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中超聯賽逐漸步入了新時代,看似大刀闊斧,其實是循序漸進,從一開始的青訓體系建設完善,到俱樂部專業足球場的陸續落實,再到如今限薪令、投資帽、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建立職業聯盟的變革,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逐漸形成中超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版圖。
2020年12月中下旬,中超聯賽的最大焦點將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變革,按照要求,各俱樂部都要在12月31日前提交中性化的隊名,只有通過審核才能註冊參加新賽季的中超聯賽。按照足協公布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規定,這一次更名是一刀切的方式,原則上只要隊名沒有與企業有關聯便可以使用,同時也不能出現英文和數字,只能是漢字。
面對更名,上海申花已經進行了規則核對,確認新隊名只要去掉綠地,用「上海申花職業足球俱樂部」進行申報便符合要求,因為申花早已去除企業化,否則也不會在綠地集團管理下得到沿用,這是已經形成的不折不扣的俱樂部文化符號,因此,按照這樣的態勢,上海申花的新隊名「上海申花職業足球俱樂部」將100%通過足協的審核。
相比之下,同樣醞釀啟用保留核心詞組為新隊名的北京國安則要複雜一些,因為北京國安目前實實在在仍是企業化的名稱,根據記者袁野和張強的先後報導,北京國安將堅持以「北京國安」這個隊名來申報註冊,一旦不通過,周金輝還有大招會放出來,全力保留北京國安這個名字。
來自「東方體育日報」的最新報導,國安的大招將是效仿上海申花,選擇將企業名和隊名「脫鉤」,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中性化名稱,該媒體表示中赫方面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一旦以「北京國安」的隊名 申報不通過,那麼中赫集團和中信集團會採取變更俱樂部股權的方法進行更名。
從表面來看,北京國安這個大招顯然是沒有問題,符合新規則的要求,但是仍恐遭拒絕,原因是北京國安這樣的做法明顯是在做「上下對策」的博弈,有鑽空子的嫌疑。第一次審核不通過,然後才去變更股權實現中性化,這種操作具有很強的可複製性,其他俱樂部顯然也可以效仿,這與申花的性質完全不一樣,申花是在被動情況下實現了申花一詞的中性化,而且還是在新規則出現之前就實現了中性化,國安則是主動的,而且是在規則公布之後進行操作,要是能通過,那麼恆大、上港等隊顯然也可主動變更股權然後實現中性化。因此,北京國安的操作難度會非常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