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ROARINGWILD 品牌主理人 CY 收到雜誌後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話:
——
聽到最多的肯定無非就是在現在還想做一本紙媒是值得尊敬的,也感謝KIKS這次的採訪拍攝。
這一直覺得媒體最重要的是保證其獨立性,「聚焦」這部電影我想很多人也應該看過,其實很多時候也在思考,當周圍的人都在告訴你這件事不可以做不要做對你不好的時候,你做還是不做。
沉默的螺旋其實很適用於現在這個圈子,粉絲靠買,設計靠抄,市場靠混。然後大家都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情。
阿喬(ROARINGWILD 團隊成員)之前笑著發了一條微博:「媒體會收到很多禮物,但也要說很多的謊」,也有匿名人士跟我私底下說現在很多小朋友就追著品牌要衣服而已。這些現狀存在,並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是誰上面,而是從業人員的素質層次不齊。
我自己曾經私底下想要面試某雜誌外聘編輯時私底下翻譯過幾篇英譯中最後沒敢投稿,總覺得自己水平離編輯兩個字還差很多,平時也自認為自己比較喜歡看書,也看書很雜,但也覺得自己文筆還沒有達到編輯的水平,於是謹言慎行。
網際網路把我們暴露在全球的面前,這個世界很大,網際網路也把大家的上限下限都展示的清清楚楚,你的言行舉止你是什麼樣的人。
跟大多數品牌負責人聊天大家都抗拒國潮兩個字,有人說現在的媒體有很大的問題、言論導向錯誤,不負責任的鋪天蓋地的利益導向。
老樹老師在圓桌派就有說過一個比喻,很多人說現在的大學生、大學有問題,教育有問題,好像大學是獨立出去的一樣,但是其實大學這片竹林還是長在這片土壤裡,離不開社會,所以大學的問題是社會問題的一部分。
其實媒體就像一片竹林,但是這片竹林也還是長在這片土壤上。於是這不是某一塊的問題,媒體有問題,品牌有問題、消費者也有問題,當然這麼說有點廢,歸根結底大家都推崇的,做好自己。
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又想問到底是誰沒有在做好自己的呢?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想要的不同,就沒有是非對錯。
於是我們只要堅持自己是對的,做的東西是有意義的就好了。當然還是得大家對於好的東西能夠給予一些鼓勵,哪怕他還有很多不好的地方,總要留有一點期待不是嗎?
好了最後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大家到時好好看看我們這篇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