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耶穌受洗節,也是基督徒領洗的預象,開始了生命新的一頁。借著耶穌受洗,天主將自己顯示給世人,因為天主是愛,天主創造了人類和世界,所以,人應以愛還愛,遵守他的誡命。
耶穌派遣了自己的獨生子來到世上,耶穌是天主子,卻接受悔改的洗禮,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實這就是救贖奧跡的核心。他不單取了人的外貌與形態,更深入人性的最深處,親身承擔人在罪惡中的境況。當耶穌接受若翰的水洗,聖神藉鴿子的形象降下,證明耶穌是以聖神給世人授洗的那一位;聖父借聲音顯現,證明基督是他的唯一愛子。
「天裂開了」,聖神降臨到耶穌身上,並為他作證,天父也親自介紹耶穌崇高的地位:天父獨一無二的愛子,也就是上主「受苦的僕人」。於是,通過他,天人溝通的渠道得建立起來。 接著是為耶穌作證的聖神,引領耶穌到曠野,面對魔鬼的引誘,而且戰勝它。當洗者入獄後,曠野之聲止息,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天上的呼聲,在地上傳揚福音。
「若翰給他解鞋帶也不配」,解鞋帶是奴僕的工作,表明洗者在救恩史中的角色,與耶穌比較起來,他連作奴僕也不配,而他以水授洗的工作,自然也不能與耶穌因聖神施洗的工作相比。
他要成為他們中的一位,住在他們的家中,與他們同吃喝,與他們接觸。他與人們是頭與身體的關係,作為頭,他要拯救自己的身體,他要以言語、以洗禮來聖化這身體,甚至不惜捨棄自己。既與人們成為一體,他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在這群體中,他要負起統帥及元首的責任,代表著人們接近天主,代表著人們向天主祭獻;同時,他也如僕人一樣服務。
能享有與耶穌一體關係的人,是那些有悔意而接受洗禮的人。接受若翰的洗禮,是出於耶穌的主動,為達到結成一體的目的,縱然要委身接受奴僕之洗,也不構成障礙。這障礙的衝破,最基本是有賴耶穌對人的愛。借著接受若翰的洗禮,耶穌不單建立了與人的關係,也肯定了洗者的工作:洗者比先知更偉大。同時,耶穌也肯定了所有先知的工作,因耶穌的來臨,先知們的工作圓滿完成,先知時代也宣告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一個耶穌及人民結成一體的時代,新盟約的時代。
「天開了」這意味著先知所渴求的:天主破天降下,拯救以色列民。隨著天的打開,天主的奧秘被揭露,恩賜降來,聖神降臨於耶穌身上,也有天父的聲音,使人認識耶穌。「有聲音從天上說」聲音的來源是天上,即天主的奧跡,發聲音是天主聖父,他要將聖子耶穌介紹給其他人,使他們認識耶穌。這介紹是直接的宣告,不經天使或先知作中間人,表明這是新約的時代,超越先知的世代。從此,因聖言的降生,上天打破沉默,天上的訊息要播滿地上。
天上的聲音說:「你是我鍾愛之子。」而並不說「你成為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而並不說:「我開始感到喜悅。」天主對其愛子說:「我因你而喜悅!」在這句話中隱藏著福音的全部內容。整部福音述說耶穌的公開生活,亦即他在聖神內所完成的整個救贖工程,包含祂的苦難與死亡。
耶穌在接受若翰洗禮時,得到了天主給他的默西亞的派遣,同時他也開始實現這個使命。而在這個時刻,天主便已預先看見「子」完全地順服,直到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因此得到天父愛的讚許:「我因你而喜悅!」,使讀者在耶穌受洗的事件中與他第一次相遇,這是不容懷疑的歷史事件,講述耶穌的默西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