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核爆67次的太平洋島國,全部國土被汙染,卻只得到1.5億賠償

2020-12-26 環球火力點

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在太平洋一島國進行了67次核試驗,如今怎麼樣了呢?

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這給人類留下了很大的陰影,對核武器非常懼怕。隨著二戰的結束,美蘇兩國進入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壓制蘇聯,在核武器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進行了幾十次核試驗,但由於核輻射的影響很大,美國並沒有在本土進行試驗,而是選擇了馬紹爾群島。

12年,美軍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試驗

據悉,馬紹爾群島由29個環礁島群和5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當時,美國對其實行軍管,在1946年到1958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的核試驗多達67次,全部國土均遭核汙染。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還居住著居民,在美軍到達之前,他們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美軍為了做核試驗,在12年的時間裡,幾乎毀滅了一個民族。

早在1953年,蘇聯的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美國也不甘落後,在1954年試爆了一枚威力更大的氫彈——喝彩城堡,這枚氫彈的當量預計只有400萬噸,實際當量卻高達1500萬噸,在測試現場,幾秒鐘火球就擴散到14.2公裡高、7.2公裡寬,周圍的軍事基地全被摧毀,在海域作業的漁船和2萬多居民因此中毒,小島被夷平。

馬紹爾群島向法院控告美國,結果怎麼樣?

幾十年過去了,馬紹爾群島目前的現狀如何?核武器的威力極大,產生的影響我們無法想像,數十個小島已經面目全非,個別小島已經消失。同時,島上的居民長期受核輻射的影響,很多人出現甲狀腺、頭髮脫落、皮膚病等,有些人由於肝硬化或者白血病導致死亡,還有的人患了癌症,他們承受的那種痛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馬紹爾群島獨立後,向國際法院控告美國,按照國際法院作出的裁決,美國需要向馬紹爾群島賠償23億美元,但美國僅僅賠償給馬紹爾群島1.5億美元,還聲稱,誰的地盤誰負責。美國作為一個大國,為了自己的霸權,不擇手段的這種做法實在說不過去。對於馬紹爾群島來說,這麼點錢只是杯水車薪,更換不來無數人的生命。

相關焦點

  • 12年做67次核爆試驗,美國行徑導致此國無法生存,卻拒不承擔後果
    對於世界各國來說,核能一直都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愛的是能夠在能源、航空航天以及工業領域做出巨大貢獻,恨的則是它帶來的一系列負面事件,比如說核洩漏、核爆等等,一旦發生,那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不過在太平洋有一個小小的島國,卻成為了美國試驗核飛彈的基地,如今已經快要面臨滅國的危險
  • 令人髮指的美軍核試驗:數萬大軍衝向蘑菇雲,邀民眾現場看核爆
    1942年開啟的「曼哈頓計劃」,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掌握核武器的國家,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場劃下了句號。戰後,美國為了穩固自己的霸權,開始大力發展核力量,與同為核大國的蘇聯展開了瘋狂核競賽。在上世紀50年代,核武器技術發展初期,是地球上核爆炸最頻繁的一段時間。
  • 美國核轟炸馬紹爾群島67次,2億美元就想了事?本地島民:想得美
    美軍核武器轟炸67次的馬紹爾群島大家說起原子彈,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其實,當今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也被迫遭受了美軍原子彈的轟炸,這一炸就是67次,這個國家正是馬紹爾群島。馬紹爾群島也正是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一個位於中太平洋的地區,周圍由近30個環礁島群和5個小島組成,雖然國土面積並不是很大,卻一直遭受著美國的「霸權主義」。僅在1946年至1958年短短的12年時間裡,一共遭受了美軍多達67次的核試驗轟炸,總量達到了210兆噸。
  • 美軍孤島進行67次核試驗,居民被迫離開家園,要求索賠至今無果
    據悉,美國在整個20世紀總共實施了上千次核試驗。其中,遠離美國本土的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成為美國核試驗的主要試驗場。僅僅是根據已經解密的資料顯示,從1946至1958年的12年時間裡,美國在馬紹爾群島上進行的核試驗次數就高達67次。特別是群島中的「比基尼」島,美國幾乎所有的核試驗均在島上完成。
  • 315次核爆炸的犧牲者,他們希望用一紙條約帶來無核世界
    其中批准條約的成員國有1/5來自太平洋地區,它們曾經是受核試驗影響最深的國家,如今把對無核世界的希冀寄托在了這一紙條約上。10月24日,宏都拉斯正式批准了聯合國發起的《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美國坑慘了這個太平洋小國,全境遭核汙染,50年後或走向滅亡
    太平洋中有一個小國,也曾被美國害慘過,這個小國就是馬紹爾群島。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屬於大洋洲國家,它由1225個島礁構成,國土面積僅為182.3平方公裡,人口為5.4萬人,首都是馬朱羅。在冷戰時期,由於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它們競相研究核武器。美國為了研製出更好的核武器,進行了數千次的核試爆,其中有67次核試爆,是在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埃尼威託克環礁上進行的。
  • 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可以優勢互補、開放合作、共享發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12月19日,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報告認為,南太平洋地區在國際政治、外交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美國、日本等域外大國紛紛謀求與太平洋島國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未來,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持續變化、海洋問題日益嚴峻,南太平洋地區國家的外交等活動將繼續保持積極態勢。
  • 世界國土面積最小的十個國家
    N08、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國土面積267平方公裡)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是一個由聖基茨島與尼維斯島所組成的島國,現為大英國協成員國之一,面積267平方公裡,全國人口約5.3萬人。N06、列支敦斯登(國土面積160.5平方公裡)列支敦斯登是歐洲中部的內陸袖珍國家,處於瑞士與奧地利兩國之間,國土總面積160.5平方公裡,全國人口約3.8萬,2019年GDP62.89億美元,人均GDP17.7萬美元。
  • 《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網12月20日訊 19日,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總體來看,2019年太平洋島國地區政治、經濟、外交局勢保持平穩。
  • 各大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我們都知道地球陸地分成七大陸地板塊,也就是通常說的七大洲,包括亞洲(全稱亞細亞洲)、歐洲(歐羅巴洲 )、北美洲(北亞美利加洲)、南美洲(南亞美利加洲)、非洲(阿非利加洲)、大洋洲、南極洲。除了冰雪覆蓋的南極洲以外,地球村的人就分布在其他的六塊陸地板塊上。
  • 第四屆太平洋島國研究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12月18日,由中國太平洋學會太平洋島國研究分會主辦,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聊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承辦的第四屆太平洋島國研究高層論壇在北京開幕。來自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的學者,對「疫情之後的太平洋島國發展」相關學術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對未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進行了展望。學者們一致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必將不斷深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太平洋島國人民,也一定能夠共享更為豐富的現代信息化文明成果。
  • 為什麼日本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瀨戶內海和太平洋沿岸狹長的區域內?
    日本位於亞洲的東亞地區,與我國隔海相望,位於我國以東,是一個群島國家,國土的組成包括四國島、九州島、本州島和北海道島等四個大島和許多小島,日本擁有的島嶼總數超過6800多個,由於日本所有領土都位於島嶼上,因此被稱為「島國」,是東亞地區唯一的一個島國。
  • 時尚「比基尼」背後,有一段血色太平洋往事
    戰爭的血腥和殘酷、原子彈爆炸的汙染危機以及遺留的人類健康和社會問題,都尚未得到解決。然而這些慘烈的景象阻擋不住大國之間互相角逐的軍事力量。科學界為了研究的精度,人為定義1950年1月1日為新的「元年」1月1日。這個元年也被當作「今」的定義,從此,科學上所有「距今」的年代計算都有了精確的概念,從1950年開始向前計算。
  • 時尚「比基尼」背後,有一段血色太平洋往事
    戰爭的血腥和殘酷、原子彈爆炸的汙染危機以及遺留的人類健康和社會問題,都尚未得到解決。然而這些慘烈的景象阻擋不住大國之間互相角逐的軍事力量。科學界為了研究的精度,人為定義1950年1月1日為新的「元年」1月1日。這個元年也被當作「今」的定義,從此,科學上所有「距今」的年代計算都有了精確的概念,從1950年開始向前計算。
  • 鍾信海等訴惠水縣政府、惠水國土局、國土部行政賠償案
    再審申請人鍾信海、鍾音、惠水縣中英有機農畜產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英公司)因訴惠水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縣政府)、惠水縣自然資源局(原惠水縣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原國土資源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以下簡稱原國土資源部)其他行政賠償一案,不服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黔行賠終259號行政賠償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
  • 核爆之後,需要注意什麼?千萬別用護髮素!
    這讓大家的神經一下子緊繃起來,核彈不僅會殺死生命,摧毀家園,還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處在核爆後的環境中,連洗完頭後塗護髮素都會造成嚴重後果。雖然聽起來像洋蔥新聞,但它卻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官網上提出的警告:發生了核爆,洗了頭千萬別抹護髮素!圖片來源:leaf.tv護髮素:委屈,我招誰惹誰了?柔順秀髮都是我的功勞。
  • 太平洋「毒瘤」:比起日本的120萬噸核廢水,美軍的危害更大
    面對國際輿論的譴責,日本政府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儲水罐設備將在2022年全部裝滿,實在是裝不下了,最終決定稀釋後排入大海。預計2022年秋天開始實施。更令人氣憤的是,原田義昭說:除了將廢水排入太平洋稀釋,日本已經「別無選擇」!其實早在幾年前,日本政府就預見了今天的局面。
  •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 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人民網訊 12月19日,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報告認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應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 美歸還基地,汙染嚴重令韓國民眾不滿
    駐韓美軍漢弗萊營韓美兩國於日前在線舉行第201次《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聯合委員會會議,就美方向韓方歸還12處美軍駐韓基地達成協議。至此,韓國80處美軍基地中只剩12處有待韓方收回。據外媒報導,由於新歸還的軍事基地存在嚴重重金屬汙染問題,引發韓國民眾強烈不滿。目前,韓美雙方仍未就基地治理費用達成一致。美同意移交基地根據最新協議,韓方將收回的駐韓美軍基地有5處位於首爾市龍山區、1處位於首爾市中區、3處位於京畿道,另外3處分別位於大邱市、慶尚北道和江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