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黃山、婺源篁嶺、三清山、武夷山,是什麼把這些詩意的地名串聯在一起?從「郡亭枕上看潮頭」的杭州到「三十二蓮峰」的黃山,「詩與詩」的距離又有多麼近?
10月4日,《坐著高鐵看中國》等來了「最美高鐵」的重頭戲:杭黃高鐵、合福高鐵。杭黃高鐵,從杭州到黃山,途經7個5A級景區,超過50個4A級景區。合福高鐵,不僅將合肥到福州的距離從8個半小時的車程縮短為3個半小時,而且,中國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中就有一半在這條線路上 。
杭黃高鐵 人民視覺 圖
行在畫卷裡,滿目江南秀。
高鐵,這張中國人展現給世界的名片,讓詩和遠方不再迢渺,讓離家的距離一減再減,把親情連得更緊密,將愛情裹得更濃稠,將過往的「天涯遺憾」變成如今的說走就走。1小時生活圈,2小時生活圈,3小時生活圈,高鐵重新塑造著中國人的地理觀和距離感。世界這麼大,我想看就能看。
《坐著高鐵看中國》直播中,記者用最平實的語言向公眾解釋:中國高鐵為什麼快?就是儘量走直線,高鐵遇到山怎麼辦?打隧道、建橋梁。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到困難,就想辦法解決它,不是繞開走,集中全中國的智慧、力量攻堅克難,調用全國能工巧匠去解決問題,上下同心,上下同欲,以科學決策為手段,以人民至上為決策依據,這正是中國高鐵奇蹟的深層密碼,也同樣是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戰勝新冠疫情的要訣。高鐵的奇蹟、火神山奇蹟、方艙醫院奇蹟,一脈相承。
車窗外是江山如畫,車廂裡的中國人是另一道風景線。
人們不會忘記,疫情暴發之初,京廣高鐵上,逆行武漢、疲憊奔波的鐘南山院士在餐車裡閉目小憩,等待著那場生死大戰。人們不會忘記,無數醫護人員、醫療物資從天南地北通過高鐵馳援湖北,打響2020年的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經過這場大疫,你知道:大風大浪來了,有人扛得起,挺得住,立得穩。關鍵時刻,高鐵見證,有人為你負重,有人為你守家,你的國,是有擔當、可信任的。
千山紅遍,萬江澄明;三時不害,百穀用成。
在這個金秋時節裡,中國人收穫的不僅是屬於2020年的豐收,更是戰勝疫情的自信,面對世界風雲變化,我們擁有了被現實錘鍊過的篤定。高鐵站裡的「春運熱氣」是明證,車廂裡口罩下掩飾不住的樂觀是明證,「最美鐵路」周邊的眾多景點、無數店主面對紅火生意的笑容是明證。
這個十一長假,國慶與中秋「雙節」撞個滿懷,但是網友要說:這是「三節同慶」,還要補過一個被新冠肺炎疫情耽誤掉的春節。火車站候車廳裡面人頭攢動,大包小包,擠擠挨挨;高速公路上,一些路段堵成長龍。但是,中國人對這次的擁堵有著格外的寬容。這份熱,這份堵,正是中國恢復活力、回歸市井煙火氣的舒暢。
先苦後甜,先勞後逸,中國人有資格在這個金秋裡盡情歡笑,因為我們付出,我們得到。
樽浮蟻綠,燭卷花紅,正是萬家團圓日,正是共祝祖國昌盛時。最美高鐵,滿溢著家國自豪,高鐵向前,中國向前。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