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寬容是什麼意思?佛教的寬容是什麼?

2021-02-20 南無楞嚴佛菩薩
寬容

  寬容,即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不列顛百科全書)。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

佛教的寬容是什麼?

  什麼是寬容呢?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將寬容定為動詞,解釋為「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追究」。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寬容一詞的認識都不盡相同,感悟也各有不同。

  真正的寬容,就是當你被他人傷害時,不僅能忘卻自己的傷痛,還能去關注傷害你的人需求什麼。一個人對寬容的理解能達到如此境界,相信他已將世界納入胸中,已然洞悉寬容的真正內蘊:慈悲為懷,利益他人。

  佛教講慈悲為懷,這種「懷」以大慈大悲、大善大愛為基石,以博大的胸襟與寬容為內涵。通過學佛修行,我們會進一步發現,佛教講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人、度己度人,同樣是通過寬容來實現的。沒有寬容心,就很難發菩提心、勇猛心;沒有寬容心,就很難發無畏心、精進心。因為寬容,我們心胸寬廣、得失無意,將煩惱與苦痛盡拋腦後,微笑著面對世事萬物;因為寬容,我們勇猛精進、忍辱無畏,將度化眾生、利樂有情作為一生堅持和奮鬥的目標。從某種意義上說,寬容就是普度眾生、利益人天殊勝法門。概括來講,寬容有五種殊勝之處。

  第一:寬容能長養我們的恭敬心,經受得住外在的諸多壓力。

  考驗一個人是否具有寬容心,只要試著去冒犯他一下就夠了。因為人的心量與胸懷尺度是可以衡量的,在被冒犯的一剎那,即能被測試出來。面對傷害你的人,面對與你為敵的人,面對詆毀和陷阱,面對造謠和中傷,你會怎麼辦呢?有人畏懼、膽怯,甘願認命;有人抗爭、奮起,以牙還牙;有人表面處之泰然,心裡記仇;有人反應強烈,又苦於無計可施……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但這其中一定不乏寬容大度者,他們在遭冒犯時,不是回以敵意,而是報以和善的微笑、理解的眼神,這種微笑與眼神不用太多的著筆,已足以令對方自慚形穢,轉冒犯為尊重,化仇恨為敬佩。在寬容的過程中,我們也為自己培植了殊勝的福報。

  第二:寬容能讓迷途的人找到正確的方向,能讓迷失的心找到理想的歸宿。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人不犯錯誤,也沒有人不碰到犯錯誤的人。對待犯錯誤的人,應該怎麼辦呢?不過是兩種方式,要麼懲罰,要麼諒解。懲罰是最無奈的一種,若能用寬容感化對方,結果定能皆大歡喜。有這麼一則禪語故事:一位在山中茅屋修行的老法師月夜散步歸來,碰上一個竊賊正從他的茅屋出來。他知道竊賊在茅屋裡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便脫下身上的僧衣披在驚魂未定的竊賊身上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呀!」望著竊賊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老法師感慨道:「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你一輪明月!」

  第二天早晨,老法師睜開眼睛,便看見自己的那件僧衣被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門口。老法師高興地說:「我終於送給他一輪明月了!」因為寬容,老法師讓竊賊受到良心上的譴責,最終選擇從善,找到了心中的光明之路。寬容就像一面旗幟,引領眾生踏上光明的坦途。天空無垠,才有了日月星鬥,胸懷寬廣,才會有知心的朋友。如果我們以寬容的心看世界,以寬容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能隨時隨地發現美,享受快樂。而對被寬容的人而言,則能讓他找到人生的正確方向,覓得心靈的歸宿之處。

  第三:寬容是一種無畏布施,給人以信心與力量。

  日本的白隱禪師道行高深,威名遠播。白隱禪師居住的禪寺附近有戶人家的女孩懷孕了,女孩的母親大為憤怒,一定要她找出「肇事者」。女孩用手指了指白隱所在的禪寺方向,說:「是白隱的。」女孩的母親便跑到禪寺找到白隱,又哭又鬧,白隱明白了怎麼回事後,沒做任何辯解,只是淡淡地對女孩和她母親說道:「就這樣吧!」孩子生下後,女孩的母親又當著寺院所有僧人的面,將孩子送給白隱,要他撫養。白隱把嬰兒接過來,小心地抱回自己的內室,安排人悉心餵養。

  多年以後,女孩禁受不住良心的折磨,向外界道出了事情的真相,並親自到白隱的跟前贖罪,白隱面色平靜,仍是淡然地說了句:「就這樣吧!」白隱禪師的寬容與隱忍,最終感化了那位女孩,讓她有勇氣說出真相,接受事實。佛教中,將布施分為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寬容便是一種無畏施。一個人擁有寬容的胸懷,就會釋放出無量的愛心,無量的善意,無量的美德,無量的人間真情。一個擁有寬容心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為他人做無畏施的人。

  第四:寬容能產生兩種正能量——寬容者心生清淨與法喜,被寬容者心生歡喜與勇氣。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曾對108名大學生做過一次長時間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能寬容別人的人,一般血壓偏低。而那些充滿了敵視情緒和脾氣暴躁的人,最易得心臟病、癌症及其它慢性疾病。美國威斯康裡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英列德也提到:「被人虧待自然會發怒,但如果怒氣不化解則會積成怨恨。

  如果任憑怨恨滋長,就等於把毒素注入自己的身體。所以說一個人要想健康,首先就要學會寬容。」擁有寬容心的人,內心清淨祥和,法喜充滿。而得到寬容的人,往往能從自我檢討或自我責備中獲取正念與正能量,從而找到自心,回歸本真,心生歡喜與改過自新的勇氣。可以說,寬容是一種自利利他的能量場。寬容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一句簡短的話,一個積極的暗示,一種認可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

  第五:寬容能讓人明辨是非,得到別人的尊重。

  一次,德國著名詩人歌德(1749年~1832年)在路上遇到一個時常抨擊他文章的人,這個人又當著歌德的面出言不遜,亂說一氣,並且擋道不讓。歌德微微一笑,閃在一邊,並不做任何爭辯。旁人看了很生氣,勸歌德要反唇相譏。歌德笑著說:「我若和他一樣,豈不也成了瘋子?」後來,那個人主動找歌德道歉,他們還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的著名詩人卡裡·紀伯倫(1883年~1931年)曾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從這裡可以看出,寬容別人的過失,原諒別人的錯誤,本身就是一種睿智的選擇。知道寬容的人,不僅能明辨是非,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還能因其寬己待人、寬大為懷的正行贏得別人的尊重。

  從上不難看出,寬容的作用是巨大的,寬容的意義是殊勝了。既然知道寬容如此殊勝,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時刻以寬容為出發點,以寬容為處世之道,並傳遞寬容這一正能量,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吧!(作者:鄒相)

寬容詳細解釋  基本解釋

  (1) [tolerate;be lenient]∶寬大有氣量,不計較不追究。

  (2) [forgive;pardon;excuse]∶包涵;原諒;不計較。

  引證解釋

  1. 寬厚能容忍。《莊子·天下》:「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後漢書·傅燮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忠臣不進。」

  2. 包容;原諒;不計較。《宋書·鄭鮮之傳》:「我本無術學,言義尤淺,比時言論,諸賢多見寬容。」

  3. 引申指寬恕。清李漁《風箏誤·拒奸》:「你不從就罷了,何須告訴母親,待我陪個不是,求你寬容了罷。」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死》:「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4. 寬舒從容的神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 晉阼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於色;謝之寬容愈表於貌。」

品質修養

  寬容是最美麗的一種情感,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寬容也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能夠寬容別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樣寬闊、透明,像大海一樣廣浩深沉,寬容自己的家人,朋友,熟人容易,因為,他們是我們愛的人。然而,寬容曾經深深傷害過自己的人或者自己的敵人則是最難的。

  寬容是人性中最美麗的花朵,寬容是心理養生的調節閥。人在社會的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地發生,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質和胸襟、堅強和力量。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處於緊張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仇恨是一把雙刃劍,報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同樣受到傷害,所以「冤冤相報'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心中裝著仇恨的人的人生是痛苦而不幸的人生,只有放下仇恨選擇寬容,糾纏在心中的死結才會豁然脫開,心中才會出現安詳、純淨的「愛之天空」——恨能挑起事端,愛能徵服一切。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難免與別人產生摩擦、誤會、甚至仇恨;這時別忘了在自己心裡裝滿寬容。寬容是溫暖明亮的陽光,可以融化人內心的冰點,讓這個世界充滿濃濃暖意。

  寬容是吞吐日月的海洋,是接受陽光暴雨的天空,是容納青青小草的山石。

  寬容是吹開閉關保守的春風,是滋潤乾涸內心的春雨。

  寬容是甘甜柔軟的春雨,可以滋潤人內心的焦渴,給這個世界帶來勃勃生機。

  寬容是人性中最美麗的花朵,可以慰藉人內心的不平,給這個世界帶來幸福和希望。

  忘掉仇恨,遠離仇恨,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寬容一切,擁抱一切,擁抱一切吧,和諧共存是永恆的主題。

  夫妻之間

  夫妻之間出現感情矛盾,往往容易出現把過錯全歸於一方的情況,一味埋怨、記恨只會無限放大痛苦。這時不妨雙方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對另一半產生寬容的心,從而更積極解決問題。

  親子之間

  有些家長對待孩子犯下一點兒錯誤都不能容忍,過分的嚴苛和不斷的批評會給孩子成長留下不好的影響與陰影。其實,家長不妨擺出寬容的態度,給孩子一個知錯認錯改錯的機會。家長應多些改變,對孩子學習等方面多些寬容,記住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從小就為孩子樹立一個寬容的榜樣。

  同事之間

  同事之間應圍繞大局,凡事先以工作為首要,不要過分拘泥於個人利益。從大的核心工作出發,在尊重的基礎上多些寬容。

  朋友之間

  耿耿於懷,或是一次遲到不能釋懷,這些小問題往往容易讓友情產生裂痕。所以,寬容是朋友之間最和諧的橋梁。不妨雙方真誠地說出對方缺點,互相包容與改正。

相關焦點

  • 友善與寬容
    這兩者卻並不對立,你認為寬容是修養,以關懷溫暖人心,可嚴苛卻是一種責任的體現,它護著原則,更護著寬容不被傷害。每個人都出遊過,也都遇到過種種不同的待遇,熱情與冷漠,關懷與計較。經歷多了,多少人失去了最初始的那份友善與關愛,剩下的也不過是駁雜的善意。真真正正能像這老人這般,為他人考慮,在對方做了錯事,依舊寬容大度的,還是不多見了。
  • 說說寬容
    有了寬容也就忽略了這些雞毛蒜皮,就有了充裕的時間來思考或者淡化不愉快,避免自己的錯誤與別人的錯誤疊加,避免在相互關係處置上錯上加錯。一個處於生氣、憤怒之中或者「復仇」狀態的人是不會有快樂的。寬容了當然就沒有了憤怒,更沒有了「復仇」,這在解放別人的同時,更解放了自己。寬容是使自己快樂的妙方,既不傷害別人,更能愉悅自己。
  • 「寬容」英文怎麼說?
    我小時候總是很愛生氣媽媽就總是說:你應該寬容一點那麼,「寬容」應該怎麼說?寬容=tolerante.g: You should be more tolerant of others.你應該對別人更加寬容。
  • 謙虛是姿態,寬容是美德
    n做人,除去謙虛,更應該學會寬容的對待人和事物。「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為人處事,要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相處,不是互相傷害和彼此的計較,你傷害我,我傷害你,也是對自己人格的損害。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在別人的言論與陰影下活著的人,那樣會很難受。
  • 寬容是快樂的關鍵
    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人們忘記了寬容。  澳大利亞去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社會正在變得更暴戾,更具攻擊性。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犯罪研究中心副教授戴維直言,人們的容忍度普遍降低了。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李建明教授指出,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而言,不寬容都是悲哀的。
  • 國際寬容日|人生路上備一本寬容詞典
    國際寬容日|人生路上備一本寬容詞典 2020-11-16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還是學不會寬容
    我發覺現在的社會,還是把寬容這個美德擺在最高的位置。大家說,你要學會寬容,小不忍則亂大謀,你將來是要跟別人相處的。你讀過那麼多書 ,裡面的道理總能學會多少吧?可我讀過的書裡面,沒有任何一本教我一定要無條件地忍受別人無理的對待和撲面而來的惡語相向。那些教我做人的作家們,對人性的弱點有著更為清醒的認知。
  • 靜心佛語:寬容是一種境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養出一份寬容
    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體諒,懂得理解,懂得寬容,日子就會很溫馨,也會很安寧。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體諒,不能理解,沒有謙讓,日子就會越過越煩惱。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就是源於我們不能體諒,過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張,互不理解,互不相讓,傷了彼此的心靈。生活,很多時候,就是一種體諒,一種理解。
  • 寬容忍讓是虔誠穆斯林無堅不摧的力量
    張金勇寬寬容忍讓是無堅不摧的力量,寬容忍讓是一種修養,寬容忍讓是一種藝術,寬容忍讓可以冰釋前嫌,淡化怨恨,消除隔閡,緩解矛盾;寬容忍讓能給人帶來祥和,生活也會因為有了寬容而變得美好,寬容忍讓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
  • 寬容別人,成全自己
    所以,學會寬容別人,善待自己,也是生命的另一種成全。01寬容過往的經歷,成全自己成長任何矛盾的產生必有其根源,當我們在遇上討厭的人時,學會跳過人這個層面,只對事,不看人,就可以暫時忘記曾經的矛盾。其實,當我們在寬容別人的路上漸生暖意,當自己因為寬容別人而獲得更多的資源、愛和幫助,這就是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生命的美好與向善。從這一點上來說,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行,更是一個人心靈成長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 經營愛情的最好方法,是寬容
    那麼經營愛情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記得張愛玲曾說過,經營愛情的最好方法是寬鬆。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年紀輕輕的情侶總是吵吵鬧鬧分分合合,老夫老妻也避免不了爭吵這個環節,但爭吵對愛情來說是避免不了的,關鍵在於面對爭吵彼此所做的選擇,以及態度。
  • 這一輩子一定要寬容的五個人
    寬容是善良、寬容是慈悲,寬容就像春風和甘露,讓人心安與慰藉。 寬容就像自帶光彩,讓平凡的我們光芒萬丈,讓貧窮的我們變得富甲一方。對愛人寬容女人是月亮,男人是太陽,彼此寬容相待,才能日月同輝。人海茫茫中相遇,已是不易,若能攜手終身,更該彼此珍惜。婚姻生活中,兩個人免不了磕磕絆絆,應該多一些諒解,多一點寬容,不要為了口頭之快爭個高低。
  • 收斂自己 寬容別人
    它主要包含下面三個內容:第一要有寬容之德。人的內心要有包容性,你越是寬容他人,就越容易獲得尊重。第二要有厚道之品。厚道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是一種氣度。他什麼都不懂.」醫生話還沒說完,那人起身就走了。「哎,我還沒給你診斷,怎麼就走呢?」那人大聲說:「因為我來你這裡看病,就是那家藥店老闆介紹的。」
  • 有一種氣度,叫寬容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它更是一種境界和胸懷,寬容它有仁愛的光芒,它即能釋懷別人,也能善待自己,更是一個人無以倫比的內在魅力。每個人在社會中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的大度,凡事付之一笑,容天容地,這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藝術。一個人如果有了這種寬廣的胸襟,他在生活中一定多了一份溫和,一份寬容,一份理解,更是一種寵辱不驚的風度。
  • 寬容是理解、是涵養,寬容可以與人友善相處,化幹戈為玉帛……
    寬容是理解、是涵養,寬容可以與人友善相處,化幹戈為玉帛,當寬容走進我心裡時,我才懂。雨後萬裡晴空,一切是那麼惹人喜愛,我穿著新買的一雙運動鞋走在去學校的路上,心裡迫不及待地想向同學們炫耀。一路上水窪連連,我施展輕功,蜻蜓點水般地躍到學校。
  • 寬容的「平視」
    老安《初識中國》展覽中的黑白攝影作品,秉承了F.S.A.紀實攝影的審美風範,以平和雙眸,記錄平常生活;以心態和技術的寬容,接納迎面而來的「遠方」風景;以厚積薄發的審美底蘊,捕捉和凝固一個個稍縱即逝的時代瞬間。
  • 愛的容器是什麼?是寬容和理解,理解是一種心靈的交融婚姻
    完美婚姻,永遠離不開雙方寬容和理解。以下故事根據部分小說改編,如有雷同,請聯繫刪除。完美婚姻,雙方要從學會寬容和理解開始。只要你認認真真做到了,你的婚姻一定可以完美。愛的容器是什麼?是寬容和理解,理解是一種心靈的交融婚姻。有個哥們說:「潘潘這小子真有福氣,回來休年假,就被老婆寵得像皇上」。有個哥們不信,硬說是別家在煲雞湯。爭論未休,已到潘潘家敲門而入,果然是潘潘媳婦在煲雞湯。
  • 寬容於人,豁達大度
    而在這時間的流逝下,似乎本計較的點滴,在此刻已寬容,已豁達。——題記有時,沉浸在書中的世外桃源時,真渴望自己深陷其中,用一顆素心去面對世間的紛紛擾擾,在心中修籬種菊,任憑塵世喧囂,我自守一方清寧。然後在清寧的光陰中,回首青蔥歲月,在自己的筆下落下命運的饋贈。但這些只是一份渴望。當你行程在人生路上時,這份渴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發蠢蠢欲動,但無可奈何。
  • 一些有關寬容的故事
    「我懺悔什麼呢?」騰格拉爾結結巴巴地說。「懺悔你所做過的壞事。」那個聲音說。「噢,是的!我懺悔了!我懺悔了!」騰格拉爾說,他用他那瘦削的拳頭捶著他的胸膛。「那麼我寬恕你。」那人說著就摔下他的披風,走到亮光裡。「基督山伯爵!」騰格拉爾說,飢餓和痛苦使他的臉色蒼白,恐懼更使他面如土色了。「你弄錯了,我不是基督山伯爵!」
  • 菩提一葉:佛桌開滿鮮花 人世間最大的美德是寬容
    人世間最大的美德是寬容(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印媛) 朝陽升起的時候,山門外凝聚著露珠的春草裡跪著一個人在說:「師父,請原諒我!」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罕有的奇蹟,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蹟殞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而不肯原諒的心。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人世間,對別人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刻,就會減少許多令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情發生。進一步說,可避免許多人間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