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巫祭篇 第一期」祖巫興起,圖騰法則產生!中國巫術起源...

2020-12-14 錢丟丟

大家好呀,我是錢丟丟

本期開始,丟丟將要開始講述中國神話的【巫祭篇】

現代中國最熟知且廣泛的宗教信仰有兩個

一個是道教,一個是佛教

很巧的是,這兩個宗教都是在漢朝時才在中華大地上創建

而在漢朝以前,中華大地上並沒有道教和佛教兩個宗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漢朝以前,佛教還在印度發展

而道家文化雖然起始於老子與莊子

但春秋時期的道家和儒家一樣

都是學術流派,而不具備宗教的性質

直到後來建立了道教,才產生了三清道祖

以及玉皇大帝后土娘娘等諸神

那麼,在道教與佛教之前

中國人到底在信仰什麼呢?

其實,我們可以在盤古開天這則神話之中

看到原始中國人的崇拜

傳說宇宙初始混沌無形

在混沌之中生出一神

歷經一萬八千歲而產生意識取名為盤古

盤古以力破混沌

渾濁者下沉為地,輕盈者上浮為天

天地初始,陰陽相吸,又趨向於回歸混沌

於是盤古又腳踏大地,手擎蒼天

頂天立地一萬八千載,最終力竭而亡

周身骨骼血肉,毛髮皮膚盡皆化為天地萬物

因此,天地之中,不論山川草木,不論鳥鼠蟲魚

都是盤古精氣所化,盡皆都有靈性存身

可以感悟天地大道,順從天意而存活

雖然盤古開天的神話到了三國時期才完整記載

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中國人認為天地初開之時

萬物都是有靈性的

因此「萬物有靈」是中國最為古老信仰的核心

例如在遠古時期,當一個部落發生了瘟疫

此時一個五彩斑斕的大鳥兒飛過

恰好此時瘟疫就好了

於是人們就競相傳頌這件事

開始雕刻出鳥的樣貌,競相來觀看敬拜

並不斷的給這個鳥加上奇異的屬性

起一些奇怪的名字

逐漸的就形成了圖騰崇拜

在《史記殷本紀》中就曾記述

古時候有一個名為簡狄的女子

在郊外吞食了玄鳥的卵

從而孕育生下了商朝人的祖先商契

因此,商朝人以玄鳥作為圖騰崇拜

信仰玄鳥的商朝人

會模仿鳥的舞姿來對玄鳥進行祭祀

他們會在頭上插著豔麗的羽毛

身上佩戴雕刻著玄鳥圖案的玉佩

隨著祭祀物品在火中噼啪作響之聲而起舞

而那些各地諸侯和小的部落首領

也會在商朝玄鳥舞蹈祭祀之人的引領之下

跳起屬於自己部族圖騰的舞蹈

這種祭祀圖騰的盛宴被稱為「百獸率舞」

而這些跳舞的人都有兩個身份

第一個身份,是部族之中掌握知識的「巫」

第二個身份,是部族之中掌控軍隊的「王」

這兩個身份重合之後,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天子」與「皇帝」的稱呼

所以,在中國古代《左傳》中曾經說過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如果你穿越到了那個時代

你只掌握了強大的武器是與先進的科技

那麼你完全無法掌控人民和國家

你必須會跳舞,會跳一種如同鳥兒在飛翔

如同猛虎在捕獵的舞蹈

只有掌握了軍隊和祭祀,才能夠管理國家

至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說法

這取決於人類自身的缺陷

你會發現,一個人最多能和十五個人發展為信賴的夥伴關係

當一個家族從十五個人擴展到三十個人的時候

只能夠通過親子之間的關係

來維持族長與最小孩子的關係

但當這個家族發展為一百五十個人的部族的時候

這時候的族長就已經認不清誰是誰的孩子了

信息的混亂會導致部族分崩離析

從而分布為幾個由十幾個人組成的家族

這幾個家族會如同蒲公英一樣

去往其他物資豐富的地方生活

當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人

開始定居耕作穀物,從採集遊牧生活

進入到群居農耕生活的時候

因為人口的激增以及定居河岸

人們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分布為小的部落了

於是,統治者開始以一種奇異的動物象徵

來引導人們信仰部族之中能夠帶來好運的生物

這種生物就逐漸的形成了圖騰

在以前,一個人只能夠與十五個人建立親密的聯繫

有了圖騰之後,人們發現

整個部族四五百人都有了團結在一起的理由了

只要你和我信仰一個圖騰

就會在爭奪食物與地盤之中團結一致

在大獲豐收之時,由部族首領帶領人民祭祀圖騰

於是人們逐漸的凝聚起來

成為了一個社會團體

由部落組成了國家,由國家組成了王朝

而王朝又統一供奉一位圖騰

那就形成了國家的祭祀

而這位主持祭祀的人,被人們稱之為「巫」或者是「王」

他是整個國家的核心與象徵

是神權與王權的高度集中產物

有著難以想像的族群精神凝聚之力的人

隨著文明的發展,掌握了巫術祭祀與軍隊兵力的人

將會把圖騰的含義無限的放大

將所有人們美好的品德都填充到圖騰之中

發展到現代最為突出的,是對於神獸龍和鳳的崇拜

龍與鳳在最早的一開始是以部落圖騰崇拜而產生的

最早的含義並沒有如今這樣的高深

但在時間長河之中,隨著人們的崇拜

逐漸的變為了象徵著皇權的產物

因此,我們現代的人雖然感受不到圖騰崇拜

但在遠古,信仰一種圖騰,就是加入一個集體

加入一個集體,才有機會在弱肉強食的古代存活下來

這個集體的首領,被稱之為大祭司、大巫或是大巫祝

不過,在歷史的記在之中,不會這樣直接稱呼

而是以姓氏來稱呼這些最高祭司與統治者

例如三皇五帝中的女媧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

三皇五帝本質上都是最高祭司

掌握著圖騰祭司與國家祭祀的最高技術

三皇五帝最後一位,也就是治水的大禹

在《揚子法言》之中曾經記載過「禹步」這種步法

而這種步法,是大禹治水之時的一種祭祀舞蹈

傳說只要大禹跳起這種舞蹈,治水之事必然順利

可謂是祭祀山河最為神奇的巫舞

在最高祭祀,大巫祝之下,

也有著許許多多其他的男女祭司

男性的祭司被稱之為覡

女性的祭祀被稱之為巫

在巫覡之中,又分為卜卦之巫、行醫之巫、祭祀之巫等等

這些巫與覡在遠古時代

是掌握著龜甲卜卦、行醫藥理、祭祀禮儀的最高知識分子

有著一套祖傳的控制人民言論,引導人民行為

並凝聚人們做一些社會公眾事業的方法

例如軒轅黃帝大戰蚩尤

就需要先通過巫師祭祀,聯繫上天賜下寶物

方才順利的打敗了蚩尤一族

而大禹為了治水,在動員人民挖河造堤之前

需要通過大祭司的身份,召集民眾

以巫的身份,進行佔卜,測算兇吉

祭祀山川河流,獻上美玉和牲畜

跳起取悅神明的舞蹈,以特定的方式來溝通天地

然後宣布山川草木之神已同意他們治水

然後再帶領著不再畏懼的人們去治理洪水

三皇五帝之後,中華文明來到了最初的帝國時代

夏商周三朝的建立使得「巫」這個職業遭到細分

最高祭司,專門掌管祭祀天地祖先

並且有著軍隊管理權利的人被稱之為「君主」

而下面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巫覡

則成為了各種各樣的官吏

那些掌控著記載本領的巫成為了史官

那些掌握著甲骨文佔卜本領的巫成為了卜官

那些掌管著祭祀禮儀和儀器的巫祝,則成為了禮官

聽到這裡屏幕前的你可能感覺有點變味了

巫,明明是一種極其神秘且古老的職業

為什麼丟丟這麼一說,就變成官吏了呢?

其實就是這樣的,巫這個職業在歷史的演變中

大部分變為了官吏,行駛國家的職能

而那些祭祀天地的巫術與舞蹈

也變成了中華文明之中的禮儀

那些記載巫術與祭祀佔卜詞彙的書變成了史書

像現在,我們每逢過年過節

祭祀先祖所用的五穀肉類

在祭祀時的三叩九拜

都是由遠古時的巫與巫術祭祀演化而來的

巫術祭祀的行為在中國古代夏王朝時代就已經很完善了

甚至出現了《九歌》來祭祀東皇太一為主的眾神

這種祭祀還是以巫為主導

分別有迎神、頌神、娛神、送神的祭司步驟

這種巫術祭祀的傳統在夏王朝覆滅之後也延續到了商朝

商朝人對於祭祀的狂熱

遠遠超過我們現代人所想像的

在商朝,甚至發展到了規模人祭的情況

據記載,商朝剛建立之初,有七年連續的大旱

於是商朝的君主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求雨

甚至以殺死有著皇族血統的人來祭祀

但眾天神都沒有任何的回應

最後,商朝只好把大祭司當做祭品獻祭給天神

這個大祭司就是商朝的皇帝成湯

只不過成湯剛走上柴堆,點起大火,

上天就降下大雨,才阻止了這場最高規格的人祭

後來這種人祭就屢見不鮮

甚至演化到有權的統治者死後

要殺死大量的婦女和兒童陪葬

這引得後來孔夫子破口大罵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商朝在紂王之時,因為太過於暴虐被周武王推翻

但這時候巫祝就出現了大問題

商朝人進行巫祝祭祀儀式

是為了祭祀祖先和家族圖騰

從而請祖先和圖騰降臨,幫助人們實現願望

但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總不能祭祀商朝的祖先

請商朝的祖先庇佑自己吧

於是,周朝人就為了這件事大費周章

最後產生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說法

說是上天是沒有親人和血脈的

上天諸神只會庇佑有德行的人

這個說法在當時新穎的讓人們眼前一亮

這給巫這個行業開了個大口子

既然上蒼喜歡有德行的人

那麼我是個平民百姓

也可以做大巫祝,也可以做大王

於是,有一些聰明的人開始利用這些官方的漏洞

用一些當時人們看起來靈異且奇異的事

控制人們的精神

引導人們的言論與行為

並產生了對於個人的崇拜

民間祭祀與巫術活動開始猖獗

周朝的政府開始失去對於巫這個職業與人民祭祀的掌控

為了重新在民間奪回對於祭祀與神秘信仰的掌控

周朝發明了一個詞,名為「淫祀」

專門指這種民間泛濫的祭祀儀式

並以官方的口吻訓斥民間這些祭祀

是不正規、沒有用的祭祀活動

不過,官方既然開了口

想收回來卻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民間產生了大量的知識分子

以祭祀或是巫術蠱惑人民成立宗教或是學術流派的事情

明朝人許仲琳就以這個時代為背景編寫了《封神演義》

講的就是在商朝過後

周朝放開了巫的職業與祭祀權利

導致民間各地列國紛紛湧現出一批

有著各式各樣,花裡胡哨大神通的神祇的故事

並且,知識分子們還利用祭祀權利的寬鬆

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流派

有的人以五行陰陽為教義

宣傳祭祀應該遵照五行陰陽

而有的人則覺得天地之間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大道在約束人們

人們應該遵從自然而適應天道

而有的人則比較務實,

喜歡機關和物理學的那一套方式來認知世界

這種在思想上極為活躍的事情

在周朝衰微的春秋戰國時期達到了頂峰

行成了陰陽家、道家、墨家等著名的流派

而最為著名的還是儒家

儒家堅持周朝的禮儀與祭祀

認為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墨家的兼愛非攻

都是屬於淫祀的範疇,是不正規的祭祀方式

春秋戰國時期的淫祀以楚國最為出名

楚國的屈原,是管理楚國祭祀的最高祭司

可以說屈原是一名極為出眾的大巫

不過,在楚國,祭祀這個行業

已經不能被稱之為「巫」了

而是改稱為了「三閭大夫」

三閭大夫主持著楚國宗廟祭祀職權

屈原所記載的《九歌》就起源於夏朝的祭祀

是記載了以東皇太一為首的九位神明

而想要祭祀這九位神明

就必須有巫覡或巫女的出現

以特定的的方式召喚神明,祭祀神明並送別神明

不過那已經是我們以後要說的故事了

春秋戰國以後,秦朝一統天下

把那些妖言惑眾的方士

和進行淫祀的知識分子全部活埋

並且銷毀了大量民間留存下來的

各種祭祀、巫術的方法

可以說,焚書坑儒是秦朝將祭祀與精神凝聚力

重新收歸國家掌控的關鍵一步

而秦二世而亡,楚漢相爭之後漢朝建立

漢武帝沒辦法像秦朝那樣焚書坑儒

於是就在董仲舒的建議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將所有祭祀活動又歸於中央集權掌管

但,董仲舒卻並不大明白這個道理

後來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理論

認為漢武帝建元六年祖廟起火

是因為漢武帝的行為引發上天所產生的

漢武帝聽說了這件事執意要殺死董仲舒

因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這套理論

已經嚴重的幹擾甚至是破壞國家祭祀大權的掌控

作為最高祭司,作為最高的大巫祝

皇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不過,漢武帝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殺掉董仲舒

因此董仲舒被罷官免職

從此就再也沒有大動作了

再後來,東漢建立

佛教自印度流傳而來

而道教也隨之產生了宗教形式

巫術也與佛教與道教融合

產生了許多奇異的反應

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了

好啦,到了這裡,丟丟已經將原始圖騰崇拜

巫的起源與巫與國家祭祀權利的融合全部講完了

下一期,丟丟先不開啟巫術九歌東皇太一的講述

而是會講述古老中國的一項可怕的祭祀產物

那以活人向天地鬼神獻祭的人祭

以及文明興起,人祭到現代的變種儀式

大家的收藏對丟丟非常重要

喜歡這個視頻的話也請收藏一下

這樣對丟丟的幫助會很大

那麼我是錢丟丟,我們下期中國神話巫祭篇再見吧,拜拜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巫祭篇 第九期」太陽神東君、黃河神河伯、山鬼、國殤...
    鑑於九歌神話反響的確不高,本期將是九歌神話的完結篇。在本期之中,丟丟將會把太陽神東君,黃河神河伯,山神山鬼一併講完,並將祭祀人魂的《國殤》一篇講述完成,從而完整的結束這場九歌的祭祀儀式。很遺憾,本期的內容丟丟將不會,再去詳細的介紹《九歌》的原篇古文,喜歡的同學可以去閱讀屈原的《九歌》原文。
  • 神話,巫術,禁忌
    對於這種表象我們是不能運用我們自己的邏輯法則的,因為這些邏輯法則是用於完全不同的目的的。如果我們探討這個領域,那麼甚至連矛盾律,以及所有其它的理性思維法則,都成了無效的了。在我看來,法國社會學派對於其論點的第一部分已經給予了充分而具結論性的論證,但對其論點的第二部分則沒有給予這種論證。神話的基本社會性品格是無需爭辯的。
  • 李澤厚: 為什麼巫術才是中國獨特傳統的核心根源?
    西方在基督教興起後,通過女巫審判等方式去除了巫術殘存;而中國的巫不僅形成了民間巫婆神漢的小傳統,更形成了廟堂禮制的大傳統。本文作者認為,相比西方人對生前生後「兩個世界」的不同認識與期待,世俗性更強的中國人,通過「巫」將生前與生後兩個世界聯繫起來,祖先與後嗣享有家族延續的責任與義務,從而生活在「一個世界」中。
  • 傳說中國洪荒時代的十二祖巫
    共工:蟒頭人身,身披黑鱗,腳踏黑龍,手纏青蟒,北方水之祖巫。 水神。蟒頭人身,踏黑龍,纏青蛇;善操縱洪荒水勢,號稱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國古代奇書《山海經》中記載,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沒有成功而憤怒的撞向天柱不周之山。
  • 論契丹神話傳說中的多圖騰崇拜與文化演變
    其圖騰的發展變化,是不同時期文明的反映,也是各部族融合的結果,龍圖騰的出現,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契丹人對中華文化的吸收與認同。契丹的神話傳說,對其部族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其形成了以二元結構為主的思維模式。
  • 關於「鷹羽」|靈力、巫力和神力
    圖騰或巫術,在外人看來,往往不可思議。 許麗玲「老鷹的羽毛」——祭司笑著說,有一天你的夢裡有位老者手上拿著「老鷹的翼羽」,那就是天神及祖先化作老鷹的羽翼來確認,你就是祭司當愈來愈多的人去選擇文明,我們就愈離我們本就原屬的自然愈遠,我們早已失去了召喚能力,去感受原有的靈力、巫力和神力。——撒可努(原住民作家)在《老鷹的羽毛》這本書中,能感受到古老原始力量的召喚與自然的共生。
  • 圖書2020|2020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北歐神話:世界開端與盡頭的想像》[德]保羅·赫爾曼(Paul Herrmann)著,張詩敏、許嫚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版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沒有處在歐陸歷史舞臺中心,再加上基督教直到11世紀左右才傳到這裡,所以「北歐神話有足夠的空間發展,產生顯著的變化,並且獲得重生。」
  • 《西遊記》故事豐富曲折,闡述卻非佛道思想,而是古人的巫術信仰
    民間信仰是正統宗教的原生態或它在民間的變形和引申,它包括民間流行的各種神鬼、靈物、前兆、佔卜、圖騰、祭祀等信仰形式。對此,《西遊記》多多少少有所涉及。值得指出的是,巫術在小說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所謂巫術,是指幻想依靠超自然力對客體強加影響或控制的手段。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我上面所舉的幾個例子都出自《山海經》,屬於先秦神話,而道教出現後,再加上《山海經》的亡逸,先秦神話就日漸式微了,轉而又產生了道家神話體系,即三清四御五老君之流,之後又是佛教的傳入,又產生了如來菩薩和金剛等等,加之佛教的本土化,使得很多佛家人物有了「中國化」的歷史身份,加大了考究難度。
  • 「韓國文化小知識」端午節和端午祭有什麼區別
    在整個亞洲,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交流最頻繁,產生的摩擦也最多,文化相似最多的三個國家,雖然很多文化都出自中國,但到了各個國家後經過演變,變成了本國特色的文化,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關於端午節的不同文化。
  • 歷代傳統文化,服飾藝術的產生,原始宗教服飾觀
    而中國古代之巫的主要活動是以舞降神,取悅神靈7"。這就反映了上古舞蹈的性質,同時也反映了巫舞衣裝的特殊意義。羽冠與翌祭值得注意的首先是羽飾,先看羽與舞的關係。羽,是象形字,本義為羽毛。醫綴羽翼的舞人巫覡羽衣裝扮可能是較為原始的巫衣,它源於巫的最初階段,即所謂民神雜糅時期,而直到股商、秦漢祭把中仍保留著羽衣的原生情況,如翌祭和上述銅鼓紋飾所示。
  • 傣族古代文學中的動物圖騰崇拜:「牛圖騰」
    關於傣族的圖騰崇拜有多種說法,但大多是以風俗習慣等來做說明。古代文學是傣族圖騰崇拜的有力證明,從傣族古代文學中可以看出,傣族沒有形成統一的圖騰,傣族圖騰崇拜根據地區和人群的不同有所差異,其動物圖騰有牛圖騰、鳥圖騰、龍圖騰、象圖騰和虎圖騰等。
  • 遠古文明孕育的巫與巫醫
    「巫」是動物進化到人類過程中人神之間的行醫者和魔法師。由於巫的這種「人神之間」的媒介功能,人們對神靈的認識不需要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而只需要信仰、尊敬和服從。「巫」這個名稱很有意思,因為這個字與舞蹈有關,在甲骨上發現的這個字便是描繪一個正在作法的巫師手裡拿著羽毛在舞蹈的樣子,有時候女人也能成為巫師。道家不僅是一種承認巫的魔法作用的神秘主義哲學,更破譯出起源於原始母系社會的陰性符號。
  • 2019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比如大麻,具有致幻作用,在古代被廣泛地運用到巫術之中。中國的《神農本草經》記載:「麻蕡,味辛平,有毒。多食令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麻蕡即大麻籽。而在西方,古羅馬的老普林尼就提到,把大麻「與沒藥和葡萄酒同飲,可以讓人產生各種幻覺,笑個不停。」(本書第80頁)古羅馬的迪奧斯科裡德在《藥物論》中也說:「這種植物讓人眼前浮現幽靈,產生讓人感到有趣和愉快的幻象。」
  • 中國神話中第一個逆天的人是誰?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天命都是不可違抗的。要贏過猛獸、天災,都需要有天帝的贊同。所謂天帝,其實也就是掌控天下蒼生命運的神靈。神話故事裡的宿命論往往也跟這種主宰神有關。如果當人們開始質疑這位神祗的時候,也就代表著理性的興起,對神話秩序的打破。
  • 盤點世界10大圖騰,中國的有一種特殊的象徵,第8個國家最高貴!
    盤點世界10大圖騰,中國的有一種特殊的象徵,第8個國家最高貴!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絢爛多彩的文化,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作為國家文化象徵之一的圖騰,圖騰是如何產生的呢?,開始把這些歸結於一種神物的存在而產生,比如說我們國家的龍圖騰。
  • 古代幾種巫術蠱毒,製作方法簡單,卻十分兇險!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比如貴州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 巫術、蠱的分類 苗族人虔信巫術。
  • 時尚無國界,穿在身上的圖騰符號
    據說是來自於印度教「生命之樹」的Paisley花紋,從絲綢之路由東向西、由古到今,跨越了地域、時代與不同文化類型,至今仍一直活躍在每一季時裝中。」識品牌也不為過,時裝品牌「圖騰」的塑造並非憑空捏造,比如盤活了低迷時期的GUCCI「珊瑚蛇」與「酒神老虎」,分別源於崇拜「毒蛇圖騰」的古埃及文明以及羅馬時代希臘神話中Dionysus酒神的老虎坐騎。
  • 從古人選擇的紋飾和圖樣來確定中國的圖騰文化
    華夏的圖騰是文化的起源、藝術的形象化。《爾雅.釋鳥》說鳳:「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色彩」。商代玉器中象的雕件也很多,它的含義和意寓也在於對舜的追慕、企盼和崇拜,敬仰上古賢人。象:寓意「執大象而天下往」之精神。執:即擁有,「象」就是「道」,即牽住大象而使天下人為之嚮往。
  • 透過獨特的剪紙藝術,淺析壯族的圖騰崇拜和圖騰文化
    壯族的剪紙藝術與巫術緊密相連巫是指一種原始的宗教信仰,巫術是指巫師作法所用的手段,這些手段發展成人類最早的文化形式。當時的人類對自己周圍的種種自然現象無法理解,從而幻想自己擁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萬物有靈」概念即是這種觀念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