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壞的心態和習慣,因為你的出發點是自己,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人有很直觀的例子,比如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裡的某貴婦。
其實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王子、公主」病之類的,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在任何場合都是自己必須當明星,別人都是配角。
這在娛樂圈或許行得通,但在企業圈絕對不行。因為企業的邏輯是集體主義,個人英雄主義是沒有前途的。
但有些老闆仍然是深陷在「自我」的桎梏裡,公司人越多他就越心慌,我就目睹過那種整天懷著「總有刁民想害朕」想法的老闆。
有這種想法的老闆,往往是兩種表現:第一是「欺人」,第二是格局小。
從某種意義上說,越是自我的人就越不夠自信,或者說越是依賴外部資源的人就越自我,比如容貌、金錢、家庭、關係、權勢等等。
自我的另一面就是自私自利,這樣的人在與外界交流的時候就往往表現為自欺欺人。
比如就算所有人都指出他/她的毛病,他/她也只當是別人羨慕嫉妒恨,是見不得他/她好,或者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總之都是別人的錯,他/她永遠是對的。
這種自大、自負、自狂和自欺的心理在生活中頂多是人緣差,可是在工作中,就會形成嚴重的阻礙和破壞,畢竟團隊中誰也不想自己的同事是那種自私自利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一般就會被排擠出去,因為他/她損害了規則。(當然藉助外力以破壞規則為榮的人另說)
而如果這樣的人是老闆、管理者,那就麻煩大了。
既然他/她的出發點是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成功,他/她就會忽悠、欺騙和控制下屬,員工人性中的弱點都是他們操縱、利用的破綻。
這樣的公司有個特點,就是人員流動特別快,畢竟現代社會網絡發達,特別傻的人越來越少了。你可以騙人家一時,但騙不了人家幾年。
另外,我們也可以發現這樣的老闆沒有一個穩定的團隊,因為他不信任別人,也沒有什麼人信任他。因此這樣的老闆和公司在投資人那裡一般都是判死刑,根本不靠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