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4-說話之道

2021-02-06 七月小麻花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

上集說到弘曆登基了,他的女人們也得搬到宮裡去住了,只有青櫻被太后強行守孝不準入宮,想去宮裡都去不了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她不肯進宮,只想和青櫻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海蘭

海蘭藉口說自己東西還沒收拾好所以沒有進宮,但是因為她又沒有被禁足,所以可以隨時進宮

海蘭給青櫻帶來了現在宮裡的消息,就是弘曆不讓太后住慈寧宮,導致前朝和後宮都不安寧

青櫻一聽也是,對啊,哪有正經太后和太妃們住一起的

她一個連和火腿在一起都不肯的人心裡肯定很煩躁

這天琅嬅提醒弘曆,嬪妃們的封號都擬好了,也該封了,不然大家幹住著多尷尬

可是弘曆表示要等人齊

琅嬅自然知道弘曆說的是青櫻了

琅嬅的話是有私心,但是也是對的,不管弘曆真實的目的是什麼,反正看在大家眼裡就是為了青櫻,這不是給青櫻樹敵麼,青櫻明明委屈巴巴的在王府呆著呢

看琅嬅的手,她想挽一下弘曆的胳膊,可是弘曆毫無反應甚至還有點氣哼哼的沒理她

琅嬅只能假裝不在意,繼續勸弘曆,表示弘曆既然希望青櫻趕緊進宮,那就不如遂了太后的願吧,這樣太后一高興,可能就好了

弘曆反問琅嬅,那要是他讓太后去了慈寧宮,太后還是不讓青櫻進宮怎麼辦呢?

琅嬅無言以對,就被弘曆輕易打發了

其實他們倆說的不是一個事情,琅嬅說的是青櫻,而弘曆說的是他和太后的權力之爭,這次妥協了以後可不得次次都妥協,所以弘曆說琅嬅想簡單要多多琢磨

弘曆那邊在想著太后,太后也在想著弘曆,怎麼還不來求情呢,都半個月了,不是和青櫻感情很深的麼

所以太后為什麼偏偏要選青櫻呢,因為全世界都知道弘曆喜歡青櫻啊,而且青櫻背後沒有娘家支持,搞起來方便

福珈覺得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呢,直接跟弘曆開口不就行了

你要說這倆不是母子吧,思路又這麼相似,師出同門了

太后想的也是要是被拒絕怎麼辦呢

其實就是兩個人都不想做那個低頭的人,誰先低頭誰就輸了,就耗著唄,反正橫豎被關著的是青櫻

太后雖然自己不開口,可是她有發言人啊,那個訥親會去和弘曆說的,這不就剛吵完呢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內務府也是尷尬,其實麼已經修好了,但是弘曆說沒好麼也不敢說好

看吧,弘曆又駁回了,怎麼就好了呢,不是跟你們說要好好的修麼

弘曆這是根本沒有打算低頭,要和太后耗著呢

弘曆和太后耗著的最直接結果就是青櫻得繼續被關著,為了以示自己對青櫻的關心,弘曆又讓王欽送東西去了

是那個牆頭馬上的曲譜以及一枚如意結,這如意結倒是我的菜,挺好看的

青櫻把自己剛繡好的帕子交給王欽作為回禮

看得出來帕子上的圖案嗎,是青櫻和紅荔

眾所周知,皇帝身邊近身伺候的,都是各宮妃嬪王爺阿哥文武百官需要籠絡賄賂討好的,反正最基本的是不能得罪,不然什麼時候被使絆子了都不知道,就像老總身邊的秘書是一個道理。王欽既然是弘曆身邊的大太監,自然也就是大家討好的對象了,琅嬅和晞月已經下手了

但是呢,不管是公司還是皇宮,都要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你得知道最大的人是誰,王欽目前就處於一種還沒摸準定位的狀態,到底誰會吃了誰,誰最大,現在還不好說,既然不好說那就什麼都不要做

青櫻看著弘曆派人送來的東西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她得出去一趟

為什麼要出去呢,是 有感於弘曆對自己的在乎嗎?

不是

是青櫻明白了弘曆和太后還有的耗,自己如果不做點什麼的話可能真的要在這裡呆三年了。弘曆派人送東西來就是安撫青櫻,你不要怕我沒有忘了你,所以你就安心的呆著。

青櫻不是說要想辦法出去一趟麼,海蘭就出現在了弘曆面前

對於海蘭弘曆並不喜歡,覺得瑟瑟縮縮的沒意思

這讓我想起了第一次侍寢的安小鳥,就是因為抖得太厲害了被送了回去

而且這麼害怕弘曆,怎麼主動來了面前呢

而且說得話還奇奇怪怪

見完弘曆的海蘭就回了王府,說要拿點心,馬上就出來

再出來的海蘭被傘遮得嚴嚴實實的,根本看不到臉

沒錯,變成了青櫻

青櫻不是說要想辦法出去一趟麼,可是她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出去,只能扮成海蘭

然而就像弘曆自己說的,海蘭並不是一個會出現在他面前的人,為了不顯得突兀和引人注目,所以先由真的海蘭在養心殿出現,給周圍的人都看看,這身打扮的人是海蘭,她來見過皇上了

這樣一來第二次再出現便不會那麼引人注目了,然後他們還特意選了一個雨天,這就更棒了

弘曆見到青櫻馬上迎了上去沒有絲毫的驚訝

這說明第一次海蘭來就是為了跟弘曆說這事兒

青櫻表示不苦

弘曆這話說對了,你這個不算掛念,個把月了才送個如意結和曲譜過去安撫,算什麼掛念

這句話好像也是青櫻的口頭禪了,動不動就皇上有皇上的難處

弘曆嗨皮的表示兩個人穿情侶裝耶

這青櫻只是打扮的比較海蘭風格吧

之前太后不是說半個月了弘曆也沒有反應,而現在已經三十五天了

這說明為了等一個雨天又過了好久呢

青櫻拿出了準備好的點心

弘曆這話說的好笑

又沒WiFi又沒電視的,不做糕點還幹嘛,背曲譜麼

青櫻先是拿出了弘曆喜歡吃的,然後又拿出了太后喜歡吃的

說起來這個是不是眉姐姐宮裡最擅長的

弘曆表示你就拉倒吧,太后不喜歡你你不知道啊

青櫻表示自己有辦法讓太后喜歡

弘曆馬上岔開了話題,說這個糕點好吃

弘曆肯定是猜到了青櫻要說什麼,所以才這樣的,他不想聽

青櫻也感覺到了弘曆在轉移話題,她知道要從別的方面入手了

弘曆喜歡壁瓶,通俗的說就是花瓶掛在了牆上,所以這個屋子裡掛了好多個,每個花瓶會有它的圖案,青櫻指著一個花瓶的圖案表示好像是個故事耶

弘曆一臉你怎麼連這個都沒看出來啊

老萊子彩衣娛親說的是有個叫老萊子的人,他是不是老來子我不知道,反正就叫老萊子,也又說是老子的另外一個名字,誰知道呢,反正是老子那個時代的人

七十多歲了還穿著花衣服逗父母開心,這個故事呢就是宣揚孝道的,看看人家七十多了還孝順呢

所以青櫻就借著這個故事順利的提到了二十四孝 

弘曆趕緊糾正,不是啦,你記錯了啦

青櫻哪裡是不記得了,她是故意的,為什麼她不說別的花瓶要說那個,說了那個又故意把二十四孝的第一篇說錯,就是為了讓弘曆來糾正她,然後她就能順理成章的表示皇上真是一個孝順的人啊,所以才記這麼清楚

這就把弘曆給架上去了,你可是個孝順的人

而為什麼青櫻要說第一篇呢,因為第一篇是舜的故事,舜就是因為孝順最後堯把位子傳給了他,這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人家可是三皇五帝,這個故事都傳下來這麼多年,說明老百姓都敬重孝順之人

一說孝道弘曆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可是不好看也得說啊

弘曆表示自己也不想,是太后太過分了,讓青櫻守孝只是個果,主要的原因是太過獨斷專行

既然提到了自己,那青櫻自然表示自己沒關係的,不就關幾天麼

青櫻何嘗不知道弘曆這麼做不是說單純為了她,要是為了她為什麼她是被關著的那個呢,但是她也不能說弘曆不是為了她,只能表示她不重要,讓弘曆不能用她作為藉口

行吧,那個藉口不靈吧,弘曆雖說城府深,但是在青櫻面前還是願意說些真話的,像這幾句他就沒有告訴過琅嬅

關於弘曆的親生額娘的事兒後面會提到,咱們現在先不說

青櫻當然也知道弘曆親額娘的事兒,但是她也沒有順著往下說,而是提醒弘曆,在世人面前,他的親額娘是太后,太后現在需要住在慈寧宮

大家看到了吧,青櫻一步一步的把弘曆最內心的顧慮和想法都給套出來了

弘曆之所以現在和太后槓上了,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點,就是怕太后的權勢過大控制不了,那自己可不成了傀儡皇帝

而親額娘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說到底,青櫻在這件事情上的佔比反而是最小的,所以他才能那麼沉得住氣,一直不去求太后啊

其實那真的是遷就,但是青櫻不能說啊

她必須得說孝順

弘曆遷就太后那是孝順,這個孝順不是說你發自內心怎麼樣,而是做給臣民們看的。

後面這句更關鍵,弘曆不是怕以後政事都不能做主嗎?但是青櫻給了他信心,你難道對自己這點信心都沒有嗎?你就這麼不相信自己嗎

弘曆一聽笑了,沒想到這麼來勸自己的人是剛被太后害死了姑母還被關在王府裡的青櫻

看樣子青櫻比自己看得明白啊

青櫻表示太后怎麼做就看皇上的意思了,這事兒可已經一個多月了,再拖下去可就不好看了哦

青櫻不是說自己在王府被關一個月不好看,而是指太后和皇上母子失和這事兒在臣民眼中不好看

弘曆這張好像外星人啊

弘曆想想是,青櫻說得有道理,這事兒其實不能一直拖下去

目前自己還搞不過太后他們,但是不代表以後不行,與其拖下去鬧得難看不如剛

弘曆扶起青櫻表示自己答應了

並且會在太后高興的時候給青櫻求情

就這樣弘曆親自帶著太后去看了慈寧宮,看完以後太后喜笑顏開的,哇塞,修得真漂釀耶

弘曆示弱了,太后立馬就得寸進尺了,所以為什麼弘曆要槓著呢,就是怕這樣

太后所謂的老臣不就是他們家的訥親麼

不過弘曆既然已經妥協自然也已經做好了準備,他表示自己會封訥親的

不僅如此太后的徽號也想好了

太后的顴骨都開心的要離家出走了,弘曆這事兒幹得太圓滿了

太后自然知道是誰出力的,工具人用完了也得安撫一下

這段對話我笑了

太后真是乾隆年間馳名雙標了

就什麼話都她說了,就看她是什麼心情了

之前按照規矩要守孝三年就看你有沒有這個孝心了也是太后說的,現在守孝在心裡就行了也是太后說的,多諷刺

尤其是景仁宮的至親就是過麼?這個太后是有點唯吾獨尊的

就像之前姑母說的,不能恨太后,並且要利用太后,剛才太后自己還提到了景仁宮,所以青櫻提出了要斬斷過去,把不合時宜的名字改掉,以後她就只是愛新覺羅的媳婦了

青櫻這話主要也就是想要太后不要因為景仁宮再把怨氣發在她的身上了

太后問青櫻想要取個什麼方向的名字

青櫻的話觸動到了太后心底的柔軟,雖然她現在變成了一個脾氣不好的老太太,可是想當初,青櫻這個年紀的時候,她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呢,只是現實一步一步的讓她變成了這樣

所以太后給青櫻起的這個名字,確實是包含了美好的祝願的

青櫻不解,既然懿這麼好,為什麼要叫如懿呢,如懿不就變成了其實沒有那麼好麼

這是太后的心裡話了,是在經歷了幾十年宮鬥生活從少女變成宮鬥冠軍的真實感受

人生哪有那麼多完美,只要能看起來是完美就好了

青櫻要從王府搬出來並且還改了名字的時候皇后她們仨也知道了,正在討論呢

金玉妍表示說起來還得感謝青櫻呢,要不是青櫻出來了,她們還得繼續沒名沒分的呆著呢

晞月一聽就火氣,但是青櫻畢竟得寵也不好下手,她想起了海蘭

雖說青櫻她們已經小心布局還有弘曆幫忙,但是那麼大個活人去宮裡要瞞住也不容易,更何況琅嬅晞月她們肯定有眼線

琅嬅表示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海蘭不得寵,不得找個靠山麼

說起來你們仨不也是麼

晞月不就是一直在捧琅嬅的臭腳麼,現在又加入金玉妍捧琅嬅和晞月

人啊,幾個不八卦的

平素看起來溫良恭儉讓的大家閨秀,背地裡說起別的女人的樣子跟路邊的大媽有什麼區別(沒有說大媽不好的意思)

金玉妍一語中的,男人雖然喜歡楚楚可憐的小白兔,但是不喜歡瑟瑟發抖竄來竄去的小白兔

不管皇上是什麼狀態下寵幸的。哪怕是夢遊寵幸的,那也是皇上去寵幸的,海蘭一個就知道躲的人又不會去勾引

可晞月的話呢,仿佛是海蘭去勾引了皇上一樣

這個不是大清朝的獨有現象,這是古今中外都還存在的現象,女人對女人的惡意和刻薄

總得來說琅嬅和晞月還是不把海蘭放在心上的,覺得沒什麼花頭的一個人

但是金玉妍提醒大家要注意哦,人家會來事兒哦

晞月一聽,會來事兒啊,那就跟我住吧,看她還怎麼來事兒

哎,海蘭之前為了青櫻沒有搬進宮,位分又低,又沒家世,當然不會有人記著她給她留好房間的哇,這下麼剛好了,被弄到晞月那去了

剛才我們看了青櫻的說話技巧,現在我們來看看琅嬅的,也是不遑多讓啊

琅嬅當然不希望青櫻成為皇貴妃,但是她先提出來說青櫻在王府的時候資歷就比晞月高,晞月都是貴妃了,那青櫻只能是皇貴妃了

弘曆雖然對青櫻感情特殊,但是也知道不能直接給皇貴妃的封號,就說那就貴妃吧

然後琅嬅就開始了

青櫻可是剛才王府出來啊,之前因為她的一些波折什麼的可是鬧得沸沸揚揚,難道不應該低調一點麼

更何況晞月家裡還有能為朝廷效力的人,青櫻家裡有誰啊

弘曆一聽也對,那還是給青櫻妃位吧

而且在琅嬅的提醒下弘曆想起來高斌一家還得安撫,既然是漢軍旗,那就給抬旗變成滿軍旗吧

大家還記得玄燁的親媽佟妃嗎?也是漢軍旗後來升為滿軍旗,變成佟佳氏的,高斌一家一升麼也變成了高佳氏

我想起甄嬛傳的時候皇后也曾建議給甄嬛改成甄佳氏,這個佳是漢軍旗變成滿軍旗的標配呢

大家看到沒,以前選福晉的時候,弘曆根本沒有現在的權勢,不過是依附於熹貴妃,可是他不管別人怎麼說,就要選青櫻為福晉,就連後面皇上來阻止他還說自己不在乎青櫻的身份什麼的,可是現在呢,就稍微說了兩句,就讓青櫻只封個妃位,還給了晞月一家更高的臉面

這時候的弘曆早就不是當初的弘曆了

琅嬅表示可是這個翊坤宮是年妃的住處啊,太后不高興咋辦

而別的兩個比較好的宮殿呢確實是不適合,一個是太后以前的永壽宮還有烏拉那拉氏以前的景仁宮

琅嬅說這麼多沒有一句是說她自己覺得怎麼樣,都是說的客觀現實以及太后會怎麼樣

說起來延禧宮是鸝妃住過的也不合適

琅嬅不是說別的宮在修,可是延禧宮連休都沒休呢

沒修好的再怎麼地也不至於會比修都沒修,位置還不好的地方差吧

琅嬅這是故意在給青櫻小鞋,讓她去一個偏遠吵雜交通不便的地方

好了弘曆就這麼被說服了

終於,要走上正軌了

冊封的單子總算弄好了

住上了慈寧宮的太后心情不要太好哦,對青櫻的位分沒有任何不滿

反而笑話晞月不夠聰明

是的嘞,這下要開始真正的宮鬥了呢

青櫻既然已經正式改名字了,那麼,從現在開始我也叫她如懿了

如懿這邊的下人的畫風就是不一樣,除了阿箬看起來都比較忠厚溫柔,這個太監三寶就是

看看琅嬅給安排的地方,靠近宮人的甬道,嘖嘖

如懿當然是知足的,表示挺好的

是挺好的,就是地髒一點,池子裡的水渾一點

不過和這邊的海蘭相比,如懿那邊就太好了,她可以自己走進自己的屋子

可是海蘭呢,在晞月門口跪了兩個時辰了,太陽底下四個小時啊

晞月好不容易出來了,不過是衝著孔雀去的,後面還跟著兩個拍馬屁的,金玉妍和黃琦瑩

差不多了,晞月總算搭理了海蘭了,還是狠狠的羞辱了一番

就海蘭是一個充滿心機勾引皇上上位的人還會瑟瑟縮縮躲著皇帝麼

說的多好聽,西邊的屋子賞你了,就這屋子,用海蘭的侍女葉心的話說下人都不會住,就算放東西都只放無關緊要的東西,這哪是一個宮嬪應該住的地方呢

晞月她們是看準了弘曆是不會想起海蘭的,所以住在哪裡都無所謂了

然後晚上海蘭就去看如懿了

如懿的屋子雖說沒有晞月她們豪華,位置也不好,但是起碼還算正常,布置的也相宜,畢竟不敢太過分的,人家這裡皇上肯定會來的,要是看到了肯定要怪罪琅嬅的

看著這個牛乳糕,想著白天剛被罵成那樣,還被安排了那樣的屋子,海蘭瞬間哭了

然後海蘭和葉心就把情況告訴了如懿,如懿明白晞月是因為她才這麼對付海蘭的,那海蘭還跑這裡來不是等於又給了晞月對付海蘭的理由麼

海蘭表示晞月正得意沒空管她

這你可想多了,人家有空管你的

如懿表示好的啊,她去找琅嬅

倒是海蘭自己想起來要是琅嬅不肯可能結果會更糟

兩個人還真是姐妹情深呢

可是這世道不是情深就行的啊

第二天如懿就跟琅嬅說了

看看琅嬅說的這個話,很有技巧了,我這麼安排可是為了海蘭好啊,她作為皇上的女人,一直不得寵,給她安排在得寵的人身邊多點機會不好麼?難不成就這麼活到老啊

琅嬅這鍋甩得真的絕了,我早就跟你說過大家都是姐妹不分彼此的

言下之意還是如懿拉幫派搞小團體不和別人交好斤斤計較呢

這如懿還能說什麼,這總歸是海蘭自己的事情,難道如懿還能替海蘭說她不想得到恩寵嗎?還是說自己也很得寵去自己那裡住也能見到皇上?

這是海蘭自己的事情,海蘭不出馬能怎麼辦呢?如懿雖說是妃位,前朝沒有人,後宮沒靠山,位分在琅嬅和晞月之下,能怎麼辦?

第四集完

這一集給我感受比較深的就是說話的技巧

如懿說服弘曆讓太后住進慈寧宮那一段,還有琅嬅說服弘曆只給如懿妃位住到延禧宮那一段。總結一下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注意力轉移,如懿一開始給弘曆糕點提到太后,弘曆立馬轉移了話題,那青櫻也沒有糾結,而是也迅速的轉移了話題,從壁瓶入手。關於這些比較附庸風雅的話題弘曆一向很感興趣,立馬注意力被轉移了,然後青櫻再從孝道提到了太后,弘曆雖然不高興,但是也不得不面對這個話題。

接下來就是第二點了,用古書典籍天下百姓來壓弘曆增加自己說話的說服力,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古人說的,這可不是我要你遵守孝道的,是天下百姓要求的。如懿都拔這麼高了,弘曆能怎麼辦,難道說我就不聽我就不管我要當昏君,不可能的啊。

第三點就是要肯定對方,如懿從頭到尾說的都是皇上不容易,皇上守孝道,皇上心懷天下。你要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不能說是你這樣不對你這個人不行,這樣別人從一開始就聽不進去啦!

第四點站在別人的角度給人選擇權,琅嬅先就是自己提出青櫻只能當皇貴妃了,讓弘曆來否決,然後琅嬅再拿烏拉那拉氏和高斌一家對比, 然後再說妃位和嬪位,弘曆在青櫻和安撫高斌家一對比,在妃位和嬪位之間一對比,好了,選擇了妃位。然後關於宮殿,也是如此,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只剩下一個了。看似都是自己做得決定其實呢都是別人給你做的。

不過呢也沒有第五點重要,就是要了解對方看重的是什麼。不管是如懿還是琅嬅都明白弘曆在意的更多的是江山,所以肯定會向她們想的那個方向發展。

你學廢了嗎?

相關焦點

  • 《如懿傳》中的海蘭和如懿:少即是多…
    本文作者:漁小魚  圖片:來源相關截圖,侵權聯繫刪除
  • 如懿傳巴林部 如懿傳巴林部張佳寧
    如懿傳巴林部談起《如懿傳》,綺羅覺得這部劇沒有太高的呼聲,還是有些可惜的,男女主霍建華和周迅,顏值、演技和流量統統在線,配角演技也是可圈可點,服化道老師們功力妥妥,可是這部大IP劇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
  • 《如懿傳》為何海蘭對如懿如此死心塌地?
    《如懿傳》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細節之處也不放過,但始終有一個疑惑圍繞著我,劇中對青櫻她們在潛邸之時描述的很少,為何從劇中一開始還看就對如懿死心塌地?其他的也就罷了,劇中如懿因高晞月陷害而入冷宮,海蘭為救如懿不惜自服硃砂,一點也不顧惜腹中胎兒,實在令人費解!
  • 如懿傳如懿斷髮 如懿傳如懿斷髮原因
    如懿傳如懿斷髮《如懿傳》裡的渣龍,如今已經洗不白了,按照的目前的劇情看下去,觀眾也只會越來越討厭皇上。預告中更是出現了如懿準備斷髮的一幕,不僅是觀眾都希望如懿離開渣龍,如懿自己也準備要放棄了。畢竟如懿再不斷發,也得被渣龍氣得脫髮了。
  • 如懿傳陳昊宇是誰 如懿傳陳昊宇演什麼
    如懿傳陳昊宇以輕歌曼舞的方式闖入視線,手裡還拿著一把小扇——這是《如懿傳》裡的意歡,也是《楊凌傳》裡的唐一仙。陳昊宇在兩部劇中的相似亮相《楊凌傳》,全名是《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原著是一部穿越小說,改編成網劇時,大概是考慮到過審的因素,砍掉了穿越的部分。
  • 《如懿傳》下架,呼應了如懿的一生
    《如懿傳》突遭下架,同時下架的還有《延禧攻略》。這對一生之敵,如今卻變成了難兄難弟,很像如懿和炩妃同集去世的結局。在這樣一個節點性的日子裡,作為一個曾經在《如懿傳》裡面收穫過大量感動和思考的劇評人,我想寫點什麼以示紀念。我已經寫過六十多篇《如懿傳》劇評了,但《如懿傳》又是常看常新的。比如這一次,我就「發現」了如懿的遺書,非常應景。
  • 《如懿傳》被低估的,不止是劇情,還有這美如畫的服化道
    說來,《如懿傳》熱播的時候,同期的《延禧攻略》獨佔鰲頭,主演周迅的扮相被群嘲,如懿不抗爭的行徑更被不少人鄙夷,有人說它比不上《甄嬛傳》,宮鬥的情節太假,也有人說它讓人看得憋屈,實在追不下去。怎麼說呢?如果用宮鬥劇的標準去衡量《如懿傳》,那麼它的確不如《延禧攻略》爽,劇情方面也不如《甄嬛傳》設計巧妙,但在主題內核上,《如懿傳》更值得人深思。準確說,這是一部被低估的古裝劇,而非宮鬥劇。
  • 重溫《如懿傳》才懂,阿箬的背叛之心,是如懿一點一點逼出來的!
    導語:宮鬥劇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群眾的追捧,《如懿傳》算是一部比較經典的宮鬥劇了。在宮鬥劇中必不可少的一定就是反派角色,讓觀眾恨之入骨,記憶尤深,像《甄嬛傳》中的皇后;《延禧攻略》中的爾晴;《如懿傳》中的阿箬。對於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 《如懿傳》皇帝冷落如懿十幾年,如懿臨死說的三個字,讓皇帝痛哭
    《如懿傳》皇帝冷落如懿十幾年,如懿臨死說的三個字,讓皇帝痛哭如懿傳正在熱播中,如懿眼看著慧貴妃倒下了,富察皇后也倒下了。
  • 有聲書《後宮·如懿傳》第二十八集
    作者:流瀲紫朗讀者:沐雪薔薇蘇嬤嬤嚷起來:「大阿哥,您雖然是主子,可說話不能這麼沒良心,您可是喝著奴婢的血吃著奴婢的肉長大的
  • 流瀲紫《後宮·如懿傳·4》元旦上市
    流瀲紫《後宮·如懿傳·4》元旦上市   《甄嬛傳》續篇《後宮·如懿傳》在2012年上市後,憑藉作者流瀲紫更加精彩的故事和寫作手法,引發了讀者的熱捧。
  • 有聲書《後宮·如懿傳》第一八八集
    作者:流瀲紫朗讀者:沐雪薔薇綠筠一壁答應,忍不住又側首咳了幾聲,勉強笑道:「皇后娘娘的教誨臣妾都懂了,
  • 《如懿傳》導演汪俊攜全家出演《如懿傳》!網友:肥水不流外人田
    ,惟願留一筆相依……」,電視劇《如懿傳》自開播後,雖然飽受非議,但也收穫了一批粉絲觀眾的喜歡,其中周迅飾演的如懿,到了後期更是讓人驚豔她的演技,可能前期因為造型有些顯老,所以大家有些不接受,可是到了後期,你真的就會發現,周迅就是如懿。
  • 《如懿傳》知恩圖報的海蘭,揭示後宮女性生存之道
    #劇評觀點#最近重溫《如懿傳在人人明爭暗鬥,血流成河,冤魂橫飛的後宮,海蘭和如懿生死交情,誠心相待的友情,是冰寒一般的深宮後院中的一絲溫暖。海蘭是《如懿傳》裡,我最喜歡的女子,沒有之一。「清麗出塵,烏黑青絲,秀麗的雙眸,清澈而澄明,白如玉的手指,如嫋嫋凌波上的一枝芙蓉清蔓,似一朵乍然怒放的薔薇,在暗夜裡閃出明豔的麗色。」憑海蘭這樣的美貌,在宮中並不受寵,實在可惜。
  • 如懿傳多少集 如懿傳為什麼下架
    對很多人來說,看宮鬥劇總有看不過癮的感覺,不論是現在爆紅的《延禧攻略》,還是《甄嬛傳》,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如懿傳》也不能錯過,那麼《如懿傳》幾集呢?  《如懿傳》一共87集,由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童瑤、辛芷蕾、李純、何泓姍、鄔君梅、胡可、經超、陳昊宇、曾一萱、曹曦文、張佳寧、袁文康、黃宥明、劉美彤、韓丹彤、於子洋、陳小紜、齊歡、胡明、蔣雪鳴主演,陳衝、
  • 如懿傳青櫻結局 如懿傳太后賜名如懿
    如懿傳青櫻最近熱播的《如懿傳》中,女主青櫻真的是非常地聰慧和隱忍,這也許就是她能稱心如意的最大法寶吧!當她知道姑姑烏拉那拉氏皇后被皇帝厭棄的時候,她不怕牽連、不顧一切地跪下向皇帝求情,口稱姑父,希望能夠喚起他心中的親情。
  • 《如懿傳》的鏡頭語言之俯拍系列
    今天要來總結《如懿傳》俯拍系列!小編之編說過,導演在《如懿傳》裡用了很多種手法表現主題——一曲封建皇權下女性的輓歌。俯拍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手法,貫穿整個《如懿傳》的手法。事實證明,導演用的的確非常恰當。
  • 如懿傳阿箬上位 如懿傳阿箬爬龍床
    如懿傳阿箬上位如懿傳:阿箬背叛如懿上位,只不過是乾隆為保護如懿而設的局!《如懿傳》熱播,不知道大家追劇了沒有,劇中出現了一位和之前《延禧攻略》中的爾晴一樣討厭的角色,還記得爾晴曾經是富察皇后的侍女,但是搶了女主的男人,還害死了白月光皇后,當時播出的時候大家集體呼籲爾晴趕快下線。但是《如懿傳》中也出了一個堪比爾晴,不,甚至比爾晴更讓人討厭的角色,就是如懿的陪嫁侍女阿箬。實在是讓人反感。
  • 如懿和皇上相看兩厭?《如懿傳》第一集太后就神預言了這個結局
    》,沒想到結局的暗示第一集就已經出現了最初《如懿傳》未播時就受到很多人的期待,一是《甄嬛傳》珠玉在前。《如懿傳》和《甄嬛傳》小說的作者都是流瀲紫。《甄嬛傳》熱度在前,並且到現在還有很多的關於《甄嬛傳》的文章,並且很多人都是把《如懿傳》當做是《甄嬛傳》後傳來看的。再加上這部劇眾星雲集,周迅,霍建華領銜。還有李沁、張鈞甯、董潔、辛芷蕾、童瑤、李純、經超和黃宥明等一眾人氣演員的加盟,並且其中還有陳衝、鄔君梅和張豐毅等這些老戲骨,這樣的陣容真的很讓人矚目。
  • 如懿傳永璜扮演者 如懿傳永璜扮演者是誰
    如懿傳永璜周迅和霍建華主演的電視劇《如懿傳》中,主角的下線速度實在太快了。在《如懿傳》剛剛播出的劇情中,董潔扮演的富察皇后離世之後,大阿哥永璜因為受到了皇上(霍建華飾)的訓斥,在惶恐不安中,也倉促下線。大阿哥永璜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一生都被長子的身份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