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原著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我算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粉,小說雖然是家長裡短的種田文,早些年我倒是看過兩遍的。原著自然是沒有明確朝代的,看劇情稱呼是確定在北宋時期了。顧二出場時間大大提前,還給他了一個知錯就改極有擔當的人設;小說裡大概過半了顧二還是個浪蕩子的形象。這個改編算是劇透了後期的顧二,但是對於電視劇來說是必要的,觀眾不會太有耐心等到男主劇集過半才出場。
那麼顧二和他相好(忘了叫什麼名字了)的那條線是要和明蘭長大這條線並行了吧?明蘭從穿越女變成了幼年喪親母的聰明丫頭,跟著老太太總是要有個由頭,但是這麼一來就沒有她親弟弟(我記得衛姨娘書裡還生了一個兒子)的戲份了吧?雖然我也不記得她親弟叫什麼了。華蘭目前還沒表現出聰明大氣的勁頭,小說裡華蘭作為真古代人可不比明蘭差,尤其還有被老太太和父母一起看重的那股子氣勢在。
墨蘭倒是很有點兒意思,很會幫襯林姨娘。長柏本是個話極少心裡極清楚的角色。劇裡的少年長柏話略嫌多了些,還和少年顧二有了過命的交情,倒不知道後期會不會給顧二明蘭的婚事添把柴?袁家出場好早,又給袁大郎安了這麼個人設,後期袁文紹和華蘭反抗親爹娘自己過小日子想來也是個蠻精彩的支線?
不過一看劇,我好像在記憶裡把原著的太太王氏和別的書的主母搞混了,細細回憶了一下,原著裡的太太的確是個娘家勢大脾氣略暴也不聰明的。原著其實著墨家庭居多,老太太和明蘭、明蘭和長柏、明蘭和華蘭如蘭、明蘭和顧二的庶長女才算是親情漸入佳境的範例,其他倒都罷了,反例居多,只看編劇怎麼改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書裡太太被姨太太教唆拿毒害了老太太,已經出嫁的明蘭要為了老太太和盛家撕破臉的一場戲。希望編劇保留,只是別換成林姨娘才好。
電視的劇情邏輯不太嚴謹,馮叔說話時手臂動作總讓我覺得他要唱戲。我配樂都給他想好了:穿林海跨雪原。高露演得不錯,張佳寧和朱一龍驚喜,老太太和老爺水平都很穩,小趙演技令人失望。重點是,小趙沒有理順人物邏輯線,她對齊衡、對林小娘、對顧二叔的感情表達都有問題。尤其是和二叔,一方面只要和二叔對戲,兩個人在不熟的時候也有冒粉紅泡泡的感覺,明顯是把現實中的感情代到戲裡,拜託,你們感情線還沒到那個份上呢。
一方面到和顧二求娶對話的戲,她演得是對顧二的氣惱,卻又沒有表現出她氣惱的層次感。從臺詞看這段戲應該是對顧二危及如蘭名聲的氣惱,還有對把她當獵物的不滿,但是說到危及如蘭名聲時,她演得卻並不像真正在意的樣子,挺輕描淡寫的就一帶而過了。另外,她和老太太談及顧二的時候,氣惱、羞澀、暗自期盼、隱隱擔憂這些情緒的都不太自然,表演痕跡有點重了。
特別是氣惱的那個蜘蛛織網的段落,臺詞節奏、肢體動作都不對,後面的臺詞念得也根本不清晰,體態念詞都透著一股小家子氣。還有,這場戲的最後一段她應該是擔憂的,但是抬頭看老太太,老太太還沒發話的時候,眉頭有點皺,但是眼睛竟然有點隱隱的笑意。另外,二叔說出誓言的時候,她的表情也太平。這些都表現得不太好,但劇還是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