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語文部編版教材的到來,細心的家長們發現孩子們的閱讀量增加了,同時古詩詞和文言文的篇幅也有所增加。
那麼隨之而來的,是聽到很多家長反饋,孩子學習古詩詞和文言文比較困難和吃力,基本都是靠死記硬背來完成,但往往還效果不是非常的好,那麼今天就分享幾個方法,希望對這模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有幫助。
一、整體把握,從標題入手
拿到一篇古詩或者文言文,首先從題目標題來判定內容大概寫的是哪一方面的內容,結合自己所掌握的基礎,在初步上就能有一個前端的感覺和意識,這樣腦袋裡立刻的就會劃分歸類。把不熟悉的內容的學習轉化成自己已經學過或者熟悉的內容來進行學習,一旦題目已經理解了意思,後面的內容往往就會豁然開朗,學習起來相對就只是需要注意個別字和詞意思和解釋。
二、從作者和時代入手,系統學習
從小學階段的文言文和古詩詞經常考察的方向來說,經常需要的坐著,一般要求記憶你就是什麼時代的人,代表的作品還有哪些等。
這就要求孩子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同一個作者筆下的作品,必須的掌握一首到兩首,並且必須會把裡面比較經典的句子正確的書寫。
三、從加註解重點字入手,逐步瓦解
古詩詞和文言文的學習,都會伴隨著註解,如何去理解古詩詞和文言文,學會看註解是關鍵。
往往給出來的註解要麼是通假字,要麼是特殊含義的字詞,先過一遍註解,印象上就會對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的理解,就類似用給定的詞造句一樣,把邏輯關係整明白,那麼整個內容的學習就一目了然了。
四、發揮想像,整體從意境和意思把握
最後一步,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對整首古詩或者文言文的理解。那麼會有孩子就比較困難了,怎麼理解,如何理解?實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陌生的轉化成熟悉的。
最直接的就是發揮自己的想像,根據給定的原文的內容,用白話文先翻譯過來,然後用自己的話口頭的組織表達一遍,緊接著,閉上眼睛,去用新的感受坐著描繪的是什麼樣的一個場景和意境,那麼基本就對一首古詩和文言文有了百分之八十的掌握了。
最後一步,那就是一定要整明白,作者為什麼寫這些東西,寫了幹啥?找明白作者寫這些東西的出發點,那麼不難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內容理解,基本怎麼考察,都不是問題了。
【以上內容為個人原創,希望對孩子學習古詩詞文言文有些許幫助,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