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是蘇聯最後一個加盟國,蘇聯解體後淪為歐洲最窮國家

2020-12-15 騰訊網

說起蘇聯的解體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在陰謀家的蠱惑下,很多蘇聯百姓參與了分裂國家的行動,等到他們願望實現後卻發現自己出了擁有一個獨立的國家國籍,其它的都失去了,這一點摩爾多瓦人應該感同身受。

摩爾多瓦在蘇聯時期是蘇聯最小的一個加盟國,當時它被稱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共和國。他的面積在蘇聯所有盟國中僅排14位,人口則排在第九位。當時摩爾多瓦在蘇聯的扶持下社會經濟的確是有了長遠的進步,在1940年以前,摩爾多瓦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在成為蘇聯加盟國之後頓時工業發展迅速,在作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共和國期間,這個國家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在70年代後,國家的工業發展遠超農業,成為歐洲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摩爾達維亞的優勢也就沒有了,雖然摩爾達維亞不是蘇聯解體的參與者,不過作為蘇聯家庭中的小弟,也只能跟著那些大國們走。在1991年摩爾達維亞選擇了獨立,成立了摩爾多瓦共和國。不過獨立後並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更多的好處,他們的工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因為經濟發展的不景氣,摩爾多瓦逐漸變成了歐洲最窮的國家,這個擁有四百萬人民的歐洲小國,卻有五十多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有四分之一的摩爾多瓦成年人選擇出國打工,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罕見的。

在2009年摩爾多瓦融入歐洲,選擇加入歐盟,雖然這個國家至今仍然不富裕,但是憑藉著摩爾多瓦對北約國家和前蘇聯國家的處理,當地國民還是逐漸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阿富汗戰爭和蘇聯解體有直接關係嗎?
    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蘇聯是上世紀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軍事力量絕對碾壓阿富汗的情況下,阿富汗面對蘇聯軍隊的入侵,堅持了近十年,讓蘇軍傷亡五萬餘人,最後被迫撤軍阿富汗,這對蘇聯而言毫無疑問是沉重的打擊,但是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因為某一場戰爭失利造成的
  • 蘇聯解體時,為什麼中國沒有趁機收復外蒙古?
    在清代時,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但1921年蘇聯出兵外蒙並控制了這個國家,外蒙宣布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當時的北洋政府拒絕承認,外蒙在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領土。1945年,為了換取蘇聯儘快對日宣戰,消滅日本關東軍,美英出賣中國利益,與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承認了外蒙獨立。隨後,國民政府也予以承認,外蒙正式獲得獨立。 二戰後,外蒙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內政外交被蘇聯全面控制。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越南和美國,到底都什麼態度?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蘇聯的故事,例如蘇聯軍隊發展、蘇聯經濟實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各國的態度。1991年12月,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那麼,對於蘇聯的解體,美國、中國、印度、越南、英國、法國等一系列國家,到底都是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此國亡國近900年,蘇聯解體前夕成功復國,如今成為中等發達國家
    當時的克羅埃西亞可謂如日中天,不僅在海陸上擁有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在歐洲也有很強的話語權。但僅僅過了幾十年,克羅埃西亞國內爆發了爭奪權力的戰爭,克羅埃西亞因此衰弱。這時,拜佔庭帝國、威尼斯、匈牙利都對克羅埃西亞虎視眈眈。
  • 和中國有淵源的前蘇聯加盟國,對蘇聯沒啥感情,現在發展要靠中國
    前蘇聯現在分為15個主權國家,這15個國家可以大概可以分為4大部分,即俄白烏摩四國、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三國、中亞五國。其中,俄白烏摩四國歷史上的重心在歐洲、波羅的海三國和高加索三國遠離中國。因此,與中國最有緣分的人應該數中亞五國。
  • 蘇聯解體後,此國窮得總統都不想當了
    導語:蘇聯解體後,此國窮得叮噹響,總統都不想當了1991年蘇聯解體,分裂出15個國家,獨立後開始各自的生活,他們得依靠本國的資源壯大自身,不再能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然而因為蘇聯遺留下來的影響太大,以至於個別國家的經濟體系亂成一團,只能通過賣武器過日子,烏克蘭就是代表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改善。但要說混得最差的一個,烏克蘭還排不上號,有個國家百姓窮得揭不開鍋,總統都想辭職了。
  •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的波蘭國家轉型,擁抱歐盟更擁抱美國
    蘇聯此時雖然沒有解體,但此時的蘇聯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衛星國的大哥,而是內部處於多事之秋,依然要對外發動戰爭的霸權國家。其實受到的內外壓力前所未有,而被迫進行了政治改革。這種巨大的權力真空使東歐地區出現了重大變化。曾經加入蘇聯的加盟國紛紛選擇獨立。波蘭一系列的外交安全也被提上了轉變日程。
  • 為什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蘇聯解體了?
    對於我們曾經的鄰邦蘇聯,這個在1991年自動解體的超級大國,大家一定都印象深刻吧!蘇聯的黯然落幕,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美國漸漸佔了上風,蘇聯逐漸走了下坡路,直至解體分裂,剩下一個美國屹立在世界強者的位置,高唱「無敵是多麼寂寞」,無人可以撼動其地位。按道理來說,蘇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應該走向繁榮昌盛的美好局面,為什麼一夕之間就分崩離析,解體成了若干個國家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吧。
  • 蘇聯解體:遠東地區沒有分裂?唯一殖民地變成領土的地方!
    如果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遠東地區可能永遠是俄羅斯的領土,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勢力範圍,或者是殖民地,而這一點1991年,蘇聯解體前七個月,以及21世紀到來以後顯得更加確定不可變更不論你是喜歡蘇聯,還是反感蘇聯也好,蘇聯都已經解體了,但是客觀來講,蘇聯的解體並不意味著遠東地區會分裂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我們今天看一下二戰後的蘇聯在哪些地方進行過熱戰,入侵過哪些國家。首先是匈牙利。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的影響,匈牙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
  • 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有多難?一夜回到解放前
    蘇聯時期的時候,烏克蘭因為蘇聯的某一重大決策,為之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的慘重,也使得蘇聯的內部矛盾逐漸加劇。當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也算是繼承了不少的軍隊力量和武器裝備,而且還將不少軍備製造的裝備收入了囊中,因此,造出洲際飛彈這樣難事在當時的烏克蘭手上也就變得簡單了起來。
  • 男女比例最失調的國家,脫離蘇聯後混成發達國家,非常仇恨俄羅斯
    1991年,敢於和美國分庭抗禮的蘇聯帝國突然倒塌,分裂成了15個國家,眾多加盟國紛紛獨立,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更是搶在正式解體前就宣布獨立了。20多年過去了,原加盟國成員獨立後也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分到大量「遺產」的烏克蘭卻混成了三流國家,人均GDP僅2600美元左右;而波羅的海三個小國,卻紛紛邁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不過這三國卻恨俄羅斯恨到咬牙切齒。下面介紹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拉脫維亞,一個女多男少懸殊最大的「女光棍」國家。拉脫維亞在歷史上曾兩度被蘇俄佔領,留下了極深的仇恨記憶。
  • 解體的蘇聯有多窮?摩託和兩個熱水瓶等價,飛機10噸豬肉就能換
    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必然是要有經濟實力作為最根本的支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為了其最大的繼承國家!也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出現了一超多強的戰爭局面,美國坐上了最強位,而俄羅斯也成了美國所忌憚的存在。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用沙俄時三色旗作為國旗,此國旗有何來歷?
    俄羅斯獨立後採用新國旗,已經用了29年,國旗有何用意?1991年12月8日,俄白烏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的森林裡,籤訂了《別洛韋日協議》,這份協議雖然沒有其他加盟國參加,但標誌著蘇聯正式解體。
  • 蘇聯:造一個塔吉克斯坦-虎嗅網
    阿拉伯人走後,這些說著伊朗語的中亞人在此建立了數個政權。薩曼王朝是這些政權當中最為強大的一個。在薩曼王朝統治時期,塔吉克民族逐漸形成。就在塔吉克民族形成之時,薩曼王朝也走向了下坡路,最終被喀拉汗王朝和伽色尼王朝所滅。此後一直到蘇聯解體,塔吉克人再也沒有在中亞建立過獨立的國家。
  • 葉爾欽為什麼一定要讓蘇聯解體?是因為想要當總統麼?
    因為蘇聯的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向世界宣布聯正式解體,因此很多人都誤認為因為戈巴契夫的改革不利導致了蘇聯的解體,但實際上促使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是葉爾欽,他在暗中謀劃了一切,最後成功讓蘇聯解體,俄羅斯獨立。
  • 蘇聯解體後,中國幫助了俄羅斯多少?
    中俄恰恰就有很多這種情況,除去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大致分為幾個階段: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倒爺」熱筆者很小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拿出俄羅斯望遠鏡等等物件來炫耀,引來一片羨慕。這背後恰恰是蘇聯剛解體時,中俄兩國加強貿易合作的側面寫照。
  • 戈巴契夫:他是蘇聯最後的領袖,他使俄羅斯成為跛腳的巨人
    20世紀有兩個最強大的「帝國」:那就是美國和蘇聯。而戈氏正是蘇聯最後的領袖。戈氏本來是沒有希望成為蘇聯統治者的,但是人生總是充滿了意想不到。1982年蘇聯第四代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同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包括聯合國席位。20世紀最強大的蘇聯就這麼徹底消失了。但此時,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都讚美戈巴契夫的民主舉措。甚至因為蘇聯解體,裡根總統等人親自出席戈巴契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儀式。
  • 蘇聯解體給我國帶來多大好處?這幾點非常重要
    一、消除邊境威脅如果說前期的蘇聯對於新中國來說是一個有力的肩膀,是一把遮風擋雨的大傘,那麼,後期的蘇聯就徹底變成了臥榻之側的惡熊了。自從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上臺,中蘇關係就逐漸惡化,最終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走向全面對抗。
  • 90年代蘇聯解體後,東西兩德可以統一,而南北朝鮮為何無法合併?
    在巔峰時期,蘇聯力壓群雄,在世界許多國家之內都有自己的駐軍和機構。然而,在1989-1991年之間,蘇聯走向了解體之路,開始在全國各地撤走自己的軍隊和機構,其中就包括德國和朝鮮。蘇聯勢力的減弱,意味著德國和朝鮮擁有相對自由,獲得了國家統一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