個人就是我們老闆也就是我「舅舅」,醫院門口你看到的全是假的,如果你去看我哥,那就露餡了,當然我們是不會讓你去看的,我在洗澡的時候叫了你一聲朱老闆,那是我們老闆根據你的電話號碼,人肉搜索來的信息,讓我給喊出來了,可你沒在意,還有好多漏洞,這裡就不再一一說了,但「
  • 水果店老闆查帳發現多出4500元 發朋友圈全城尋人,結果……
    原來,7月26日,周女士通過掃碼轉帳的方式,向水果店老闆陶女士兌換500元現金,不小心轉成了5000元,雙方當時都沒注意。直到晚上,陶女士查帳時發現多了4500元,通過店裡的監控視頻確定是周女士,隨後陶女士在朋友圈發布「尋人啟事」,輾轉找到了失主周女士,退還了多支付的4500元。
  • 騰訊旗下微民保險被罰12萬 曾以「僅剩XX份」進行營銷
    【CNMO新聞】騰訊旗下保險平臺被罰了!8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深圳監管局發布了一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其內容顯示,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因違法違規行為被行政處罰,罰款12萬元。
  • 以後這麼做可能被罰五千!
    以後在廈門包裹直接放快遞櫃快遞企業或被罰五千元廈門將對快遞行業進行規範管理6月30日,市人大常委會第35次會議對《廈門經濟特區郵政條例(草案)》進行二審。>要求從業人員統一著裝,文明服務快遞企業使用智能投遞設施時要徵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的應當按照服務合同約定的名稱、地址投遞如果沒有徵得同意且不改正罰款1000元-
  • 轉發朋友圈被罰25000元……疫情期間這麼發違法!
    疫情期間,不少人通過微信朋友圈裡獲取最新戰「疫」信息,同時也有些微商或者推廣產品的人在朋友圈開始活躍起來。但是需要注意,朋友圈並非法外之地。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款25000元1月31日,福建三明的小王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微信好友發了一條廣告信息,內容是介紹一些產品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有增強抵抗力的作用。小王就將這個文章和截圖也轉發到自己朋友圈。
  • 「凌晨三點,她在朋友圈罵老公」:這樣發朋友圈的女人,都是什麼人?
    何美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 「今天和婆婆因為孩子問題吵架,婆婆用了很多惡毒的話來攻擊我,我一邊哭,一邊看著他,他還是一如既往,不吭聲,也不作為,我到底為什麼會嫁給這樣的男人?」 這不是何美第一次在朋友圈「數落」老公張恆。 在何美的朋友圈,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專屬於她老公。
  • 「網警提醒」朋友圈罵人將會被罰
    如今微信已成為了時下最常用的社交工具很多人會在朋友圈裡分享開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但是要注意啦發朋友圈內容稍有不注意小心攤上事兒!男子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就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案子。據悉,柳某與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稱柳某「破壞了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等內容,同時配有柳某照片一張。1月30日,皮某又在其個人帳號朋友圈中發表相關文字並配圖。
  • 我猜,你朋友圈的保險從業員大概都是這樣賣保險的!
    自從希臘🇬🇷回來,就一直很想寫一篇文章——「你的朋友圈還是你的嗎?」——我的朋友圈是我自己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思考。但是,很多人的朋友圈,並不是他們自己的!!!不扯遠,圍繞主題!!!比如,明天主打儲蓄,於是各種經濟不穩定、銀行理財私募網上理財產品負面信息、國內金融監管不力、哪個銀行哪家金融公司又被整頓了……總之,是要讓你覺得,恩!太不靠譜了,還是保險好。節制如我,每周發一兩篇就好。每發一篇還會仔細反反覆覆讀好幾遍,覺得內容客觀道理樸實了,才敢發出分享,權當偶爾性的科普。
  • 保險周報(12月14日)
    銀保監會點名這9家違規股東,參股了這些金融機構國壽長春二道支公司朋友圈銷售誤導被罰1萬元國壽吉林分公司給予投保人以外利益被罰62萬元安盛4億港元爆雷事件新進展 24人被抓近兩年公安機關騙保立案千餘起 近2000人被抓國華人壽重慶分公司客戶洗錢風險等級劃分不及時被罰102.5萬元銀保監會開逾二百萬罰單都邦財險襄陽中支編制虛假資料被罰
  • 在朋友圈裡,這樣發信息的人,往往情商低,難怪被嫌棄
    前幾天和幾位老闆喝茶,有位老闆說起了這樣一件事:他們公司一員工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條消息,上面寫道:美好的一天又從加班中結束了,感覺公司的加班制度就好像吸血鬼一樣,非得把我們的精力榨乾不可,工資待遇不漲,加班時間反倒是一天比一天長,真是讓人窩火啊
  • 「別一點點破事就發朋友圈」「關你屁事」
    可是,朋友圈已經出了屏蔽功能,不喜歡你完全可以屏蔽,沒必要「多管閒事」,非要求別人如何如何,難免有些說不過去。02其實我就挺喜歡發朋友圈,而且從來不會去屏蔽任何人,哪怕有的好友打廣告,有的好友經常刷屏,對於我來講都可以接受,偶爾甚至可以提取到有幫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