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吧,後浪,擺攤吧,網際網路人!」
在這場口號喊得震天響,規模也達到空前,甚至絕後的地攤經濟復甦運動下,一場逃離辦公室的集體狂歡,正在網際網路上瘋狂流動,無數的自媒體人,電商,HR都紛紛加入擺攤大潮,讓「以你的職業擺攤賣什麼」這個問題,一夜之間成為了最熱的詞條。
可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在這充滿煙火氣的地攤人群中,並不是為了養家餬口,並不是為了賺取額外的收入,而只是當作一種樂趣,一種體驗而已。
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他們的擺攤經歷,竟成了一種大型的行為藝術現場。人們沒有對金錢像以前擺攤人那樣的嚮往。
其實對於絕大部分跟潮流的擺攤人來說,賺錢只是一種玄學,能不能賺到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在這場充滿樂趣的潮流之中,感受真實的人類社會。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擺攤向來都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他與勞動人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是作為社會底層工作為人所認知的。如果不是這一次地攤改頭換面,成為了「戶外經濟」,擺攤只是人們生活中迫不得已的選擇。
以前在知乎上就有一個問題,得到了很多的點讚和回答:「如果你的朋友窮到了擺地攤,你會如何看待他?」
由此可見,我們大多數人都在乎所謂的臉面,但是慶幸的是,有像如今這樣的一種形式,能夠讓擺地攤成為一種近乎的全民運動。
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有趣或許又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賺的錢還不夠還人情
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同樣的,以前網際網路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我們一生當中能夠碰到的朋友非常的少,但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很容易讓很多的朋友得知,「你要擺地攤啊?」於是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忙,有時候擺一天的地攤,賺了100塊,還要回頭請朋友們吃一頓,賺的錢真心不夠還人情的價!
純體驗派,只為觀察社會,觀察人類
一位網友表示,自己選擇去天橋擺攤,售賣英雄聯盟的夜光t袖,他說他最大的樂趣不是賣衣服賺錢,而是對來往的行人進行點評,業界人士稱之為「大眾點評」。
他認為賣英雄聯盟T恤的基本都是「網癮少年」,但是事實上他的客戶大多都是學生家長,這讓他認識到什麼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和「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這位網友遇見過一位大爺,孫子喜歡英雄聯盟,但是他身上只有26塊5。老闆本人非常希望把衣服賣給大爺,但是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說衣服是30塊錢進的,三十塊錢賣給他。由於不想打臉就沒有當場賣給大爺,大爺也表示理解,並說好明天再來,但是他再沒碰到過那個大爺,他表示自己非常的後悔。
「擺攤的過程中,讓我明白,什麼才是人類真實的情緒!」
我選擇擺地攤,卻成了最大的消費者
還有位網友說自己擺攤賣零食,結果在零食的誘惑下成功的虧了錢。還有的說自己雖然擺地攤,但是經常去隔壁的攤子上交流交流,結果忘了自己是個生意人,加入到了廣大的消費人群當中。「原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界限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明顯。」
以前的擺攤是為了生活,被城管追著,被迫和城管鬥智鬥勇,業界流傳著「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是一名合格的小攤主」的傳說;而現在的擺攤,絕大多數是為了體驗生活,賺錢成為了一種玄學,露天經營的巨大自由感,是長期處於壓抑情緒之下的辦公室人員,最大的嚮往之所。
當然這樣的趨勢,也是挺好的,在「復古」的潮流下,感受虛擬世界之外的真實。每個人都該做一做這所謂的「人類觀察學家」!
原創/文化人小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