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印力運營項目逾120個,管理面積近1000萬平米。2019年,印力集團運營管理項目變更為108個,管理面積縮減至近900萬平方米。
從2018年的高喊「活下去」,到2019年的守好「基本盤」,再到2020年「活下去成為一個特別真實的存在」,萬科在業績會上不斷製造著行業的年度口號,與此同時,作為一家危機感驅動的公司,萬科的確時刻保持著焦慮。
2019年,是萬科成立的35周年,也是印力交付於萬科的第3年。從集團2019年報來看,報告期內,萬科保持穩健增長,營業收入達3678.9億元,同比增長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88.7億元,同比增長15.1%;資產負債率下降0.23個百分點至84.36%。
商業開發與運營方面,截至2019年底,萬科的投資物業租金收入達47.72億元,印力集團運營管理項目108個,管理面積近900萬平方米,已開業面積為644萬平方米。
租金收入增長逾半
商業發展更趨收斂聚焦
作為衡量零售物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2019年,萬科的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為47.72億元,與2018年的30.67億元相比增長了55.6%;與2017年的13.73億元相比則實現超3倍增長。
項目規模方面,截至2019年底,印力集團運營管理項目達108個,管理面積近900萬平方米。這一數字相比2018年有所縮減,彼時,印力集團聯合收購的凱德20家購物中心完成交割,萬科集團管理的商業項目共計210餘個,其中印力運營項目逾120個,管理面積近1000萬平米。
在管項目數量和管理面積為何出現不尋常的減少?
對此,鳳凰網奇點商業聯繫到印力方面,集團表示,2019年以來,在「聚焦收斂、鞏固提升基本盤」的整體方向下,印力更聚焦主營業務,對資產結構進行優化,陸續剝離酒店、寫字樓等非主營業務和部分輕資產項目,以進一步專注於購物中心的運營和提升。
在管理面積上,萬科收購印力後提出的要求是:NOI(營運淨收入)整體年增長10%,未來三年目標管理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但如今,印力僅實現近900萬平方米的管理面積,超一半目標尚未完成。印力對鳳凰網奇點商業表示,自集團2019年實行收斂聚焦方針後,管理面積已不是唯一目標。
今年2月,鬱亮在內部郵件中曾透露,2019年萬科要收斂和聚焦,鞏固基本盤。「萬科現在有15000億資產,這些資產都需要認真梳理。把不好的資源、沒潛力的資源、閒置的資源、浪費的資源處理掉,我們要把不好的牌打掉,換回一些好的牌來。」
以聚焦收斂為調整策略,萬科&印力在商業地產競爭中或更注重精益化。從擴張速度來看,2019年印力旗下杭州金沙印象城、濟南印象城、合肥萬科廣場、貴陽印象城4個購物中心開業。據不完全統計,萬科方面則有廣州天河萬科廣場、深圳雲城萬科裡、深圳深南萬科裡、鄭州高新·萬科廣場等10個項目入市,開業情況相比2018年的16個項目有所減緩。
存量改造成為印力商業的主線之一,期內,上海三林印象城、長沙印象匯、淄博印象匯、濰坊印象匯皆完成轉型升級;併購整合方面,2019年,印力接手了珠海樂世界購物中心、南昌樂世界購物中心、惠州樂世界項目三座沃爾瑪樂世界購物中心;在印力擅長的資本運作層面,2019年4月9日,印力集團首單類REITs——「龍崗萬科廣場類REITs」,以及印象1號CMBS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萬科的商業在2020年也將延續「聚焦」風格。一個有價值的信號是,今年2月,萬科擬整售深圳萬科星宸大廈、萬科深南廣場、寶體生活廣場和第五園萬科裡四處商業資產,對萬科商業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常見動作,業內更普遍的看法是,萬科正考慮非核心資產的處理,以更好聚焦現有項目的開展,優化資源配比。
多元業務持續拓展
近96%營收仍依賴房產
2012年,萬科正式提出「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在鞏固住宅開發和物業服務固有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多元業務。目前,萬科的多元業務已拓展至商業開發和運營、租賃住宅、物流倉儲服務、標準辦公與產業園、冰雪度假、教育等諸多領域。
一直以來,萬科多元業務的盈利能力飽受外界質疑,在2019年業績報上,與往年稍有不同的是,集團主營的房地產業務、物業服務利潤率稍有下跌,而其他業務利潤率漲幅顯著,增長達18.59個百分點,創五年來新高。據年報查閱,2014-2018年這一增長分別為:-17.71%、10.76%、3.12%、-18.39%、3.72%。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除房地產收入外,萬科物業管理、其它業務的營收貢獻一直低於5%,萬科商業對集團整體收入的貢獻更顯微弱。2019年,情況依然未有改變,其房地產及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526.5億元,集團近96%業績完全依賴於房地產,其它業務對總營收的貢獻佔比僅有0.6%。
製圖:鳳凰網奇點商業
值得欣喜的是,萬科物業成為集團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
報告期內,萬科物業表現優秀,實現營業收入127.0億元,同比增長29.7%,佔總營業收入的3.5%,真正成為國內首家破百億的物業公司。截至報告期末,萬科物業累計籤約面積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6.1%,其中已接管合同面積4.5億平方米,為未來儲備1.9億平方米。
儘管業績增長強勁,但萬科物業的上市似乎還未到成熟階段,鬱亮在2019年業績推介會上再次明確表示:萬科物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上市計劃。「需要等到人們把萬科物業當做『城市服務商』時,我們才會考慮讓它上市。」合適的時機,或許是鬱亮之前所說:不到千億不上市。
長租業務方面,去年萬科泊寓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先是長租公寓總經理薛峰離職,其後萬科在深圳做長租公寓的「萬村計劃」也被叫停。萬科在年報中表示,通過提升城中村內的長租公寓改造和開業效率,期內城中村內的長租公寓新增開業3.5萬間。2019 年,萬科租賃住宅業務新增開業共計5.6萬間,截止報告期末,累計開業11萬間。
物流倉儲方面,2019 年萬緯物流新獲取項目21個,合計可租賃物業的建築面積約為191萬平方米。截至報告期末,萬緯物流進駐44個城市,獲取138個項目。
冰雪業務方面,萬科冰雪業務目前在營吉林松花湖、北京石京龍、北京西山滑雪場三個項目,累計接待滑雪遊客39萬人次。
疫情影響下
預計現金流減少500億
受疫情影響,現金流成為各企業普遍關注的話題,而地產業更是對現金流極度依賴的行業之一。
在萬科2019年業績推介會上,祝九勝也談到,受疫情影響,客戶交付延緩、銷售回款下降、防疫成本增加,對未來1-2年將產生遠期結算壓力,預計有500億現金流入的減少。
據悉,疫情期間,萬科公益基金會向武漢緊急捐贈1億元;與此同時,萬科商業板塊對部分旗下商場租戶減免租金,涉及印力在營的86個商場,超10000家商戶;長租公寓方面,萬科也推出了遲交或減免租金等舉措,以上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萬科的營運壓力。
年報顯示,萬科2019全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淨流入456.9億元,截至報告期末,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661.9億元,這與2018年末的1884.2億元現金相比,減少約223億元。
年內,萬科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56.87億元,同比增加35.9%;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仍未歸正,為-286.27億元,但相較2018年末的-673.64億元已回升57.5%。籌資活動方面,現金流由正轉負,除地產融資收緊外,還與萬科大量償還債務有關。
2019年,萬科有息負債合計2578.5億元,較2018年底減少33.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達938.9億元。據悉,有息負債以中長期負債為主,佔總資產的14.9%,這也是過去6年多時間裡首次降低負債。
截至2019年底,萬科淨負債率為33.9%,相比2018年末30.9%增加3個百分點,仍維持在行業較低水平。
眼下,房企對現金的渴望已付諸行動。利用年初的融資窗口期,多家房企境內外集中發債,僅在2020年首周,12家房企融資金額就已超180億元。除緩解當下的現金流緊張壓力外,更多人也在為下半年到期債,以及恢復生產後的需求反彈做長遠打算。
今年2月25日,萬科也獲準公開發行不超過90億元公司債券,其中25億元募集工作已於3月16日結束。
在萬科2019業績推介會上,鬱亮對未來談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變化」,雖然商業地產從不缺少變化,但黑天鵝的突然爆發更加劇了行業革新。正如鬱亮所說,企業始終處於不斷變化的場景之中,未來要堅持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東西,尋求危機中可能的機會,才能讓自己健康地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2020年,萬科商業如何在變量中尋求未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