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寒門之路:從一窮二白的農村女孩到女博士,逆襲唯有讀書!

2021-02-08 人民網教育頻道

【導讀】所謂的寒門,就「寒」在因為物質匱乏而造成的短視,並因此而斷送的精神追求裡。唯一可以打敗你的,除了年少追夢的過程中父母的撤退不支持,就是你自己的不努力。



我的寒門之路:

從一窮二白的農村女孩到女博士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村家庭。30多年過去了,我從那個貧瘠的小村子裡走出來,初中開始住校,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再到國家機關工作。這一路走來,經歷了一段漫長的路程。

1、家庭艱苦的條件

在我和雙胞胎妹妹出生之前,家裡已經有3個哥哥。人窮並不會多種樹,更大的可能是多生孩子,人多力量大,說不定哪個孩子有出息了,能帶領一家人脫離苦海。所以,當時周圍的家庭都是四五個孩子。偏巧我和妹妹要出生的時候開始計劃生育政策,把我和妹妹當成超生了兩個孩子收罰金。

本來就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院子裡的雞、圈裡的豬都趕走了,連吃飯的桌子都抬走了。家徒四壁,還帶著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要不是周圍親友的接濟,父母親幾乎要帶著我們去要飯了。

叔叔給了父親四十塊錢,姨媽送來了一些曬乾的地瓜幹和小米、醃鹹菜。一家人終於得以活命。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大的。

30年後,我們兄妹5人幾乎都受到了高等教育成為公職人員,我家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高學歷家庭。

2、父母的堅持

父母只做了兩件事:堅持讓我們讀書,不準娛樂。

父母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卻都懷揣著遠大的讀書夢。但在他們讀書的時代,卻沒有讀書的機會——他們只接受了基礎教育,就匆忙進入生產隊,掙工分,養家餬口。

讀書對他們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父母把讀書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

等哥哥們都高中畢業要去讀大學了,大學畢業生開始自己找工作,國家不再分配了。

「你把孩子都送出去讀書,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不是白瞎這功夫了?」這是識時務的村裡人,早早地讓孩子回來幫忙幹活。

「不怕!就算他們以後出去掃大街,他們也是識字的、上過大學的!」父親就是有這樣一股子倔勁兒,認準了一件事,不回頭。

從小,只要我們兄妹在讀書或寫作業,家裡就會很安靜。媽媽做飯都輕手輕腳,怕擾了我們。我們也從沒有像小夥伴們那樣被使喚著幹農活兒,所有的目標就是把學上好。

「你們以後都不要像我和你媽,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力氣吃飯,你們要靠知識吃飯。」父親這樣教誨我們。於是,從小我就知道將來我要靠知識養活自己。

3、幸運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努力

因為怕影響我們學習,我和妹妹18歲之前,家裡沒有電視。有時候在外面偶爾看到別人玩撲克牌,也拿一副回家,被母親毫不猶豫地扔進灶爐裡。

現在我日常生活裡不看電視,不會打撲克,不認識麻將。我的業餘消遣就是看書寫字,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會在娛樂上花費時間。

在我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有很多成績不錯的同學,而他們初中畢業就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開始外出謀生。我和他們的不同之處僅在於,我一直在堅持上學。

記得讀初中的時候,同村裡一個也在讀初中的女孩的媽媽專門來找我媽媽:「你知道嗎,這孩子一個月要花五塊錢哪!我真是不想讓她再上學了。你怎麼能忍得了他們花那麼多錢?」

果然,這女孩早早就退學出去打工了。當時我們上學是家裡送糧到學校換成糧票,一個月五塊錢是包括吃菜買本子買筆在內的全部生活費。

大部分女生很少買菜吃,每星期回家都從家裡裝些鹹菜,就著糧票換的饅頭和稀飯,就是一頓飯。

我的父母雖然也是寒門,但他們出於種種原因,一直對我們強調受教育的重要,並願意用微薄之力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我們的人生便與周圍人有了不同。

4、雖然窮,但給你選擇的自由

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家裡給我買過唯一的一本課外書,是母親在書攤上花四毛錢買的一本簡裝版《新華字典》。手掌那麼大,厚厚的,我一直用到高中畢業。

小學的時候我很淘氣,並不是學習好的孩子。父母雖然一直對我們強調「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他們太忙太累了,要供五個孩子讀書吃飯,讓沒有一技之長效率低下的他們疲於奔命,根本顧不上再關心我們的學習。

小學裡父母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作業寫了沒有?」考試不好的時候,父親就會在餐桌上罵我們一頓,再不好好學習就跟你們斷絕父子/父女關係。然後,扒拉幾口飯匆匆離開,他只有吃飯的時候有空罵幾句。

小學畢業後,已經有很多同學不上學了。這讓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於是初一我就開始發力學習,成績很快就開始名列前茅。到了初三,已經開始拔尖。

那個時候女孩子初中畢業可以考師範,以後當小學老師。當時跟我一樣成績不錯的女孩都被家裡人報了師範。這樣不僅上學不花錢,還能早點工作補貼家用。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我當時沒跟家人商量就報考了縣裡的重點高中,其實是很離經叛道的。但父母什麼也沒說,成績考下來後他們還很高興,給我準備了行李和學費,送我去了高中報導。

5、高中的艱苦歲月


高中裡開始臥虎藏龍,全縣的學生都集中在這裡。這中間除了縣城裡來的條件不錯的學生,也有很多像我這樣從下面鄉鎮考上來的。我記得很清楚,在初中以第1名考上高中的我,高一開始的全校排名是184。

那也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日子,到了高二的上學期,我已經是全校的第二名。我們高中雖然是縣裡的重點中學,採用的仍然是題海戰術。

我們每個月才能回家一天,其他時間全部在學校,早上5:40起床,晚上9:40宿舍熄燈就寢,其他時間除了吃飯就是在教室。

縣城裡條件好的孩子,父母會隔三差五的送飯過來。農村的孩子仍然是父母送糧到學校換成糧票,從家裡帶鹹菜。

就這樣,到高三的時候,我以超過重點大學分數線50分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我又一次展示了我不管不顧的特點,親戚們想讓我上師範大學,給家人減輕負擔。可我卻報了一所重點大學的熱門專業,通信工程。

父母還是什麼都沒說,開始給我準備上大學的行李和學費。當時上大學的學費每年2500,住宿費500,加上生活費每學期1000左右,全年的花費5000元。這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哥哥們當年分別報考的公安和稅務,妹妹自己選擇了師範院校,幾乎不花錢。本來已經解脫的父母親,因為我的選擇再一次開始節衣縮食的生活。

6、守得雲開見月明

大學裡我仍舊努力讀書學英語,把所有能考的證書都考了下來。很少買衣服,學習用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閱,努力拿獎學金,去階梯教室看1塊錢一場的英文原版電影,保持最簡單的生活和最少的開支。

從讀研究生開始我就不再花家裡的錢。為了做到這一點我也付出了代價,那就是沒有報考自己心儀的學校,而是為了公費讀書考了外校。後來讀博士的時候,已經認識了男朋友,現在的娃爸,並且在讀博士的時候結了婚。

在我人生的所有關鍵時刻都是自己做的決定,很少同父母兄妹商量,父母給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雖然家庭條件並不好,但我卻擁有選擇的自由。

7、寒門,「寒」在哪裡?

說來奇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來自農村有什麼好自卑的。

雖然我過著簡單的生活,但這是我的選擇,我也不覺得所謂的豐富生活有什麼好羨慕的。即便現在已經三十多歲,算得上衣食無憂,我仍然過著簡單的生活。

而很多人所強調的,農村孩子缺乏的見識、談吐、交際能力,我不覺得那有什麼。現在的社會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哪還有見識淺薄的人?況且見識可以從書中得來,「腹有詩書氣自華」,談吐會隨著見識的增長而改變,而所謂的交際能力,等到需要的時候自然就能練得出來。

所有這些,都不是能打敗你的原因。唯一可以打敗你的,除了年少追夢的過程中父母的撤退不支持,就是你自己的不努力。

在年少時期父母的支持至關重要。我認識的一個同學就是例子,他屬於物理天才,我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他拿遍了物理競賽的獎項,連老師都對他的物理概念甘拜下風。

他在南京讀大學,物理專業。因為有軍校在他剛一高考完畢就給他發了通知書,但他因為太喜歡物理而拒絕了軍校。上軍校是免費的,他的父母為此大發雷霆,斷了給他的學費供給。

他艱難的維持了兩年,自己申請助學貸款,每日不停地打工維持生活,疲於奔命,對理想的追求也漸漸地湮沒在對生活的掙扎裡。終於在大二的時候拋棄了他喜歡的物理專業選擇了就業。

現在的他沒事就翻物理書,如《果殼裡的宇宙》《流體力學概論》,而他的物理夢卻徹底的斷送了。

他有時不無感慨地說,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夠那時花二十年,可當時就是沒辦法繼續。所謂的寒門,就「寒」在因為物質匱乏而造成的短視,並因此而斷送的精神追求裡。

8、沒有所謂的階層

現在很多人都說階層固化,我一直都很納悶這個概念。小的時候,我肯定是屬於社會的最底層,那現在呢?我屬於哪一階層?現在我的家庭在北京還算不錯,孩子爸爸努力地為我們奠定了物質基礎,家裡也小有一些財產,可我們仍然過著簡單的生活,在教育上大力投入,生活上節約不浪費。

舉個例子說吧,我們可以讓孩子去上1萬塊錢一個月的國際幼兒園,但我家從來不剩飯,去超市買菜都提前確定買到哪一餐,幾乎從來沒有扔過任何食材,合理安排膳食不吃剩飯剩菜,也沒有倒過剩飯剩菜。

我有能力找保姆帶孩子,但我雖然工作繁忙仍堅持親力親為,和愛人用一己之力把孩子帶大,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可以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後就安逸的享受生活,可我仍然想著能突破自己,找到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三十多年的「寒門」之路告訴我,人生要不斷進取,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努力。

其實在我的意識裡沒有所謂的「寒門」,只有短視的不願付出的原生家庭;也沒有所謂的「貴子」,物質條件的富貴不能稱為高貴,只要你在當前的條件下做到最好,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每天都在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你的靈魂就是高貴的。

誰說寒門難出貴子,我覺得現在的我,很自信。

來源:中華全國學聯、中國經濟學人

相關焦點

  • 寒門貴子:名師劉曉豔的考研「逆襲」 之路!
    沒有人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唯有「拼命」奮鬥才有可能成功。馬雲是,俞敏洪是,劉強東也是,他們都是出身很普通的家庭,都是通過「拼命」的努力,才創造了今天的網際網路商業帝國阿里巴巴、新東方、京東。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這位故事的主人公是劉曉豔老師,同樣也是一位出身於寒門家庭,不幸的是她幼年喪母、父親也離她而去,哥哥、姐姐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唯獨她成了「孤兒」。好在她很爭氣,喜歡讀書,在姑姑的幫助下她一步一步讀到了高中。上大學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勤工儉學賺到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再也沒有向姑姑要過一分錢。
  • 華為寒門博士年薪200萬:孩子,你不努力讀書哪裡有出路?
    不過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據知情人透露,其中有兩位博士出身貧寒,還有一位來自貧苦的農村。通過讀書和科研,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電影《赴湯蹈火》裡,搶劫犯弟弟在哥哥被警察打死以後,對著前來追捕的老警察說了一句臺詞:貧窮就像遺傳病,在我們家族傳了一代又一代。我今生唯一的願望,就是讓我兒子以後不用當搶劫犯。
  • 寒門逆襲的奮鬥故事,這些小說已經完結,寒門流小說來襲!
    寒門流的小說背景一般在古代,講述的是寒士主角通過努力奮進,一路逆襲實現人生理想,成就人生巔峰的故事。這個類型的小說往往點爽點十足,並且具有非常強烈的代入感,因此,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本比較有名的完本寒門流小說,希望各位老鐵能夠喜歡。
  • 出身寒門卻能涅槃重生,成功逆襲,走向富足的四大生肖
    出生就富足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人都是出生平凡的,甚至很多人都是出身寒門,就像下面這幾個生肖,生來貧寒,沒有什麼家底可以依賴,長大之後唯有靠自己,定會能成功逆襲,走向富足。
  • 逆襲的女博士,兩月吸粉900萬
    相宜的標籤是:女博士,農民的孩子,靠國家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相宜長得好看,不是錐子臉的豔,而是靜,很有古典美人的味道。有人說她的長相在美女橫行的網絡世界,也就是60分,但是她不賣唱,不賣胸不賣腿,只賣文化,頓時讓她的形象分達到了85以上。女博士的短視頻說的是傳統文化,文案中成語詩詞隨處可見,沒上過高中的都不知道她說的啥。
  • 趙麗穎逆襲之路,農村女孩出身,現在已成為大明星
    說到趙麗穎,很多人都會直接想到她現在功成名就的樣子,誰又能想到當初的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姑娘。這一路走過來,她靠的不僅是恰到好處的機遇,更多的是她自身的努力。趙麗穎出生於河北廊坊的農村地帶,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父母也就是普通的工作人員,家庭條件並不好。她上學時期成績並不出色,加上家裡也沒錢供她繼續上學,她選擇報考了空姐。但沒想到的是,學習空姐也是需要一大筆錢,所以她只得放棄,跟著父母出去打工掙錢。
  • 12 年幫 1804 個農村女孩逆襲,今天這個「網紅」秒殺一切頂流!
    自主招生出題靈活、知識面較廣,農村孩子信息較閉塞,知識面相對較窄。農村孩子,沒有優勢。讀書對山裡的女孩來說,更難。女高有這樣一句誓詞:「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張桂梅的學校,為農村女孩改變命運,提供了一種思路。而這樣逆襲的農村女孩,還有很多。
  • 從農村孩子到「哈佛畢業演講中國第一人」:這種人生逆襲底層能力...
    何江高中第一次進城讀書,英語課上就因為自己充滿「鄉土氣息」的英語發音,引的全班哄堂大笑,當時何江臉紅到了脖子根。▲何江的母親05逆襲一點都不難難的是你沒找對途經和方法大家好,我是何江。我的故事意外走紅後,有很多學生或者職場人士,甚至家長、教師,都紛紛詢問我的「逆襲」秘訣。
  • 17年沒讀過書,美國「垃圾堆」女孩,憑什麼逆襲成劍橋女博士
    17歲前,我沒上過學,住在山裡的垃圾堆。我爸兇殘暴力,不讓我上學,生病了不能吃藥,我媽只聽爸的話從不多嘴。哥哥很兇,心情差就暴打我,一把掐住脖子,把我的頭緊緊按在馬桶裡使勁的撞。這段話中的「我」,是一名美國女孩塔拉,她在17歲前從沒上過學,後來通過自學,逆襲成了劍橋女博士。
  • 寒門學子的徵途困境:比上不起學更難的是,對讀書無用論的認可
    劇組面試了兩萬多人,一直找不到合適女孩。副導演酈紅去河北鎮寧堡村,選村長一角,在村裡見到一對雙胞胎。雙胞胎妹妹執拗不言,姐姐魏敏芝卻落落大方。酈紅問她會跳舞麼,她淡定說:沒學過,但我跳段自己編的印度舞吧。魏敏芝闖入最終面試。酈紅問她知道張藝謀麼,她說不知道。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農村土狗有靈性嗎
    其實,人家土狗的意思,並不是說狗狗很土,而是,所謂的土狗,是在我們中國,是農村土生土生長的狗狗,並且,人家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中華田園犬!那麼,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
  • 出生定娃娃親,16歲嫁人,這群女孩戳痛網友:讀書能改變命運嗎?
    莎諾在談及兩位妹妹的經歷時,百感交集:「因為我讀書了,所以我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樣的家庭,不同的人生路,轉折點就在於讀書。堅持讀書的沙諾,即便處的起點很低,通過發奮讀書、通過高考,依然實現了人生的飛躍。
  • 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啥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
    有朋友問: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現在網絡上出現了很多農村老話,感覺像「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在增長見識的同時,心中也會有些疑惑,真的是這樣的嗎?「燕知寒門」,燕子自己會選擇到富人家築巢還是到窮人家築巢,直白點說,窮人家燕子是不會去的。然道燕子真的有靈性,能區分貧富之別嗎?非也。在古時,富人家的房子高高大大,有屋梁有屋簷,便於燕子築巢。窮人家的房子呢,住茅草屋的不少,這沒屋梁沒屋簷的,就算燕子有心想築個巢,這也成功不了啊,所以說「燕子不進苦寒門」。
  • 5本寒門子弟崛起的歷史小說,賺錢考功名鬥惡霸,連刷三遍也不膩
    《李逵的逆襲之路》——作者:水鬼遊魂開始以為是水滸同人文,好奇翻了翻,結果是借個李逵的名字走拯救末年北宋的逗逼文。主角穿越到水滸的世界,成為了李家二兒子李逵,主角是崩潰的,但生活就像那啥不能反抗就好好享受吧,在這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朝代裡李逵表示自己要讀書,要去科舉,要打破自己那原本的命運。李逵的身體,現代人的思維。
  • 都說寒門出貴子,但你不知道從寒門走出去有多難
    從很早之前開始,每當農村的貧困家庭出現了一個大學生或者當農村的孩子考入清華、北大等國內知名大學的時候,人們都會用一句「寒門出貴子」來表示認可。也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這句話中,就能清晰的知道「寒門」和「貴族」的差距。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
    就比如在我們農村,有三種動物比較受歡迎。第一種是很少能看見的喜鵲,第二種是每年夏季才來的家燕,第三種就是看家護院的土狗。 喜鵲是我們農村老人最想看見的一種鳥兒,因為我們農村一直就流傳著,喜鵲到喜事報!不過喜鵲現在越來越少,我長這麼大,見過喜鵲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 那個打動無數國人的「大眼女孩」,26年後人生早已逆襲
    但人的命運,以後該走什麼樣的路是可以選擇的,通過努力,人生也是可以逆襲的。一直都有一句古話:寒門出貴子,這一直激勵著出身貧寒的孩子,好好讀書,改變命運。能抓住機會並且逆天改命的人也不少。大家還記得打動無數國人的「大眼女孩」嗎?她就是蘇明娟,說到名字大家都很陌生,但只要提到大眼女孩,大家肯定還會記憶猶新。
  • 娶妻當娶女博士
    得知女博士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一時急壞了老師。令其火速前去尋覓男友,待找到後再來求學。感動,感動!尚未為師,已然為父。 不解,不解!女博士嫁人難道比求學還要困難許多嗎?對於一個想嫁人的女人來說,博士頭銜真的毫無優勢嗎? 非也,非也!我倒以為,這年頭,娶妻就當娶女博士,益處不勝枚舉。
  • [討論]娶妻當娶女博士!
    女博士有自己的事業,自強自立,從不會一味地將寶押在丈夫身上,更不會將光宗耀祖的千斤重擔強壓向子女稚嫩的肩膀。做女博士的丈夫應該是比較輕鬆的,諸如隔壁的王小二發了大財、單位的張老三升了局長、李四的太太戴了顆好大的鑽戒之類在一般家庭中時有發生的恬噪,斷然不會出自女博士之口。 女博士有涵養,工作又忙,可以大大減少夫妻間無聊的爭吵。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真有這麼神奇嗎?
    燕子和狗是農村最常見的動物了,也是農民最喜歡的動物,農村有很多關於燕子狗的俗語,例如"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首先,讓我們看一看這句諺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意味著燕子會區分寒門和富戶,因為現在它只會在農村富裕家庭的屋簷下築巢,永遠不會在窮人的屋簷下築巢。狗是農民看家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