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是出獄了,在她20歲的時候。
68歲的趙鬥淳頭髮花白,戴著鴨舌帽和口罩,身穿深綠色羽絨服,從首爾南方監獄走了出來。
他在觀察所門口止步,向在場民眾鞠了兩個躬,對現場拋來的「你真心好好反省了嗎」並未作答,反而手背在後方,顯示出一副囂張傲慢的姿態。
◆趙鬥淳出獄,手背在後方,顯示出一副囂張傲慢的姿態。
就連趙鬥淳當天穿的同款羽絨服也遭到抵制,以至於羽絨服公司不得不發聲明懇請媒體「在報導時裁掉LOGO或打上馬賽克」。
◆趙鬥淳出獄
2008年,時年56歲的趙鬥淳性侵、毆打、綁架了8歲的小學生娜英(化名),致其終身殘疾。這起案件被改編為韓國電影《素媛》,因而也被稱為「素媛案」。
一周以來,趙鬥淳的出獄攪動了整個韓國社會。所有人都參與到「惡魔出獄」的話題中來,讓這一熱搜居高不下。連日來大量警力駐紮在趙鬥淳家門口,附近居民的生活被嚴重打擾,網紅主播更是趁機直播撈錢,網上竟然賣起帶有趙鬥淳頭像的T恤。在這場風波中,人們似乎正義凜然地站在了「惡」的對立面。
整個韓國社會都瀰漫著恐懼
韓國民眾對趙鬥淳的憤怒與恐懼積蓄了12年,這是因為他的作案手段殘忍至極。
2008年的一個冬晨,當趙鬥淳實施完毆打性侵後,為了消滅證據,他將大量自來水灌入娜英的身體裡,接著用樹枝和條狀物捅入,並將她拋棄在小河邊。娜英的面部被嚴重打傷,全身多處骨折,下體被摧殘感染,子宮大面積受損,大部分大腸裸露在外,後半生要依靠人工肛門和糞袋過活。
◆韓國電影《素媛》劇照
而在出獄前,趙鬥淳的獄友透露,他在獄中一直堅持鍛鍊,1小時能輕鬆做1000個伏地挺身。雖然已是68歲,體能遠超很多年輕人。「趙鬥淳多次表現出過度的性慾,曾多次和別人說監控攝像頭的電波聲能讓他感到興奮。」這名獄友說。
韓國延世大學精神科教授申宜珍表示擔憂說:「他已經將自己的過度性慾表現出來,還拿電波信號做理由,可能是為了把湧上心頭的性慾正當化。」
趙鬥淳在獄中接受了700個小時的心理治療,醫生得出的結論是:再次犯罪的可能性極大。經過韓國京畿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人員評估,他再犯的可能性高達76%。韓國法務部2018年也為趙鬥淳做過心理鑑定,顯示他屬於「再犯危險群體」。
出獄一周,趙鬥淳會在熄燈後打開手電筒觀察屋外的抗議者,這個細節被直播畫面拍下。他淡定地在黑暗中觀察著人們的叫罵,足足1分鐘。
更令人恐懼的是,趙鬥淳多次表示想與娜英見面。娜英今年20歲,至今無法自由活動。而她的家距離趙鬥淳家只有1公裡。
「我女兒得知趙鬥淳計劃返回安山時淚流滿面。12年來她第一次這樣。我們都和她一起哭。」娜英的父親告訴韓聯社,「趙鬥淳獲釋回家令我憤怒。如果他有絲毫悔改,就不會決定回到這裡。」
◆韓國電影《素媛》劇照
娜英的父親曾經心酸地說:「為什麼顛沛流離的總是受害者呢?社會還保護罪犯的人權,被害人反而活得像罪人一樣,東躲西藏。」11月12日他向媒體透露,在收到愛心人士的捐贈2億韓元(折合119萬元人民幣)後,決定搬家。
除了受害者及其家人,整個韓國社會都瀰漫著對趙鬥淳的恐懼。
辦案警察拒絕接受採訪,只是說:「那件事太可怕了,我不希望別人知道我為此案工作過。」趙鬥淳家附近的居民情緒激動,不少人產生了搬家的念頭。在推特上,韓國網友討論起對待這種罪犯應當使用的自衛武器,電擊槍、防狼噴霧、毛衣鋼針和堅筆被認為最有效。
考慮到民間的情緒,韓國政府在趙鬥淳老家安山市加裝4000個攝像頭,使用機動巡邏隊執勤,對他進行24小時一對一監視。政府亦將原本2名監督員增加至4名,並將對他進行改善性意識的培訓。
◆在趙鬥淳家附近增派警力。
韓國法院於12月15日裁定,禁止趙鬥淳在7年之內過度飲酒。他必須保證血液酒精濃度在0.03%以下,這意味著每天只能喝兩杯燒酒。此外,他必須在7年之內佩戴電子鐐銬,並禁止夜間(晚9點至次日6點)外出;也不允許他靠近中小學校、兒童福利機構、兒童公園和遊玩操場。
安山市為此安裝了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鈴」,可以在沒有網絡和手機的情況下一鍵報警,優先適用對象是包括獨居者、女性及老人在內的3000戶家庭。據悉,趙鬥淳住所周邊的一所小學已向所有學生分發了安全哨。
即便如此,仍有專家認為,對於那些嗜酒的人,只喝少量的酒就可能很危險。這是因為在此前案件的判決中,他多次以「喝酒後身心失常」為由而獲得減刑。
趙鬥淳住所成為網紅打卡地
還沒出獄,趙鬥淳的家便已成為網紅打卡地。
12月12日凌晨6時許,上百人聚集在趙鬥淳住所附近,等待他的出現。當他抵達時,人們包圍了他的車輛,甚至有人跳上車頂猛踩。詛咒聲和謾罵聲不絕於耳:「判他死刑」「化學閹割趙鬥淳」「殺了這個混蛋」「驅除出境!」
趙鬥淳抵達家附近。
為了防止趙鬥淳在歸家途中發生意外,警方專門調集警力維持秩序,在距離他家10多米之處設置了特別治安中心和防盜用監控攝像頭。
但這一切防不勝防。
當他踏入家門時,有人向他扔雞蛋。還有人關掉他家的煤氣閥門。一名17歲少年順著燃氣管道想進入他家,因涉嫌非法入侵住宅未遂,被警方逮捕。連他的房東也是最近才得知是趙鬥淳妻子租了房子,據說已經讓他們搬走。
「大家好,我在趙鬥淳家樓下了,請讓我去教育他吧。」網紅博主們舉起手機,爭相發布聳動內容,開始賺起打賞錢。
為了製造刺激獵奇的畫面,有人脫掉衣服衝向監管趙鬥淳的警察們;有人專門給趙鬥淳點了炸醬麵外賣,讓快遞員送過去;還有人為了佔據有利拍攝角度而大打出手。
YouTube上類似視頻有40多個,發布自趙鬥淳住所附近的美容院、洗衣店、小學乃至初中。周邊行人也並未打碼,直接暴露在直播鏡頭中。
◆韓國網紅在趙鬥淳家附近直播。
根據京畿道安山市警察局的說法,自從趙鬥淳出獄以來,已經有150多位博主來這裡做過直播。「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大吼大叫,甚至深夜鳴笛,極大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這讓附近居民不堪其擾,有人朝著這些博主怒喊道:「12年前你們幹嗎去了?你們靠這個讓粉絲和訪問量增加,不就是為了錢嗎?」
警方接連接到舉報,不得不對趙鬥淳住所附近進行出入管制。安山市政府呼籲媒體和博主們「手下留情」,不要打擾這裡的居民,因為「他們的焦慮感已經很重了」。
有服裝設計師設計了一款印有趙鬥淳頭像的連帽衫,上面寫著「不要忘記趙鬥淳」。有網友諷刺說,「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偉人呢?」隨後這名服裝設計師道歉說,會嚴肅對待此事,自己原本打算把賣衣服所得的錢全部捐給受害者。
◆網上販賣趙鬥淳頭像的連帽衫
一時間,所有人仿佛站在了「惡」的對立面上。他們出於各自的動機挑動著社會神經,發起輿論的聲討,但他們與「惡」的距離又有多遠?
應警惕走向另一個極端
自2017年以來,大約有100萬人在網上簽署了請願書,反對釋放趙鬥淳,但並未成功。
即便如此,「素媛案」依舊推動了韓國司法的進步——韓國不僅修改了相關犯罪的法定刑,對醉酒人刑事責任問題進行了反思,還完善了再犯可能性評估及出獄後的監控制度。
2019年4月24日,韓國MBC電視臺在晚間節目《真實探索隊》中首度公開了趙鬥淳的長相。節目組表示,為了讓全社會提高警惕,決定公開他的長相,「經過反覆考慮,並認為國民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一年後的4月16日,《趙鬥淳法》得以生效。
該法律規定,特定的刑滿釋放人員出獄後必須佩戴電子鐐銬,以防止再犯。具體來說,對罪犯先實施6個月24小時全日監管,之後再由相關委員會決定是否繼續,總監視時間不超過7年。
「12年的判罰的確是一種『罪刑失衡』。」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趙軍向「全球報姐」評價說,但監控是一個動態過程,7年是考量過成本的。「等時間期限到了,應由專業人士進行評判。」
未來值得警惕的是,韓國社會是否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社交媒體上,每天充斥著大量關於「殺死趙鬥淳」的留言:「明明一顆子彈可以解決的事情,政府耗盡無數人力物力財力,讓受害者付出極大犧牲?」甚至有網友建議說,不如把趙鬥淳送去中國,「因為在中國一定是死刑」。
「法律術語的標籤溢出效應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趙軍認為,就當下輿論氛圍來說,一旦被貼上「未成年人性侵」的標籤,似乎就一定得判處很重的刑罰才能實現正義。但事實上,這當中會出現複雜多樣、差異極大的情況。「例如,如果對未造成嚴重身體傷害的強姦犯判處死刑,是不是有可能促成罪犯一不做二不休而選擇殺人滅口?」
◆在趙鬥淳家附近增派警力。
「由輿論推動的法治建構,具有促成社會進步的正面價值,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趙軍提醒說,「混雜著社會治理實際需求與盲目情感衝動的輿論訴求,有其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對其中所蘊含的激進化、極端化傾向,主流社會應有清醒的認識。」
文 / 關珺冉編輯 / 漆菲
本文授權騰訊平臺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你也「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