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養不養狗狗,你都直到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是急性的人寵共患傳染病。狂犬病毒主要通過攜帶病毒的狗狗的唾液,以咬傷的方式傳染給人。
當被狗狗咬傷後,還要及時用肥皂水衝洗傷口,在傷口周圍或肌肉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此外,還應到醫院或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破傷風抗毒素及抗生素等等。如果沒有被狗狗咬傷,自己在和狗狗玩耍時,狗狗舔到了由於自身原因不小心劃傷的傷口怎麼辦?這個時候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嗎?
根據原衛生部《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按照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
狂犬病暴露等級以及處置方法:
1.I級暴露: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接觸或餵養動物
(2)完好的皮膚被舔
處置方法:確認病史可靠則不需處置。「病史」特指「接觸史」。如能確認與動物接觸過程中皮膚完好、接觸方式沒有感染危險,則不需要進行處置。「接觸史」不能確認時,建議參照下述Ⅱ級暴露進行處置。
2.II級暴露: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裸露的皮膚被輕咬
(2)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首先用肉眼仔細觀察暴露處皮膚有無破損。當肉眼難以判斷時,可用酒精擦拭暴露處,如有疼痛感,則表明傷及真皮層,皮膚存在破損(此法僅適於致傷當時測試用)。
處置方法:立即處理傷口並接種狂犬病疫苗。無明確傷口者可在患者指認的可疑部位進行局部消毒處理。Ⅱ級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級暴露位於頭面部者,且致傷動物高度懷疑為瘋動物時,建議參照III級暴露處置。
3.III級暴露: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抓傷:「貫穿性」表示至少已傷及真皮層和血管,臨床表現為肉眼可見出血。
(2)破損皮膚被舔:應注意皮膚皸裂、抓撓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微小皮膚破損。
(3)黏膜被動物體液汙染:常見情況有與家養動物親吻、小孩大便時肛門被舔及其它黏膜被動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汙染。
處置方法:立即處理傷口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隨後接種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的傳染,必須是患有狂犬病的狗狗或者其它動物,在發病期,咬傷或抓傷人體,狗狗或其它動物的血液或流涎進入人體才會感染。
如果經適當的實驗室檢查證明舔到自己的狗狗未患狂犬病,經過10天觀察期仍然健康,可終止暴露後預防。但是在10天觀察期的同時,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只是在觀察到可疑動物仍然健康時「終止暴露後預防」也就是停止再打疫苗。
如果狗狗並不是加養狗狗,傷口被狗狗舔了之後,有出血或者血水流出的話,需要儘快到當地疾控中心或者有資質的醫院注射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