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 衣物、鞋子到底要不要消毒?聽聽疾控專家怎麼說

2020-12-12 北青網

上下班都戴了口罩、也洗了手,那回家後衣服、鞋子怎麼辦?是否需要消毒呢?來聽聽成都市疾控中心專家怎麼說。

1:若外套可能被汙染需清潔消毒

回家以後外套可以掛在門口或陽臺通風處,有條件的可在陽光下晾曬。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對外套進行消毒處理。

如果外套可能被汙染,比如到醫院去看病或探視病人,或接觸了有可疑症狀的人,需要對外套進行清潔消毒處理。

如果衣服耐高溫,可以放入洗衣機用56℃以上的熱水清洗30分鐘以上,有烘乾機的家庭,洗衣機清洗後把溫度調到80℃以上烘乾。

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溫,可選擇市售除菌洗衣液來清洗衣物。

2:日常鞋底不需要消毒

飛沫沉降後,鞋底沾染到病毒的機會很小,量也很少。除非明確有汙染,日常不需要對鞋底消毒,在家門口換鞋即可。

3:私家車內部可定期清潔

每次行駛前打開對側車窗通風對流5~10分鐘再關閉車窗,車內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時儘量避免使用空調。

定期清潔手高頻接觸的方向盤、門把手、拉手等部位,懷疑汙染時可用75%醫用酒精或消毒溼巾擦拭消毒。

4:手機、鑰匙可以適當消毒

疫情期間,可以對於手機定期消毒。方法是關閉手機電源後,用75%醫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溼巾擦拭手機全部表面,晾乾即可。

鑰匙暴露的機會較小,有汙跡時可用清水擦拭乾淨,必要時可用消毒溼巾或75%醫用酒精擦拭消毒。

5: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家庭成員不共用水杯、漱口杯、毛巾等生活用品,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勤洗手、勤換洗衣物、勤曬被子和毛巾。

同時,專家提醒,做好日常清潔衛生最重要,不要過度使用消毒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科普:下班回家後,衣物、鞋子要不要消毒?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上下班都戴了口罩、也洗了手,那回家後衣服、鞋子咋個辦呢?今天,成都疾控的專家告訴你怎麼做。  一般情況下外套不需要消毒  回家以後外套可以掛在門口或陽臺通風處,有條件的可在陽光下晾曬。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對外套進行消毒處理。
  • 回家洗完手還要不要噴酒精?衣服要不要消毒?成都市疾控中心告訴你
    回家洗完手還要不要噴酒精?衣服要不要消毒?自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疾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就進入了「戰備」狀態,成立了34個應急小分隊全天候出動,一旦接到醫院報告,立即與轄區疾控中心趕赴現場作流行病學調查,判斷是否屬於疑似病例。倘若是,相關醫療機構將按照醫療救治流程及時對疑似患者進行隔離治療。  NO.2 疑似病例是怎麼確定的?  在劉竹看來,一有點不舒服便懷疑自己是疑似病例,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 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談消毒:不要亂噴酒精 勤洗手才更重要
    「外出回家,不用對衣物進行常規消毒,使用75%酒精全身噴灑也是不太科學的做法,還有火災隱患。」2月18日,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部分專家就日常消毒、辦公及公共場所通風系統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 用醋消毒有用嗎?口罩如何重複使用?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答疑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答疑 2020-02-13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放 下班回家咋消毒?消毒液怎麼用?專家教你小妙招
    回放 下班回家咋消毒?消毒液怎麼用?專家教你小妙招 全國多地陸續開展企業復工復產,下班回家後怎麼消毒愈發重要。每天都要消毒嗎?
  • 手機消毒很必要!消毒專家:用75度酒精棉球擦拭即可
    居家如何正確消毒?對待消毒工作,消毒中容易出現哪些誤區?來聽聽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方面的專家怎麼說。 江蘇省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防制所副所長 談智: 比方說家裡有玄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衣物鞋子放在玄關的地方,進了家門之後第一件事可以到衛生間洗手。洗手之後開窗通風,因為這樣的話,保證整個房間的空氣是清新的,房間裡的微生物也會比較少。
  • 用醋消毒管用嗎?中央空調是否安全?疾控中心專家這麼說
    來源:經濟之聲2月12日晚《新聞1+1》欄目中,白巖松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針對網友特別關注的有關消毒的問題進行答疑。白巖松:個人每天的消毒要做到什麼程度?張流波:個人消毒最主要的是在家裡保證安全,把病毒拒之門外。所以在回到家後要更換衣物、鞋子,洗乾淨手。出去時要注意戴口罩和手衛生,洗手或擦拭手消毒劑。白巖松:口罩一次一換很難滿足,怎樣重複使用才是最安全的?
  • 北京疾控:市民居家清潔消毒要做到「七要」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近期北京天氣寒冷,市民如何做好居家清潔消毒?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8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進入冬季,天氣寒冷,市民朋友開窗通風次數減少,場所相對密閉,增加了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
  • 春節到底回不回家?疾控專家: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專家這樣解讀!北京發布3條提醒1不要出境旅遊不要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張伯禮: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 消毒用醋燻蒸?疾控專家告訴你如何清潔和消毒,更保險!
    消毒用醋燻蒸?疾控專家告訴你如何清潔和消毒,更保險!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制定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普通家庭清潔消毒指引(第一版)》。首先是清潔,把家裡整的窗明几淨,減少細菌和病毒滋生。專家表示,居家環境和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特別應避免過度消毒。當受到汙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何為汙染呢?
  • 給衣服、鞋子噴酒精?專門消毒沒必要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記者 孫燕明)下班回家,要不要對衣物甚至頭髮進行消毒?隨著越來越多企事業單位復工,如何進行科學防護,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對這些問題作出回應。
  • 外出回家後衣服怎麼消毒殺菌,用什麼最好?
    但是疫情隨時有反撲的危險,大家對出門也是多少有些害怕,生怕出門接觸到病毒或者把病毒帶回家。所以很多人開始給外套、鞋子消毒。那麼外出回家後衣服怎麼消毒殺菌才徹底呢?疾控專家建議適當消毒即可,不用過度恐慌。這裡有一些衣服怎麼消毒殺菌的Tips給到大家,只要做好預防,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也不是什麼難事。
  • 疫情防護知識:外出回家鞋底會帶病毒嗎 開車咋防病毒
    疫情防護知識:外出回家鞋底會帶病毒嗎 開車咋防病毒  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成了大家的生活習慣,但隨著上班潮的到來,上班族們有了許多疑問,每日外出頭髮會帶病毒嗎?每次外出回來要洗頭嗎?鞋底會帶病毒暱?來聽聽疾控專家怎麼說。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一般情況下,公眾外出回家之後不需要特意洗頭或消毒。
  • 疫情尚未結束,疾控專家教你如何「洗洗洗」?
    居民1.餐具需要消毒嗎?疾控專家每周消毒1—2次即可。餐具在水中煮沸15分鐘—30分鐘後瀝水自然風乾,注意不要再用抹布擦乾。有條件的家庭可用碗筷消毒櫃。居民2.擦桌子、拖地用不用消毒劑?疾控專家儘量不對電子設備(如電腦、電視機等)直接噴灑,色彩鮮豔的衣物浸泡後會被漂白。高頻接觸的門把手、桌椅等消毒30分鐘後,要及時用清水擦淨。居民5.酒精類產品如何選擇鑑別?疾控專家70%—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佳。
  • 疾控專家提醒:購物時別用手觸碰臉部 外出採購要做好個人防護
    東陽市疾控中心專家建議,市民應儘量少出門,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的頻次,不要在公共場所逗留太久;每次多採購一些東西,備足菜量;上午10點左右是菜場、超市人較多的時候,建議錯峰購物;要做好個人防護,有基礎疾病或抵抗力低的老人、孕婦儘量不要出門採購。「佩戴口罩是必須的,在超市、農貿市場,戴口罩是防止飛沫傳播的最好防護措施。
  • 購買冷鏈食品要注意什麼?省疾控專家告訴你
    來聽聽四川省疾控中心專家的建議01消費者在購買冷鏈食品時,應當全程佩戴口罩。02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當提供一次性手套,供消費者選購時佩戴。03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當提供食物夾等工具供消費者使用。
  • 衣物高溫消毒須記住條件:56℃+30分鐘
    那麼,出門回家後,外衣該如何清理呢?  對此,有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並不需要對衣物進行消毒處理,只需要掛在通風處晾曬即可。但是如果是去了人員密集的地方或是醫院等高危地區,回家後就要考慮對衣物進行殺菌消毒處理。處理的過程要考慮殺滅新冠病毒的兩個條件:56℃以上和30分鐘。
  • 病毒會隨鞋子帶回家嗎?疾控中心專家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根據紅外體溫檢測儀的原理,不需要接觸皮膚,就能測出體溫。測量時,測量者和被測量者也都佩戴了口罩,所以造成交叉感染的機率極低。   體溫篩檢是此次疫情中篩查排查可疑病例的一個手段,使用手持式紅外線測溫儀,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保證數據的準確,但是在不同部位進行測量,結果會有略微差別,這個也屬於正常現象。
  • 要不要隨身帶一隻無芯筆?杭州疾控專家這樣...
    小編特地去詢問杭州市疾控中心專家,市疾控中心傳防所副所長金慧回應:這些舉動是挺貼心的,但是她不建議這麼做。劃重點★相比設紙巾、手套,隨身帶無芯筆,電梯裡消毒更為重要!★市民們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最重要!
  • 超市買回的菜需用酒精消毒嗎?疾控專家:洗淨燒熟煮透
    買回家後應該如何處理才能安心地吃呢?對此,湖北省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專家提出六字要領:洗淨、燒熟、煮透! 自小區掛上「無疫情小區」標牌後,32歲的徐女士偶爾會到超市採購,儘量快去快回,一天買三天的菜。但是在超市選購時,她發現不少人選菜很細心,拿起放下,挑挑揀揀,擇了又擇,每次買完菜回家心裡就不安:菜上會不會附著有病毒?是不是要用酒精或者84給菜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