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專門提到要「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是粵澳深度合作區戰略定位首次在中央最高層面正式提出。
橫琴,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在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上,不負厚望。11年前的今天,在橫琴的澳資企業僅有5家,截至今年10月底,橫琴登記商事主體數量超過5.4萬家,其中澳資企業3500家,單單今年以來新增澳資企業1300家,已經成為內地澳資企業最集中的區域。橫琴自新區誕生之日起,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重任,堅持制度創新引領,在深化對澳合作、培育新興產業、優化營商環境等領域取得突出成效。
琴澳和鳴共奏佳音。如今,珠澳、琴澳處在史上最和諧的「蜜月期」,在中央和廣東省的支持下,珠澳正攜手全力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在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中跑出「特區加速度」。
制度引領 改革創新是橫琴發展之魂
「之前不熟悉股權轉讓流程,稅務人員視頻在線輔導我辦理申報繳稅,10分鐘不到就完成了,完稅憑證還自動傳給工商部門,辦完整件事一次都沒跑稅務局,沒想到這麼方便。」在橫琴的一位澳門工商 人士如是說。近日,橫琴新區稅務部門創新應用「區塊鏈+稅務」,實現個人股權轉讓涉稅業務「全程網上辦」,有效提升納稅人辦事便利度,這也是橫琴進一步拓展辦稅事項「一次不用跑」業務範圍,推進辦稅廳全量業務網上辦的進程中的新突破。推行一月以來,橫琴全程網上辦結個人股權轉讓涉稅業務600單,獲得納稅人廣泛好評。
改革創新是橫琴發展之魂。自2009年啟動開發建設以來,橫琴新區堅持制度引領,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始終勇立潮頭。
目前,橫琴自貿片區累計落地505項改革創新成果,其中3項入選全國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11項試點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44項入選廣東省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案例,63項改革創新措施在廣東省複製推廣。
今年以來,橫琴推出了一系列政務服務創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積極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14項改革任務均已在橫琴海關關區落地實施。加快橫琴「9610」模式跨境電商監管場所建設,完成實單測試超47萬單,進出口額約7000萬元。《橫琴新區個體經營臺帳式備案試行辦法》印發實施,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國首創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實現線上申報繳款「零跑動」、銀聯在線支付「零費用」、稅款直入國庫「零中轉」……。「作為珠海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橫琴將以粵澳深度合作區為重要抓手,以跨境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為核心,繼續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奮力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橫琴新區黨委書記牛敬表示。
牢記使命 助力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今年12月1日起,港澳導遊便可以免試在橫琴獨立帶團了!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新近通過的《珠海經濟特區港澳旅遊從業人員在橫琴新區執業規定》,明確自今年12月1日起,具備規定條件並經合法備案的港澳旅遊從業人員可在橫琴新區執業,這是全國首部支持港澳旅遊從業人員跨境執業的地方法規。
也是繼去年珠海立法認可港澳建築及工程諮詢專業人士在橫琴的執業資格後,再次運用特區立法權認可港澳專業資質。截止目前,122名港澳建築領域專業人士和28家港澳企業通過備案在橫琴執業。196名澳門導遊通過考核認證獲得橫琴專用導遊證。
牛敬介紹,「2018年至今,總書記連續三年在不同場合三次對橫琴工作作出方向明確、立意深遠的重要指示,既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橫琴的高度關心、關注和濃濃厚愛,也為橫琴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具有重要的裡程碑式重大意義。」
「目前橫琴與澳門各界形成了從官方到民間的無障礙全方位溝通協作機制,兩地合作發展達到新高度、進入新階段。」牛敬表示,橫琴堅持以人為本,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制度環境,通過一系列創新和探索,促進琴澳貨物、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的更加高效便捷流動,方便澳門居民在橫琴投資、就業,讓澳門居民更有參與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橫琴開發之初,港澳與橫琴的合作項目幾乎一片空白、合作機制尚未建立。多年來,橫琴始終把與港澳合作,特別是對澳合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守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和使命,在基建對接、通關便利、產業合作、青年創業、政策扶持、服務一體、文化認同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全球資源在橫琴加速匯聚。今年10月,廣東省獲批設立的第二家國家級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橫琴揭牌,5個海外項目籤約入駐,取道離岸創業加速融入全球協作網絡。
科技創新產業不斷加強。今年橫琴與中科院合作共建先進智能計算平臺,並用專線聯通澳門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落戶橫琴,引進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
青年創業如火如荼。依託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橫琴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積極構建「政策+載體+人才+服務」孵化體系,助力澳門青年在橫琴創新創業。截至2020年11月底,橫琴新區累計孵化港澳青年創業企業項目542個,其中澳門企業項目467個。
11年前的今天,在橫琴的澳資企業僅有5家,截至今年10月底,橫琴登記商事主體數量超過5.3萬家,其中澳資企業3290家。即使,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也絲毫不影響澳資企業在橫琴加速布局的熱情,今年以來新增澳資企業1097家,已經成為內地澳資企業最集中的區域。
11月27日,國家發改委表示,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 中國版的納斯達克——澳門證券交易所,在橫琴呼之欲出。
據介紹,粵澳聯手在橫琴建設的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已揭牌運作,入駐企業18家。截止目前在橫琴註冊的金融企業已有5000餘家,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辦理結算業務7618億元,為深化粵澳金融產業合作奠定良好基礎。對此發改委高度評價,橫琴新區成立以來,橫琴金融致力於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服務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在加強制度創新和規則銜接,促進粵澳金融深度合作,逐漸形成了惠澳利澳的金融服務體系,在服務澳門居民在粵民生需求、支持澳門居民在粵投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深度融合 惠澳利澳政策體系逐步形成
今年8月18日,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啟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的通關模式開啟。隨著首批通關旅客的到來,一水相隔的橫琴與澳門,開啟「30秒跨境珠澳」的嶄新通關時代。
2014年,橫琴實現了24小時通關;2016年,首批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正式啟動實施;2020年,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總量達到5000輛……快捷高效的往來互通給珠澳兩地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的便利。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表示,為了支持澳門企業和個人在橫琴發展,從跨境通勤到探索跨境信用,再到推行「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個稅差額補貼,圍繞琴澳「跨境」主體,橫琴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澳門企業和居民的創新措施,惠澳利澳政策體系逐步形成。圍繞琴澳「跨境」主題,橫琴開發尤其是涉及土地出讓、產業建設、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資源開發,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澳門工商界參與。
目前在橫琴綜合服務中心已開通「澳門投資建設項目申報綠色通道」、「澳門商標申請人服務專窗」、「澳門居民辦理不動產登記服務綠色通道」等優先通道,橫琴企業專屬網頁搭建「澳企專區」進一步提升服務澳門企業和居民的水平。商事登記和跨境辦稅服務拓展至澳門,澳門居民可遠程辦理商事登記和涉稅業務。橫琴全國最先實施的「澳人澳稅,港人港稅」政策已經實現港澳居民實際個稅稅負與港澳基本持平,目前累計發放補貼已達1億多元。
民生方面,去年橫琴居住的澳門居民率先實現跨境參保,澳門居民梁健昌帶著一家人在橫琴領取了珠海醫保卡,他們不僅在珠海可以持卡看病報銷,甚至在內地任何一家與珠海醫保聯網的醫院都可以享受醫保結算待遇。如今,像梁健昌一樣在橫琴領取了醫保卡的澳門人越來越多,而且該項政策在珠海全市推廣,近日起,包括醫保參保、養老金領取等在內珠海八項社保便民政策在澳門落地,澳門居民不用出境就可以在家門口就近辦理。
讓澳門人興奮的還有,集澳門居民在橫琴居住、教育、養老、醫療等功能為一體的「澳門新街坊」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作為珠澳深度合作的一項重要綜合民生工程,該項目建成後大約可提供4000套住房,容納的澳門居民預計將超過1萬人,並採用「限地價、限房價、限銷售對象」的方式,真正惠及澳門老百姓。
澳門最大的「居委會」——澳門街坊總會橫琴中心成立一年間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街總橫琴中心」把澳門社工人才帶到了橫琴,以靈活的服務項目和先進的服務理念,結合先進的設備及新穎的服務手法,為在橫琴創業、就業、學習、居住、旅遊以及養老的澳門居民及橫琴本地居民提供專業化、針對性、精細化的服務。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吳小麗說,隨著澳門經驗、澳門標準、澳門特色與橫琴發展有機結合、優勢互補,有望在這片粵澳深度合作的沃土上開出「新花」。
今年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的開局之年。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表示,珠海要全力推進澳珠極點建設,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支撐引領全國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要進一步深化珠澳合作,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加快建設粵澳合作新特區。以粵澳深度合作區為龍頭,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全力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今年以來,粵澳兩地攜手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區,這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行動,是粵澳合作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要事。珠海將把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牽引新時代珠海改革開放的龍頭,推動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 郭永航擲地有聲地強調。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宮勝男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張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