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江蘇碾壓廣東奪首席,河南引領中西部地區

2020-12-15 莫守說旅遊

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江蘇碾壓廣東奪首席,河南引領中西部地區,我經常不能只論GDP英雄,但只論GDP排行榜評論城市發展怎麼樣,確實有偏頗, 華盛頓城市排名不僅以經濟實力為重要參考指標,科學教育文衛等城市功能也納入了審查評價,比較客觀公正地反映了城市的發展力量,可以說比較值得公眾信服。

回顧一下,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山東排名15個,江蘇排名13個,廣東排名10個,可以說是最大的贏家, 單看這三個省,誰的實力更優呢? 為了客觀公正合理,需要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到綜合評價。

首先來看看城市排行榜的數量, 山東省除日照外,其他15個地市都上榜了, 江蘇意外地有13個地市全部上榜, 廣東經濟實力一流,但21個城市共計10個上榜,上榜率才接近50%,在城市發展平衡方面已經不佔優勢,綜合來說是江蘇第一、山東第二、廣東第三,再從三個省上榜的城市綜合實力來看,江蘇省前20名中有蘇州、南京、無錫,佔3席,前50名中佔7席, 廣東在前20名中有廣州、深圳和佛山,佔3席,前50名中佔5席, 山東省在前20人中有青島和濟南,佔2席, 綜合來看,江蘇省實力最牛,廣東省其次是山東省第三位。

前三強沒有爭議,後來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和福建省之間的比較仍在繼續, 考慮到城市排名數,浙江有杭州、寧波等8個等級以上的城市上榜,河南有鄭州、洛陽等6個等級以上的城市上榜,河北有石家莊、唐山等6個等級以上的城市,福建有福州、廈門、泉州、福建 總的來說,浙江省確實是最強的,名列第四, 其次是河北,城市數量和城市實力比較強,排在第五位, 接著是福建,民間經濟比較發達,城市排名也是第六, 河南省上位城市的數量也不少,但城市實力弱,綜合排名必須排在第七位,接下來看,湖南和湖北比賽了, 湖南省長沙、株洲、嶽陽和常德4市進入排行榜, 湖北省武漢、宜昌和襄陽三市進入排行榜, 城市的數量,湖南省暫時領先, 看看上榜的城市實力,湖北明顯略勝一籌,所以算起來整個湖北更好。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你是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個美麗的地方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國2019年GDP總量近百萬億 各省市排名廣東位居第一
    今年中國的增速依然保持在6%的速度,總量方面依然東部沿海地區有一定優勢,而增速方面已經趨向於中西部地區。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更加全面、更加均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各省市的發展情況!隨著國家第四次經濟普查的調整,各地的數據也相應產生了變化。北方地區,很多省市都有相應的下調,比如山東、吉林、天津等,這也導致了2019年的GDP總量有所影響。
  •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落幕:東部代表隊領先,中西部地區進步明顯
    12月14日上午,大賽組委會舉行了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本屆大賽取得的成果和承辦首屆全國技能大賽的經驗和收穫。珠寶加工項目比賽現場東部地區領先,中西部地區追趕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有關行業組成的36支代表團參賽。
  • 香港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相當於內地一線城市合理嗎,你認為呢?
    事實上,香港作為中國一個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高層建築多,人口密度高,香港因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但香港整體的GDP並不能與內地很多城市相比,但人均GDP卻極高,香港有錢的人很多,當然有錢的人很有錢,香港深水埗也有特別辛苦的人。
  • 內蒙古最傷心的城市,實力遠超呼市,卻淪為四線城市,被包頭碾壓
    也可以說,鄂爾多斯的實力遠超呼和浩特、超過包頭。但在中國城市等級排名中,包頭和呼市都被列為三線城市,而鄂爾多斯卻淪為四線城市。要說呼市的等級比鄂爾多斯高,那肯定可以接受。畢竟呼市是自治區首府,其城市樞紐性、未來可塑性均較強。但包頭的排名在鄂爾多斯前,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而包頭碾壓鄂爾多斯已成事實,鄂爾多斯只能分析失敗的原因。因此,我們說鄂爾多斯為內蒙古最傷心的城市,一點也不為過。
  • 河南「拍了拍」江蘇:「硬核」實力是怎樣煉成的?
    (原標題:長三角創新觀察丨河南「拍了拍」江蘇:「硬核」實力是怎樣煉成的?)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欒姍 柯楊/文 欒姍 陳晨/圖江蘇有一個響噹噹的標籤——中國工業和製造業的脊梁。製造業規模全國第一,超過20%的高新技術產品來自於「江蘇製造」;實體經濟佔全省GDP的80%、全國的1/8、全球的3%…… 江蘇經濟體量多年穩居長三角第一、全國第二。
  • 為何我國第一經濟強省廣東開通地鐵的城市還沒有江蘇多?
    綜合對比上述指標,個人覺得廣東的地鐵建設水平並不差,甚至可以說領先全國,題主所說的落後於江蘇,在我看來,應該指的是開通或正在修建地鐵的城市數量。目前廣東僅有三座城市開通了地鐵,而江蘇有四座,另外徐州的地鐵進展也很迅速,有望短期內開通。
  • 山東省7座城市入圍全國三線城市榜單,濰坊排名第1
    說起山東,很多人會想到「大蔥」,都知道這一地區的人性格豪爽。其實,山東除了人豪爽、愛吃大蔥之外,還是全國一流經濟實力強省。截止2019年,山東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67.5億元,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位居全國第三位。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武漢「一城獨大」?武漢是湖北省省會,不僅是中國的地理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及綜合交通樞紐,還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
  • 全國工業百強縣:包郵區有多猛?東西差距有多大?
    2019年,全國經濟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10%的GDP。目前,已有33個縣域邁入千億GDP俱樂部。強縣崛起背後,工業作為主引擎的帶動作用不容忽視。數據顯示,無論規上工業增加值還是第二產業增加值及增速,經濟百強縣都遠遠超過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等發達省份平均水平。那麼,具體到工業經濟,全國上千縣域孰強孰弱?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 @河南人,全國縣市百強發布,快看有你家鄉嗎?
    中國百強縣(市)全稱為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競爭力百強縣(市),是對中國縣級行政區域以縣份、縣級市與旗為主,包括部分市轄區的經濟綜合實力評價。這是縣域經濟研究最為權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為衡量區域經濟的重要參考。
  • 中國100強縣排名「出鍋」:前10被江蘇浙江瓜分,有你家就享福了
    總的來說,我們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城市集中在西部地區。因此,我們今天介紹的中國百強縣,東部地區佔了自然的大部分,東部地區發展最好的兩個省,分別是江蘇和浙江。因此,前100名的10名基本上被江蘇省和浙江省瓜分了。中國100強縣排名「出鍋」:前10被江蘇浙江瓜分,有你家就享福了!
  • 中西部GDP10強城市8城為省會,副中心城市多在區域30強之列
    如果回顧2019年的全年GDP總量,以上三市均已超過了1.6萬億元,與後面二三梯隊城市拉開了至少5000億元左右的體量。在一般的中國城市等級劃分標準中,這差不多正好是拉開了一個級別的差距。而從同期全國的城市排名中也可以得到相應體現,重慶、成都、武漢是目前中西部地區唯三進入全國GDP十強的城市。
  • 長三角創新觀察丨河南「拍了拍」江蘇:「硬核」實力是怎樣煉成的?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欒姍 柯楊/文 欒姍 陳晨/圖  江蘇有一個響噹噹的標籤——中國工業和製造業的脊梁。  製造業規模全國第一,超過20%的高新技術產品來自於「江蘇製造」;實體經濟佔全省GDP的80%、全國的1/8、全球的3%…… 江蘇經濟體量多年穩居長三角第一、全國第二。
  • 中國高鐵裡程排名,都是經濟大省,這個省躍居第一!
    比如說到交通便利的地區,很多人肯定會認為廣東、江蘇、山東是經濟大省,但事實並非如此。近年來,中國高鐵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所以中國高鐵只和自己競爭,所以有中國各省高鐵裡程排名。廣東在全國34個省市中排名第一,無可厚非,經濟實力雄厚的廣東,交通自然強大,裡程2095公裡,廣東開通的主要線路有京廣高鐵、南廣高鐵、貴廣高鐵、沿海鐵路、廈深高鐵,都是國家級重量級,第二位很多人以為是江蘇或者山東這樣的經濟大省,其實不是這樣,第二名位於東北的遼寧省。
  • 曾在廣東、江蘇到處可見的河南人,為什麼逐年減少了?看完明白了
    導讀:曾在廣東、江蘇到處可見的河南人,為什麼逐年減少了?看完明白了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這兩個省份都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強省,而且經濟實力也都十分的強大,在這兩個省份之內,各行各業也都算是蓬勃發展,基本上可以說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了,而由於這兩個省份非常的富裕,早些年就有很多小夥伴們來到這個省份打工,在這麼多的小夥伴們當中,尤其是以河南人居多。
  • 東南沿海體量大 中西部消費增速快
    收入支出相匹配  消費理念更新潮  今年上半年,各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排名與去年基本相同,消費支出金額較去年普遍上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前9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廣東、江蘇、福建、遼寧、湖北,與去年上半年保持一致。但9省市人均消費支出較去年都有所增加。
  • 2020全國「百強縣」名單出爐!晉江排名第5,福建佔7席
    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競爭力研究中心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20年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福建多個地區上榜,收穫頗豐。福建作為東南沿海省份,經濟發展水平一直位於全國前列。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95億,排名全國第八;人均GDP為107139元,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五。在福建省各設區市中,泉州和福州的GDP引領全省,今年有望成為萬億GDP城市。福建省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廈門,為142739元,福州、泉州、龍巖、三明的人均GDP同樣突破10萬元大關。
  • 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最強?
    我國一共有7大地區,分別是華中、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西北、東北。每個地區都包括了幾個省區,每個地區的人口、經濟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有的地區人口不夠多,經濟也不夠發達。那麼,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最強?
  • 綜合實力強勁,排名全國高校39名,卻不是211、985
    今天我們說的這所大學名字很大,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想問「211工程」,可惜這所大學不是211,實力很好。這所大學是江蘇大學,以省名命名的大學都是「211」和「985」的工科大學,可惜江蘇大學不是這樣。江蘇省的高考別說有多難了,那簡直就是小升初難,中考難,高考更難,高考難的地區不僅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漢南省、安徽省等幾個地區的高考程度也比較難,但是,基本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口基數大和本省比較好的大學數量少,但是,江蘇省不同。
  •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廣東居首位,長三角前十佔4席
    全國各地由於資源稟賦、功能定位等因素的不同,在創新能力上也逐漸產生差異,並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形成多極引擎。近日出版的《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從區域創新綜合指標來看,我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安徽、陝西和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