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始創於2001年,每年一次,展覽完全按照國際規範操作。20年來, 一年一個主題, 已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攝影大展之一, 中國攝影界的一面旗幟。
9月19日至25日,第二十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在山西省平遙縣舉行,南充攝影人塗興明的攝影系列作品 《閬中古城·老人與門》 中的10幅作品參展。塗興明告訴記者,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是中國攝影界的一面旗幟,作品入選是對其41年攝影生涯的最好檢驗。
拍攝「老人與門」 捕捉人間煙火
9月19日,山西平遙,塗興明的攝影系列作品———《閬中古城·老人與門》亮相在此舉行的第二十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閬中古城·老人與門》這組作品,用鏡頭聚焦古城之中的市井生活,老街上、房門邊,老人或三三兩兩圍坐著下棋,或坐在椅子上悠閒地讀報紙……一幅幅影像訴說著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本屆大展圍繞「美好生活·守望相助」的主題,設置展覽、交易、評選3大板塊,吸引了俄羅斯、德國等17個國家和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75所攝影院校的2400多名攝影師踴躍報名參展。此次展覽展出1萬多幅作品,其中包含專題展、學術展、院校展3個單元,按照社會生活、藝術觀念、自然風光3個類別布展。塗興明的作品在社會生活類布展,展出期間,參觀者紛紛點讚。
「就國內而言,參加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是攝影人的最高榮譽,也是對我41年攝影生涯的最好檢驗。」塗興明說,2020年6月,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組委會發出徵稿啟事,廣泛徵稿,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了稿。
「我從《閬中古城·老人與門》系列作品中精選了30幅照片,最終10幅入選。」塗興明告訴記者,為了拍攝《閬中古城·老人與門》系列作品,他共計耗時13年,是他最為滿意的題材之一。拍攝這些年,他踏遍了古城的每一個角落,捕捉純樸真實的人間煙火,先後拍攝相關影像上千幅。
為何會選擇「老人與門」這個題材?「老百姓生活在門內門外,進門是家,出門是路,門記錄著人們的一生。我拍攝老人與門,記錄最平凡質樸的畫面,用影像鋪展門的歷史沿革,通過門前門後的日常生活,敘述時代的恢宏巨變。」塗興明說,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承載著諸多文化脈絡的繁衍,在閬中古城之中,有石門、木門、柴門、書香之門等,他希望用作品留下它們的影像,讓更多人記得它們、保護它們。
因為父親 走上攝影之路
塗興明,1954年出生,祖籍南部縣。談及如何與攝影、與閬中結緣,塗興明說,一切都源於父親。塗興明的父親熱愛攝影,年輕時為了學習攝影到閬中,並定居於此。
「父親工作於閬中的一家照相館,小時候我最愛看他為客人拍照。」塗興明告訴記者,耳濡目染,他也逐漸愛上了攝影,喜歡用鏡頭定格一切美好瞬間。1979年,父親從照相館退休,熱愛攝影的塗興明接替父親,成為了相館裡的攝影師,正式走上攝影之路。
從20出頭的熱血青年,到如今兩鬢斑白,塗興明對攝影的熱愛從未淡去。41年間,工作之餘,他還將鏡頭對準閬中的山水、屋脊、瓦片、院落、門窗、街景、人物、民俗等文化,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2003年,塗興明舉辦《閬苑風光》攝影展,2004年出版《閬中古韻》攝影作品集,2006年《川北皮影》組照獲央視展播等。此外,塗興明作品《古城人家》還在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第十五屆攝影大會作品展上榮獲金獎。(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譙靈敏)
內容來自南充日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