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發布了2019年12月社融數據,其中M2同比漲幅8.7%,預期增長8.3%,大幅超預期,環比上月增加0.5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4.4%,環比增加0.9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1.14萬億元,同比多增543億元。同期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09%,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0.48個百分點。
我們首先來看M2數據,這個數據又叫廣義貨幣數據,主要用來衡量市場資金的充裕程度,並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參考依據。本次M2超預期,說明市場總體資金寬裕,也就是說我們市場總體是不缺錢的,貨幣政策方向一直也是處於寬鬆狀態,而且將持續下去。同時我們看到M1數據也出現了大幅增長,說明市場資金已經開始從定期長期存蓄狀態進入流通市場,也就是說企業開始把錢拿出來用於恢復投產,老百姓也開始拿錢出來,不管用來做什麼,一定是流通消費的,經濟復甦也近在咫尺,當然這個變化我們在之前公布的PPI和PMI數據變化中已經看到了。
其次是12月的人民幣貸款增加額中的結構性變化,在1.14萬億的增量中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4824億元,環比基本持平而同比改善較為顯著,其中環比多增135億元,同比多增1745億元。這個比較敏感了,因為居民的中長期貸款基本都是用來購房置業的,說明儘管我們的調控持續,但整體還是以穩房價為主的,尤其是上個月的重磅消息中,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和放鬆了城市落戶政策,同時局部城市又開始因城施策變相放鬆房價,從這點來看,政策未變,但總體結構在變化。而我們昨天在對70城的二手房價做解讀時也看到,下跌的城市數量已經從11月35城降低到12月26城,也是受到了這些政策的影響,城市之間房價開始出現差異化,而這種變化將隨著落戶政策和城市吸引力因素持續。整體來看關於房價的調控政策上趨勢是鬆緊適度,跌得快了就松一下,要漲了就收緊一些,政策這東西我們就不做過度解讀了。
再有就是貸款增加額中企業中長期貸款的變化,數據中我們看到12月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3978億元,同比多增逾2000億元,同比增速達10.1%。我們確定一點就是製造業是站在消費鏈頂端的,他們能夠直接感受到市場消費情緒和需求的變化,當他們都開始貸款投入產能的時候,說明市場需求已經開始增加了,這個數據是領先於PPI和PMI的,畢竟只有有了錢才能去購買生產原料,也是我們關注它的核心因素。
最後我們看到銀行間的拆借利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HIBOR利率,較上年同期下跌了0.48個百分點,說明銀行間資金流動性是十分充裕的,這跟當前市場環境相契合,就看怎麼引導到企業手中,所以我們一定要密切關注社融數據中的結構變化。
這一些列的變化都是源於11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PMI收窄,然後是社融結構變化,同期PPI跌幅也開始趨緩,如果一個月不能說明經濟走勢的話,那連續兩個月的數據已經可以充分證明經濟開始轉好,考慮到一季度的一些金融不確定因素,相信二季度市場會有不錯的表現。
總體看貨幣持續寬鬆的因素主要就是物價水平的趨緩,尤其是豬肉價格導致的CPI持續高位上漲,可見政策對相關數據早有預料;再有就是1月份的春節因素,市場資金需求量較大,數據顯示1月15日央行通過MLF+逆回購配套的形式,開展了3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合計向市場釋放4000億元的流動性;而昨天央行又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14天,中標利率為2.65%,也就是說這兩天就放了7000億資金出來。疊加上12月份的降準,短短一個月已經釋放了1.5萬億的資金出來,再次堅定了市場對於經濟釋放的預期。(來源:深石資本)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深石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