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滿載而歸」,俄專家:史無前例,美國人又來暗示

2020-12-12 騰訊網

據環球網報導,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月最新進展披露:成功在完成鑽取2千克月壤的採樣和封裝之後,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打破了沉默,接受了媒體採訪。這位來自航天大國的科學家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相關資料後做出了評價:嫦娥五號探月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項目的重複,中國展現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可以說是世界首例。

面對我國嫦娥五號如今的豐功偉績,除了俄羅斯這個航天大國發聲之外,美國方面卻陷入了沉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對於我國此次採集的月壤樣本,與美國之前的採集數據相比,我國所採集的樣本更為年輕。在我國看來,新舊月壤的結合研究,有助於人類更全面完整的研究月球這一天體運動。作為繼承了蘇聯主要科技遺產的俄羅斯,依舊是全球最強大的航天大國之一,44年前蘇聯探月的成果也保持在俄羅斯宇航局的保險柜中,他們的評價不是空泛的,而是從科學的角度做出的判斷。

俄羅斯方面的航空專家之所以對嫦娥五號探月行動,給予高度評價,主要還是因為與美俄之前探月相比,我國此次的技術更為先進,而且相當複雜。嫦娥五號從月球返回,是先在月球上發射返回火箭進入月球軌道,然後在月軌上自動操縱兩個裝置進行對接,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專家來看,這是要冒極大的技術風險,但是中國人現在信心十足。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強調:月球軌道對接,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幹過。

早在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之際,美國方面就已經對外發聲,表示想要跟中國共享探月數據,而美國作為一個先於我國探月的航天大國,為何會迫切想要分享數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次我國在月球選擇的著陸點與之前的美俄完全不同,根據現有的觀測數據,嫦娥五號著陸月面的地點是魯姆克山以北地區的「風暴洋」內,選擇這個位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月球「風暴洋」的月壤相對更為年輕,換句話說,對於人類研究月球運動將會有更實質性的進展。

一直以來,世界各國對於探索月球,發展航空事業都格外熱衷,而且各國的探索熱情只增不減,就比如俄羅斯,俄羅斯計劃在2021年10月從東方發射場發射俄羅斯首個月球探測器「月球25號」。與我國的嫦娥五號不同,俄羅斯的「月球25號」沒有「智能」軟著陸系統。俄羅斯計劃將為2025年登月的下一個探測器「月球27號」安裝這種系統。「月球27號」將採集月球南極的土壤樣本並研究。相信經過各大國的不斷探索,人類解鎖位置月球領域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發出感嘆:以前從未有人像中國人這樣幹過
    目前,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正式發射成功,並且也在月球完成了相關的探測和收集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航空航天史上第一部登上月球並且進行收集活動的探測器,同時也是人類社會最近44年以來,再一次有相關的探測器登上月球。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擲地有聲:以前從未有人像中國人這樣幹過
    23 來源: 沙漠軍志 舉報   文案:玄華  編輯:正昊  嫦娥五號新進展
  • 美國登月造假了?「露腳」照被網友當證據,嫦娥五號來揭示真相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我們在網上看到了「嫦娥」五號在探月中,在線直播了它的登月全過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因為我們國家公開的這段直播,讓不少國內外網友開始質疑,美國當年登月的真實性。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這其中,專家給劃出了重點,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高速再入返回地球是最新、最關鍵的技術環節。 那麼,嫦娥五號大概需要多久才能返回地球? 專家介紹,根據日、地、月的運動關係,以及工程各種約束條件,整個任務過程大約23天。最終,嫦娥五號著陸器將降落在我國北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後,NASA的回應有深意,暗示美國接下來有大動作
    就在本月17號的凌晨時分,承擔著月面採樣工作的嫦娥五號終於成功返回地表,順利地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嫦娥五號返回器降落之後,世界同行以及眾多外媒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歐洲航天局作為此次探月工程的合作夥伴,以官方身份向我們表達了祝賀,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回應卻有著額外的深意。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強烈要求共享,俄:比你的「年輕」
    美國當然對於此事也非常關注,不過他們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中國是否成功登月,而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而美國想讓中國分享月壤的想法早在嫦娥五號開採的時候就流露了出來,而現在,當嫦娥五號成功歸來後,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分享月球土壤技術,不過我國暫時還未做出任何的回應,但是會根據國際法辦事,最終決定分不分享該技術的決定權在我們,別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干擾到我們。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11月24日發射升空的攜帶"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但是這麼偉大的科學進步,在美國媒體的口中,就立刻變了味,美媒認為中國正在"假借發展太空技術之名,偷偷發展太空軍事力量,甚至要打破現如今全球戰略平衡",總之有些美媒就是見不得中國好。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美國卻能帶386公斤,專家:由運載能力決定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有消息報導稱,嫦娥五號已經在成功將月壤打包,目前正在返回。對於這次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科學家提出的挖土目標是大約為2公斤。對此,就有不少網友感到疑惑,為什麼只挖2公斤?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上月球,美國人挖了上百公斤,為何我們只挖了這麼少?要知道,美國當年最少的一次都是20多公斤,不少網友直言:這個差距也太明顯了吧?對於大家的這些疑惑,已經有相關專業人士給出了答案。專家分析指出,由運載能力決定。為什麼中國一次只挖2公斤?
  • 嫦娥五號到底在等什麼?為何比美國阿波羅慢這麼多?真相讓人驚喜
    距離嫦娥五號初登月面已經過去了15天的時間,但讓人奇怪的是,在完成了自動採樣和封裝工作後,「五姑娘」卻遲遲沒有返回地球。對此,很多人覺得嫦娥五號就像突然「人間蒸發」了一樣。還有人把嫦娥五號的動線和美國阿波羅做了對比,認為五姑娘的月球之旅太慢太慢。
  • 海外專家: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
    本文轉自【新華網】;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NASA沒有祝賀,但恬不知恥提出一個要求
    在2007年,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奔赴月球,中國探月工程經歷13年即將迎來探月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在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探測器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1978年,為推動中美儘快建交,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為表誠意,布熱津斯基隨身攜帶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巖標本。這1克來自月球的「禮物」太過珍貴,中國科學家將其一分為二,一半收藏、一半研究。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回憶,當時組織了全國的相關專家先開展非破壞性研究,然後是破壞性研究。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 來了,老妹兒!
    嫦娥五號為您搜到爆款頭條 2020年12月17日內蒙古四子王旗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網友留言:待嫦娥五號平安回家 土特產要帶回來了!感覺土特產回來要分不少人回來還帶東西了,有來自宇宙的明信片嗎!熱烈祝賀凱旋而歸嫦娥小姐姐,天冷了,多穿點兒白晝流星嫦娥「仙女」 等你回家!@嫦娥五號老妹兒,你不在家的這些日子「凡間」的我們可是想死你啦!
  • 一文讀懂嫦娥五號三大亮點|嫦娥五號|月球|中國探月工程|月壤|國旗...
    攜帶2千克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即將結束 「太空之旅」,於近日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日前,著陸場系統已完成最後一次綜合演練,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全力迎接返回器平安回家。此次嫦娥五號登月,是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它標誌著我國「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完備,可以繼續向「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階段探索。
  • 歡迎嫦娥五號回家!美國之前要的月壤到手了?官方回答終於來了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無數國人期待已久的"月球來客"終於抵達地球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而我國在完成了這一壯舉之後,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還記得當初中國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完成收集月壤的任務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公開發表聲明,希望中方能夠主動分享收集的數據和月壤樣本,這次的成果應該屬於地球上的每個人。如今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後,關於美國此前的"要土"行為,終於作出了公開回應。
  • 嫦娥五號取回月亮土壤,美國為何那麼緊張?是否擔心謊言被拆穿?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自然感到緊張,因為我們這次採到的土壤跟美國之前所採取的土壤是不一樣的。嫦娥五號拍回的照片跟阿波羅六號拍攝的片也不一樣。美國到底在害怕什麼呢?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從月球採集過土壤返回,至今已經有45年沒有國家再涉足月球進行探索。那麼這次中國將採集什麼樣的月球土壤返回呢?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開始「挖土」!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此前,美國阿波羅計劃從月球累計帶回380多千克月球樣品,蘇聯依靠無人飛行器分3次共獲得了300餘克月壤;但美國、蘇聯等國家的太空飛行器均未到訪過呂姆克山脈附近。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曾表示,中國選擇的著陸點距離阿波羅計劃著陸點有上千公裡距離,將會迎來新的現象、新的發現。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世界各國都什麼反應?印度反應最酸
    嫦娥奔月的傳說就是中國古代傳說,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現在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多。今天文昌發射基地就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它攜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登月任務,採集月球土壤,然後返回地球。今日,俄羅斯專家們齊聚一堂,就各國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東方的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是一個巨大的成就,莫斯科科學院航天所Mitrofa認為,這次太空探索任務的意義實際上是可以轉變成更加高效的全自動資源開發。如此一來,嫦娥5號所展示的這一獨特技術,將改變整個太空資源開發的戰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