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丨提倡唯讀《聖經》,是對的嗎?

2020-12-21 基督教資訊平臺


高考作文被熱議,本無新鮮可言,年復一年,習以為常。但今年的熱議卻很抓我的眼球,因為所涉議論讓我進入了另一種思考,既有關教會「唯讀聖經」方面的思考。

一份高考作文得了滿分,這不稀奇。閱卷老師經過三審與最後合議給以滿分,這是正常程序,也沒什麼稀奇的。稀奇的是一審閱卷老師居然給出39分,與最後的兩審和合議的55分的滿分,居然相差16分。也就是說,閱卷老師的閱卷眼光並不都在一條線上,考量的水準是有一定差異的。

好在不是一個人決定的,否則這個考生很有可能因為幾分之差而與大學無緣。表面的幾分,看似無足輕重,但卻決定著考生一生的幸福與遺憾,甚至是命運的悲與喜。

教會的「唯讀聖經」觀念與此很類似。讀《聖經》不但沒錯,而是一個真正信仰者的日常習慣。一個不讀聖經的信徒不是真正的信徒,這沒有什麼討論的,是必須的。應該討論的是「唯讀聖經」的對與錯和利與弊。但教會裡的信仰是只講順服,是不容討論對與錯和利與弊的。一個信徒不去讀《聖經》,卻對小說、哲學、戲劇、歷史、電影等感興趣,認為這是不正常的,都被納入「屬世」信徒這個圈子裡的,只有那些只讀聖經,對其他書籍和娛樂嗤之以鼻或者敬而遠之的信徒,才是「屬靈」的信徒。

這一「閱卷標準」不是現在就有的,而是沿襲了幾十年,並且沒有「三審」與「合審」的程序,最不可思議的是,個別老信徒與牧師的「閱卷眼光」都是驚人的一致。因此,當有文化人進入教會,十有八九都是會遭遇「冷場」的,但有三種文化人是最受歡迎和高舉的,一個是讀過神學的,一個是為官的,一個是有錢的。像保羅、摩西、但以理、路加、馬太、以利亞這類人,固定會成為教會裡的最受鄙夷的那種人。因為,這三個標準他們都不具備。

這就是教會裡反智主義的傾向。這種傾向不僅在教會是這樣,蔓延到教會外,就是一些信徒對知識的漠視,即使你是基督教研究學者,也會對你說出一句「屬靈」的話:「聖經不是叫你來研究的,而是用來信仰的。」

對高考滿分的爭議是一種正常的議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況且評者的思想學識的深與淺,個人經驗上的薄與厚,都決定著評議的水平。微博熱搜上的評議上千上萬,都以自己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雖顯斑駁怪異一些,但卻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心得,各有所見。這些評議的對與錯,是與非,自然不在我關注的視野。

評卷老師在評議最後,對這篇作文給以滿分的理由是這樣解釋的:「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然而,要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而非背誦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其中,作家韓少功的一段對此評議很入我的眼,他這樣寫道:「讀經典也不是複製知識。飽讀詩書如果只是讀成個書呆子,讀成一部留聲機,就不如不讀。在這個意義上,任何知識都需要用實踐來激活,來檢驗,來消化,來發展創新。」

韓少功的這段評議我極為欣賞。教會倡導的「唯讀聖經」,以其效果之論,與此基本類同。無論哪個教會,通讀聖經之信徒,無所不在,能背誦聖經者,也不乏其人。據傳,更有得其神跡者,平日其他書籍一字不識,只要手捧《聖經》便能誦讀如流。此等現象,久而久之,一個又一個的「書呆子」,幾乎是接踵而至。「屬靈」是「屬靈」了,卻在實踐的激活、檢驗和消化中成為了「廢品」。至於聖經的精義是什麼,那不是他所關心的。假如社會與生活中出現某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只一句解讀,就是:「都是神的安排。」

如此脫離實踐,脫離信仰,脫離靈動的思考,脫離神的恩典死讀聖經,將聖經真理熔鑄成靈魂裡的一個「殭屍」,如此「唯讀聖經」,那種應有的入世情懷,超世的心胸又在哪裡開花結果呢?當靈性生命融入紅塵之時,那種應該迸濺出的鹽與光,又釋放在什麼地方呢?況且,即便將聖經倒背如流,那麼你就真的讀懂聖經了嗎?

讀過一位名叫溫儒敏的評議,感觸頗多。

被評滿分的考生作文題目是《生活在樹上》,是考生依據德國作家卡爾維諾的長篇寓言小說《樹上的男爵》中的故事情節而擬就的。在論證「如何處理自我與家庭和社會的期望落差」問題時,考生引用了如尼採、昆德拉、海德格爾、韋伯、卡爾維諾、米沃什、麥金太爾等文學、哲學、倫理、社會與思想家的名言。因為這樣,評卷老師在評語中說:「考生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所以,溫儒敏對此抒寫出一大段這樣的議論。他說:「經典作為一種文化資源,是多元互補的百味良藥,但切切不可亂用——使用時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因條件、因任務目標,組成不同的閱讀配方,產生最好的組合效應,否則就無異於東施效顰。動不動就用典、堆砌詞藻、宣洩人生感慨的寫法,在中小學生作文中很多見。我把這種文風叫做「文藝腔」。所謂「文藝腔」有這麼幾個共同點:多用排比、比喻;喜歡洋洋灑灑列數古今人物典故名言,顯示有「文化底蘊」;堆砌詞藻,走華麗的路子,大話空話多,炫耀文筆,很少是樸實、清晰、親切的一路;預設開頭結尾,彼此雷同。」

其實,我們的「唯讀聖經」的觀念,得出的結果便與此相同。聖經是熟讀了,但引用起來是不分因時、因地、因人、因條件、因任務目標的。比如,宣教時在公交車上,也隨意朗讀聖經經文,把經文的話傳給車上乘客,弄得很多人誤認為基督徒都是「精神病」,福音沒傳到位,卻把自己的名聲辱沒了。實際上就是辱沒了神的名聲。

堆砌辭藻,華麗之風,教會裡更是一派濫觴。那些「屬靈」的肢體,無論是在禱告上還是在各種活動中,嘴巴裡吐出的話語,那簡直都是閃光的、漂亮的詞句一串串的。如果作為形式上的崇拜禮儀這是正當的,無可厚非的。但如果不管是什麼活動,在什麼地方都如此的話,就顯得太輕薄了,無異於是對聖經真理的濫用與褻瀆。最致命的是,多數都陷入空話的說教之中,沒有絲毫的實際意義,更不會給哪個信徒帶來靈性上的益處。至於東施效顰,彼此雷同的現象基本是無處不在的。

「唯讀聖經」觀念導致出的「笑話」很多,這裡所舉不過是冰山一粒而已。很多時候,我們對聖經真理的理解都是似是而非的,這就需要我們謙卑下來,多讀一些前輩神學家和古代教父的釋經和講章,循序漸進的進入思考,才有希望把聖經真理弄明白。對一般信徒來說,只要粗通就可以了。記得,教會的一位牧師說過一句話:「聖經裡的話,只要懂得一個,就會使你受用一生,足夠你在舉止言行上成為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了。」這話乍聽起來,不是那麼「屬靈」,好像聖經其他真理都不重要似的,但卻與我們信仰的實際是最為貼近的。

「唯讀聖經」的最大弊端莫過於套用經文了。無論教會有什麼活動,也不管牧師或者某個肢體說話是什麼意思,就偏偏有人用某段經文將其否定,愛扣帽子的信徒更會馬上把「異端」之類的「冠冕」戴在這個人的頭上。而實際上,這段經文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他並不清楚,只是以經文字句的意思進行解讀。所以聖經也告訴我們:「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後3:6)

但要真正懂得「精意」就必須閱讀廣泛,常聚會常聽道,才有希望懂得那麼一點點。否則,我們將永遠處於對聖經真理的無知狀態而不自知,反而陷入以為自己很懂聖經的泥沼裡,難能自拔。

剔除「唯讀聖經」的怪圈,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斷增強對神的敬畏之心。這是當前教會最缺乏的。

據傳《聖經》在排版時,「神」的前面都顯示一個空格。這是以色列人在閱讀聖經時,對神的一種敬畏的表示。而且聽說以色列人在閱讀聖經前都必須洗手,因為神是聖潔的。這些自然都是形式的東西不宜效法,但對神的話必存敬畏之心,這卻是應該的。聚會時,信眾必須有臨在感,仿佛神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一舉一動神都在看著。我們對神的話解讀時,也應該有臨在感。這樣,對神的敬虔之心就會自然形成。有了敬虔之心,「唯讀聖經」的觀念也就自然消除了,人也謙卑起來,去尋找那些解讀聖經非常好的書籍去閱讀了,聽道也會認真起來。

總之,「唯讀聖經」的觀念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片「死氣」,與神的鮮活的真理對立起來。我們要的不是字詞的死記硬背,更不需要把整部聖經倒背如流。我們需要的是讓神的真理成為我們的呼吸和心跳,成為我們生命的氣息。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你在錯誤地讀聖經嗎?當反思
    聖經是每個基督徒每日必讀書籍,是我們生活、居家、旅行必備書籍。就像聖經說:「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每日需要吃飯讓身體得到供應;同樣屬靈的生命也需要供給,那就是讀聖經。然而在這裡我要說讀聖經需要警醒,讀聖經也有很大潛藏的危機,那是什麼呢?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經常會聽到有的信徒,特別是那些「很屬靈」的人講:我只讀聖經,從來不讀那些「亂七八糟」的書,並以此為榮,炫耀自己的信仰堅定。隱隱的我看到了極左思潮「讀書無用論」和「書讀得越多越反動」的幽靈在晃動。基督徒真的只需要讀聖經,而不讀其它的書籍嗎?最近,拜讀吳兵牧師的新作《幸福365》,給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的感覺。吳兵牧師是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他不僅僅對神學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喜愛讀書。
  • 聖經在提倡男女不平等嗎?
    聖經是不是在提倡男女不平等?答:聖經當然主張男女平等,就如聖經說:「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3:28)有許多人之所以認為聖經在提倡男女不平等,完全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平等」的定義。所謂平等,應該是指在「共同點」上平等,在「不同點」上就無法平等。
  • 靈修丨如何讀懂全本聖經
    有人說聖經是一本人生說明書,如果不讀,其人生就一定混亂!也有人說聖經是神寫給祂遠方兒女的一封信,既然如此,聖經是神兒女完全可以看懂的!「神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詩」[詩8:2],由此可見,能不能讀懂整本聖經跟有沒有學問無關!不論一個人有多高的學問,有什麼樣的教育背景,若沒有聖靈的開啟光照,都不可能看懂隱藏在字句裡的真理啟示。
  • 聖經可以這樣讀(二)——讀經方法簡介之精讀聖經法(附音頻)
    通讀聖經雖然能幫助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對聖經的內容有整體印象,但是其沒有辦法使我們對聖經的「精義」有更深入的領悟。所以,若想在聖經真理上有更多裝備,則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閱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精讀(或研讀)聖經法。
  • 每天如何讀聖經?
    讀聖經就如吃飯一樣,讀聖經能餵養我們屬靈的生命,如同食物餵養我們肉體的需要一樣;忽略讀聖經會使我們成為一個軟弱的基督徒!讀經如同進食一樣,一旦我們忽略了,肉體自動會提醒我們,因此我們應該定時供應靈糧給我們屬靈的生命。有個愛主的基督徒提出了個好主意,建議基督徒如何確保自己每天都閱讀聖經。他的座右銘便是『不讀經,就別吃早飯!』這雖然不容易辦到,不過卻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 讀聖經
    讀聖經 資訊閱讀 大小: 16.32M
  • 反思:我是在為誰閱讀《聖經》?
    閱讀《聖經》文本,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最基本的一個元素,與禱告一樣,是每天都要做的。否則,無論是否受過洗禮、吃過聖餐,都會被人疑作是信仰上的一個「贗品」。經上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能夠彰顯我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的外在形式,就是讀經和禱告。
  • 如果你不讀聖經,請把家裡的聖經都扔掉
    不讀經,我們心裡就沒有神的話。我們沒有神的話,我們拿什麼來行道?憑感覺嗎?還是憑我們周日在教會聽到的三言兩語。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我們信,信不下去;不信,又不敢。這樣兩難的情況,很有可能跟我們的讀經生活有關。
  • 微讀聖經
    精緻排版:簡潔明朗的排版,力求還原紙版聖經閱讀效果。此版本,我們為您優化了筆記、高亮和搜索功能。希望您的微讀聖經更像是一個隨時查考,默想,記錄的靈修場所。 2.正版授權:我們尊重版權,為您提供高質量內容的同時,我們也保護版權方的權利,促進文字事工健康發展。您在微讀中閱讀到的所有內容,皆獲得了正版授權。
  • 基督徒靈性生命的成長途徑:常讀聖經
    在主日學,瑪麗聽到了聖經故事,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小瑪麗,她就這樣愛上了《聖經》。但是那年代《聖經》非常稀缺,距離瑪麗家6英裡的地方,有一個人擁有一本聖經,她願意借給瑪麗去讀。瑪麗每去讀一次,就要來回跑上12英裡的山路。每次讀一點點並不能滿足小瑪麗的渴望,她天天盼望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聖經,可以隨身攜帶天天誦讀。可是她家境貧寒根本買不起。,於是瑪麗開始為買《聖經》攢錢。
  • 讀聖經,從現在開始
    於是,我們看到很多基督徒開始重視讀經,殷勤讀經,打卡讀經,比賽讀經。那麼,你有讀經的計劃嗎?什麼樣的讀經更加有效?你開始讀經了嗎?(耶利米書 15:16 和合本) 讀經, 如同拾取嗎哪,神從天上賜下祂的話,如同嗎哪從天而降,我們要天天拾取。神不但讓道成了肉身,也讓道成了文字,使我們可以天天閱讀,天天領受。
  • 倪柝聲弟兄信息,讀經之路,09讀聖經的方法——讀聖經的計劃
    我們讀這部書,必須有計劃。如果毫無計劃地來讀它,就不能有好的收穫。現在我們從各方面找出了二十八種讀聖經的計劃。這些計劃,我們若有時間,可以一一實行。比較年老的弟兄,也可以挑選幾個方法來讀。 【主要的人】舊約聖經裡有許多主要的人,像亞當、亞伯、挪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約書亞、大 、所羅門等。
  • 為什麼要讀聖經?
    在基督徒的崇拜中,特別在主日崇拜中,差不多一定包括三樣事情:第一,唱詩;第二,祈求;第三,讀經特別是讀經不可以缺少,因為有下列的原因: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6-17) 第一,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或者說,聖經是神所啟示的。遠遠在兩千年前,西方羅馬帝國橫霸歐亞非三洲廣大版圖的時候,聖經已經發揮它的活力和影響。
  • 【怎樣讀聖經】如何了解你所讀的這本聖書?
    「你們沒有念過嗎?……你們沒有念過嗎?……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太12:3~7)文士和法利賽人三番五次地研究舊約聖經各本書,甚至不放過一個字和一個字母,把一些無關緊要之點都記錄下來。但主繼續再問他們一遍——「你們沒有念過嗎?」好像說,他們雖然是當時讀律法讀得最多的讀者,但竟然沒有真正讀過一樣,言下之意,是指出他們根本沒有真真正正讀過聖經。隨後他解釋為什麼這樣問他們:「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
  • 【速傳】如果再不讀《聖經》,恐怕就無經可讀了?
    「如果再不讀《聖經》,恐怕就無經可讀了」看到這個標題,基督徒可能會說:「一派胡言,聖經隨手可得!」是嗎?請教教我在網上哪裡現在可以買到《聖經》?如今網絡四通八達無奇不有,你看傳銷賣的石頭(傳銷狂言他們把石頭都能高價賣出);以假充真的商品;招搖撞騙的伎倆;不堪入目的色情.應有盡有,琳琅滿目,我要買教人為善的《聖經》輕而易舉,輕車熟路。
  • 一個小故事,讓你知道讀聖經的好處
    德軍得意洋洋地把他押送到別處,那裡沒有車,大家徒步走路,他由於腳部受傷,跟不上德軍,令他們不耐煩,更令他們討厭的是他一面走,一面拿聖經在手裡閱讀,似乎不理會押解之人,也不把被俘虜當作一回事。「你在這時還讀聖經嗎?你信耶穌,為什麼做我的俘虜?」押解他的德軍之中,有一名這樣譏諷他,從他手裡搶過聖經,把它一頁一頁地撕開,點起火來焚燒,隨手扔在草叢之中。
  • 大衛鮑森:如何讀聖經(三)——《聖經》起初沒有章節
    英國權威聖經教師大衛鮑森(圖片來源:網絡) 在如何讀《聖經》系列講道中,大衛鮑森說其實神給我們的《聖經》是並沒有章節的,所以很早時候的基督徒必須很熟悉《聖經》,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按照章節來找經文。
  • 2、《如何讀聖經》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信息題綱一、讀經的重要(聖經的寶貴)3.聖經是生命基督徒屬靈生命成長過程:生命成長是自然的①重生生命,剛剛得救②豐盛的生命③成熟的生命生命成長需要神的話生命成長的兩條路①徹底對付罪②要愛慕純淨的靈奶(神的話)4、聖經是靈糧【耶15:16】耶和華萬軍之 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太4: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 聖經中第一個希伯來人——亞伯拉罕丨聖經人物專訪
    置頂全球見證歡迎每早6點  查收屬靈信息  建造靈性生命本文為根據聖經,針對歷史人物生平的真理省思, 純屬揣想,希望讀者諸君習取意義,而不是計較細節。你知道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彼此對立有多久了嗎? 你知道中東的緊張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