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野雅資:與結直腸癌「死磕」,這些治療方法常見且有效
結直腸癌手術在全麻下進行,手術時間約為3~4個小時,但是近期隨著微小的創口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結直腸癌手術治療的方式也由傳統的開放手術轉變為微小的創口手術治療,可以進一步縮短結直腸癌患者住院的時間,提高結直腸癌患者預後效果。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國內外對於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途徑目前還缺乏明確的證據,對卵巢轉移的治療、高危因素等的研究數據也較少,文章通過對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最新進展進行概述,以期能對結直腸癌卵巢轉移有更深入的認識,提高診治水平。
-
中國藥科大學一科研團隊發現治療抑鬱症的新靶標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6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洪浩團隊經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GR5的受體與抑鬱行為相關,這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神經精神領域學術期刊《生物精神病學》上。
-
新的標準治療-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晚期MSI-H結直腸癌
該研究論文於2020年12月3日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簡稱NEJM)。世界知名消化道腫瘤專家Axel Grothey教授受邀對此同期發表了特約述評:《新的標準治療-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晚期MSI-H結直腸癌》。
-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結直腸癌|FAP|家族史|篩查|腫瘤|胚系...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結直腸癌通常為散發,但家族聚集現象也很常見,有研究表明大約1/4以上的結直腸癌有遺傳背景。遺傳性結直腸癌包括已經研究比較清楚的遺傳症候群,包括Lynch症候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遺傳症候群,也包括那些有家族風險,但不符合臨床症候群診斷標準的個體。一、怎樣判斷自己有沒有患遺傳性結直腸癌的風險?
-
結直腸癌早診早治並不可怕,腸鏡檢查了解一下
我們驚奇的發現,曾經叱詫風雲、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家、金牌運動員,竟有許多因罹患腸癌而不治身亡。結直腸癌給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發現即晚期,死亡率高。毋庸置疑,結直腸癌是佔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85%以上的結直腸癌發現已屬晚期,即使經過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顯低於40%。
-
北京豐益肛腸醫院科普:便血、腹痛、貧血,都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二、 結直腸癌發生後有些啥子表現呢?結直腸癌沒有特異的臨床表現,發生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不適,所以早期發現它十分困難,臨床上診斷的早期患者基本上是體檢行腸鏡檢查中發現的。一旦出現症狀,多數已處於中晚期階段。
-
基於中醫「痰瘀理論」 龍華醫院團隊首先提出淋巴系統是治療出血性...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陳豪)近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王擁軍教授、梁倩倩研究員帶領的團隊首先提出,淋巴系統是治療出血性疾病的潛在靶點,揭示硬腦膜淋巴系統在清除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紅細胞過程發揮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
2021 ASCO GI|結直腸癌領域重磅研究盤點
,旨在評估一線帕博利珠單抗或化療±貝伐珠單抗或西妥昔單抗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錯配修復缺陷)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的療效。 CtDNA分析可更早發現結直腸癌術後高危復發人群 背景和方法:目前結直腸癌(CRC)治療的主要挑戰是及早發現復發,以及確定術後和輔助治療後的復發高危患者。術後循環腫瘤DNA(ctDNA)分析是一種檢測微小殘留病灶(MRD)和高復發風險的很有前途的方法。
-
每天喝兩杯咖啡,能降低結直腸癌進展?美國的這項研究亮了
近日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ogy)的研究,為喝咖啡的益處添加了新證據。研究結果顯示,在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咖啡飲用量的增加,可能會改善患者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降低癌症進展和死亡風險。
-
樹蘭(杭州)醫院成為全國「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地」之一
為深化和開展結直腸癌篩查工作,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計劃在全國範圍內組織符合要求的臨床機構,開展 「結直腸癌早篩基地」建設。 今年 6 月 2 日,由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基地建設項目」啟動會—浙江站以線上形式成功舉辦。會上,樹蘭(杭州)醫院被授牌為「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地」。
-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參與疾病的發生 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仁濟醫院領銜:大規模雙盲臨床試驗證實,黃連素可安全有效預防結直...
因此,結直腸癌預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非常重要難題。 該研究發現每天兩次0.3克黃連素可以安全有效地減少結直腸腺瘤復發風險,可以作為息肉切除術後的化學預防方法。 黃連素,是從中藥黃連中分離的一種季銨生物鹼,是黃連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中國已有數百年應用歷史,用於治療腹瀉和腸炎。
-
日本結直腸癌五年生存率高達86.5%!原因竟然是……
在日本歷年各大雜誌的醫院實力排名中,癌研有明醫院的各類癌症治療都排在榜首,尤其是消化系統(胃癌,結直腸癌等)的癌症治療方面,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胃癌和大腸癌的治療方案,都是由癌研有明醫院提出,並最早開始運用的。
-
研究:長期暴露於夜間藍光,患結直腸癌...
研究:長期暴露於夜間藍光,患結直腸癌風險高出60%!夜間藍光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少人都有所耳聞,但最新研究顯示——長期這樣,你的患癌風險也會升高。最近,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領導的團隊對夜間夜間暴露於室外人造光與結直腸癌(大腸癌)之間的關係進行了首次研究。
-
結直腸癌預後早知道,查這幾個分子標誌物就夠了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和循證證據的不斷湧現,分子標誌物的檢測和應用開始走入大眾視野,基於分子水平的精準診療正在改變結直腸癌臨床實踐現狀。而在新理念、新技術不斷開拓的同時,相關臨床的病理診斷、檢測也需要更加規範化管理。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從目前臨床治療上的情況看,城市的大腸癌的發病率第2-3位, 40歲以下的年輕人患結直腸癌的比例約佔結直腸癌總人數的20%,而且又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有的專家曾預言:結直腸癌有望取代肺癌而成為新的癌症之王! 中國已進入結直腸癌高發地區的行列,大腸癌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疾病日益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
龍華醫院發布「現代冥想輔助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英文專輯
該專輯是在中共上海市徐匯區委組織部的密切協調下,在龍華醫院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龍華醫院賈立軍研究員聯合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民族樂團、龍華醫院、華東醫院、華東師範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專業人士共同創作完成。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腫瘤間質成分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J/CD] .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20,09 (05): 447-4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5.003摘要結直腸癌(CRC)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增高。
-
中國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83%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9月16日,由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腫瘤醫院等共同發起的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中期結果發布:調查顯示,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而83%患者在首次確診時已是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