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之識香,品香,鑑香

2021-02-23 娜就這麼說吧

PS:這是一篇遲到的香道品鑑課復盤~,沒3的人行動力實在是太差了~雖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21年1月15日,OM數說智慧邀請了汪式沉香世家第三代傳人汪亞誠汪老師在溧陽舉辦了一場香道品鑑公益課,名額有限,而我非常幸運搶到一個名額參加了這次的品香課 ,受益匪淺,今天分享給大家。

汪老師百度上的簡介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開始啦

1.

首先提到香,你會想到什麼?

反正我想到的是這樣的

還有就是這樣的

寺廟裡人山人海的燒香拜佛。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想到的一樣?

提到香,大部分人都是會想到各種宗教,而宗教用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渠道。

2.

很多人不知道,香其實是有四大名香—沉檀龍麝。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

檀香—這個一般去寺廟燒的香都是檀香的多,佛教對檀香更是推崇備至,很多寺廟甚至常被稱作「檀林」。

龍涎香—是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分泌物的乾燥品,極為難得,闢邪最厲害。

麝香—這個大家基本上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比較多,各種宮鬥片都少不了的麝香。

我們這篇文章裡要說的香是四大名香之首的【沉香】。

什麼是沉香:沉香樹(白木香樹)是瑞香科植物,是一種熱帶及亞熱帶常綠喬木。為世界少有的珍貴藥用植物,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簡單來說也就是只有赤道兩側附近的國家才有沉香,其他的地方都不會有。

而沉香樹因各種受傷後,分泌某種修復傷口的物質與外界自然結合,令傷口處木纖維發生質變,轉化為特有的,成分複雜的能抵禦傷口繼續惡化和腐朽的油脂性物質,即為沉香。

3.

瑞香科:主要產於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中南半島,東南亞。大戟科:主要產於臺灣及其周邊刀舞,該樹木產的沉香品質一般,以萃取沉香油和做普通的香料為主。

4.品香

沉香是唯一一款可以入品的香品,其他品質的香暫時做不到這一點。

簡單的了解完沉香的知識,我們就進入了品香的階段了。

品香要用的就是這個品相爐

老師開始帶著我們品香,直接拿出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香給我們品。

老師一邊帶著我們品香一邊繼續給我們介紹香的加工製作。

我們才真正了解為什麼沉香會賣的那麼貴,因為需要太多人的心血在裡面,從剛開始的採香,收香,到清洗,加工,制香,每一步驟都需要幾個人的精力和心血在裡面。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用這用彎刀一點點把沉香修出來,一點點割,挖。

最終成為這樣的沉香

或者是這樣的

亦或者這樣的

5.沉香的功效

黃庭堅曾經寫過《香十德》,被日本香道稱為「香聖經」。

香之十德,指的是

"感格鬼神、清淨心身、能除汙穢、能覺睡眠、靜中成友、塵裡偷閒、多而不厭、寡而為足、久藏不朽、常用無障"。

(這個沉香珠串是老師帶來的珠串裡最貴的一款,98萬,看過即擁有,大家一起欣賞

感格鬼神

香為"聚天地純陽之氣而生者",所以以純陽之性,上而感於天,下而感於地,故有"感格鬼神"之功。香通三界,能感應來自天地之精氣。

感:感應。格:至,來,感通。鬼神:神靈、精氣,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

"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總之,是指天地間聚散的精氣。因為香是聚天地純陽之氣而生的物質,它純善、純美,自然與天地間聚散的純善、純美的精氣(能量)感應道交,因此人們應該明白,當人的心具備純善純美的屬性時,自然也會與天地間純善之精氣感應道交,這也叫感召。就和林則徐的"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同理,"心存不善,好香無益"。

清淨心身

香為聚天地純陽之氣而生者,自然具有清淨心身之功效。清淨,是清潔純淨的意思。也可使人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佛教則賦予清淨更深一層的涵義,即遠離惡行與煩惱。離惡行的過失,斷煩惱的垢染,叫做清淨,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清淨。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裡的境是指心以外的物質環境,包括自己的身。所以,純善的心是決定一切的。

能除汙穢

祛除骯髒的、不潔淨的東西,祛除汙穢,通經開竅,使邪氣不侵,達到保健養生的效果。但如果存心不善,身心沾滿汙垢,恐怕香能除穢的作用便微乎其微。

能覺睡眠

覺,醒也,能讓睡眠到睡醒。導致睡眠不好的原因眾多,但從根本上講,多數是因為一天的勞作,使正陽元氣耗損過多,陰陽不能平衡所致。夜間自然界陰氣旺盛,與人體內陰氣所感,乘虛而入,所以導致神不能安,睡眠質量差。

若有一爐好香,陽氣充盈,既可扶正祛邪,又能培補元陽之氣,則睡眠何以不安?

靜中成友

香又是怡神安性之物,香溢爐暖,嫋嫋五彩之煙,既能愉悅心境,又如良友相伴。但一個心存不善、煩惱障重的人,心是無法清淨的,也就很難體會到在寧靜中與香為友的境界。

塵裡偷閒

在忙碌的世俗中抽出時間,讓身心得到一種安寧。

多而不厭

擁有很多也不生厭,也能滿足。但得量力而行,知足為樂。但也不為其而生貪,不能一味地求其多而不知足。

寡而為足

擁有很少也可滿足,知足者常樂。貪,五毒之首,是一種煩惱障,不以此而生煩惱。"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也是地獄五條根。

久藏不朽

長時間地收存也不會腐爛。

常用無障

因為煩惱能礙聖道,說以為障(障,即煩惱)。所以,幾千年來,好的香品都被視為生活中的妙物,四時常用,家居常備。明代周嘉胄曾有云:霜裡佩黃金者,不貴於枕上黑甜;馬首擁紅塵者,不樂於爐中碧篆。這是從另一個角度對香的評價。

6.篆香

每個人都靜心篆香。

這個是我第一次篆的香,有一節斷了,整體還OK。

整個教室煙霧繚繞,但氣味非常好聞,並不會覺得刺鼻。

7.品香比賽

晚上,老師帶領我們比賽品香,五種香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聞過後可以自己記錄聞香時的感覺,觸覺,味覺,稍後考試。

最終獲得第一名的同學得到老師的這張品香記錄,我答錯了一種香,只對了兩種,所以得了一個六合。

8.

品香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讓氣通透,我們最怕的是身體沒有知覺,身體有知覺才能該睡覺的時候睡覺,該精神的時候精神。

期待更多的人一起加入我們,用香篆香,練習覺察力,提升生命品質。

現在在家沒事還帶著恆一起篆香,帶著孩子一起練習成長。

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

相關焦點

  • 香道品香入門時的香品選擇——線香
    沉香線香 香道品香雲起香堂對於剛剛接觸香道的朋友來說,最好以線香類香品來開始品香,有很多朋友剛開始接觸香道品香就喜歡用原木來空燻,這一點對於剛接觸香道的朋友來說,並不適合。用原木進行空燻品香的成本很高,而且根據香品的品質不同,價格相差的也是非常之大的,普通的水沉香片從幾元一克到十幾元一克到小几十元一克不等,而比較好的越南水沉價格通常都在大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這裡面的差價是非常大的,而且,花了錢能不能品聞到真正的沉香味道還需要看賣家是否有良心了。
  • 日本香道與東方名香「 蘭奢待」
    《源氏物語》裡有個叫空蟬的女子,是書中唯一一個拒絕源氏之愛的人。源氏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只留得她一件單衫聊作紀念,乃有和歌云:「蟬衣一襲餘香在。」《源氏物語》中許多次提到貴族的薰香盛事,女子多擅制香,男子在花晨月夕品香論香,也是評判女子的一項重要判斷標準。彼時香事尚未成「道」。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為主要目的的。中國香傳入日本,初期階段也重視香味。
  • 品香悟道五步驟
    品香也是一樣,先聞其味,聞出香韻層次感後,在香韻中體會其帶給你的感受,從感受中品香悟道。2)品香 品香的韻,好香經得起火燻,香韻悠遠,久久不散。5)香道當自己能和香融為一體時,也就到了悟道的境界。品香悟道,不是一撮而就,是循序漸進,如禪宗,那一刻的頓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不刻意為之,方有為,是通於一而萬事畢。
  • 品香?你準備好了嗎?
    品香本身就是一種閒雅之事,如果心事重重,煩事纏心的話必然享受不到沉香的美意。 所以,品聞沉香前一定要清空心中的一切煩惱,全心全意的投入進去,說不定何時就能靈光一現,豁然開朗,能為不順之事找到一條解決的途徑。
  • 中華香文化之香事千年
    現代醫學臨床研究也表明,沉香用途廣泛,《中國藥典》:沉香在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和皮膚科疾病,包括抗腫瘤、抗風溼病等方面都有顯著療效。當然除了沉香之外,還有很多天然香料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養生治療功效。比如:檀香、木香、丁香,均為辛香溫通,調中止痛之品;而龍涎香、麝香、乳香,都具有開竅活血,宣通臟腑,通經止痛之功。
  • 香道入門——香器具的認識
    再好的香也離不開與之相配的器具。不同的香需要不同的器具,器具的精美,使得很多人對香的痴迷,不僅是痴迷它的味道,還痴迷於那些愛不釋手、精美到值得收藏的器具。       器具是使用香品時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稱為香器(嚴格說來,制香時使用的工具稱為「香器」,用香時的工具稱為「香具」)。
  • 科普 | 常用品香工具
    之前我們說過香道家具,今天來說說品香工具。
  • 香道人生:香道就是生活場,90%的人生煩惱和痛苦,都可以在香道中燃燒掉
    只有從自己狹窄的偏好中走出來,才有可能對世界建立客觀立體的清晰之心。記住:一個人的格局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及行為勾勒出來的,陷阱其實也是自己挖的。第二點:用身心去覺察香、體會香,而不是單只用鼻子和腦袋裡的「概念」去選擇和判斷。尊重每個階段身心對香品的真實感受,細緻覺察當下的身心狀況,過程中讓心慢下來,靜下來,循序漸進地品香氣美、香韻美、香意美、最終品出自心之美,品出自性之真。香品有無好壞之分?必然有。
  • 茶道與香乘
    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鷓鴣天詞,感情沉鬱,風格清新,很耐品讀。我個人特別喜愛酒闌更喜團茶苦, 夢斷偏宜瑞腦香一聯,不僅因為對仗工穩,辭義閒雅,更因為在這兩句詞裡,詞人同時提到了茶品和香品,涉及到茶文化和香文化兩個領域。如同茶文化一樣,中國香文化起源也很久遠,至晚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楚人屈原詩歌中就有大量香草美人的描寫。
  • 雲村品香
    呵呵,秋之妝容在秋色,秋之品韻是秋香。秋之妝容猶如祖廟山巔媽祖巨型雕像的神情,雲淡風輕地眺望浩海雲帆,慈和、恬淡、寧馨。秋之品韻就在山房西園——雲村小築,秋英清麗出塵,秋香多情瀰漫。這是季節之香,如雲似霧,團團陣陣,嫋嫋婷婷,縹縹緲緲,把仲秋之季打扮得芬芳襲人,神韻飄舉。
  • 推薦古風香水/香膏,與蘇東坡有關的「香」
    香,源於自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從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香道,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生活藝術的升華,多流行於古代貴族士大夫及文人階層,通過識香,六根感通、使我們體會人生和感悟生活的一種高品味的修行。
  • 弘益傳香 | 心存小歡喜,收穫小美好
    >何為香 / 香之簡史/名人香事/香之為用二講:識香辨香認識常見香材/香材性味品識/名香簡介/品香知己三講:茶香合和從品香來識茶/具美茶香/品鑑體味/香在茶席上的使用四講:行香入心古法行香/拓燃法儀軌踐修
  • 天地心韻 • 第4期香道課程隆冬開課,誠邀您來京雅聚!
    「聞香識女人」,並不是僅從感官上的簡單辨識,其中的奧秘深遠,是謂「一人香界,才嘆相邂」。 茶——  和敬清寂,茶道之心;一期一會,馨香悠長;去蕪存菁,刪繁就簡,兩忘歸真。以香會友,傳承香道文化「內容」賞:中華文化源流中華文化,一脈相承;香道道香,回味悠長。
  • 聞香識美人
    ▌聞香識女人,品鑑香學之美林青霞的美,不是一種模板,而是一種可以抵禦歲月侵蝕的風格。聞香識美人,對香的研習與品味,是修煉林青霞式美人的不二方式。在香學的世界裡,既有涉及文學、書法、繪畫、哲學的中國文化之厚重,亦有通過名貴香料帶來的對感官品味的極致訓練。儀式感的操作需要的恰恰是每一個動作的慢而從容。
  • 「香道」可以養生嗎?
    香被視為潔淨的東西,香氣被視為浩然正氣。古人的生活中,行走坐臥皆要佩香,書齋、琴室、臥房、客廳等,必要焚薰香料,日常衣物更是要以香料日日燻之,各種香膏、香脂、沐浴用香,也不僅僅是女性的專利,甚至法師們在誦經之前,都要雙手塗抹香粉,除去汙穢,再翻閱經書.古人認為,沒有香的地方是汙穢的。在古代,香可謂滲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長灝說茶の有我茶會 || 香道 の 紫棋手把手教您製作香牌~
    到了中國宋元時期,鬥茶、插花、掛畫與品香並稱為上流社會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大文豪蘇軾和黃庭堅也是香道的愛好者!甚至在《燕居香語》中記有蘇軾、蘇轍兩人的香方。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以不可阻擋之勢回歸到我們的生活。
  • 初靜草堂分享:初入香道之門,不妨從香粉開始
    居靜室中,燃一爐香,就香品畫,畫中山水虛化,觀畫者形神俱遠遊。自然雅致,怡情安然。中國文人慣以物載道,追求意與境的貼合,凡事凡物,無論形式還是氣韻都講求雅。中國的薰香文化,看似輕靈,實則厚重。千百年的迭代,千百年的累積,一度因士大夫文化的式微,而逐漸走向沒落。如今,在社會穩定安和之下,處於喧囂塵世的人們,又漸漸重拾起了香道的樂趣。
  • 香道雅集之隔火薰香上篇——隔火薰香的工具、器具及用途
    香道是以道家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運用天然芳香原料的過程。小編將通過三期欄目為大家帶來:上篇:香道雅集中隔火薰香之工具、器具及用途中篇:香道雅集中隔火薰香之禮法下篇:香道雅集中隔火薰香之流程及生活應用那本期就先認識一下隔火薰香及隔火薰香中的工具、器具及用途。
  • 點香巾(小)之香盤、香爐點香流程
  • 日本廣島,核彈之後變成香道之都,路上儘是薰香的貴族女子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到曾經飽受戰爭創傷的歷史名城廣島,通過香道世家的一場純正的日本香席,探尋日本香文化的底蘊和內在的思想價值。和傳統抹茶道一樣,純正的日本香室在招侍貴客之前,都要經過精心的布置。但和茶道不同的是,為了能夠體驗最純粹的香味,香室內不能插花,也需要杜絕各種香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