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王寧
面對理財剛兌逐步打破、無風險利率逐漸下移,傳統理財類產品實現較高收益的難度不斷提升,同時,越來越多中低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開始轉向關注以固收打底、權益添彩的「固收+」產品。WIND數據顯示,2020年成立的「固收+」基金募集規模也超過3000億元。
近日,嘉實睿享安久雙利18個月持有期債券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餘紅表示,結合債券和權益兩類資產的「固收+」產品的策略核心是資產配置,以穩固的固收類資產作為底倉,在不同市場環境中通過精選權益資產增厚組合收益,這種收益較高,波動較小的特質滿足了絕大多數投資者理財替代的需求。在市場普遍降低對今年股票預期收益率的情況下,2021年「固收+」產品會迎來更多發展機會。
據悉,正在發行的嘉實睿享安久雙利將堅持穩固的債券投資策略,以利率債為主,堅決不做信用下沉。信用債重點投資於AAA品種,最低投資信用等級亦須在AA+以上,顯著高於市場債券基金的信用要求。對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可轉債主要採用的是平衡策略,會選擇不算太貴、正股比較好的可轉債,以及偏債屬性的可轉債。在權益方面,同樣追求穩固,將選擇高成長策略,尋找持續成長、動態估值比較低有競爭優勢的公司。
展望2021年,餘紅認為,順周期力量接棒推動經濟修復是主背景,資金面繼續中性化,利率供求有所好轉。政策面看,宏觀政策雖然邊際收緊,但是也特別強調了政策不急轉彎,這意味著,當前的貨幣政策或將保持在比較穩定的態勢,股債的具體表現不會如市場預期那般鮮明的差異,兩類資產都存在機會。
在債市方面,考慮到目前債券市場還是處於收益率偏高的位置,債市或已經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短期看,經濟、社融、通脹數據等指向債市機會尚需等待,而國內經濟和海外經濟復甦錯位帶來的經濟見頂回落、信用收縮的顯現,這些或將成為轉機觸發劑。2021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是債市敏感時點,需要重點觀察政策、資金、通脹等各個主要影響因子的變化。
權益市場上,2019、2020年機會比較多,今年對權益市場來說,出現系統性大行情的概率比較小,因為宏觀政策已經處在邊際收緊的狀態,資產的估值水平很難進一步提升,但是業績推動,成長推動的行業還有結構性機會。
餘紅指出,未來會根據宏觀、中觀、微觀的研究,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通過靈活的大類資產配置來調整股債的配比和倉位水平,進而提高組合的風險回報比,獲得更為穩健的回報。
在債券市場方面,堅持穩固的債券投資策略,投資品種以利率債為主,根據市場的基本面、流動性等情況,適時開展久期策略。在信用策略方面,堅決不做信用下沉。此外,在固收和權益投資之間,再通過大類資產配置,控制好各個板塊的倉位,以期提升組合風險收益比,滿足投資者穩健理財需求。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