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臉是我們的時代審美嗎?我們為什麼愛它又為什麼討厭它?

2021-02-22 BeTheBeauty

(本號內容乃屬原創,不規範轉載舉報處理。當然,歡迎讀者分享到朋友圈~文中提到的文章都可以直接戳~)

如果說,要簡單粗暴地將審美區分為幾個流派的話,你認為最大的門派會是什麼?

要我說,答案會是網紅臉

不知不覺中,網紅臉已經滲透了我們生活的角角落落:

你上微博刷微博的美圖可能是網紅臉類型的, 上淘寶買衣服模特可能是網紅臉,即使上微信讀個心靈雞湯,最後附上的作者美圖,看起來也會像是個網紅臉。

▲無所不在的(大同小異的)網紅臉

而事實上,雖然網紅臉審美在我們生活中已經顯得如此理所當然無處不在,但我們的審美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在十幾年前,我們心中的女神還是右邊的模樣(王祖賢與鍾楚紅)而今天則更多是左邊的樣子了(對不起,我不大認得全名字)

而對於網紅臉的偏好已經不再是民間審美,事實上,不少網紅臉都與明星結下了緣分:

▲郭富城的女友和羅志祥的女友,都比較符合今天我們對於網紅臉的認知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出軌的男人們——謝杏芳長得端莊有氣質,而佟麗婭更加是美的不可方物,但對於她們的另一半來說,出軌的對象卻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網紅臉

▲網傳的林丹出軌對象和陳思成的出軌對象

這不禁讓我們疑惑:

網紅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它是時代審美嗎?

如果它不是時代審美的話,怎麼解釋我們上面說的那些現象?

而如果網紅臉是時代審美的話,又怎麼解釋我們的主流言論中,卻又鄙夷著網紅臉

無論網紅臉是不是真的代表了這個時代的主流審美,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十幾年前我們喜歡的都是各有特色的女神,為什麼十幾年間的時間,很多人卻都愛上了「千篇一律」「流水線」的網紅臉

要回答上面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從裡面比較簡單的問題開始:

什麼叫做網紅臉?或者,換個角度,具有什麼樣特徵的臉,會被我們認為是網紅臉?

▲仔細看看這些網紅臉(包括上面發的一大堆),有沒有發現一些共同的特徵?

從圖片來看,被認為是「網紅臉」的人一般在外貌上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臉型:一般為鵝蛋或者錐子臉,下巴都很小巧(但不一定尖),臉型線條都很流暢,臉型看起來很飽滿,沒有明顯骨骼感,看起來都是肉嘟嘟的。臉在照片裡看起來都是很小的。

眉毛:多為平粗直眉,距離眼睛較一般人近,顯得眉眼更加深邃,有混血感。

眼睛:比一般人明顯大,幾乎是標配的寬歐式雙眼皮,搭配美瞳和粗眼線或假睫毛,讓過寬的雙眼皮顯得不那麼不自然。

鼻子:鼻子一般非常小巧,鼻頭小鼻翼窄,有些網紅山根高,有些網紅鼻頭翹,但共同的特徵是鼻子都小並且立體。

嘴巴:一般比較飽滿,看起來比較年輕。大小不限。

而正因為「網紅臉」一般都同時具有上面這些特徵,所以導致了她們辨識度不高和被人詬病千篇一律……

然而,被詬病是不是代表不被接受?

在網紅臉審美這個問題上,我們經常會看到的一種現象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舉例來說,騰訊娛樂曾經給出了2015年的淘寶C店女裝排名(沒有搜到2016年的數據):

▲可以看出銷量前10的店鋪有5間都是與網紅掛鈎的,網紅臉如果沒有認可度,哪裡來的這麼多的瑪尼?

而這些銷售額超高的網紅都長什麼樣呢?

▲百度搜索告訴從左到右是:張大奕、趙大喜和於夢姣——可以看出雖然也有一定的個人特色,但很多方面還是符合我們上面說的網紅臉的特徵的。

當然,有人認為喜歡網紅臉是一種低端審美,比如說知乎就有過這樣的高關注問題: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網紅臉」,姑娘,我覺得知乎有句知名的話特別適合回答這個問題「不要先問為什麼,要先問是不是

但事實上,如果你收集知乎因為爆照而爆紅的美女,會發現不少也是具有我上面說的網紅臉的特徵的。這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就不放照片也不點名了。

這一切都仿佛說明,我們的時代審美,已經全面被網紅臉所入侵——即使你不想來個網紅臉全套,你可能也會比對這樣的「審美標杆」這樣嫌棄自己:

「我的臉太大了呢!下巴不夠小巧!眼睛也不夠大!鼻子看起來也好大不精緻!」

而這一切「審美入侵」又是如何發生的呢?這種網紅審美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跳出網紅審美這個狹窄的命題,來看看一部很有意思的BBC的記錄片「The Face」

我們是一直這麼執著於臉部的嗎?

竟然——不是誒:

▲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它們的國王肖像其實很多是隨便找一個人頂著皇冠畫的,在下面寫上國王的名字就算是國王的肖像了

而這麼做的後果可以想像:你看到的很多古代國王的肖像,其實可能跟他們本人一點都不像(因為都說了是隨便找一個人來做模特的嘛)。

而這種現象不僅是發生在國王身上,即使是對於那些對於歷史影響深遠的名人也是如此:

▲比如說這幅大家初高中都看過的莎士比亞的肖像,實際上沒有人能夠確定他是不是真的長這樣——但這是莎士比亞誒!

為什麼會這樣呢?並不是因為古人更注重心靈美或者更加不以貌取人(事實上人生下來就是最在意臉的,大部分人畫的第一幅畫都會是人臉):

其實答案很現實

之所以在早期肖像畫面孔不重要,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古代畫像都靠畫,又沒有印刷術可以大面積複製。所以就算畫出來,也就是小範圍傳播,所以做到寫實既很難,也顯得很沒必要。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印刷術、照相術、影視音樂等等技術:

▲而從這個時候開始,大家才發現,把有名的人物的照片和他們的生平一起記錄下來的書籍,會賣的很好

而隨著媒體的進一步增多,那些已有的名人不夠用了,所以我們有了更多更多的明星,他們的臉孔推動著雜誌等出版物的銷量

面孔越吸引人,雜誌賣的越多,從而獲利也就越多,所以美麗的面孔其實說到底,是金錢製造機

好了,你可能會問,我們不是在聊網紅臉嗎?為什麼你突然開始跟我說媒介和技術進步

但事實上,網紅臉的興起和普及,說到底跟上面的故事是一個思路的。

在並不算遙遠的八九十年代,我們所接觸到的明星是這樣的:

▲她們各有特色,各有風情

▲她們或硬朗或嬌俏,或嫵媚或冷豔

而為什麼那個年代紅的都是這些人?因為那個年代明星紅起來的媒介大多是唱歌(暫不參與討論)和電影電視。

要紅,除了長得好看之外,也要有拿得出手的影視作品和有感染力的影視形象

影視作品中的角色有很多種氣質,自然地,各種類型的美女,也可以找到相應氣質的角色,從而利用角色魅力將自己的動人最大化。

這個時候,我們對明星的要求是,不僅要美,而且要動人,要獨特

這個時代的美女,即使靚絕香江如李嘉欣,依然要被亦舒不鹹不淡地說一句「美則美矣,毫無靈魂」,免不了被圍觀群眾說一聲花瓶。

無他,因為當年是一個作品說話的年代而已。

而把鏡頭移到網紅出現的年代。


網紅網紅,離不開的一個字是「網絡」。

不同於傳統的明星,專門有電影電視劇拍著,雜誌硬照捧著,網紅的興起更加平民,她們要想火,要靠群眾買帳,有足夠的流量關注度,才有足夠的商業價值,才可以脫穎而出。

那麼好了,現在假使你是一個早期的網紅,你所面臨的選擇是這樣的:

如果我變得像王祖賢(且不論能不能做到),那麼:喜歡王祖賢這一掛的人會很喜歡我,但相對的,喜歡可愛型如徐若瑄或者女人味一點如關之琳的人可能就不怎麼想看我,那這部分流量就損失掉了。

相對的,如果我變得像李嘉欣(且不論能不能做到),那麼喜歡周慧敏這種斯文掛的或者範曉萱這種可愛掛的人就不會欣賞我,那這部分的流量就損失掉了。

那所以,如果我真的很想做一個脫穎而出大家都愛看的網紅的話,一個理所應當的選擇就擺在了你的眼前:

大臉也有好看的不假,但普遍情況下大家都會覺得小臉更好看,那麼我就選擇小臉,這樣可以確保儘可能多的人喜歡我的臉型……

小眼睛也有好看的不假,但普遍情況大家都會覺得大眼睛更好看,那麼我就選擇大眼睛,這樣可以確保儘可能多的人喜歡我的眼睛……

這個句式還可以寫很多,但我想聰明的讀者你們應該都已經get了。


▲網紅臉應該不是你認為最好看的臉,但一般具有網紅臉特徵的人,如果不是太不協調,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是好看的(當然不排除說「好看!但是是網紅臉!」)

也正因為網紅審美是基於這種「普遍接受的好看標準」存在的,所以走火入魔的人們才會越發的極端:

我要比她紅所以我的臉要比她更小,越來越小……

我要比她紅所以我眼睛要比她更大,越來越大,哪怕美瞳脫框……

我要比她紅所以我的鼻子要比她小巧挺拔,鼻翼越來越窄哪怕不能呼吸……

而為什麼網紅臉要迎合大眾審美到如此的程度?

背後的邏輯跟BBC那個紀錄片裡說的不無二致:流量和關注度,說到底,都是一條產業鏈,背後都是瑪尼瑪尼瑪尼哄,all the money go my home。

▲越多人喜歡就越能賣,越能賣就越能掙錢,越掙錢看上去就越像人生贏家

而事實上,通過我們上面的分析,就會發現,並不是網紅們「發明」了一種新的審美叫網紅審美

而是網紅們在迎合大眾審美的過程中,將所有大眾公認好看的標準做了合集,並走向了極端,才有了網紅審美。

說白了,網紅臉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因為它是實際存在於大多數人已有的審美取向中的(只是綜合在一張臉上並且很極端就有點可怕),這就是為什麼網紅臉看起來像是有魔力一般地迷人。

當然,從腳趾頭想就知道,世界上並不會有那麼多天然就小臉且飽滿、眼睛大且歐雙

、鼻子高且小的人。

因而,另一個產業隨著網紅產業鏈冉冉升起了:整容產業

▲現在的整容廣告已經用「網紅套餐」來作為宣傳點了。

坦白說,當第一次看到「網紅套餐」這個概念的時候,我跟朋友吐槽了很久:到底是要腦袋裡有多大一片海洋,才會容許別人把自己的臉做成「套餐」?

然而,後來的我驚訝地發現,接受甚至嚮往這種網紅套餐的人並不在少數。

為何如此?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根據我們上文的分析,會發現網紅審美其實說到底是最大範圍的大眾審美(但是忽略了協調、適度和個人特色這幾點),而因此這樣的整容模板也不可避免地被儘可能多的人所嚮往……

而另一方面,網紅臉擁簇者會說,我們並不覺得網紅臉不協調啊?小臉大眼睛小鼻子肉肉臉,多協調?

對於這一點,我們也已經在:整容真的會上癮嗎?整容為什麼會上癮?這篇說過了——從某種角度上,你要有那麼大的眼睛,就要有那麼高的山根,也就要有那麼翹的下巴。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一系列的整形是配套(協調)的

也因此,你如果要按照這個模板來整,你必然要整個臉的零部件都更新一遍,而不是實際上最有利於求美者的「最小代價最好效果」或者是「保留自己特色地變美」。

正因為推崇網紅臉是最符合整容產業鏈的需求(因為要做hin多簡單粗暴的手術嘛)的,所以現在鋪天蓋地都是「網紅臉」的廣告。

而這種洗腦式宣傳不只是針對「網紅臉」本身,還牽涉人生觀和世界觀


▲美貌與名牌,永遠有讓人趨之若鶩的能力。

正如網紅審美說白了,是一種將大家都相對偏好的審美極端化和簡單粗暴化一樣,網紅的生活方式的展現邏輯也類似:

簡單來說,網紅臉在展現「大部分人都會羨慕」的大眼睛高鼻梁的同時,她們也會展現「大多數人都會嚮往」的白富美生活:變美、有錢、買買買、跟男神在一起、過著小公舉一樣的生活。

而整容廣告也不再滿足於告訴你整完容就會變美,它會用這種整容成功者的白富美人生告訴你:

你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戀愛不順利,職場升不了職,不能嫁給高帥富走向人生巔峰,一切的緣故都在於你沒有鼓起勇氣走近整形醫院。

而這背後暗示的邏輯也很清楚:只要你整容,就可以變美,只要你變美,你的人生就會一片坦途變成白富美

但這無疑是一種「簡單粗暴成功學」的價值觀,事實上,只用稍微搜索一下「整容失敗」和「整容後遺症」,你就會發現,整容不一定保證變美,且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美而不幸的人

當然,有人可能依舊會嚮往網紅套餐:你說了,只要我做一套,我就是協調的,那我還是想做,怎麼辦?

這裡想小小地指出兩點這樣想的人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

一方面是,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網紅的審美是適應於特定的傳播渠道的:網絡,即照片和直播。

上鏡的好看和現實生活中的好看並不一定完全重合

因為直播鏡頭多使用美顏鏡頭低像素,所以很多極端的特徵會被柔和化:歐雙看起來會沒有那麼突兀了,而鼻子看起來也沒有那麼平地而起了:

▲直播鏡頭和真實的自拍鏡頭,可否感到自然程度的差異?

而之前掀起討論熱播的網紅節真人圖片也能側面說明這一點:


▲大家在自己上傳的照片上都很美很有特色但是現場看上去實在有些一言難盡

美美的照片也會隱藏真相,前兩年掀起對於整容臉討論的車模李穎芝:

▲即使不放那張著名的崩壞照,放一張平常表情的照片,左邊是自po的照片,右邊是他拍,可以看到我說的「不自然感」嗎

網紅們即使知道這些,也會追尋網紅臉,是因為背後有一整條完整的產業鏈

可你如果就是一個生活中普通的小姑娘,希望自己變得好看一些,為什麼要按照網紅產業鏈的要求苛求自己的臉?

假而美」看起來並不是最好的答案,可為什麼依舊有人願意追尋?

一個很無奈的理由依舊是:現實條件限制

▲高圓圓與宋慧喬

畢竟,如果你想像高圓圓或者宋慧喬這樣又美、又有自己的特色、又自然,其實是一個相當難的標準——普通人需要有過硬的底子、審美以及錢包才能在這條自然整容變美的道路上走下去。

而相對的,簡單粗暴地來一套網紅臉,看起來門檻低的多,也容易的多。

然而,即使是普通人,也不一定要通過網紅臉變美。

了解自己的問題並針對此有所提升(甚至不需要整容),也可以達到類似的自然變美的效果——但嚮往著簡單粗暴的人不會想要這樣的答案,因為太過複雜也太過漫長了

經過上文的討論,你大概已經跟我一樣認識到(一個可能讓你不大開心的)事實:網紅臉特徵是符合大多數人審美的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那些說著「不喜歡網紅臉」「網紅臉不好看」的人就都是在酸溜溜呢?

那也未必。

單從好看的角度來講,網紅臉遭人詬病的原因有三點。

其一是千篇一律以及臉盲——有個詞叫審美疲勞,你第一次看到網紅臉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在你第N+10000次看到網紅臉的時候就會轉化成審美疲勞

「我的天哪,為什麼又是這張臉!你到底是誰啊!你是不是暗戀我,為什麼我在每個地方都會看到你?」

其二則是不講搭配地走向極端

網紅審美說到底是一種支離破碎的審美,自然、細微與動態風情都不算是考量範圍內重要的東西,而如果將這種本身就偏極端的審美更加極端化:


▲最後大家只能變成這樣

而與簡單粗暴走向極端的審美類似,大家反感網紅臉,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她們宣傳的那套簡單粗暴的價值觀——變美就要整容,整容就要網紅臉,網紅臉就可以升職加薪迎娶高帥富(咦好像有哪裡不對)。

而討厭這種臉和這種價值觀,還有一個心理上的有趣因素:政治正確

什麼是政治正確呢?舉個不恰當的比方:

我小時候我媽一般給我兩顆糖,讓我跟我表妹分。

雖然我自己非常想要吃那顆大的糖,但是因為我認識到「把大的那顆給妹妹才能顯得我像一個很棒的姐姐」,我通常就會把大的那顆給妹妹,並在嘴上說我本身就想要小的那顆,以顯得我乖巧懂事。

而這種簡妮讓糖背後的動機,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

鄙視網紅臉以及網紅臉,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網上觀摩兩個人就審美問題進行的爭吵,經常會發現這樣的趨勢:

「我覺得XX也沒有那麼好看……」

「哪裡不好看了?你這種人就是(太低端了)只能欣賞網紅臉,才不能欣賞我愛豆的美!


▲不要笑,這是真事,我曾經費勁巴拉地寫了這篇:美顏盛世全智賢:真女神還是真尷尬?來全面解析全智賢的美貌——但這篇估計只看了標題就來噴的人馬上進來發言:你覺得全智賢不是美顏盛世說明你只能欣賞網紅臉!(當然在我這麼回復之後,她大概刷了10條留言來罵我😂)

「我覺得女性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弱化缺點強調優點,是變美變得更棒的途徑之一……」

「為什麼要改變自己?我們現在就很美!你覺得我這裡不對那裡不對,你是不是只會欣賞網紅臉?是不是只會迎合直男審美?你們這些low be的審美觀讓我噁心!想吐!我才不想下一代生活在你這種有毒的審美觀裡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無疑是因為,「反對網紅臉」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而佔據著「政治正確」的這一方,會因此認為自己處在鄙視鏈的上遊,因而獲得優越感

什麼是鄙視鏈

你身邊最常見的鄙視鏈大概就是「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劇的,看日劇的鄙視看韓劇的,看韓劇的鄙視看國產電視劇的」吧。

▲個人意見,這事實上就是一個個人偏好問題,跟你愛吃酸他愛吃甜一樣,沒必要上升到互相鄙視的程度

而關於如何看待上述的這種「觀劇鄙視鏈」,知乎上有個回答說的很好,大意是,我們消費的東西高檔,並不一定說明我們自己高檔。

舉例來說,思聰住得起幾萬塊一晚上的房間,你拿出積蓄也能勉強住的起,但是即使你倆都住得起,你還是你,思聰還是思聰,思聰資產後面那些零不會轉移到你的銀行帳戶餘額中去。

而讓我們把目光移回到審美觀這件事上。

還記得我們為什麼反感網紅審美嗎?簡單粗暴,就是這個詞,我們覺得網紅審美以及相配套的人生觀太過於簡單粗暴了,沒思考沒沉澱還走捷徑,怎麼能這樣呢?

而如果,將所有反對自己的人都放在自己的對立面,簡單粗暴地蓋上「你就是喜歡網紅臉」「你不能欣賞我說明你的審美太low be」的帽子,這種態度又比簡單粗暴地擁簇網紅臉高明在哪裡?一樣是沒思考沒沉澱直接方便快捷地走了政治正確的捷徑啊。

反對網紅臉,並不自動地代表你具有這個時代的高端審美。你具有什麼樣的審美,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

有人說,美是很膚淺的東西,流於表面,忽略心靈和頭腦,追求美的人也一樣如此

然而,在我們梳理網紅臉的過程中,我們接觸到了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裡面有趣的知識和現象

網紅臉可能是單薄而簡單粗暴的,但其下面的審美卻並不是:一片葉子裡有一整個秋天,一滴水裡能折射出一整個宇宙

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審美,說到底,跟他的生物性偏好(比如說男性生物性地偏好女性化程度更高的女性)、情感烙印(有說法是男生會偏好跟媽媽長相相似的女生)和文化素養(有句陶侃的話說的是喜歡大胸是本能,喜歡小胸是文化)都有關。

但說到底,這是一個蘿蔔青菜的問題,簡妮我個人並不認為吃酸的比吃甜的更高尚。

相對來說,一種更理想的狀態是,我們理解並且尊重彼此的口味,而不是互相扣帽子和互相鄙視以獲取優越感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審美?變得更美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

以我個人舉例,我也曾經很喜歡糾結這些問題:素顏美才是真的美!化妝了那美就不純粹了!也喜歡看論壇上的人們為此吵來吵去。

而如果你現在問我這個問題,鑑於我已經寫了這麼多審美相關的內容,也思考了很多,我給出的答案大概會是:

不化妝好看是一種本事,化妝好看也是一種本事啊。有人化妝比不化妝好看,有人不化妝比化妝好看,大家都找到自己最好看的狀態就好了啊。

我也曾經審美單一過,我曾經只喜歡那種看起來很有氣場的御姐,而對溫婉大方的類型不感冒,對可愛甜美的類型更是不屑一顧——

究其原因,應該是我那個階段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成為自己嚮往的那種御姐,並且會為自己身上顯得軟弱和幼稚的部分苦惱。

寫了這麼多審美相關,我現在既能欣賞俞飛鴻這種聰明大氣的美,也能感受到徐若瑄這種柔弱可人的美的吸引力,也漸漸地開始get到林依晨這種鄰家girl的可愛

而神奇的是,在擴寬自己審美頻道的同時,我驚訝地發現,我和自己個性中那些幼稚軟弱小女生達成了和解——欣賞別人其實就是欣賞自己,包容別人其實就是接受自己

我當然不會說自己的審美就一定是什麼了不起的高端審美,畢竟,「高端」一般緊密聯繫著(正確但沒有用的)政治正確,並且往往與撕逼相伴而行,而我也認為審美觀沒有那麼多的「高下之分」

而僅以建議的姿態,我認為,一種對我們來說更有益的審美觀,應該是那種會讓你變得更廣博而不是更狹隘、更平和而不是更偏激、更深刻而不是更膚淺的審美觀

好的審美觀,無關支持還是厭惡網紅,好的審美觀,應該是那種能讓你的人生更加遼闊的審美觀。

而這種審美觀的核心詞一定不是簡單粗暴,而應該是:知識與思考,理解與尊重

關於審美觀,你可能還想看:

重發 | BBC發現,真愛是看臉的,但不是看你長得好不好看……

偽技術帖 | 男生眼中的女神,你眼中的路人,why?

偽技術帖 | 你眼中的路人是如何成為男生心目中的女神的?

俞飛鴻:硬朗成熟與臉大,沒有一項可以阻擋她成為女神

美顏盛世全智賢:真女神還是真尷尬?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們!▼

(微信ID: BeTheBeauty)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網紅臉?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網紅臉?by 枕邊的咪咪「她長什麼樣?」「還行,就是有點網紅臉。」「網紅臉」這個詞已經趨向於貶義,有時候甚至與低俗劃等號。太多急於求成,想靠整容走捷徑的人都選擇了這張臉。網紅名媛們帶 low 了網紅臉。
  • 為什麼90%的人,整出來都是網紅臉?
    不知不覺中,網紅臉審美已經滲透到我們每個角落,各種直播、社區、平臺目之所及。明星、網紅或者是普通素人都在追求顏值的最大化——網紅臉。網紅臉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1時代審美的偏好網紅臉代表這個時代的主流審美?
  • 審美中的功利性能解釋直男為什麼偏愛網紅?
    為什麼男明星容易被網紅收割就算功成名就有作品,讓她們一開始獲益的依然是作為美的擁有者,而這種特殊性,在嫁入不是那麼鼎盛的豪門時就是最好的婆家門面。為什麼男明星愛網紅?為什麼假白富美盛行?綜合上面簡單的概念科普,因為審美活動具有功利性。
  • 2020年了,中國直男還愛網紅臉嗎?
    歲至年尾,我們的疑問也隨之而來:2020,直男們如今喜歡的,是怎樣的女性?直男們的審美光譜,有了新變化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審美沒有絕對,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直男們審美迭代的一些門道。以上這些,都在大家對於直男審美想像的意料之中,不過隨著95後、00後直男的加入,直男的審美光譜產生了一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面孔,與港風女神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比如今年的黑馬亞軍李沁,以及前不久剛引起戶口爭議的楊超越。
  • 網紅臉的前世今生!網紅背後的心理學
    圖文時代的網絡紅人當網際網路已經進入高速的圖文時代,這時候的紅人開始如時尚雜誌絢麗多彩起來,在這樣的時代,網絡女性佔盡優勢,以圖載文載人。如果要問為什麼,原因就是這時候的網際網路更有讀圖時代的味道。,它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但是我們在和客人普及美的背後的時候往往會用非常少的形容詞去形容,所以我們需要學習更多的形容詞來描述美給我們的感覺:年輕、美麗,漂亮、活力、乾淨、優雅、富有、生命力、感動、魅力、耀眼、嫵媚、秀麗、雍容、大氣、絕代芳華、豔光四射、全場焦點、捨不得移開眼睛.......
  • 「網紅臉」審美毀掉了多少中國女孩
    自從範爺大火,錐子臉大眼睛就變成了標配審美。而為了迎合這樣單一的審美觀,多少原本清純可愛女孩,整成了僵化的網紅臉。- 01 -一位20歲的女孩花了80萬,2年內整容20多次,把自己整成了40歲。把臉上好好的膠原蛋白換成了玻尿酸和肉毒桿菌。
  • 內幕|聽一位資深整容醫生深度談談網紅臉怎麼回事
    本文轉自公眾號《阿秋秋》網紅臉,一種具備大多數網紅相貌特徵的臉型,總結起來就是:大眼睛,尖下巴,高鼻梁,順帶豐滿蘋果肌。最重要的是,這些臉幾乎都因整容而成,極為相似。在網上隨便轉轉,就會發現網紅臉到處都是,什麼抖音啊,火山小視頻啊,一直播什麼的,網紅臉恨不得佔據著網絡直播的半壁江山,弄的看上去像極了全民的集體審美。
  • 網紅時代的裹腳布:束腰,讓我們重新正視「審美綁架」.
    在這之前,ins、小紅書上的時尚達人,把它當成顯身材必備,微商們更是借著疫情「囤肥期」賣力宣傳。但憑一張布真的可以達到瘦腰的效果嗎?在潮流街區我們所見到的「網紅臉」、「整容臉」有時讓我們審美疲勞,不由得產生疑惑:「美麗」只能有這一種呈現模式嗎?
  • 網紅臉不好看?錯,其實在直男眼中網紅臉是最符合他們審美的!
    我們都知道模特是青春飯,尤其是平面模特養小不養老,有的模特轉行做了演員,成了明星,大部分模特就會去開網店,賣衣服。那這些網紅為什麼不能做明星,普通人又可以從網紅那裡學到什麼變美思路?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不說人品,只看臉,學技巧。為什麼大家紛紛pick網紅臉?
  • 為什麼網紅臉不招人喜歡
    說起網紅臉,很多人想到的是「沒特色」、「整容臉」、「假臉」,儘管很多人不喜歡,卻也有很多人趨之若鶩。審美「模板化」大眾審美潮流是高鼻梁、大眼睛、巴掌臉,很多人整形會按照這個模板去調整自己的五官和臉型,在她們看來只要自己的五官有一點沒有符合這個模板,那就是一種缺陷,她們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所認為的某些缺陷,其實是自己的一種特色,所以最終整出來的樣子掩蓋了自身的特點,削弱了識別度,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網紅臉」,美則美矣,但看多了也就審美疲勞了,想要再多美一分,也無從下手了。
  • 網紅臉怎麼了,確實"好看"啊.
    第一次看到這張生日會圖片時候,本公舉身邊的同事說,「這是angelababy連連看」嗎?其實作為姐妹團「新成員」Angelababy同樣也是眾網紅臉的模範↓↓↓三心說,我每次自拍都覺得自己像個網紅。(嫌棄臉)雖然是個人自貶,但是姑娘們,我們每天拼命拍照五百張,修圖五小時,還不是為了和網紅一樣好看?
  • 李冠毅專欄:網紅臉正在毀掉下一代的審美觀
    於是網絡上出現兩種對立的聲音,多數呈現負面評價的網絡酸民寫著:「這麼醜,是不會化妝嗎?」、「醜出天際,就不能用點遮瑕嗎?」、「這是在醜化亞洲人嗎?」;而支持的網友則表示:「走出去看看他國審美再評價吧!」、「比那些美圖秀秀磨皮臉不知要高級幾萬倍!」、「終於看到自然的臉龐而不是網紅臉了!」後來,ZARA 官方回應:「兩國審美不同,沒有刻意醜化,照片沒有 PS。」
  • 「網紅臉」審美毀掉了多少中國女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現在很多女孩一味地追求網紅臉,但青年君認為——美沒有公式。希望你不去迎合任何人的審美,在我眼裡你就是最美的。微博@我是青年君,想做你的虛胖擺渡人,告訴我你今天過得好麼?
  • 外國帥哥對中國「網紅臉」怎麼看?為什麼外國帥哥都喜歡亞洲「醜」女?
    而當今社會,網紅臉一直又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認為美的有,認為假的也有。那麼,當外國人喪心病狂奇葩審美眼光對陣中國頗具爭議網紅臉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呢?在外國帥哥眼中,網紅臉究竟是好看還是不好看呢?這位名叫Mike的小哥又出動了,他走上街頭,調查歐美小鮮肉是喜歡網紅臉還是鄰家女孩。這個視頻在5小時內點擊量超過了100萬。
  • 三上悠亜:成功的男人為什麼都喜歡網紅臉?
    當然,三上悠亞能有如此成跟她那張網紅臉有很大的關係。問題是,為何我們如此愛網紅臉?當然,網紅臉的盛行無疑是迎合這個社會的男性審美,就如當年的「楚王好細腰,宮廷多餓死。」不同於傳統的明星,專門有電影電視劇拍著,雜誌硬照捧著,網紅的興起更加平民,她們要想火,要靠群眾買帳,有足夠的流量關注度,才有足夠的商業價值,才可以脫穎而出。想要獲得足夠多的關注,足夠多的群眾買帳,自然需要一張大眾化的標準。簡單來說,網紅臉就是將所有大眾公認好看的標準做了合集,並走向了極端,才有了網紅審美。
  • 三次元審美逐漸扭曲,二次元也迷上了網紅臉,是好事還是壞事?
    什麼是網紅臉?網紅臉就是電眼明眸,鼻梁高挺,下巴尖而翹,肌膚白皙又嫩,能激起直男們的憐愛的臉。不過所謂的「網紅臉」都是根據二次元裡面的模子去整的,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網紅臉的由來。就拿《哪吒》來說,電視動畫裡,哪吒是個十分可愛的小調皮鬼,跟小龍女的關係可好了,我們看著那樣可愛的哪吒都覺得自己年輕了幾歲。再看被重畫了一遍的哪吒,一張網紅的臉,加上換了個髮型,這不是長大後的哪吒嗎?感覺自己又老了幾歲!這不是我認識的哪吒,雖然很好看。
  • 看膩了網紅臉?這樣的寬眼距丹鳳眼才是高級臉
    俗話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是就現在來說,網紅臉滿屏跑的時代已經慢慢的淡去了,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網紅臉已經不像曾經那樣讓人著迷了。相反的是,超模的那種厭世系高級臉顯得有些稀少和珍貴,那麼怎麼才能夠區分網紅臉與高級臉呢?
  • 夏夢之美為什麼能秒殺這個時代的無數網紅臉?
    美女標準,永遠要被時代定義,今天被萬眾網紅複製的整容臉,明日註定褪色,因為總會有新的整容臉取而代之。所以美女代代更新,而佳人難再得。美人製造,並非流量時代可以輕易複製的故事。它是傳統中國審美體系裡生長出來的,一個生成已久、完全成型、存在於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當年的夏夢,00後看來依舊美得灼人,甚至完全可以秒殺一票網紅,就是因為她的美麗,已經超越了歷史。
  • 算法+外科手術:這是一個網紅臉的時代
    明星化妝師Colby Smith告訴我,「嗯,這就是網紅臉(Instagram Face)。它就好像一個不切實際的雕刻品。批量化生產的。這是一張看起來好像用粘土打造的臉。「Instagram,這個在2010年10月才創立的平臺已經形成了有著自己的審美語言:理想的形象往往是在手機屏幕上當即彈出的那個。
  • 男生為什麼都喜歡網紅臉?網友:男生喜歡漂亮的,網不網紅不重要
    而整容臉就是網紅臉他們因為鼻梁整的過高 妝更濃更上鏡,現實看著就有點奇怪。男人就是這麼奇怪的生物,一邊批評說網紅臉好醜,太假,整容過度,一邊又忍不住關注還勾搭。網友:網紅臉不好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整?充分說明一個問題 男人喜歡網紅臉啊男生為什麼都喜歡網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