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弱群合併後如何留備用王?看完收穫很大!

2020-12-17 騰訊網

問:中蜂弱群合併後,如何保存備用王?

在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不管經驗是否豐富,蜂場當中都會存在有強弱不同的蜂群,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只不過老師傅和新手相比,在蜂群群勢的調整上更為合理,強群和弱群之間的比例相差不是很大。

對於養殖場中過弱的蜂群,蜂友們一般為了將它的群勢調整到最佳,會採取兩個弱群合併成一個強群的方式或補充蟲卵脾的方式來幫助它復壯。

那麼如果把兩群中蜂弱群合併後,淘汰下來的另一隻蜂王如果想保留下來,採用什麼辦法比較好呢?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單單從保存蜂王上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王籠把蜂王囚禁起來,儲存在蜂群當中,用於暫時的儲備;如果有條件的,也可以將它投入到未使用的交尾群當中存儲保留;另外,在合併的時候也可以保留下來一框蜂左右的蜜蜂,然後用於後備王的存儲使用。

這幾種方法不管使用哪一種,都可以達到暫時存儲的目的,可以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是很多的。

不過在合併保留蜂王之前,我個人認為不應該盲目進行,因為目前已經進入五月份,南方地區的蜜蜂已經進入了流蜜期過後的蜂群恢復期,而北方地區也進入了蜜蜂的快速繁殖期。此時如果是一個正常發展的蜂群,不管在南方還是在北方經過前期的調整,群勢都不會很弱。

那麼目前題主的蜂場出現了一些弱群,勢必會有一定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單純的合併確實能在短期之內組建一個中等群勢或強壯的蜂群。但如果我們不能把造成弱群出現的原因找出來,新組建後的蜂群,後期可能還會造成群勢繼續下降,再次變成弱群。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造成弱群出現的原因查找出來後,再決定是否有保存蜂王的必要。否則,弱群的蜂王保留下來,後期使用後很有可能對新群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造成弱群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弱群出現的第一種情況,蜂群中的蜂王年老體弱,繁殖能力下降導致群勢變弱

蜂王的壽命一般會達到4~5年,但是在出房後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為產卵的黃金階段,隨著後期蜂齡變長,產卵量也會逐步下降,慢慢的失去使用價值。如果我們沒有在蜂群進入老齡化前及時更換蜂王,那麼隨著蜂王產卵數量的變少,後期蜂群的群勢也會變得越來越弱,已經無法保證繁殖出強壯的蜂群來採集蜂產品。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導致的蜂群群勢變弱,我們要及時對蜂場中養殖時間超過1~2年的蜂王進行更換,保障蜂場中全部是產卵強盛階段的壯齡王繁殖,這樣能從根本上解決,因為蜂王年齡老化而造成的弱群發生。

如果題主是因為這種情況造成的蜂群群勢過弱,在對蜂群合併後,空閒下來的老王,是沒有保留下來用作備用王使用的必要的,因為這種老王在投入到其它蜂群當中繁殖後,產卵能力也不會恢復,只能繼續下降導致新群繁殖能力差,而無法培育出強群,所以在我們合併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它直接淘汰掉,及時培育新王用於後期的儲備。

弱群出現的第二種原因,蜂群中的蜂王或蜜蜂患上了某種疾病,導致蜂群群勢不斷下降

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在更換新品種蜂王、購買新群擴大養殖場規模或購買回被汙染後的蜂糧飼餵蜜蜂后,都有可能將病蜂或病毒一同帶回來,這會導致自家本來非常健康的蜂群大面積染病(或部分)。染病後的蜂群,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群勢也會快速下降,慢慢變成弱群。

如果是因為這種原因造成的弱群發生,我們把它和其它的蜂群合併,會直接導致其它的健康蜂群染病,帶來更大的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我們合併蜂群之前,一定要查找出導致蜂群變弱的具體原因,然後再決定是否合併後繼續繁殖。

對於這種發病後造成的弱群,後期即使我們使用藥物通過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也不要輕易的將它合入到其它健康蜂群,可以從一些強群中提取一部分子脾來補充,讓它逐步恢復群勢。要是已經合併了,那麼對於這種蜂群替換下來的蜂王,也是沒有繼續保留必要的,必須及時淘汰掉以免造成其它蜂群損失。

導致蜂群過弱的第三種原因,發生了自然分蜂的情況

自然分蜂在我們養蜂的蜜過程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特別是在進入快速繁殖期後,如果我們檢查間隔的時間較長或檢查時過於大意,導致自然王臺沒有清除乾淨,在新王出房時,老王就會帶領蜂群中一半左右的蜜蜂逃離,造成本來非常強壯的一個蜂群,瞬間變成中等群或弱群。

對於這種況造成的蜂群過弱,我們可以根據蜂群中的子脾和蟲卵脾的數量,來決定是否有合併的必要。發生自然分蜂前群勢如果非常的強壯,那麼所留的子脾和蟲脾也會比較充足,在後期出房後會很快壯大群勢,所以我們不必急於合併。

當然,如果大流蜜期距離較近, 我們也可以通過合併的方式提前組織採集群,然後保留一部分蜜蜂和蜂王繼續繁殖,為下一個蜜期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

導致蜂群過弱的第四種情況,春繁時蜜蜂的數量過少,蜜蜂繁殖速度慢

目前的5月份,北方雖然已經進入了蜜蜂的快速繁殖期,但如果我們春繁時起繁蜜蜂的數量比較少,在經歷過新老蜂更替後,短期內的群勢也很難快速復壯。

特別是那些單脾起繁的蜂群,本身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就少,更新換代後能夠參與到春繁當中的蜜蜂數量會更少。蜂群中蜜蜂的數量少,即使是一個處於產卵黃金期的蜂王,也無法大面積產卵繁殖,所以此時出現弱群也不足為奇。

對於這種情況產生的弱群,如果我們想要把它合併後養殖,可以在兩個蜂王當中,選擇一個產卵能力強,年輕健壯的蜂王作為繁殖使用,替換下來的另一隻健壯蜂王,可以按照以上提供的幾種方法暫存保留。

能夠導致蜂群衰弱的原因還有很多,當然。不管是哪種原因,我們合併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原因。對於那些病弱老王一定要及時淘汰,千萬不能繼續保留,否則可能會對未來的新群造成很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養蜂人合併蜂群後,多出來的蜂王是如何處理的?2種處理方式
    關於中蜂弱群合併後如何留備用王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留備用王與我們合併蜂群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留備用蜂王是我們蜜蜂養殖中一個常規的工作,一般大型的蜜蜂養殖場為了避免意外出現蜂群失王,都會備用一些蜂王的,而合併蜂群看起來會多出一隻蜂王,但實際上備用這種蜂王的意義並不大,但是也是可以進行備用的
  • 中蜂過冬雄蜂多沒王能過冬嗎?
    在實際養殖中,雄蜂多沒王的越冬蜂群是難免會遇到的,這樣的蜂群能不能順利過冬,就要看蜂群的具體狀況了,比如,蜂群的群勢、儲蜜、蜂齡等。也就是說,如果除了雄蜂多、沒蜂王外,其它情況與正常越冬蜂群一樣樣的,那麼,只要正常蜂群能順利過冬,雄蜂多沒王的蜂群也能過冬。
  • 蜂頭領 格子箱養蜂 人工分蜂及割蜜管理
    幾分鐘後用細鐵絲或薄刀從格子中間拉斷成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端離原位上下加底板和蓋板至新址;下部分保持原箱址不動,蓋上蓋板即可。原理:敲箱或煙霧驅趕時,工蜂上行,蜂王隨行,乘勢中間割取,原址以下部子脾為主,新址上部工蜂與蜜粉脾為主,上部端離後,外勤蜂回原箱位,原址下部有臺,無王並失去大部分易起分熱的幼蜂而不會分蜂。新址上部無外勤蜂,失去分蜂可能。此法快捷方便,操作簡單。
  • 合併蜂群,用空氣清新劑或酒水,哪種方法比較安全可靠?
    合併蜂群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失王群合併到有王群,弱群(有王)合併到強群(有王),弱群(有王)合併到弱群(有王),那麼酒水和空氣清新劑到底用哪個合併蜂群比較安全呢,小夥給大家一一列出具體的合併步驟。弱群(有王)合併到強群(有王)新手建議提前一天把弱群的蜂王抓走(讓蜂群出現失王情緒),老手可以提前幾個小時把弱群的蜂王抓走,弱群合併強群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可以使用空氣清新劑合併
  • 空間比較狹窄無法原地分蜂,可以利用蜜蜂的生物特性進行回蜂分蜂
    ,在原來擺放蜂箱的位置上放一個新的蜂箱,從老蜂箱內抽出一脾蜂,最好是帶王臺的,放進新箱中,此時新箱只有一脾蜂,此時只需等待外出的採集蜂回來即可。此處需注意的是王必須留在新位置的老蜂箱裡面,原位的新蜂箱等待採集蜂回來。
  • 分蜂是養蜂人的基本技能,當無法原地分蜂時,可利用回蜂進行分蜂
    ,在原來擺放蜂箱的位置上放一個新的蜂箱,從老蜂箱內抽出一脾蜂,最好是帶王臺的,放進新箱中,此時新箱只有一脾蜂,此時只需等待外出的採集蜂回來即可。此處需注意的是王必須留在新位置的老蜂箱裡面,原位的新蜂箱等待採集蜂回來。
  • 中蜂養殖,桶養如何進行人工分蜂?這份教程值得新手收藏
    中蜂養殖,桶養如何進行人工分蜂?這份教程值得新手收藏來源:蜂子2020-07-17 09:00就養蜂而言,目前飼養中蜂大多會採用活框養殖,但這並不意味著傳統的桶養中蜂的方式被徹底拋棄。在一些偏遠地區,現在依然有養蜂人在使用這種傳統的方式桶養中蜂。
  • 剛抓回來野蜜蜂三斤多蜂放箱裡太多了怎麼辦?
    一、強群蜜蜂求之不得從野外誘回來的蜂一般就是中華蜂,中華蜂喜好分蜂,一群中蜂一年可分1~2次蜂,每次可分成1-5群。實際上在野外誘到的中華蜂,很少有強群的。養蜂的人都想發展強群蜂,只有強群才能保證蜂蜜產量,弱群蜂很難有經濟效益。尤其那種老式傳統養法,弱想把弱群合併強群是很困難的,那麼抓回的蜜蜂當然越多越好了。
  • 中蜂活框飼養的2個注意事項,中蜂比意蜂更好養,養蜂管理技巧
    養蜂人在飼養中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中蜂土養能夠減少人工管理的精力,同時,土養蜂群有利於中蜂群勢發展,中蜂弱群採用土養的過程中,工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較強,只要外界有充足的蜜源和粉源,弱群在經過流蜜期後的一段時間內,蜂群內哺育出2代新蜂,隨著蜂群群勢壯大,土養蜂箱內空間縮小,蜂群容易出現自然分蜂
  • 只有一箱蜜蜂,在不滅老王的情況下如何介入新王?答案在這裡
    關於弱群蜜蜂能不能囚禁老王介入新王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裡的囚禁老王介入新王是沒有毛病的,但是具體要看我們的老王囚禁以後是放在哪裡,一般來說要麼放在原來的蜂群,要麼放在其他蜂群寄養,很顯然,如果我們放在本蜂群,這是不可以的,如果是寄養在其他蜂群,短時間並沒有問題,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 定地西蜂場如何兼養中蜂
    溫馨提示:邊聽邊看,學習效果就是好! 1970年我開始業餘養中蜂,1980年改養西蜂。退休後小轉地養蜂。2008年4月,將蜂群搬回家定地飼養。
  • 談春繁複壯後的中蜂管理,注意觀察雄蜂脾,做好育王分蜂安排
    蜂場小奶狗養蜂新手容易出現的問題作為剛養蜂的新手,對於中蜂春繁複壯以及育王分蜂都是不知所措的,有其是春繁複壯後的分蜂熱,往往讓新入行的養蜂人手忙腳亂蜂群在春季是一年中發展最快,是容易分蜂遷徙的季節,順應蜂性可增產增收,實現蜂場效益最大化。
  • 蜂群春繁抓三月,培育適齡採集蜂看四月
    其標準,在我地1隻頭年優質產卵王和4框健康足蜂即可組織1個實力較強的單王開繁群,多了是浪費,少了不理想。這裡至關重要的是如何保好溫。具體組織方法,就是在飼料充足的前提下,將超過5框蜂的群抖為4框蜂(當地不少蜂友多用7-8框蜂越冬),或調出1框蜂給其它蜂數稍差的群;3框蜂以下的,要從其它小群中調來補足,或乾脆用幾個不足2框蜂的弱群合為1個4框群開繁。
  • 如何抓好蜂群春繁
    溫馨提示:邊聽邊看,學習效果就是好 1.加強保溫 早春氣候多變,低溫陰雨,不利幼蟲生長,應繼續加強保溫措施,保持巢內中心溫度在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