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安坤(山東)
圖|網絡
落 葉
楚楚寒秋,瑟瑟秋風,令大地蕭瑟,令萬物凋萎。由盛夏的鬱鬱蔥蔥,變成了凋零枯黃,變換了時裝,一片瀟剎寂寥。
葉落成了晚秋的專屬,裝點成了寒秋一道靚麗的風景。
落葉有著風一般的靈魂,嚮往自由,渴望不羈。每當,風雨欲來,她就會依依不捨的飄飄然陶醉片刻,繼而斷然撒手,離開養育她的故鄉,片片離葉在風中上下翻滾,相互追逐,翩然舞動。她的縷縷情懷就會隨風飛揚起來,情不自禁地張開臂膀,一邊吶喊,一邊向著自由的地方飛翔。
「落葉知秋老樹蒼, 鳴蟬閉口躲寒涼。 昨宵望月臨窗立, 一任階前滿地霜」。這是對寒秋落葉時節悽涼的寫照。
深秋時節,細雨濛濛,西風瀟瀟。雨未歇,風未止。鳴泣寒蟬的軀殼早已化為塵埃;哀鳴青蛙的身影早已無影無蹤;頗具性靈的大雁喊著號子排成隊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已熟悉的地方;那些軀體輕盈,五彩繽紛,無歌卻勁舞的蛾子也早已化蝶為蛹,脫變了美麗的化身。這些微小的生靈遵循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各自回歸其上帝給它們安排的蹤跡。各種生靈的遷徙、脫變警示著暮秋的終結。
常言道:「一葉落而知秋」。在這裡,「落葉」被當成暮秋來臨的先兆。到了晚秋,道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紛紛飄起了金黃色的落葉。那些像手掌一樣的梧桐葉,你出門散步的時候是不是也常見到呢?當你踩踏在厚厚的葉路上是否發出沙沙的響聲?
「一葉知秋」,「一葉之秋」。紅葉滿山盡,黃葉遍地流。
秋雨一場寒,秋風一夜涼,滿山遍野,道路兩旁著實鋪滿了金黃的、微黃的、柳黃的、嫩黃的、焦黃的、斑黃的、米黃的、蠟黃的,枯黃的秋葉。
顏色斑白的黃葉書寫著秋的殷實,記載著它一生旅途的滄桑。如果說綠色象徵著希望,紫色象徵著富貴,粉紅象徵著浪漫,白色象徵著淨潔,那麼黃色一定會代表著成熟、殷實與富足……
欣賞黃色,憐惜黃色,讚美黃色,是小編愛「黃」,慕「黃」,憐「黃」的習性與偏愛。所以,其它顏色,形狀各異的秋葉便不在筆下展現。
清晨,天依然灰濛濛的,窗外那棵柳樹葉兒早已落盡,只留下光禿禿的枝幹在冷風裡寂寞地搖曳;窗玻璃上的冰凌花怒放著,花葉或纖柔雋秀,或粗放不羈,或晶瑩剔透,或似像非像,這奇蹟般雕刻才真正感覺到冬的來臨。
世間萬物彰顯美的方式迥異。蒼鬆勁柏常年葉綠是一種美,楊柳卸掉全部綠葉,昂首挺立,凌霜傲雪,也是一種個性傲然之美。
一地殘餘的落葉,為我留下幾許哀傷的嘆息。
古往今來,望落葉而悲秋是多少文人墨客的常態和習性。其實,悲秋不可取,賞秋當應然。
小編見到眼前滿地的落葉,思想聯翩,一直覺得這世界上的告別儀式挺多的。比如,一臺好戲終有謝幕,一場盛宴必將散退,一場旅行必將有終,一次送別必定獨自穆然而去。各種各樣的離別都是註定的,都是悄然無聲的。
後來,我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別是悄無聲息的,甚至要很多年後自己才明白,當時的擁有是最有價值的,最值得珍惜的,否則她會悄然而去。原來那天的相見,竟然已是最後一面。今天錯過,此後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便不會再次重逢。於是,和一些人擁有過的美好,到最後只能暗自懷念。所以啊,要珍惜每一個當下,畢竟它們都會成為曾經。畢竟我們誰也不敢保證有一天我們之間會不會形同陌路。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贊慕霜葉,讚賞她紅於春天的花。誠然,霜葉、秋葉、黃葉、落葉均有各自美的內涵。
落葉 ,曾經有過「春芽勃發露生機, 盛夏展綠度佳期。 秋風今起漸飄落, 相擁冬雪化春泥」的經歷。
落葉是知情達理的,她待到豐滿之後,義無反顧的離開鶯歌燕舞的舞場,飄飄灑灑,唱著譁啦啦的情歌與歡歌,飄向生她的地方。
落葉有情,懂得報恩。寧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報恩大地,也要回歸故裡,畢竟是大地養育她一場。
「已是秋來無限愁, 那禁秋裡送離舟? 欲將滿眼汪洋淚, 併入湘江一處流」。這就是落葉秋日的私語,也是落葉秋日的告白,更是落葉歸根的絕唱。
落葉把秋天裝點那麼美,詩詞句句醉人心。
落葉美到:
「空山新雨後」的沁人心脾;
「江清月近人」般的靜謐祥和 ;
「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歡快;
「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肅殺……
此時,又是一年秋風至, 風瑟瑟雨瀟瀟送來寒意 ,吹落黃葉。
落葉滿天飛,遍地黃金甲。沐浴在寒風裡,伸展開你的臂膀,去迎接那金光閃閃的落葉, 感受落葉那深情脈脈的親吻,感受她那豐厚的古韻之意吧!
「金陽照耀下的落葉含情脈脈,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裡,落葉也帶著酡紅」!
二零一八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