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賣了3.33元 罰款5000元!西海岸市場監管局查處違法案件曝光

2020-12-18 閃電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6日訊 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西海岸新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2020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共辦結食品類案件8件,無藥化類案件,罰沒款共計1萬元。現將上述辦結的案件集中向社會進行曝光。

1、王秀梅經營農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用農產品案:

經抽檢,當事人王秀梅經營氧樂果項目不符合GB2763-2019的番茄,構成經營農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食用農產品的違法行為。鑑於購進抽檢樣品時,當事人履行了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批次番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依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免於行政處罰。

2、黃島區渝莊映山紅重慶老火鍋店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雞蛋案:

當事人黃島區渝莊映山紅重慶老火鍋店採購氧氟沙星不符合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的雞蛋,當事人的行為構成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本案中當事人能夠如實提供出供貨商資質證明、檢驗合格報告和進貨票據,對涉案的食品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能夠證明其不知道所採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免於行政處罰。

3、黃島區綠洲泰園蔬菜配送中心銷售農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韭菜案:

當事人黃島區綠洲泰園蔬菜配送中心銷售腐黴利不符合 GB 2763-2019標準的韭菜,當事人的行為構成銷售農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的違法行為。鑑於本案中當事人能夠如實提供出供貨農戶的身份證複印件、進貨單據和商城農貿市場的食用農產品檢測結果公示表,對涉案的食用農產品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能夠證明其不知道所採購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根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免於行政處罰。

4、青島維客膠南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銷售使用國家禁止的獸藥的食用農產品鯉魚案:

當事人青島維客膠南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經營孔雀石綠不符合農業農村部公告第 250號《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要求的鯉魚,當事人的行為構成銷售使用國家禁止的獸藥的食用農產品的違法行為。鑑於本案中當事人能夠如實提供出供貨商資質證明、產品合格證明和進貨票據,對涉案的食品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能夠證明其不知道所採購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根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免於行政處罰。

5、黃島區大場於記蛋糕房(於文鳳)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當事人黃島區大場於記蛋糕房(於文鳳)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吐司,當事人的行為構成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應予以行政處罰。但是該單位能如實說明進貨來源,履行了法律規定的進貨查驗義務,且在調查過程中積極配合調查,並能如實提供證據等有關資料充分證明不知道所採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和《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試行)》第十條第(五)項的規定,對當事人免於行政處罰。

6、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兩河路社區直銷店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案:

當事人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兩河路社區直銷店對在未查驗食品檢驗合格或者其他合格證明的情況下將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毛桃上架銷售,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構成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和經營農藥殘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

1、警告;

2、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7.4元;

3、罰款人民幣5000元的行政處罰。

7、黃島區張俊珍糧油店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鮮雞蛋案:

當事人黃島區張俊珍糧油店銷售含有恩諾沙星的鮮雞蛋,當事人的行為構成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應予以行政處罰。鑑於當事人能提供供貨商資質、進貨票據和雞蛋的檢測報告,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有證據證明不知道所銷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根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對當事人免於行政處罰。

8、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六合社區一號直銷店經營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豇豆案:

當事人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六合社區一號直銷店銷售的豇豆經抽檢,滅蠅胺項目不符合GB2763-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當事人的行為構成經營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用農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對當事人作出:

1、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3.33元;

2、罰款人民幣5000元的行政處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相關焦點

  • 山東再曝光3起價格違法案件 煙臺大潤發被頂格處罰5000元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日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今天曝光第二十一批價格違法案件,3起案件均為舉報查處,其中,煙臺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北極甜蝦和珍漁坊對蝦時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被頂格處罰5000元。2月14日,濰坊安丘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安丘市韓梅綜合商店進行檢查,發現該店在銷售蔬菜過程中未明碼標價,涉嫌構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安丘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店按頂格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 甘肅省市場監管局通報第四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2月9日,根據各地案件查辦情況,省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第四批10件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的典型案件。案例一1月29日,慶陽市西峰區市場監管局對西峰區唐向有文體百貨批發部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將原價100元/包的一次性口罩價格抬高至200元/包銷售。
  • 堅決落實「四個最嚴」全力守護食藥安全——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場...
    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新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2020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場監管局共辦結食品類案件8件,無藥化類案件,罰沒款共計1萬元。
  • 青島曝光「問題口罩」典型案件,便利店賣假冒3M口罩被查
    1月21日以來,青島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調查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哄抬價格等違法案件68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2件。2月2日,對一批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違法典型案件予以曝光。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銷售假冒「3M」口罩案2月1日,根據群眾舉報,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到青島某公司進行執法調查。經查,供貨商李某於1月24日、1月28日分兩批供貨給該公司「3M」標識口罩2萬餘只,初步查明涉嫌假冒「3M」註冊商標。
  •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曝光銷售「三無」口罩等十起典型違法案件
    1月31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在官網上發布了防控疫情期間重慶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典型違法案件。據悉,重慶市場監管局認真落實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當地黨委、政府和市局的領導、指導下,各區縣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快查快處了一批違法案件,全力穩定和規範市場秩序。
  • 3M口罩每個賣40元 陝西曝光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曝光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西部網訊(記者 張棋 通訊員 辛軒)2月1日,記者從陝西省巿場監管局了解到,自疫情發生以來,陝西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了對轄區內醫療防控物資和民生重要商品的價格監督檢查,從嚴從快查處價格違法行為,近日,省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了十起涉嫌哄抬價格、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典型案件。
  • 山東再曝光3起價格違法案件 煙臺大潤發部分商品未明碼標價被頂格...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今天曝光第二十一批價格違法案件,3起案件均為舉報查處,其中,煙臺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北極甜蝦和珍漁坊對蝦時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被頂格處罰5000元。2月14日,濰坊安丘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安丘市韓梅綜合商店進行檢查,發現該店在銷售蔬菜過程中未明碼標價,涉嫌構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安丘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店按頂格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 一隻口罩賣128元 這些哄抬口罩價格典型案件被曝光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一隻口罩賣128元 這些哄抬口罩價格典型案件被曝光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保障,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堅決維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指導並督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價格監督檢查
  • 5月青島立案查處無證行醫數8件 罰款51000元
    信網6月5日訊 近日,青島市衛生健康委監督執法局發布青島市2020年5月份無證行醫處罰情況一覽表,2020年5月份青島立案查處無證行醫數8件,罰款51000元。 違法事實 查處時間 處理結果 是否責令停止執業活動或取締
  • 一隻口罩賣128元!這些哄抬口罩價格典型案件被曝光
    資料圖:流水線上的防護口罩。經查,當事人以12元/只購進KN95口罩並抬高至128元/只銷售;以進價15.2元/盒購進片仔癀防霧霾口罩(成人1隻裝)並抬高至58-78元/盒銷售。津南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1月27日,津南區市場監管局將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送達當事人,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將當事人哄抬價格涉嫌經濟犯罪有關線索移送公安部門。
  • 河北公布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
    2月3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消費者如發現市場監管領域違法違規問題,請撥打12315投訴舉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從嚴從快查處。魏縣市場監管局立即責令當事人改正,並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八條規定,對該超市擬處以3000元罰款。3.涉縣蕾芳藥房未明碼標價案。
  • 青島李滄市場監管局集中曝光5起食品藥品案件
    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青島市李滄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現將以下案件集中向社會進行曝光。
  • 甘肅公開曝光第四批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典型案件
    2 月 9 日,根據各地案件查辦情況,省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第四批 10 件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的典型案件。案例一1 月 29 日,慶陽市西峰區市場監管局對西峰區唐向有文體百貨批發部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將原價 100 元 / 包的一次性口罩價格抬高至 200 元 / 包銷售。
  • 10隻口罩賣850元!罰!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九起鬨抬口罩價格典型案件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哄抬口罩價格的典型案件。1月23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北京市濟民康泰大藥房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大幅抬高N95型口罩銷售價格的行為進行檢查。
  • 青島市場監管局公布青島索菲亞國際酒店等3起食品安全案件
    摘要:近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公布關於青島索菲亞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添加劑案等3起食品安全違法案件。
  • 昆明一文具店違規銷售口罩獲利四元,市場監管局:擬罰六千元
    2月3日,昆明市市場監管局官網通報七起疫情防控期間藉機哄抬物價、銷售假冒偽劣等違法案件。其中,一家副食經營部因未明碼標價銷售口罩獲利98元,擬被罰4000元;一家文具經營部違規銷售口罩獲利4元,但因未明碼標價、且未經市場監管部門變更登記經營範圍,擬被罰6000元。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查處防疫物資違法案 涉北京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據介紹,全國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排查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存在的隱患,全面整治生產、流通、消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持續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切實維護防疫物資市場秩序。
  • 省市場監管局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涵蓋了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違規野生動物交易、虛假廣告宣傳、無證食品生產、惡意註冊商標、哄抬物價、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市場監管的相關領域,具有較強的典型意義。  據了解,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假冒偽劣和價格違法案件,為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營造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 成都青白江區市場監管局通報9起影響疫情防控的典型案件
    紅星新聞記者今日(11日)獲悉,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成都青白江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從快從嚴從重查處了30件口罩等防疫用品制假售假、不明碼標價、哄抬防疫用品價格等影響疫情防控的違法行為,扣押違法口罩16萬餘只,擬處罰金50餘萬元。
  • 青島市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曝光五起食品案件
    摘要:近日,青島李滄區市場監管局向社會曝光了5起關於食品安全違法案件。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孫開珍)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青島市李滄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現將以下案件集中向社會進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