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到底是一步到位買個大的,還是先買一套小以後再置換?
如果在2016年以前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大多數人會選擇多次置換。因為彼時重慶的房價比現在低。並且,高層的戶型大多比較小,五六十平米的小兩房是主流,置業門檻也低。
如果在2018年以後提出這個問題,可能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因為此時重慶的房價已經經歷過一輪上漲。同時,高層的戶型變大,七八十平米的小三房轉而成為新主流,置業門檻大幅提高。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前段時間我們在微博上發起一輪關於「一步到位」還是「多次置換」的微博投票,其結果卻不是想像中的「『一步到位』取得壓倒式勝利」。
此次投票,經過一周的累積之後,參與人數達93人。選擇「一步到位」的網友約佔44.1%,「多次置換」約佔40.9%,兩者的差距微小。
關於這個投票結果,我們也採訪了一些網友的真實想法:
一、多次置換,楊小姐,「不想降低現有生活品質」
3年前,楊小姐在渝北區某樓盤購買了一套套內60多平米的高層,彼時房價還沒有進入上漲階段,每平米7000元左右、首付16萬。
「當時剛畢業沒多久,手頭資金有限,在父母的幫助下,購買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一間做臥室,一間先是做了書房,後來有了孩子,就改造成了嬰兒房。每個月房貸只要還1000多元,沒多大壓力。」 楊小姐表示現在二孩政策放開,手頭也有了一定的閒置資金,打算過段時間換一套三到四房的大戶型。
「我覺得多次置換挺好,階梯式的購房更有利於我當時生活狀況和職業規劃。如果當時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咬牙買了大戶型,這幾年的生活品質肯定會降低很多。」
二、一步到位,陳女士,「不想背負換房的壓力」
也是在2016年,陳女士在悅來買了一套套內130平米左右的高層,「家裡有兩個孩子,還有偶爾過來的父母,四房才足夠,所以直接購買了一套四房的大戶型。」雖然首付、總價、月供、裝修成本都比較高,剛買房那段時間也確實很辛苦,陳女士卻非常肯定自己當時的選擇。
「看看悅來現在的房價,我就算掂直了腳,買大戶型也是很困難的,只能先買個小房子。可是以後必須得換啊,那時候可能更困難。現在就挺好,至少沒什麼換房的壓力。」
雖然楊小姐們和陳女士們對買首套房到底是一步到位還是多次置換的觀點,都無可厚非。但基於更現實、更長遠的考慮,我們其實更建議一步到位,哪怕只是買一個小三房。
這其中的差別,舉個例子就能看清楚——
把時間拉回2015年,有兩個選擇擺在你眼前:套內約60㎡的兩房和套內約90㎡的三房。彼時,主城區高層的套內均價約8000元/㎡。四年後,主城區今年上半年的高層套內均價約11300元/㎡。我們來算一筆帳:
情況一:
2015年買套內60㎡,需花費60㎡*8000元/㎡*首付30%=14.4萬
今年上半年置換套內90㎡,需花費90㎡*11300元/㎡*首付40%=40.68萬
要多花26萬。
情況二:
2015年買套內90㎡,需花費90㎡*8000元/㎡*首付30%=21.6萬。
雖然比「60㎡」多花7萬,但省去了四年後再換房的26萬。而這僅是用過去和現在的房價做對比,也沒有把首套房的裝修費、支付給銀行的利息、出售時產生的交易費、上浮的房貸利率等一系列費用計算進去。
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一步到位」比「多步置換」,相對而言更划算一些。
如果只買兩房,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家庭結構的變化,將來勢必面臨換房,而基於重慶樓市目前和未來的大趨勢,穩中微漲的概率更大,那麼置換成本和現在相比,可能只會高、不會低。
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建議選擇小三房。一方面,小三房可以適應較長一段時間內家庭需求的變化,二胎或者三代同堂,都可以滿足。另一方面,等經濟實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可以換房時,小三房在二手房市場中的接受度也不錯,流通性比較好。
你呢,會選擇一步到位還是多次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