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彈匣」or「彎彈匣」,捷克式輕機槍彈匣,怎樣才算合理?

2020-12-21 騰訊網

隨著《雷霆戰將》一播出,本著極端負責任的態度,我去看了那麼一兩集,雖然各個演員表演十分賣力,聲音鏗鏘有力,但確實難以掩蓋整部劇的頹勢。服裝和道具過於現代化姑且不談,八路軍指揮部居然是一棟高檔的洋房,比精銳的國民黨軍還闊氣,可能也是怕被人拿來比較,所以在播出之前,從原名的《亮劍3之雷霆戰將》,直接砍掉了亮劍兩個字。

可能也是民眾對於那段難忘歷史的記憶,抗戰劇近年來屢見不鮮,但糟糕的服化道具等問題,卻始終為人所詬病,需要明白的是,隨著我國文化教育的普及,如今人們的知識儲備,可不是隨便一個場景就能糊弄的,更何況是極度熱衷於研究軍事、歷史的愛好者。他們能從槍械的型號上,就能看出來這部劇究竟用不用心。

而我們今天主要探討一下,捷克式輕機槍的彈匣問題。

在抗戰劇中,捷克式輕機槍其實是最常用到的一個道具,也是抗戰年代我軍最常用的輕武器之一,捷克式輕機槍其實只是俗稱,正確的叫法應該是ZB26式輕機槍,是上世紀20年代捷克兵工廠設計製造,在最初設計之初,是有好幾種設計樣式的,並且早期的輕機槍也帶有部分重機槍的特性,直到1923年定型測試以後,才形成了我們見到的捷克式輕機槍的主要樣式。

中國也是在1925年的時候想盡辦法從西方引進了捷克式輕機槍,當時西方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尚未解除,可以說搞到這批槍也是十分不容易,但試射以後效果非常不錯,到1928年西方武器禁運解除以後,捷克式也大量進入中國,直至1939年以後,捷克兵工廠生產的輕機槍,大約有3萬多挺進入中國。

當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不僅向國外購買,還依靠逆向測繪實施仿製,仿製以後叫捷克七九輕機槍,但因為哥哥兵工廠技術參差不齊,因此生產的零部件不能通用,直到通過捷克獲得了生產捷克式的全部圖紙資料以後,才算是略微緩解了這個問題。土地革命時期,在蘇區作戰的紅軍就繳獲了很多的捷克式,也形成了我軍之中使用捷克式的傳統,早期亮劍中,魏和尚就曾提到,光是聽到捷克式輕機槍的聲音,就能判斷是敵是友。

捷克式的彈匣,實際上是標準的20發直彈匣,這一點大部分的抗戰劇中基本上都沒做到,只有老版亮劍之中的捷克式採用了直彈匣。

另外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在捷克式誕生以後,英國引進之後,於1935年設計製造了布倫輕機槍,又叫做勃然機槍,該槍當時採用了和捷克式一樣導氣工作式原理,但和原版捷克式不同,用的是彎曲彈匣,抗戰時期大量地援助中國,所以我們看到抗戰時期彎曲彈匣的輕機槍,實際上可能是布倫輕機槍(和後來用AK彈匣的捷克式略有區別)。

也因為布倫輕機槍和捷克式的子彈不通用,因此抗戰時期曾委託加拿大公司專門生產製造了一批使用7.92毫米口徑的布倫輕機槍,又叫做勃然七九輕機槍,這款槍和捷克式輕機槍,基本沒有太大的區別,後來也跟著志願軍走上過抗美援朝的戰場。

另外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由於早期我國軍事工業基礎薄弱,因此仍沿用抗戰、解放戰爭時期的槍械,捷克式曾走上抗美援朝戰場,但由於捷克式所使用的毛瑟子彈早已停產,所以我國當時特別改進了一批可以使用AK47M43子彈的捷克式,可以使用AK彈匣,這批槍械退下來以後,還曾被民兵使用過,後來成為影視劇之中的常客,但用在抗戰時期,頗有一種驢唇不對馬嘴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捷克式輕機槍!八路戰士為何總是留4發子彈就換彈匣,老兵:保命招數!
    「捷克式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20世紀20年代的軍工產品,官方名稱:ZB-26輕機槍,捷克式輕機槍除了自用之外,國營兵工廠還對外出口大約12萬各種型號該機槍,當時有中國 伊朗 伊拉克 埃及 智利等國,中國不但購買了相當數量,而且還大量仿製許多,根據傑克布爾諾工廠的記載,中國一共購買了30249挺,在抗戰時期,中國兵工廠大約生產
  • 同樣是槍,為何手槍的彈匣是直的,而突擊步槍的彈匣卻是彎的呢?
    彈匣是槍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槍沒有彈匣是不能發射的,而有彈匣沒有槍也是不能發射的,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同樣是槍,為何手槍的彈匣是直的,而突擊步槍的彈匣卻是彎的呢?手槍彈匣和突擊步槍的彈匣之所以不一樣,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子彈不一樣,並不是說子彈的大小不一樣,而是和子彈錐度的大小有關,而子彈錐度是指彈殼和子彈頭連接部位的角度。手槍彈匣之所以設計成直的,主要是因為手槍使用的子彈維度很小,它的彈殼前後的直徑幾乎差不多一樣大。在給彈匣裝上子彈後,彈匣裡面的子彈大致是相互平行的狀態。
  • 捷克輕機槍,原來研發如此不易
    捷克式輕機槍之所以如此受到中國軍隊的青睞,主要是因為其突出的優點。 首先,捷克式輕機槍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在太原會戰中,一位國軍班長曾在與日軍近戰時用捷克式輕機槍砸死數名日軍士兵,而槍卻沒有任何損壞。這一點此後被日軍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在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上加裝了刺刀,準備用於近戰拼刺刀上。
  • 火力堪比機槍,特殊彈匣讓衝鋒鎗化身輕機槍,為何卻沒幾國裝備?
    機槍使用彈鏈供彈可以大幅提高火力持續性,俄羅斯最近也公布背包式大容量彈箱,不但容量更高,甚至還不需要換彈。美國著名的M249輕機槍可以使用多種規格的彈箱,緊急時刻也能使用M4的30發彈匣,以保證火力的持續性。衝鋒鎗作為一種軍警用高射速武器,是近戰的好手,高彈容量能夠保證近距離內優秀的火力輸出,很適合巷戰或者室內反恐。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捷克式機槍是中國無奈的選擇麼?其實並非如此
    捷克式機槍其實是一款不錯的輕機槍,也很適合中國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並不是什麼無奈的選擇。至於其看起來類似自動步槍,也不過是以現在的角度看而已,畢竟如今的步槍普遍能夠自動射擊,而且彈容量還要比那個時期的很多輕機槍都要大。
  • 「轉盤機槍」是志願軍的標誌之一丨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從20世紀20年代捷克式輕機槍進入中國,一直到抗美援朝戰爭,捷克式輕機槍一直都是中國軍隊的主要輕機槍之一,一般稱「捷克造」。捷克布爾諾工廠一共向中國出口了3萬餘挺捷克式輕機槍,而中國自行仿製的數量更多,加在一起不下10萬挺。
  • 為什麼日本大正11年輕機槍是二戰中最差的輕機槍?因為它不工作
    然而,日本大正11年式輕機槍,俗稱"外巴子",成為二戰中最水的輕機槍。即使是日本自己的軍隊也並不罕見,繳獲輕機槍的盟軍一般都會選擇將其摧毀。這把輕機槍究竟為什麼會成為最差的輕機槍?。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採用氣動式設計,槍管上有螺紋散熱片,使用與三八式步槍相同的6.5×50毫米步槍子彈和標準的五發彈匣,使用兩腳架。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與其他日本步兵類似,可以作為近戰武器,插上刺刀使用。別問了,問的是日本人喜歡拼刺刀。11年式輕機槍最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供彈原理。
  • CF:2月至高領域抽獎活動開啟,又來抽彈匣,毀滅音效卡可交易
    神秘道具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王者道具」,包括交易專用鑰匙、步槍彈匣、衝鋒鎗彈匣、手槍彈匣、機槍彈匣、狙擊槍彈匣、霰彈槍彈匣和手雷包,雖然是八合一的格子,但是抽到的機率肯定是最大的。隨機永久道具機會就是上面的獎池裡所有的永久道具,這不是個「套娃」格子嗎?
  • 美軍無端禁止使用聚合物彈匣,自己卻訂購240萬發
    圖為聚合物透明彈匣,拖彈板、底座依然採用金屬材料,並且抱彈口利用金屬加強然而此前美國陸軍表示,禁止其作戰部隊採用一切形式的聚合物彈匣,只能採用老式的鋁合金彈匣,此舉遭到了下屬作戰部隊的極大不滿,甚至一些士兵自己額外採購聚合物彈匣使用。
  • 《我的團長我的團》:出現罕見瑞士造輕機槍,迷龍換槍管堪稱經典
    ZB26輕武器展示品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兵工廠重要的對外武器貿易產品,ZB26輕機槍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輕機槍,它採用了非常可靠的偏移式閉鎖機構,它具有很多先進的設計理念,比如可以快速拆卸槍管,採用彈匣供彈等。
  • 細品:美軍M249「米尼米」輕機槍 檔案級照片 細節展露無遺
    今天這組由愛達荷州國民警衛隊ThomasAlvarez拍攝的照片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參考意義的資料照片,完美展示了M249輕機槍的所有細節。M249輕機槍,原名M249班組自動武器(SAW,SquadAutomaticWeapon),正式寫法是輕機槍(LightMachineGun),5.56mm,M249,是比利時FN「米尼米(Minimi)」的美國改進版,由比利時FNHerstal公司研製。1984年,美軍在競爭武器中選擇了FN「米尼米」作為新一代班組機槍,以解決當時美軍班組缺乏自動武器的問題。
  • 中國警察習慣少裝幾發子彈:彈簧質量差,彈匣裝滿子彈可能就壞了
    也有例外,比如早些年美軍貝雷塔92F手槍採購的部分批次彈匣質量不合格,大量美軍士兵乾脆只裝12發甚至更少的子彈。圖:美軍採購貝雷塔92F,命名為M9手槍對於大容量彈匣、甚至是彈鼓的步機槍來說,27、28發與30發其實相差並不大。但對於從54到77這些普遍7發左右的早期手槍型號,少1-2發的影響就非常大了。
  • 只有熊才能用這玩意,俄羅斯12.7mm口徑「輕機槍」6P62
    這把槍到底應該叫啥名現在也沒人知道,你說叫重機槍吧,它是個彈匣供彈+雙腳架的,可以說是輕機槍。說它是輕機槍吧,這12.7x108mm的口徑擺著,怎麼都覺得不能是。也有叫它重型戰鬥步槍的(格裡芬把它歸為突擊步槍一類),算了名字只是個代號,先不管這個。
  • 「霰彈槍革命」雙排彈匣供彈的莫斯伯格590M
    莫斯伯格590M霰彈槍引起各方的關注,該槍採用彈匣供彈,表面上看,與其他競爭對手差不多,但他們走的更遠。他們採用了雙排彈匣,在彈藥數量相同的情況下,顯著減小了彈匣長度。莫斯伯格590M霰彈槍的廣告海報。該槍還有兩種型號,後一種是戰術導軌型,在護木上增加皮卡汀尼導軌,槍管上加裝防熱罩,準星照門也有改進。
  • 【新品】鑽龍下供M4A1上市實惠價+送彈匣福利
    不信你看上市促銷價:兩個套餐,下單即每個套餐都多送一個彈匣套餐一168元:雙彈匣套餐(原廠1個彈匣+1個彈匣)套餐二188元:三彈匣套餐(原廠2個彈匣+1個彈匣)
  • 為啥霰彈槍多用管式彈倉,而非彈匣供彈
    這同樣是一個小夥伴提的問題,他問道,早期的子彈都是單打一,但為啥後來步槍彈開始使用豎倉以及彈匣,而霰彈槍至今為止還是以管式彈倉為主呢?其實這個問題可由分三塊來說,第一個就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霰彈太大了...
  • 答疑向,捷克斯洛伐克的早期輕機槍是怎麼回事
    請教狗兄,以前看過一本書,說捷克1912年就開始研製輕機槍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覺得有兩個可能,一是這個書說的輕機槍和後來的輕機槍不是同個概念,如同白朗寧自動步槍和二戰末期問世的自動步槍不是同個概念。二是當時沒有成功,直到一戰後才搞出雛形。再一點疑問就是ZB輕機槍有沒有參考麥德森,畢竟兩者外形還有點像。
  • 比利時系列手槍,彈匣有可靠性問題,但FN並沒有承認
    後來FN公司推出了FNX系列手槍,官方宣稱FNX系列是FNP系列的改進型,兩者外觀上也差不多,不容易識別(比較容易區別開來特徵的就是手動保險柄的形狀),而且彈匣也不通用。然後FN公司慢慢把FNP手槍退出市場,現在只銷售FNX系列,對已經出售的FNP系列只提供彈匣等零部件售後服務。
  • 威爾森戰鬥公司推出全新AR-15彈匣 可以裝填三種不同口徑的彈藥
    這款全新的彈匣可以裝填三種不同口徑的彈藥:5.56×45mm(左)、.300BLK(中)和.300HAM'R(右)。儘管.300BLK可以使用標準AR-15彈匣,但是由於彈丸形狀的彈匣的總長度,可能會存在可靠性問題。您也可以在標準AR-15彈匣中裝填.300HAM'R彈藥,但是由於藥筒的形狀會碰到彈匣前部內壁,因此彈容量無法達到30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