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隨著上市城商行隊伍的逐漸擴大,帶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地方金融生力軍在競爭中正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受政策監管影響,城商行無法像國有大行及股份行一樣「跑馬圈地」通過異地擴張來獲得規模效應,其管理半徑主要被限定在所轄的區域內,因此區位條件及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將很大程度決定城商行發展的天花板。
今年來,長沙頻繁出現在各種熱搜榜單,成為新晉網紅城市。根據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潮經濟·2020網紅城市百強榜單》顯示,長沙的「網紅指數」排在第6位。隨著文娛之都、智造之都、媒體藝術之都、「新食尚」之都的崛起,以及新一線網紅城市打卡熱門地的興起,湖南地域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在這種「網紅」的光環下,以快樂文化著稱的本地城商行——長沙銀行也更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並和其依託的這座城市一起共生共贏。
作為湖南首家上市銀行、湖南省規模最大的法人金融企業,長沙銀行始終深挖本土優勢,依託本地特色經濟融合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在國內上市城商行中走出了一條特色化道路。今年來,該行首次提出「生態銀行」概念,聚焦生態打造。生態銀行打造的第一部曲是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的「產業與投資生態」,第二部曲是立足於數位化的「科技生態」,而第三部曲則是「本地生活生態」。在此之中,與本地經濟聯繫最為密切的即第三部曲——本地生活生態。
本地生活生態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覆蓋吃喝玩樂、醫教遊養的場景,連接政府、商戶和消費者的流量,藉助下沉區域搶佔本地經濟紅利,與湖南經濟實現共贏。
該行近年來持續大力推動零售業務深化轉型,堅持下沉縣域和社區服務,通過全面連結客戶、延伸服務觸角,抓好渠道布局和生態圈構建,藉助社交媒體、線上渠道、平臺引流增加客戶觸點。圍繞居民「吃喝玩樂美」、「醫養教遊」等消費需求,推出融入用戶日常生活場景的「弗蘭社」權益平臺,通過加速構建本地生活生態圈、連結本土生活,持續優化客戶體驗,提高客戶粘性和忠誠滿意度。
日前,為進一步豐富本地生活生態,做大長沙銀行「朋友圈」。該行聯合湖南本土吃、喝、玩、樂、美、購消費生活領域以及媒體等60多家品牌和商家,共同發起成立「湘江新勢力品牌聯盟」,以線上話題互動+線下品牌打卡的形式形成矩陣聯動、聚勢互推。據悉,該聯盟旨在通過積極整合企業、媒體、學界、資本等資源,聯合深受湖南本土消費者認可的代表品牌,利用各家企業在吃、喝、玩、樂、美、購等新零售、新消費領域的消費生態影響力,積極推動湖南品牌發展,打造有湖南特色的品牌生態鏈。
長沙以茶顏悅色和超級文和友代表的國潮美食和集市文化,嶽麓書院、橘子洲和省博物館等為首的人文景觀,還有以集土味之大成的萬家麗廣場、新晉潮流IFS金融中心為代表的消費文化,吸引著大批外地遊客前來「打卡」。紮根於長沙這個網紅城市,長沙銀行通過挖掘和開拓這一客戶需求,使得地域因素成為其發展的優勢所在。
近年來,作為消費主體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對於銀行業務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實現新零售轉型,是銀行順應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通過湘江新勢力品牌聯盟等方式構築本地生活生態,利用金融科技賦能豐富更多場景,長沙銀行不斷擴大零售客群,打通客戶的需求,大力推動該行零售業務轉型。三季報數據顯示,該行零售客戶數達1429.24萬戶,較年初新增103.28萬戶;信用卡累計發卡 214.62 萬張,躋身全國城商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由長沙銀行發起,聯合騰訊、阿里、華為、中國銀聯、科大訊飛和湖南大學等48家單位共同組建的金融科技湘江生態聯盟正式成立,這也是該行生態銀行中科技生態的布局推進。公開信息顯示,該行近三年來已投入IT建設的資金超過15億元,構築了包括智慧醫療、智慧校園、呼啦支付、快樂e家等開放共享的金融生態圈,核心業務場景已實現100%線上化,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