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遵義市中心城區最大的「地攤」區——「跳蚤市場」,迎來上萬人流量。據了解,這個市場受疫情影響,春節後曾長期關閉。
這個「跳蚤市場」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絲鋼路,從萬裡路遷移而來,每個星期天上午開市,十年未變。前來「趕場」的人,除周邊小區居民,還有坐著公交車穿過半座城而來的市民。50多歲的劉先生,幾乎每個星期天上午都要到市場來轉一下。「這裡的東西便宜,還能找到原先『趕場』的感覺。」他說,「趕場」對於他們這一代人,是抹不去的美好記憶。
今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市場被迫關閉。直到兩周前,市場重開。上午8時許,市場上擺開的攤位,沿著道路兩側,已長達1公裡。
市場內,攤位上售賣的物品,除了城郊農民運來的蔬菜、水果、活雞、活魚,還有茶葉、臘肉、現榨菜油,以及各種草藥和衣帽鞋襪等。此外,還有蔬菜苗、水果苗、花卉苗木等銷售。
在市場口上,一位正在理髮的中年男子說,按遵義市中心城區現在的行情,理髮店裡,理個髮,普遍在25元以上。「在這裡,5塊錢就夠了。」他說,這就是他每月兩次來「跳蚤市場」的理由。
據介紹,這個市場是遵義市中心城區目前唯一的「跳蚤市場」,也是最大的地攤區。市場口,負責衛生監督的工作人員說,重開後,每個周日「趕場」時,都有上萬人進入市場。這個「跳蚤市場」裡的攤位,絕大多數的主人,都是本地失地居民。不過,除極少數外自營,大多都採取租給「趕場」擺攤者的方式獲利。
根據攤位大小、位置,以及所售賣的物品情況,每場租金在20至100元區間。在市場內售賣蒜頭的一位攤販說,因為人氣旺盛,她臨時租用約3米長的攤位,每場收費100元。「有點貴了,好在生意過得去。」她說。
這個「跳蚤市場」的管理方,是遵義市紅花崗區藺家坡社區。「保留它,是考慮到很多人有『趕場』情結,加之所在地有不少失地農民需要謀生。」相關人士說,本著「既要面子,又要肚子」的原則,決定每周在周日開市半天。
【來源:貴州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