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開 的 第 一 件 事 情 就 是 星 標 小 北 公 眾 號
你 的 努 力
光 芒 萬 丈
▼
每晚9點零9分| 與你說晚安
北京的秋天來的很快,最近也趕上了畢業季和換工作,正好也在後臺收到一個大學剛畢業沒多久的女孩的留言。
她說自己才剛到北京,和另一個女孩一起合租了房子,兩個人性格很合得來,又都在北京拼搏。
許多心酸都有了共鳴,慢慢就變得很親密熟絡。
一天晚上,室友開口向她借錢,說自己的家人生病了,急需用錢做手術。她安慰了她一個晚上,還把自己攢的幾個月的工資都借給了室友。
可室友離開一個星期後,就再也聯繫不上了,後來實在找不到人才醒悟——自己被騙了。
她正處於崩潰的邊緣,想告訴父母自己被騙了錢,卻在電話接通那一刻,忍住哭聲說了句:「我挺好的。」
隨後關心幾句就迅速掛了電話,淚水噴湧而出。
不知道為什麼,在後臺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心頭一酸。
小時候我們會因為得不到一塊糖就在父母面前哭鬧,而現在的我們,只能躲著藏著,自己心裡的那些苦,誰都不說。
我們逼著自己變得足夠強大,無堅不摧,好像只有這樣,才能真的在這座城市好好生存下去。
抖音有個博主叫史別別,最近她拍的《北漂生存圖鑑》,讓我印象深刻。
她拍閃送員的一天,拍房產中介的汗水,也拍北京火車站夜晚無數躺在地上睡覺的瘦弱的人……
可讓我最為觸動的視頻卻是她自己的故事。
她在北京搬了許多次家,也換了好幾份工作,2017年開始嘗試拍抖音,短視頻。
自學剪輯錄音,每一則60秒的視頻背後是她改過無數次的文案,錄過幾十遍的音,大風裡三腳架倒了,手機摔碎了,也只是安慰自己一句,碎碎平安。
不知多少個不眠不休的夜晚,與寒風中背著三腳架奔走的堅持,才換來如今的百萬粉絲。
她在視頻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城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是啊,這裡的每個人,都曾懷揣著浩大的夢想奔赴這個繁華的首都,在一次次受挫中無數次想放棄,可他們也在這無數次磨礪中,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
這裡是北京,這裡從來不缺少努力的人。
認識一個主編,畢業後她沒有留在當地縣城,選擇了北漂,看似艱辛無比的路,可母親並沒有給她生活費,她沒有退路。
她還有個弟弟,母親重男輕女,從小對她就不好,肆意打罵,有時甚至無緣無故就拳打腳踢。
父親對她很好,可惜卻去世得早。剛到北京租房子押一付三,她交不起租金,坐在天橋哭過,想到母親對弟弟的呵護與寵愛,她也痛苦不堪過。
可天一亮,還是得振作起來,自己熬過去。
剛到北京時一個月工資3500,卻接到母親的電話找她要錢。弟弟不爭氣,欠了不少外債,只能靠她去填補。
幾年前她創建了公眾號,寫了無數獨立而閃閃發光的女性,也寫她自己。
公眾號火了,生活逐漸有了希望,可另一邊卻是更加無休止的索取。
她把自己形容成朝陽區樊勝美,把自己當作填補家庭卻得不到愛的蘇明玉。
我卻覺得她誰都不像,她比她們還要堅強。
她沒有像樊勝美一樣試圖依靠任何人,她也沒有蘇明玉那麼有錢,她空有的,只是自己支撐下去的信念。
她在北漂的海洋裡漂成一座孤島,如今卻枝繁葉茂,高樓矗立,她一個人活成了一座城。
想起陳粒的《歷歷萬鄉》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少年不懼歲月長。
大城市是慷慨的,它給了追夢少年們無限的人生可能,讓他們足以在這裡揚帆起航,追逐心中的渴望與熱愛。
恰如一個北漂黨所說,有時候選擇了北上廣就意味著選擇了一張床,5平米的一個次臥,一進房間只能選擇上床。
可你知道嗎?當你走出房間的那一刻,擁有的便是整座城。
人生就是一個江湖,浮浮沉沉,總有人在策馬奔騰,揚帆遠航,你永遠不是一個人在追夢。
我知道,有許多人在深夜輾轉反側、痛苦流淚,想到明天的煎熬,便又一次陷入絕望和迷茫中。
可我也相信,你們天一亮就又會精神煥發,努力去面對生活。
你看,我們絕望過,痛哭流涕過,卻也渴望過,全情投入過。
人生海海,我們既然來了,就不要怕孤獨與艱辛,始終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